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尔化学: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趋势向好,公司扩能迎增长
调研目的
前期,我们对利尔化学进行了调研,和公司高管就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和公司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探讨。
调研结论
核心技术优势铸就国内最大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供应商
公司是以毕克草、毒莠定、氟草烟等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产品为主的农药企业。吡啶类除草剂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主要品种由美国陶氏益农创制,1963年陶氏益农首先开发并上市推出第一个吡啶类除草剂毒莠定,随后陆续开发出毕克草、绿草定、氟草烟等产品。吡啶类除草剂多为生长素转移抑制剂,使植物生长畸形,能量耗尽而死亡,由于其以上优异的特性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除草剂市场最受关注的品种之一。2009年全球氯代吡啶类除草剂销售额超7亿美元。公司是全球第二、国内首家掌握吡啶类化合物催化氯化的企业,是国内首家突破该类产品核心技术-氰基吡啶氯化的农药企业;上市公司可比产品的毛利率就说明此优势,12年上半年河北万全氨氯吡啶类原药毛利率为3.81%,而公司上半年同类产品的毛利率在25%以上,我们认为氰基吡啶氯化工艺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是其主因(当然可能有其他次要因素),因为从工艺角度来看,公司主要从2-氰基吡啶为原料来合成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而河北万全则以氰基吡啶下游氯化物-四氯氰基吡啶为原料来合成,这种工艺上的差异带来成本差距也充分说明了氰基吡啶氯化技术在氯代吡啶除草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2012年,公司在国际作物保护行业最盛名庆典AgrowAward上获得了2012年度新兴市场最佳企业奖,我们认为这是全球农化市场对其技术、产品和市场开拓的认可。
多种因素导致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
08年公司上市时产品的综合毛利率近40%,公司一度也获得资本市场热捧,但随后公司产品毛利率就一路下滑,到11年四季度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仅为21.9%。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毛利率下滑有以下原因造成:1.公司上市后产品盈利公开后,高毛利率引来了行业内潜在竞争者加入,带来了行业产能的扩增,供给增加,改变了行业供需格局。2.公司上市后,财务公开透明,增加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高毛利率数据提供了产品降价的依据。3.公司产品是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农药企业;由于公司的产品特性,主要以海外市场为主,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超公司收入的90%以上,而公司产品是以美元定价和结算;自公司08年上市以来,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如果考虑公司产品以美元计价不变,那么折算成人民币的产品价格则出现大幅下降,08年初至11年底,人民币累计贬值13%,如果考虑产品以美元售价不变,那么公司产品实际售价下降13%,在考虑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下降必然带来公司产品毛利率下滑,我们的研究验证了公司产品毛利率下滑幅度和人民币升值幅度一致。4.生产成本增加,从08年以来,基础化学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加上劳动力和环保成本增加,这也吞噬了公司产品盈利空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以上几种不利因素基本消除,首先公司已上市多年,行业对氯代吡啶除草剂已经有充分认识,我们认为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扩能和潜在竞争者进入都已充分显示,况且河北万全氨氯吡啶类原药3.81%毛利率对潜在竞争者也是一个压力;其次,我们认为人民币可能还有升值空间,但大规模升值时期已经结束,未来更多的是双向波动,这将对以出口为主的利尔化学不会有更多利空。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调整期结束,国际产能有向国内转移的可能和趋势,未来趋势持续向好
公司主要以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为主,08年上市其产品综合毛利率高达40%,但由于盈利公开、行业扩能、人民币升值和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经历了三年左右的调整,11年四季度公司产品毛利率降至21.9%;我们认为上述不利因素已逐步消除。从全球市场来看,随着恶性阔叶杂草、藤本发生面积的逐年增加,加上国际农药巨头陶氏和Nufarm的大力推广,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已逐步走出低谷;根据我们调研,目前公司产品订单饱满,我们也对行业内相关公司的需求进行了了解,普遍反映12年一季度以来氯代吡啶除草剂需求较好;我们认为除了有行业自身的调整周期结束的原因外,还有就是全球最大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供应商-陶氏生产和销售策略变化对行业的影响;目前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市场需求的大幅好转,根据逻辑推测我们认为,可能是国际产能和订单有向国内的转移。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也显示了这一行业的复苏趋势,利尔化学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的毛利率已经从年初从最低点的21%回升到现在的近30%左右,未来,随着行业趋势的持续向好,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的盈利有望稳步上行。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将凭借其高生物活性,未来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公司扩能迎增长,未来成长性可期
公司毕克草、毒莠定、氟草烟现有产能分别为600吨、1000吨和500吨,由于氯代吡啶类需求较好,公司也较早启动了产能扩张计划,12年7月27号公司公告《关于对毕克草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技改扩能的议案》,投入自有资金5560万元对现有毕克草原药生产线进行技改扩能,使公司毕克草产能达到900吨/年,并完善其配套设施,预计毕克草的产能有望在13年上半年投产;同时13年下半年公司毒莠定产能也将从1000吨扩到1500吨;同时根据公司环评公告,公司将建设年产1000吨三氯吡氧乙酸和年产1500吨三氯吡氧乙酸酯生产线;年产150吨炔草酯和年产150吨解毒喹生产线,以及项目配套公辅设施。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扩能将会分享氯代吡啶类除草剂需求增长和产能转移,公司未来的业绩成长性可期。
吡啶反倾销、吡啶价格上涨对公司无影响
9月21号商务部发布对原产于印度、日本的纯吡啶反倾销调,自发布反倾销调查日到12月初,纯吡啶价格从27700元/吨上涨到30000元/吨,正是由于纯吡啶价格上涨,带来大家对公司成本上涨担心,这也是导致公司股价在12月初大幅下跌的一重要原因,但我们认为市场出现了错误理解。首先公司的原材料是2-氰基吡啶,上游是2-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并不是通过纯吡啶合成而来,2-甲基吡啶和纯吡啶是共生关系,而非上下游关系;纯吡啶和2-甲基吡啶,都是由乙醛、甲醛和氨经过催化合成,他们是同一原料出来的两种产品;如红太阳吡啶工艺就是纯吡啶和3-甲基吡啶联产,从某种程度上来,纯吡啶反倾销可能会抑制国外企业的吡啶产出,而2-甲基吡啶的产出率可能会更高。
快达农化业绩平稳,14年搬迁后将提供成长动力
快达农化是利尔化学10年收购的一家农药企业,利尔控股51%。快达农化主要有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产品和酰氯系列、光气化系列等农药、医药、染料化工中间体多个品种,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脲类除草剂(敌草隆、异丙隆、利谷隆、绿麦隆、氟草隆等)生产厂家。快达农化11年收入5.16亿元,净利润4200万,贡献上市公司EPS0.1元;12年6月19公告了快达农化光气及光气化产品搬迁技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17亿元,预计14年上半年投产,搬迁完成后,公司的光气装置产能将从9000吨/年扩产到2万吨/年,产能翻番;我们预计快达搬迁投产后,将增厚上市公司业绩,快达农化将是未来利尔化学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订单饱满将驱动业绩持续增长,首次“买入”评级
短期我们认为饱满的订单将是公司业绩有力保障,中期看氯代吡啶类除草剂需求增长和产能转移及公司扩能,后期看快达农化搬迁项目投产带来的业绩成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业绩将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公司三季度报告预计12年全年净利润在8354.63-10443.29万元,合EPS0.41-0.52元,如果不考虑公司近2000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12年公司EPS0.53-0.63元,我们预计公司12、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6、0.74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