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神农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年,海南神农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神农种业”)董事会全体董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股东大会赋予的职责,勤勉尽责,推进董事会的科学决策,推动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和规范运作,确保董事会科学决策和规范运作。公司董事会将2024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总体经营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践行“更好生产、更好生活、更好生命”的企业使命,秉持“以微小促成世界伟大的改变”的企业愿景,在农作物和海洋水产种业领域持续深耕。公司通过夯实科研基础,加大对优势油菜品种的科研投入,保障了在油料作物细分行业的科研持续领先能力。公司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针对主营业务产品结构中的水稻品种进行了战略性调整,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告期内收益,但随着公司优势油菜品种研究成果转化计划的逐步落地和推广模式的不断优化,油料作物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将继续保持良性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511,955.11元,同比下降6.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616,492.26元,同比增亏40.51%;油菜种子销售收入首次超过水稻种子销售收入,收入贡献占比28.36%,新增油菜籽销售收入,收入贡献占比3.91%。与此同时,公司立足海南自贸港区位优势,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加速构建水产种业全产业链体系,以保障公司培育长远有效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耕农作物和水产种业领域,通过合理分配科研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展市场布局等,于多个领域取得进展,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了企业担当。
(一)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
(1)油菜业务
①油菜品种创新成果与市场表现保持行业领先
近年来,公司核心产品“庆油”系列油菜品种通过自主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其含油量先后达到49.96%和51.54%,两度刷新我国冬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
以“两碗菜籽一碗油”的突破性成果树立行业标杆。公司在研育种种质材料已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进入太空,进行高含油、宜机收新品种育种实验。报告期内,“庆油3号”连续3年(2022-2024年)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连续7年入选重庆市主导品种,2024年入选贵州省主导品种。2024年,公司与湖南省衡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已在当地推广30万亩油菜种子试点。报告期内,“庆油”系列油菜品种已累计推广4000万亩,居全国第一。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2023年中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商品种子销售排名,公司位列2023年度全国油菜种企商品种子销售额前三强,“庆油3号”与“庆油8号”分别以27.86%和28%的年度增幅,位居全国冬油菜推广面积第2位与第9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5大高产+5大彩色”油菜品种矩阵,推广面积突破700万亩,占全国冬油菜种植总面积的6%,全面覆盖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在保障粮油安全、推动农旅融合方面取得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②构建“良种+良法”综合技术服务模式
针对国内油菜种植机械化率偏低、传统营销推广模式效能不足的现状,公司创新打造“良种+良法”种植综合服务模式,通过“线下技术赋能+线上数字平台”构建全周期技术服务体系,增强客户粘性,扩大品种优势,提升营销推广效能。报告期内,公司同步开展技术培训、田间示范、榨油工艺交流等专项活动,累计服务种植户近千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生产技能。子公司湖南神农大丰组建种植技术专家团队,开通全国服务热线并上线“庆油云”数字化平台,形成覆盖种植全周期的技术服务网络;面对湖南地区频发的冻害渍害,公司启动应急服务机制,为2000余户农户提供精准田间管理方案,有效助力农户减灾增收,总计创造经济效益约160万元。公司初步构建起良种推广与生产力提升协同发展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通过“良种+良法”种植综合服务模式,帮助农民提升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
(2)玉米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审定神农玉223、神农玉221、神农玉165及晶香糯8号4个玉米新品种,覆盖粮饲兼用、鲜食加工等多应用场景,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依托宁夏、云南、贵州三大核心制种基地,玉米种子规模化生产面积突破3000亩,总产量超64万公斤,其中宁夏中卫新中玉4号单产356.25kg/亩、云
南牟定毕单23单产602kg/亩,双创区域高产标杆。公司通过技术优化实现了单产显著提升,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种质资源储备与产能保障能力同步增强。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种子脱粒机、脉冲除尘器等智能装备升级,实现了加工效率与品质稳定性的同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深度推进《优质玉米资源收集利用与品种试验示范》等4个重点研发项目,新申报《耐密宜机玉米材料创制与应用》等4项前沿课题,进一步强化了全产业链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开发的“金豆豆”鲜食糯玉米产品市场反响热烈,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玉米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水稻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重庆中一持续强化水稻育种研发优势,成功承接重庆市种子管理站“水稻品种风险监测与示范展示”和“田间纯度鉴定”专项任务,并主导实施重庆市科技局“镉低吸附水稻种质培育”及“加工专用特色水稻育种”两大重点项目。报告期内新审定Q香优318等3个杂交水稻品种,储备神农优732等3个待审品种,在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专用稻细分市场获得突破。
(二)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初步构建
海南自贸港政策推动海洋经济与现代种业的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通过陆海联动模式,加速构建“南海生物保种—现代化选育—标准化繁育”三位一体示范基地,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种质资源战略储备能力,提升公司在水产种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水产种业创新高地。
(1)资质建设与政策赋能双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水生野生动物繁育许可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海域养殖证、水生野生动物繁育许可证、陆域养殖证等核心资质的办理,为业务合规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投建的神农水产种源项目保种繁育中心入选海南省热带经济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将通过先建后补方式,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贴。此外,公司还顺利通过了儋州市2024-2025年深水抗风浪网箱奖补竣工验收,获得“中央+地方”双重政策支持,有效降低了综合运营成本。
(2)装备升级驱动深水养殖
报告期内,公司已投放完成38口深水网箱并开展了首批试验金鲳鱼苗深海
养殖实践,配套投用了两艘定制化作业船舶,构建起“深水网箱+特种船舶”立体化生产系统,显著提升了公司水产种苗繁育效率和物资调运能力,规模化养殖硬件基础全面夯实。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对公司位于儋州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造成阶段性影响,部分网箱设备及配套设施受损,导致报告期内存货损失970.94万元、固定资产损失39.00万元。目前相关修复工作已经完成,不会对后续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公司将制定相应风险防范预案,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极端气候风险,保持水产业务稳定发展。
(3)陆基基地打造产业标杆
报告期内,神农水产种源科技产业园项目完成了核心基础工作,产业园陆基基地已进入快速建设实施阶段。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和专项贷款的下账,公司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17.13%,负债较上年期末上涨154.12%。台风灾害期间,高根临时育种基地设施受损,公司通过应急预案及时转移关键设备及种质资源,未造成人员伤亡,报告期内已完成生产恢复工作。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南海生物保种—现代化选育—标准化繁育”三位一体示范基地,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种质资源战略储备能力。
(4)科研生态构建成效初显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一定突破。报告期内,公司组建的高根临时科研育种基地,对引进的部分鱼类种质资源进行了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养成实验,目前已成功选育出35组火山鲷优质家系,为后续优良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联合成立海水鱼研究中心,攻关种质开发与病害防控技术;公司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携手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共同培养高素质水产人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贵州新中一种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公司投建的神农水产种源科技产业园项目入选海南省重点项目。“庆油”系列油菜作为农业领域唯一成果入选重庆市十大科技进展,并作为“筑牢粮油产业发展的品牌根基”展示区唯一展出的油菜品种亮相 2024 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庆油8号”种植示范片入选(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国大豆油菜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公司凭借在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规范治理等方面的良好表现,
荣获第26届上市公司金牛奖“金信披奖”。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迈向“十五五”规划的重要过渡年。全球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各国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强化本土粮食生产转型,供应链多元化和区域化加速,全球粮油安全面临新挑战。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冲击全球粮油生产,加剧粮油市场的波动。我国也推出一系列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以推动种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作物产量和研发水平。
作为农业工业化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公司于2022年正式确立以“农作物+海洋水产”种业应用与研究为主线的新发展格局,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公司深耕大食物观,推动传统农业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农业转型,推动高产、高效能、高质量种子(苗)品种的育种研发和商业化推广。通过工业化平台赋能传统农业,从田间到海洋,公司致力于打造新质生产力基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农业的流通模式与生产经营模式,打通从“种子”到消费者身边的完整产业链,将尖端农业科技转化为安全可靠的大众化产品。秉承“更好生产、更好生活、更好生命”的使命,公司将持续深化农业工业化平台建设,不断探索与创造,以微小促成世界伟大的改变,努力构建一个生活安全、丰盈又可持续的社会,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可持续的食品及生活衍生品,以安全、负责任的方式润养世界。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种业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闭环建设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油菜等优势农作物品种和水产育种(苗)的科研支持力度。凭借多年科研积累,公司已构建了丰富的育种材料库,包括抗病性强、宜机收等特性的优质种质资源。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科研突破,重点解决农作物种植中的关键难题,如抗病性、机械化耕作和轮作适应性等,推动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产业应用研究,集中优势资源持续推进育种(苗)技术创新,实现在种业细分行业内的科研领先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全球粮油和水产品安全提供优质种源支撑。公司将通过不断推进科研优势向产品竞争力转化,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矩阵迭代,形成“研发-市场”双向赋能闭环,持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2、打造国际一流南繁研究平台,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以三亚南繁研究体系建设为核心,重点推进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布局,建设南海生物种质资源库和热带南繁水产苗种育繁推体系,加强生物育种创新和技术攻关。公司将通过优化养殖用海管理,推行生态化养殖用海方式,不断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往深海走”,促进水产品种源提档升级和高品质输出,推广海洋高端蛋白产品供给。同时,公司将依托南繁研究平台建设构建油菜、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育种科研体系,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通过深化与科研院所和院士级专家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联合培养高层次育种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争到2030年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和农作物新品种,为国家粮油安全和种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3、持续推广“良种+良法”种植模式,构建全产业链互利共赢循环
公司依托在种子端的技术优势、丰富的油菜行业经验以及与农户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从科研成果到商业化推广的全产业链模式。通过在湖南、湖北、贵州等省份油菜主产区建立示范站和推广站,建立物联网农技服务数字化平台,为农户提供农技培训、机械化耕种、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充分体现良种的科研优势,帮助农户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和长周期回报。同时进一步增强与农户的联系,精准了解客户需求,针对性开展科研改良工作,帮助农户、粮商、油厂打通购销堵点,建立稳定且有品质保障的购销渠道,构建种企、农户、粮商、加工行业互利共赢的循环,创新驱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公司产品的推广和科研反哺提供有力支持。
4、推动智慧农业生态圈建设,打造种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公司将持续推动科研、生产、销售、科技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农作物和海洋水产种业产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生态圈。通过构建智能育种平台、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和精准化科技服务体系,公司将持续推进种子(苗)生产的标准化、安全化、智能化、品牌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为顺应国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不断变化,公司未来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育种、物联网监测生产环境、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等技术手段,培育更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种
子(苗),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需求。此外,公司将致力于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高效利用,为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做出贡献。
三、董事会履职和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议情况
(一)董事会履职情况
公司全体董事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主动关注公司经营管理信息、财务状况、重大事项等,对提交董事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均深入讨论,各抒己见,为公司的经营发展谏言献策,做出决策时充分考虑中小股东的利益和诉求,切实增强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公司独立董事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和《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独立履行职责。报告期内,所有独立董事严格审议各项议案并做出独立、客观、公正的判断,不受公司和公司股东的影响,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充分发挥了独立董事的作用,切实维护了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董事长能够按照规定尽职主持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采取措施确保董事会进行科学决策,积极推动公司规范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督促公司及时将经营动态信息、董事会各项议题的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董事会成员,确保董事会各项议案有足够的讨论时间,督促董事认真审议董事会议案,科学、客观、公正发表个人意见,鼓励支持有不同意见的董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督促公司切实执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各项决议。
(二)董事会执行股东大会决议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严格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和授权,认真执行股东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了8次会议,其中:现场与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4次,通讯方式召开4次;股东大会共召开了5次会议。
(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履职情况
报告期内,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共召开了5次会议,各委员会职责分工明确,运作情况良好。
1、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履职情况
报告期内,战略委员会根据公司实际发展情况,对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了严格的事前审查,为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期内,共召开1次会议,对公司2023年发展战略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2、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根据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以及《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的规定,本着勤勉尽责的原则,与负责年度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沟通,听取了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工作情况。报告期内,共召开3次会议,审议了公司定期财务报告、202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关于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关于制定《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关于核销部分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坏账等相关议案,审核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并对公司聘请外部审计机构等事项发表了专业意见。在2024年年报审计过程中,审计委员会认真督促公司履行年报审计工作,协调审计计划及各项安排,做好内、外部审计工作的沟通协调,确保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履职情况
报告期内,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根据对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尽责情况和薪酬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审核,认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根据各自的分工,认真履行了相应的职责,完成了其工作目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内,共召开1次会议,经审核,年度内公司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支付的薪酬公平、合理,符合公司有关薪酬政策、考核标准。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实际发放情况一致。
各专门委员会认真履职保证了公司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实际情况,相关决策程序合理、合法有效。
四、2025年董事会工作重点
2025年,董事会将加快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加强市值管理和规范运作,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一)加强公司规范化治理
2025年,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范治理架构,以真实完
整的信息披露、良好互动的投资者关系、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诚信经营,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切实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和透明度,保障全体股东与公司利益最大化。
(二)加快公司发展的提质增效
为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将继续发挥育种及管理优势,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项目开发与合作模式,加大对具有种业协同效应的优质项目的储备力度,以生物育制种技术和创新生态链为突破,提升公司在种业产业链中的竞争形态,推动公司新发展格局。
(三)加强投资者关系维护
公司董事会将与投资者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结合农业市场和时事热点,充分挖掘公司商业价值,展示公司经营业绩、经营策略、未来发展预期等,体现公司亮点,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知悉度及投资意向,提高公司股票活跃度,获取股东对公司业务能力的认可和未来发展的支持,为公司业务的稳健、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海南神农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