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104 证券简称:恒宝股份 公告编号:2025-008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708,182,15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恒宝股份 | 股票代码 | 002104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王坚 | |||
办公地址 | 江苏省丹阳市横塘工业区 | |||
传真 | 0511-86644324 | |||
电话 | 0511-86644324 | |||
电子信箱 | ir@hengbao.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专注于金融科技、物联网、数字安全和数字化服务领域,致力于为银行、通信、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防务、交通和先进制造等领域提供金融科技、物联网和数字安全及数字化服务整套解决方案,从安全设备到支付安全、身份与隐私保护、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云认证访问服务、智能设备远程管理、数字化服务、数据安全和区块链技术等,公司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多年在金融、物联网和数字安全领域独特的经验助力客户为数十亿用户设备提供服务。业务方面,公司主要面向致力于为银行、通信、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防务、交通等多个行业提供高端智能化产品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等
服务。具体包括:通信和物联网连接、安全产品、系统平台、身份认证识别、数据安全、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智能终端、智能卡、智能卡模块封装,以及金融科技服务等。目前,公司的客户遍布海内外。一方面,在国内取得了国家十大部委等政府机关的信赖,并与100多家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另一方面,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银联国际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先后在柬埔寨、缅甸、澳大利亚等地区,首发恒宝银联卡,是银联海外新兴支付业务布局中,参与项目最多、合作最紧密的企业,也是国内入围银行智能卡及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服务提供商最全的企业之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在保持稳健的核心业务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前提下,加速布局自主可控金融科技在安全支付产品、数字化设备、数字人民币等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加速扩大数字化设备与业务规模,建立数字化业务平台,打造金融科技业务生态,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促进海外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展。
1、金融业务
金融业务方面,公司是最早获得银联、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日本JCB等组织认证的特许制造商之一,并连续多年荣膺“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级智能卡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江苏省认定的“江苏省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行业内率先获得车规级智能卡设计和制造企业之一。主要服务于各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权制银行、城市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同时可根据客户要求,加载社保、政务、交通、校园等行业应用,提供定制化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发行终端、受理终端及丰富的钱包端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包括支付解决方案、卡中心生产管理解决方案、集中/即时发卡解决方案、空中开卡解决方案等。公司的钱包端解决方案助力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强化品牌和忠诚度,公司提供金属卡、环保卡、生物识别卡和数字人民币钱包解决方案,满足持卡人对品质的要求、为环保人士、精通技术的消费者提供高度安全的支付体验。公司发行、受理端解决方案,包括蓝牙Key、网银UKey、pos机、便携发卡设备、自助发卡设备等。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与各大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各项集采项目执行情况良好,持续提高个性化、定制化、特殊工艺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与工艺水平,进一步挖掘产品差异化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司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区域,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与多家银行客户共同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为客户提供了包括数币硬件钱包、数币咖啡机、售卖机、铁道闸机、收款终端、恒e通平台等数字人民币产品及数字货币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助力数字人民币产业协同创新、助力数字人民币赋能新发展格局建设,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通信和物联网连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积极拓展在国内外运营商的产品市场份额,稳固通信业务于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
随着 5G 网络深度覆盖、卫星通信逐步完善,量子通信技术发展,AI 深化应用,多技术融合催生的创新浪潮,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赛道。支付、交通、车联网、能源等行业纷纷依托前沿技术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
公司依托近三十年深厚的通信行业沉淀,构建起覆盖全球的客户服务网络,面向运营商、企业级客户及终端用户等多样化群体,聚焦提供兼具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智能连接解决方案。在数字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助力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发展先机。
在产品与服务体系构建上,公司为移动运营商量身打造“安全 + 连接” 的复合解决方案,核心产品 SIM 卡作为安全蜂窝连接的关键基础设施,不仅支持5G鉴权等通信功能,还可扩展区块链加密、PQC后量子算法等前沿安全算法,更搭载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操作系统,从底层架构到应用层实现全链路安全防护。同时,公司深度整合数字货币、数字身份、量子安全通信、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应用,推出“SIM + 行业应用 + 系统平台” 三位一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移动支付、身份认证、信息安全等行业提供适配性强、安全可靠的技术服务,以技术融合创新驱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在全球市场,公司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同时通过国际权威组织 GSMA eSIM 产品和 eSIM 平台全系列安全认证的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严格的品质管控,公司 eSIM 产品已顺利通过国内三大运营商备案,并在消费电子、车联网、电力、物流等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eSIM 技术以其其微型化设计、灵活码号管理、低成本运营及高安全防护等优势,为移动终端与物联网设备带来革新体验。公司借此为客户提供全球化、一站式的物联网智能安全连接解决方案,持续引领通信与物联网连接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3、交通及政务类业务
公司深耕社保民生、交通等行业多年,在各类应用场景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芯片、cos、密钥安全、硬件终端等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可根据客户定制化要求提供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制作、自助及柜面服务终端、柜面即时制卡发卡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紧随围绕总书记作出的“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重要指示要求,紧紧把握第三代社保卡增量市场机遇,凭借公司在金融、通信、政务等多领域服务经验及技术储备,积极参与并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发行及应用工作,在全国多个省、市实现了“一卡通”的应用案例,实现了一卡通在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公司还是退役军人事务部优待证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三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IC卡、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电子证件、住建部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等定点生产企业。
4、模块封装业务
公司该业务除满足公司自用需求外,可模块化为客户提供智能卡专用芯片封装等服务,该业务产线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多项工艺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产品质量高于行业标准,多年零外部质量反馈和投诉,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大数据、物联网、社会保障、政府项目等。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2,421,098,165.88 | 2,396,880,507.44 | 1.01% | 2,272,603,825.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148,940,901.07 | 2,122,967,300.83 | 1.22% | 1,956,006,858.61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902,794,130.98 | 1,262,143,660.29 | -28.47% | 1,033,723,762.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5,018,666.37 | 157,577,800.97 | -39.70% | 81,912,457.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5,319,137.48 | 134,545,743.62 | -51.45% | 68,330,185.9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18,121,851.31 | 213,407,740.79 | 2.21% | -172,284,722.93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1351 | 0.2249 | -39.93% | 0.1174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1351 | 0.2249 | -39.93% | 0.11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43% | 7.74% | -3.31% | 4.32%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237,090,193.44 | 233,746,213.81 | 211,453,421.14 | 220,504,302.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6,229,831.64 | 37,366,297.93 | 27,805,389.51 | 3,617,14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7,201,646.42 | 28,018,504.86 | 22,879,727.23 | -2,780,74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3,856,444.92 | 87,879,571.29 | 88,829,678.68 | 135,269,046.26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71,853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72,960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钱京 | 境内自然人 | 20.36% | 143,925,147 | 107,943,860 | 不适用 | 0 | ||
彭晓强 | 境内自然人 | 1.77% | 12,492,880 | 0 | 不适用 | 0 | ||
吕强 | 境内自然人 | 1.59% | 11,213,700 | 0 | 不适用 | 0 | ||
曾林 | 境内自然人 | 1.22% | 8,611,800 | 0 | 不适用 | 0 | ||
苏乾坤 | 境内自然人 | 1.18% | 8,348,600 | 0 | 不适用 | 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1.03% | 7,260,746 | 0 | 不适用 | 0 | ||
顾鹤富 | 境内自然人 | 1.02% | 7,180,200 | 0 | 不适用 | 0 | ||
何文彬 | 境内自然人 | 0.77% | 5,442,400 | 0 | 不适用 | 0 |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64% | 4,519,619 | 0 | 不适用 | 0 | ||
朱翼翀 | 境内自然人 | 0.58% | 4,100,000 | 0 | 不适用 | 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第一大股东钱京与其他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的情况;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的情况。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前十大股东中,彭晓强通过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7,658,280股,通过普通账户持有公司股票4,834,600股,合计持有公司股票12,492,880股;吕强通过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8,724,300股,通过普通账户持有公司股票2,489,400股,合计持有公司股票11,213,700股;曾林通过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7,167,700股,通过普通账户持有公司股票1,444,100股,合计持有公司股票8,611,800股;苏乾坤通 |
过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8,348,600股;朱翼翀通过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4,100,000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对于报告期内面临的风险因素、应对措施,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请投资者查阅公司同日刊载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的《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