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专题:猫眼娱乐,领先的电影票务平台,业务多元化拓展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衡,侯帅楠 日期:2019-02-01

事件: 2019年1月23日猫眼娱乐发布公告,拟在香港IPO发售1.32亿股,其中香港发售1323.78万股,国际发售1.19亿股,每股发行价区间预计为14.8-20.4港元,拟于2月4日挂牌交易。猫眼娱乐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国内互联网娱乐服务平台,主要营收来源于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广告服务及其他。财务方面,公司2015-17年收入CAGR高达107%,2018年1-9月,公司收入达到30.62亿元,同比增长100%。运营方面,按2018年前三季度电影票务交易总额计,猫眼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票务平台,市场份额61.3%;截至2018年9月,猫眼MAU 已达到1.35 亿。估值方面,根据猫眼娱乐公告最高发行价格20.4 港元计算,猫眼当前市值为230 亿港元,对应2017 年PS 为8 倍,与阿里影业2017 年12 倍PS 相比,猫眼娱乐市值尚有一定提升空间。在线票务渗透率基本饱和、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市场现状下,我们看好猫眼娱乐在影视投资及宣发、衍生品等多元业务收入成长性,建议积极关注。

    评论: 在线票务行业概览:市场渗透趋于饱和,双寡头格局形成 我国在线票务行业经过市场教育及形成期、并购整合期,目前已进入成熟期。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国在线票务渗透率已达到83.6%,用户数已接近饱和;猫眼微影和淘票票合计市场份额高达92%,成为市场的“双寡头”。 2009-14年:行业形成期,在线票务网站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在线电影票务网站雏形始于格瓦拉2009年推出的在线选座服务,而后在2011-13年间,伴随团购网站兴起,美团、大众点评在线团购电影票务收入提升迅速。 2014-15年:BAT先后进入在线票务市场。2014年1月,百度收购糯米网,后百度成立电影事业部,正式进入在线票务市场;2014年5月,“微票儿”(微影时代)平台成立之初,腾讯为微影除管理层外第二大股东;2014年6月,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影业,淘宝电影(淘票票)票务业务上线,并于15年淘宝电影(淘票票)资产注入阿里影业。 2015-18年:行业“双寡头”格局确立,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15年,阿里影业收购最大的院线票务系统提供商粤科软件,借助粤科这一线下售票系统,阿里影业迅速使院线能够直接对接阿里亿级用户群体;2015年12月,微影时代收购格瓦拉;2017年9月,猫眼和微影时代合并,组建新公司“猫眼微影”。2015-17年行业集中度提升迅速,据第三方统计机构易观智库统计,截至2017Q4,猫眼微影和淘票票在线票务市场份额分别为51.9%和37.7%,行业双寡头格局形成;2018年上半年,猫眼微影以超过55%的市场份额位列在线票务平台首位、淘票票以超过3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位,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猫眼娱乐发展历程:深耕电影票务业务,业务边界不断扩展 公司前身成立于2012 年,是美团旗下的一个开展在线电影票务业务部门。2013 年“美团电影”更名为“猫眼电影”,并推出具有在线座位选择功能的猫眼app。2015 年7 月,猫眼电影独立为美团网旗下全资子公司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5 年10 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猫眼也与大众点评电影频道整合。2016 年4 月,美团大众点评正式将猫眼进行分拆并完全独立运营,开始作为电影发行方开展业务,并开始从事其他娱乐业务。2016 年至2017 年,公司进行多轮前投资,并引入光线、微影及腾讯成为战略投资者。

    股权结构:光线、腾讯、美团点评三大股东实力雄厚 2016年4月猫眼从美团分拆独立并获得其A轮融资;2017年猫眼与微影战略合并,成立“猫眼微影”公司,随后获得腾讯的10亿投资,估值200亿。猫眼招股书显示,光线及其关联方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80%;腾讯持股比例为16.27%;美团持股比例为8.56%。 背靠腾讯和美团两大股东,渠道优势明显。通过与腾讯的战略合作,猫眼拥有微信钱包及QQ钱包的少数几个专用入口之一,并且是唯一的电影、现场表演及体育赛事入口,同时接入“猫眼电影演出”微信小程序、流量红利明显。同时,猫眼还是美团app及大众点评app上娱乐票务及服务的独家业务合作伙伴。

    业务分析:在线电影票务市占率持续提升,影视娱乐、衍生品业务多点开花

    猫眼娱乐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四大业务: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和广告服务。从单一的票务业务中拓展多元化业务,猫眼不断开疆拓土,布局泛娱乐产业。1)猫眼娱乐拥有领先的票务平台,电影票务市占率第一

    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国600多个城市的95.2%的电影院通过猫眼进行在线销售电影票。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按2018年1-9月电影票务交易总额计,猫眼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票务平台,市场份额61.3%;以2018年1-9月总交易额计,猫眼在在线现场娱乐票务行业排名第二。电影票服务费是在线票务平台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5-18年前三季度公司票务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00%/70%/58%/60%;2016-18年前三季度票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达到61%/55%/86%,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及成长引擎。

    单张电影票务费提升是在线票务平台收入成长的重要驱动力。在线票务平台票务销售收入增长贡献由单张电影票务费增长情况和票务销售规模增长情况两大因素共同驱动,而票务销售规模与票房大盘增长情况和票务网站市占率相关;以猫眼为例,公司在线票务服务收入由2015年的5.95亿元增加61.5%至2016年的9.60亿元,而16年票房大盘增速仅为4%,猫眼15-16年市场份额维持在30-33%之间,因此16年票务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所售每张票的服务费增加所致:我们通过公司招股书分析得到,2015-18前三季度猫眼对单张电影票收取的服务费分别为1.06/1.80/1.83/2.05元,逐年呈上升趋势。服务费相关政策若出现变化,将对猫眼娱乐收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猫眼招股书分拆及公开信息分析,当前市场单张电影票服务费收取现况为:票务平台(猫眼)收取2.05元,系统服务商收取0.65元,院线/影投收取1元左右;共计服务费在3-4元之间。相关新闻显示,服务费新政实施后单张电影票服务费收取情况将为:票务平台收取1元,系统服务商收取1元,院线/影投0元。我们测算网传新政下,对票务平台的在线票务收入的负面影响约为26%。2)猫眼拥有领先的娱乐内容平台,影片宣发市场认可度高

    2018年1-9月,猫眼提供娱乐内容服务的电影约占中国综合票房的90%。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按2016年到2018年9月的综合票房计,猫眼已经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国产电影主控发行方。3)猫眼拥有领先的娱乐行业用户及从业人员在线社区,构建了良好用户生态

    猫眼平台有六大流量入口:美团、点评、微信、QQ、猫眼和格瓦拉,方便消费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使用猫眼。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按2018年1-9月平均月度活跃用户计,猫眼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社区,月活跃用户超过1.346亿。截至2018年9月30日,猫眼平台上的媒体内容在第三方平台的月均观看量为12亿次,预告片观看量累计22亿次,电影评分1.58亿条,电影评论0.7亿条。在口碑驱动票房的电影市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内容的口碑,猫眼平台的用户评分、评论以及丰富的内容数据库就成了消费者观影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此外,猫眼的内容数据库中有超过80万部电影、12万部电视剧以及250万名专业人士的资料,猫眼专业版还提供热度、票房、播放量、想看等统计功能,丰富的内容数据库为中国娱乐行业专业人士搜寻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按2018年1-9月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计,猫眼专业版APP是中国娱乐行业最受欢迎的专业APP。

    估值及投资建议

    猫眼娱乐与阿里影业收入构成均以在线票务和影视娱乐投资、宣发为主。根据猫眼娱乐公告最高发行价格20.4港元计算,猫眼当前市值为230亿港元,对应2017年PS为8倍。阿里影业当前市值为330亿港元,对应2017年PS为12倍;从相对估值角度,猫眼娱乐市值尚有一定提升空间。在线票务渗透率基本饱和、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市场现状下,我们看好猫眼娱乐在影视投资及宣发、衍生品等多元业务收入成长性,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国内电影票房增长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等。

数据推荐

投资评级

更多>>
股票名称最新评级目标价研报

盈利预测

评级选股>>
股票名称11年EPS12年EPS研报
大悦城 0.30 0.27 研报
蓝光发展 0.24 0 研报
荣盛发展 0.75 1.04 研报
绿地控股 0.55 0.30 研报
新城控股 0 0 研报
光大嘉宝 0.60 0 研报
世联行 0.84 0.62 研报
金地集团 0.67 0.71 研报
滨江集团 0.80 0.93 研报
阳光城 0.98 0.90 研报
金科股份 1.15 1.24 研报

股票关注度

更多>>
股票名称关注度平均评级最新评级
海康威视 6 持有 买入
华夏幸福 4 买入 买入
恒逸石化 4 买入 买入
南极电商 4 买入 买入
洽洽食品 4 持有 买入
贵州茅台 3 持有 买入
普洛药业 3 买入 买入
旗滨集团 3 买入 买入
喜临门 3 买入 买入
中南建设 3 买入 买入
比音勒芬 2 买入 持有
吉比特 2 持有 买入
完美世界 2 持有 买入
万科A 2 买入 买入
大悦城 2 买入 买入
美的集团 2 买入 买入
新经典 2 持有 中性

行业关注度

更多>>
行业名称关注度关注股票数买入评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