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195 证券简称:长荣股份 公告编号:2025-023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对截至2024年12月 31 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概述
为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情况,本着谨慎性原则,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和总金额
公司2024年度全年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38,404,410.41元,收回或转回10,927,004.52 元,转销或核销34,237,077.46元,其他变动 4,369,696.68元。影响利润总额为 -18,580,710.24元,其中:影响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为-27,477,405.89 元,影响营业成本 8,896,695.65元,具体情况如下: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计提减值准备明细情况
单位:元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年变动 | 期末余额 | 本期变动影响 | |||||||
计提 | 收回或转回 | 转销或核销 | 其他变动 | 影响信用减值损失或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影响营业成本(损失以“-”号填列) | 影响损益合计 | 转销或核销(不影响损益) | 其他变动(不影响损益) | |||
一、坏账准备 | 80,738,059.50 | 22,527,270.74 | 10,927,004.52 | 25,340,381.81 | 4,342,214.68 | 71,340,158.59 | -11,600,266.22 | - | -11,600,266.22 | 25,340,381.81 | 4,342,214.68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 447,957.84 | 431,494.25 | 360.00 | 16,823.59 | 431,494.25 | 431,494.25 | 360.00 |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38,542,887.21 | 11,525,747.85 | 2,670,638.76 | 9,233,629.92 | 18,164.82 | 38,182,531.20 | -8,855,109.09 | -8,855,109.09 | 9,233,629.92 | 18,164.82 |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 7,814,517.62 | 1,262,946.71 | 3,177,340.00 | -176,310.14 | 3,197,920.77 | 1,262,946.71 | 1,262,946.71 | 3,177,340.00 | -176,310.14 | ||
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 | 33,932,696.83 | 11,001,522.89 | 6,561,924.80 | 12,929,411.89 | 4,500,000.00 | 29,942,883.03 | -4,439,598.09 | -4,439,598.09 | 12,929,411.89 | 4,500,000.00 | |
二、存货跌价准备 | 48,854,073.59 | 14,935,719.81 | 8,896,695.65 | 27,482.00 | 54,920,579.75 | -14,935,719.81 | 8,896,695.65 | -6,039,024.16 | 27,482.00 | ||
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4,252,212.10 | 781,800.56 | 5,034,012.66 | -781,800.56 | -781,800.56 | ||||||
四、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4,109,282.43 | 159,619.30 | 4,268,901.73 | -159,619.30 | -159,619.30 | ||||||
合计 | 137,953,627.62 | 38,404,410.41 | 10,927,004.52 | 34,237,077.46 | 4,369,696.68 | 135,563,652.73 | -27,477,405.89 | 8,896,695.65 | -18,580,710.24 | 25,340,381.81 | 4,369,696.68 |
注:本表如存在个别数据加总后与汇总数据的差异,系数据计算时四舍五入造成
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一)金融资产
本集团需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租赁应收款,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长期应收款等。此外,对合同资产及部分财务担保合同,也按照本部分所述会计政策计提减值准备和确认信用减值损失。
1、减值准备的确认方法
本集团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财务担保合同等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信用损失,是指本集团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购买或衍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集团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对由收入准则规范的建议形成的应收款项,本公司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2、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的判断标准
除上述计量方法以外的金融资产,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公司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公司按照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公司利用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
于资产负债表日,若公司判断金融工具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则假定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3、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年末,本集团计算各类金融资产的预计信用损失,如果该预计信用损失大于其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如果小于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则将差额确认为减值利得。
4、各类金融资产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
(1)应收票据
本集团对于应收票据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本集团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基于应收票据的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项目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银行承兑汇票 | 承兑人为信用风险较小的银行 |
商业承兑汇票 | 以承兑人的信用风险划分 |
公司2024年度应收票据计提减值准备0元,收回或转回431,494.25元。
(2)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和其他应收款
A、对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本集团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项目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组合1:关联方组合 | 本组合为本集团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 |
组合2:账龄组合 | 本组合以应收款项的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 |
B、其他应收款
本集团按照下列情形计量其他应收款损失准备:①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金融资产,本集团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②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的金融资产,本集团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以组合为基础的评估。对于其他应收款,本集团在单项工具层面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关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充分证据,而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是可行,所以本集团按照初始确认日期为共同风险特征,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分组并以组合为基础考虑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C、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账龄 |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 损失率(%) | 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 损失率(%) |
1年以内(含1年) | 5 | 5 |
1年至2年(含2年) | 10 | 10 |
2年至3年(含3年) | 30 | 30 |
3年至4年(含4年) | 50 | 50 |
4年至5年(含5年) | 80 | 80 |
5年以上 | 100 | 100 |
公司2024年度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11,525,747.85元,收回或转回2,670,638.76元;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准备0元, 收回或转回1,262,946.71元。
(3)长期应收款
本集团长期应收款主要包括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
根据长期应收款按时、足额回收或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将长期应收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不同类别,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资产(或风险类资产)。不良资产(风险类资产)是以最近一期分类结果为依据,按“单个项目逐笔估算可能损失金额的方法”计提减值准备金。非风险类资产是以最近一期分类结果为依据,按“加权减值准备率组合测算方法”计提减值准备金。
资产分类 | 减值准备率范围 | 2023年度减值准备率 |
正常 | 0.10%-1.50% | 1.50% |
关注 | 1.50%(不含)-5.00% | 3.00% |
次级 | 5.00%(不含)-40.00% | 40.00% |
可疑 | 40.00%(不含)-75.00% | 75.00% |
损失 | 75.00%(不含)-100.00% | 100.00% |
公司2024年度长期应收款计提减值准备11,001,522.89元,收回或转回6,561,924.80元
(二)存货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
于成本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及大宗原材料的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其他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原辅材料按类别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司2024年度存货计提跌价准备14,935,719.81元。
(三)长期资产
对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非金融资产,本集团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存在减值迹象的,则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的公允价值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按照该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则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的商誉,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预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测试结果表明包含分摊的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相应的
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价值得以恢复的部分。公司2024年度长期资产计提跌价准备941,419.86元。
四、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2024年度全年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38,404,410.41元,收回或转回10,927,004.52元,转销或核销34,237,077.46元,其他变动4,369,696.68元。影响利润总额为 -18,580,710.24元,其中:影响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为-27,477,405.89 元,影响营业成本 8,896,695.65元,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经会计师审计确认。
五、董事会关于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说明
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遵照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依据充分,符合公司资产现状。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允地反映了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使公司会计信息更具有合理性,我们同意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事项。
六、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情况
公司于2025年04月22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以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结果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会议认为: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及财务制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依据充分,能够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使公司关于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更具合理性,没有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我们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七、监事会意见
监事会认为:公司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履行了相应的审批程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相关规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够公允、客观地反映2024年度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行为,监事会同意公司本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事
项。
八、备查文件
1、《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
2、《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议》;
3、《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2025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