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776900941公司简称:东方通信东信B股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4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151,799,112.69元,按照母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5,179,911.27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615,989,610.66元,扣除已分配的2023年度现金红利76,616,003.90元,加上减持联营企业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转留存收益640,352.27元,期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76,633,160.45元。
2024年期末利润分配预案如下:拟以2024年末总股本1,256,000,06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现金红利0.61元(含税),合计分配76,616,003.90元,剩余未分配利润600,017,156.55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东方通信 | 600776 | - |
B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东信B股 | 900941 |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章占初 | 方瑞娟 |
联系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 |
电话 | 0571-86676198 | 0571-86676198 |
传真 | 0571-86676197 | 0571-86676197 |
电子信箱 | inquiry@eastcom.com | inquiry@eastcom.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信息通信产业
1、专网通信专网通信是为政府与公共安全、轨道交通、机场港口、能源电力等行业提供日常指挥调度、应急通信保障服务,具有全域覆盖、毫秒级响应、安全可靠等特点,持续赋能行业用户的指挥调度与应急保障。从标准来看,当前窄带专网主要存在PDT、TETRA、DMR等几种标准,随着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PDT成为国内专网通信的主要制式。
随着5G+规模商用、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完善、低轨卫星互联网加速组网以及AI大模型向B端渗透行业用户在视频传输、智能化应用、数据分析等方面专用性、个性化服务需求更为突出,专网通信的数字化、宽带化、融合化、智能化趋势愈发显著,公专融合、宽窄融合、融合通信等已经成为专网通信发展的重点趋势。
公司已搭建了涵盖350MHz、370MHz、400MHz、800MHz等频段的窄带PDT/TETRA无线集群通信系列产品以及宽带核心网、接入网、终端全系列产品和“宽窄融合、公专结合”集群通信整体解决方案,可为客户提供可视化调度、全网录音、查询等多种应用服务,满足客户的多种任务关键型应用通信。
2、公网通信
根据工信部发布《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4年通信行业实现稳步增长,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兴业务收入4348亿元,同比增长10.6%,以5G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其中5G基站数量和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265万个,较上年末净增102.6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425.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7.4万个;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9.5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0.39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14亿户,较上年末净增2.09亿户)。通信行业尤其是5G的快速发展,以其泛在连接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5G规模化应用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公司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公网通信领域相继推出了基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网络对诈骗及骚扰电话进行治理的系统以及基于能力网元的5G新通话等产品,可以满足电信运营商信息安全及增值业务的需求。
3、DICT服务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当前,《“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入收官之际以及《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的出台,CT(通信技术)、IT(信息技术)、DT(数据技术)的边界正在加速消融,信息通信行业正在快速迈入万物智联的“DICT”时代。受益于通信行业的稳定发展,5G、千兆光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将进一步引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军企业,公司以网络设计、建设、维护、优化等业务为基础,构建形成覆盖通信网络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公司DICT服务在业内取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成为电信运营商、ICT设备厂商等客户优秀合作伙伴。
(二)金融科技产业
在金融科技加速演进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各大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传统智能自助终端市场趋于饱和,行业亏损面加大;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数智化营销、风控、运营、管理成为金融科技的重要趋势之一;同时,受益于金融行业信创已成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举措,基于安全可控的国产软硬件产品进行全面替代已具备实施可能。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拥有十余年的研发和技术服务经验,构建了涵盖智能终端、金融信息化软件与智能网点集成、智能物联、运维服务等的全链条产品体系,可为银行、政府等行业机构、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三)智能制造产业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如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范式,贯穿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及服务运维全价值链环节,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与全球竞争力。当前行业呈现“双驱动+发展格局”:一方面,无线通信、移动支付、智能传感、物联网等底层技术的迭代推动电子产品向高频高速、微型集成方向升级,催生AR/VR设备、智能穿戴、车规级芯片等新兴细分领域加速崛起;另一方面,工业信息安全、数字孪生、柔性制造等解决方案的成熟,为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向“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模式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高端电子产品生产加工的全套设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专业认可实验室、完备的管理体系、丰富的行业经验,主要为公司内部产业提供制造支撑并为外部客户提供各类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构建了信息通信、金融科技和智能制造三位一体的业务体系:通过进一步深化与电信运营商、ICT设备厂商的协同创新,为其提供网络优化、软件开发、运维服务、系统集成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参与金融信创工程,基于公司在硬件端的优势及技术人员储备,打造“智能终端+软件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依托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为公司及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服务;同时提供科技园区管理服务。
(一)信息通信产业
1、专网通信:公司拥有研发、生产、建设和维护大型移动通信网络的丰富经验,凭借在专网通信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成功推出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包括350MHz、370MHz、400MHz、800MHz等频段的系列产品,同时还为客户提供可视化调度、全网录音、信息发布和查询等应用业务,目前已经在政府、公安、应急、地铁、港口、机场等行业实现规模商用。随着数字集群技术的不断演进,基于公司在专网通信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业界领先的数字集群演进方案,实现宽带与窄带数字集群完美融合,专网集群与公网集群相辅相成,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专业通信需求。
2、公网通信:作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务解耦的联合开创者,开发了能力网元CNE平台系列产品,实现了通信业务的分层解耦,将通信业务分成业务层和能力层解耦。基于此,公司推出了以安全能力开放平台和增值业务能力开放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增值业务等,涵盖5G新通话VONR+能力网元、音视频能力网元、智能网能力网元等。
3、DICT服务:作为国内信息通信产业数字化服务领军企业,东方通信依托“CT+IT+ICT”三擎驱动发展模式,构建覆盖网络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产品或服务涵盖网优、代维、工程、设计、软件开发等,其中软件开发覆盖专业移动通信、物联网监控、智慧园区运营等业务,逐步向政企、物联网、园区智慧运营方向发展。公司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可以为客户提供以“咨询+集成+运维”端到端交付能力持续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品或服务。
(二)金融科技产业
公司金融科技业务聚焦智能设备全栈化、场景服务生态化、金融信创国产化,构建了覆盖“智能终端+数智中台+场景服务”的金融科技产品矩阵,涵盖大额循环机、智能柜员机、远程视频柜员机等金融行业的现金与非现金系列智能自助设备及运维服务等,同时加快由竞争激烈的传统自助设备业务向软件数智应用和场景服务业务的转型,为客户提供金融信息化软件与智能网点集成解决方案。
(三)智能制造产业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智能制造作为公司的核心产业之一,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商。现拥有杭州滨江、嘉兴海宁等三大生产基地以及满足高端电子产品生产加工的全套设备、CNAS专业认可实验室、完备的管理体系等,全面采用ERP、MES等先进的信息系统、可视化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可控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4,461,367,652.77 | 4,354,312,127.79 | 2.46 | 4,243,375,93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3,489,035,874.13 | 3,427,883,326.39 | 1.78 | 3,357,439,185.24 |
营业收入 | 2,894,080,293.92 | 2,939,726,753.20 | -1.55 | 3,229,756,825.08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 | 2,891,429,422.19 | 2,906,835,411.79 | -0.53 | 3,220,525,536.0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50,946,086.61 | 152,806,045.44 | -1.22 | 134,886,809.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32,475,000.46 | 2,153,115.82 | -6,252.71 | 45,776,008.0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8,651,690.11 | 116,119,461.11 | -66.71 | 270,787,532.9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36 | 4.50 | 减少0.14个百分点 | 4.06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12018000 | 0.12166086 | -1.22 | 0.10739395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12018000 | 0.12166086 | -1.22 | 0.10739395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567,702,225.08 | 738,711,796.96 | 663,932,036.84 | 923,734,235.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35,379,659.88 | -47,048,298.64 | 15,303,337.37 | 47,311,388.0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8,090,904.11 | -15,002,679.50 | -9,549,116.51 | -116,014,108.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2,372,997.27 | -6,245,688.03 | -7,473,505.71 | 214,743,881.12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20,046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14,532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中电科东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0 | 545,615,552 | 43.44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3,140,981 | 5,065,930 | 0.40 | 0 | 未知 | 0 | 未知 |
VANGUARDTOTALINTERNATIONALSTOCKINDEXFUND | 0 | 4,633,259 | 0.37 | 0 | 未知 | 0 | 境外法人 |
NOMURASINGAPORELIMITED | 0 | 4,262,206 | 0.34 | 0 | 未知 | 0 | 境外法人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3,271,300 | 3,953,300 | 0.31 | 0 | 未知 | 0 | 其他 |
殷浩 | 510,499 | 3,420,100 | 0.27 | 0 | 未知 | 0 | 境内自然人 |
NORGESBANK | 0 | 2,935,960 | 0.23 | 0 | 未知 | 0 | 境外法人 |
周晓萍 | 0 | 2,542,300 | 0.20 | 0 | 未知 | 0 | 境内自然人 |
朱南璋 | 0 | 2,326,100 | 0.19 | 0 | 未知 | 0 | 境内自然人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583,400 | 2,116,400 | 0.17 | 0 | 未知 | 0 | 其他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述股东之间未知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4年,主要国家央行纷纷开启降息周期,财政政策仍保持相对宽松,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经济增长动能稍显不足,下行风险不容忽视。面对众多挑战,公司上下在管理团队的带领下以战略为指引、以客户为中心,谋定而后动,在各自业务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市场开拓多点突破
专网通信深化公安政务市场布局,在浙江、辽宁、海南、四川等省稳扎稳打,圆满完成澳门回归25周年、博鳌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珠海航展等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持续扮演“护航者”的重要角色;在轨道交通市场,中标宁波6号线、长春5号线、沈阳2南线等多地区多条线路,增强了轨道交通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应急通信项目,成功中标山东、浙江、安徽等省地市应急预警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项目;营销赋能加码,开拓新赛道业务,在电力无线专网领域(EPDT产品)和融合通信市场,均取得一定突破。
公网通信成功中标中国移动5G新通话VONR+能力项目二期项目,新增突破广东省市场;中标中国移动高频骚扰防范系统三期项目及中国移动IMS反诈五期项目,进一步巩固该领域市场份额。大力研发推广数智应用产品,其中主叫数智应用产品中标浙江联通等10个省级运营商市场,5G新通话数智应用完成研发及试点。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DICT服务中标某主流设备供应商三年网络与基础设施服务框架,巩固原有网优业务格局的同时增加无线、网络服务品类,提升综合交付能力,合作空间有效延伸;中标上海电信网络维护服务项目、上海联通区域网格通信配套施工项目,并新拓展福建移动、云南电信多个地市级网优项目,业务得到有效延续和补充;DICT综合集成业务,协同交付某市监局信创一体化平台项目、某运营商万卡智算中心等项目,进一步积累业务经验。金融科技业务聚焦数字化、场景化应用的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业务转型,拓展产品矩阵,先后为河南邮政、浙江邮政等提供技术服务,为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方向。
智能制造业务持续保持与核心客户的稳定合作,并不断丰富合作产品线,持续拓宽EMS行业领域,在原有ICT、光通信、医疗电子、智能网卡等行业领域的基础上,成功进入激光测量、智能家居等行业。
(二)技术创新不断发力
持续加强研发资源调度、优化研发管理流程、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助力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
围绕重大专项,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矩阵。D85系列防爆终端、T转P终端、E8600终端发布上市,轨道交通行业地铁列车调度系统某项目成功入选研究所央国企上云用云典型案例。
2024年度公司获得专利授权1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新申请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响应国家战略,完成了20个新型号的核准;完成CMMI5换证复评;保持各类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积极开展公司QC小组活动,获得中质协、中电质协等相关质量奖项6项。
(三)管理优化保障发展
财务管理:制定降本增效专项任务,分解落实降本目标;进一步强化过程管控,落实目标责任,防范两金风险;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力度。
合规管理:聚焦风险防控,开展多个内控评估专项检查,提升执行有效性;积极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提升审计效率与精准度。
人力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研发团队年轻化、高素质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干部和后备人才梯队。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