永辉超市:华西大区调研简况,估计1-5月收入增长近16%,利润增长超10%;中央厨房支撑生鲜电商,B2B 或为新亮点
投资要点:
我们近期跟踪了永辉超市华西大区,主要了解区域经营情况,以下是主要内容及观点:
1. 经营概况:估计1-5月收入增长近16%,同店略降,利润增长超10%
华西大区(重庆、四川、贵州、陕西)2014年实现收入125.92亿元,同比增长16.79%, 收入占比略降1个百分点至36%,毛利率增加0.71个百分点至17.24%,主要得益于大区体系内和体系外(与中百)均进行比价,以优先采购渠道。其中重庆子公司收入增长11.39%至107亿元,净利润快速增长34.18%至4.46亿元,各占比公司收入和净利润29%和52%。 截至2014年底,公司华西大区门店数合计112家(其中重庆88家、四川13家、贵州7家、陕西4家),面积93.33万平米,各占比公司整体34%和30%;华西大区2014新开门店数18家,其中重庆9家、四川6家、贵州1家、陕西2家。
为应对整体偏弱的消费形势,华西大区2015年持续优化经营策略,以夯实利润:(A) 根据未来3-5年的业绩预测,探索合适的新店面积,并非越大越好,力求更好的解决库存问题;(B)调整货架结构和商品配比,以提高坪效;(C)优化品类结构,调节快消品和耐用品占比;(D)消除多余人员,分流到新店,推进合伙人制(比如多产生的毛利额用于激励员工);(E)通过工业化流程、加强直供占比,减少中间环比,且加强促销的有效性,提升毛利率。 公司2014年10月10日与中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2014年商品采购交易额为221万元,预计2015年不超3000万元。双方OEM 商品共享,也可与同一家供应商合作。我们估计,公司OEM 商品主要为部分食品和日用品,2014年销售占比3+%,2015年新增纺织,占比有望再增加一个百分点。
我们估计,华西大区2015年1-5月收入增长近16%,同店略降,年初至今新开门店9家,其中重庆2家、四川6家、贵州1家,年初至今利润增长11+%,贡献了公司整体利润的50%;预计全年收入增长约20%,新开门店25家左右,以四川为主,2016年春节前后或进入昆明。 分区域同店中,我们估计:(A)重庆因基数较大,同店略降0-1%,但估计5月新开的2家店均可当月盈利,体现公司较强的经营能力;(B)贵州受整体经济偏弱影响,同店个位数下滑,预计未来将夯实基础,精选开店;(C)四川是全国各省中成长性最好的区域,估计同店有5-10%的较高增长;(D)陕西同店略降,但毛利和利润增长良好。
2. 中央厨房引入全家团队,自动化生产线支撑生鲜电商,B2B 或为新亮点
华西大区物流有西永和彭州两个,各可支撑300亿元和150亿元销售;四川商品由彭州配送,至5月30日启用成都物流中心,预计四川区域2016年销售有望达45-50亿(以单店1.4亿元计),未来将逐渐提升至100亿元。 我们估计,公司中央厨房总部将注册在上海,未来将在重庆(最早)、北京、上海和福州陆续建立分部,引入全家团队,将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比如不同水果不同线来分拣,可自动淘汰一些小的)。其中,西永物流中心将在二楼建设中央厨房,预计7月开业建设,12月投入生产。
基于公司丰富的线下网点资源和优良的中央厨房生产线,我们预计,公司在满足自有门店生鲜商品需求的同时,也可通过工业化生产、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为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等配送,依托品牌效应拓展B2B 业务。相对传统的批发市场,公司将更具透明的价格优势,也解决了源头安全,有效保障了品质,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值得期待! 此外,公司与怡和合作推进全球购,包括水果和食品用品等,预计8月有望实现3000个单品海外直供。 对公司的判断。公司是零售行业稀缺的兼备成长、电商转型和经营能力提升潜质的标的。2014年以来由之前的注重“规模和品牌”逐渐向两个方向战略转型:其一是以供应链管理和商品经营为核心,现代物流体系和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供应链体系,其二是线上线下融合、差异化协同的销售渠道为形式。我们认同公司的这一战略格局观,且无论核心还是形式,公司均在加速构建和布局,关键这些背后,一直都有民营体制下的有效激励和灵活运营机制的保障,能够使其集聚人才、培养人才,支持战略的有力执行。 公司战略转型,布局加速,面对实体零售和电商竞争的护城河将越来越深,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未来(来自加强供应链建设、积极推进电商、与同业战略合作完善区域布局)。公司近期公告受让百联股份全资子公司百青投资所持有的联华超市21.17%股权,挺进华东,整合供应链与经营提效实现多赢。我们预计,永辉、联华和中百联合采购规模有望近1000亿元,其中永辉、联华、中百各约500、300和200亿,降低各方采购成本, 提升毛利率。 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2015-2017年收入各为452亿元、543亿元和640亿元,同比增长23.08%、20.05%和18.03%,净利润各为10.24亿元、12.53亿元和15.48亿元,同比增长20.19%、22.41%和23.55%,EPS 各为0.25元、0.31元和0.38元。公司目前市值610亿元,对应2015年动态PE 约60倍、PS 约1.35倍,考虑到公司未来面向全国的更大成长空间,有望实现20%左右的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参考转型同业估值(2015年红旗连锁2.6倍、步步高1.6倍PS),给以12个月目标价22.23元(对应2015年2倍PS),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和不确定性。跨区域扩张的风险,包括扩张区域的选择及扩张速度等;规模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管理风险;激励机制改善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