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88207公司简称:格灵深瞳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年度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因母公司当前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不满足利润分配条件,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
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上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1.1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 格灵深瞳 | 688207 | 不适用 |
1.2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不适用
1.3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王政 | 赵晨希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中关村科学城?东升科技园10号楼8层 |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中关村科学城?东升科技园10号楼8层 |
电话 | 010-62950512 | 010-62950512 |
传真 | / | / |
电子信箱 | ir@deepglint.com | ir@deepglint.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以“让AI造福人类,让世界更安全更宜居更健康”为愿景,专注于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大模型、大数据分析和机器人等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提供面向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教育、工业检测等领域的认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通过收购国科亿道,公司获取了向特种领域提供以国产化芯片为核心的终端计算设备的能力,将开拓特种领域智能化业务。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积累,已有效掌握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3D立体视觉技术、自动化交通场景感知与事件识别技术、大规模跨镜追踪技术、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视频动作分析技术、信息安全及可靠技术等方向的多项核心技术,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和长期的商业化经验,人工智能产品已成功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教育、工业检测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其中:
智慧金融领域已覆盖中国农业银行全国各省市的上万家网点,包含运营、安防、营销、反欺诈等多个金融业务场景,并开始在其他银行分支行进行试点,2024年,在完成国产化替代的同时,在原有产品功能及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准确率和召回率至均稳定在90%以上,利用公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司大模型架构优势,提高算法训练效率和执行效率,在有限算力中,实现64路、90+个算法业务并发运行,并能够全面接入客户运营、安防等多个业务系统,此外,公司也在银行业务中探索大模型智能体技术在实现灵活数据洞察和引导用户完成复杂的系统配置与搭建方面的应用;城市管理领域已覆盖全国多省市的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政法委员会等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基于视觉语言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视图大数据系统已经开始在各地落地试点,车路协同感知MEC产品已进行交付,同时车载视频记录取证设备、交通事件分析系统等产品已在多省市应用交付;智慧教育领域公司发布了深瞳阿瞳目体育训考系统、体感交互系统、体育大数据系统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体育教育市场的渠道产品,建设了国家人工智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化考场,体育训考全流程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多个校园试点应用、销售,大规模应用于北京、河北等多个区县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现场中,也应用于北京某区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考试统测和某区的高中年级体育毕业会考等场景中,校园体育应用实践入选工信部和国家体育总局《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工业检测领域公司自研的列车智能检测解决方案已在高铁和地铁项目中落地应用,为列车的安全运维提供保障,在研产品已涵盖轨交机务、电务和工务三大场景;公司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和基于大模型的行业应用的研发和落地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2024年,公司通过控股国科亿道,获取了面向特种领域提供以国产化芯片为核心的终端计算设备的能力,提供的产品形态包括主板以及信创类、加固类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已在行业内批量供货。并购完成后,公司便开展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终端产品进行整合的研发工作,并于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了基于国产化硬件平台的AIPC产品。
2.2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向客户提供面向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销售收入,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包括灵感多模态大模型、AI开发平台、智源边缘计算平台、灵犀数据智能平台及深瞳行业应用平台;人工智能产品既可以标准化模式销售,也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组合,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整体行业解决方案向客户交付;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控股国科亿道,获取了向特种及信创领域客户销售硬件设备的盈利能力。
2、研发模式公司构建了覆盖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协同化研发体系,根据项目特性灵活采用瀑布开发模式、敏捷开发模式,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基础上,通过不同研发模式适配多元化业务场景,实现技术资源高效复用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响应,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进行研发活动,并对整个产品生命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周期进行管理,在过程中不断对执行结果和阶段目标进行总结复盘,通过不断迭代完善产品质量和改进研发过程。公司具体的研发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产品需求调研阶段,公司对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和用户核心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公司产品战略规划,由产品团队完成需求分析,确定产品的核心目标特性和功能,由研发团队进行技术路线规划。
(2)在可行性验证阶段,公司进行大量算法实验以寻找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产品经理、算法工程师、软硬件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团队密切配合,在产品负责人的协调下进行多次短平快的软件原型迭代,每一次迭代都会在产品实际使用场景中进行反复实验确认,通过与客户持续沟通,调整和优化,确认产品最终形态的各功能模块和参数指标,并明确研发周期。在整个过程中,算法团队负责完成实验场景的建设和数据收集,并进行验证性实验;软件开发团队负责针对应用场景进行原型验证和开发;通用硬件团队负责对硬件产品的相关指标进行可行性实验和评估。
(3)在产品研发阶段,产品经理将总结可行性验证阶段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功能指标及开发任务,确保产品交付节点和产品定义与用户预期保持一致;算法和工程团队协同完成算法模型设计开发、数据收集清洗、功能特性开发等工作;测试团队按照产品定义对产品每个开发版本进行验收,并完成自动化测试脚本;通用硬件团队完成新硬件产品的选型评估和整体设计,有效评估产品适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国产化率等特性,并负责设备软件开发和集成,交付少量可以进行测试认证的工程样机。该阶段产品会发布多个内外部测试版本,在实践中进行快速迭代。
(4)产品发布阶段是在产品完成核心功能开发后,产品经理建立产品的标准文档、销售价格、实施方案、售后体系,通过与质量、市场、销售等部门确认,满足目标市场的销售条件时,产品正式发布;新的硬件产品会在这一阶段完成小批量验证和量产导入,实现加工生产工艺所需要的工装硬件和工具软件;测试团队进行大量密集的现场测试,确保产品满足产品定义的各类功能指标,并完成质量验收。这一阶段的完成标志产品正式版本发布。
(5)产品运营阶段在产品正式发布后,产品经理结合市场反馈与发展趋势,制定多个后续产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品版本,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新版本,以对产品进行持续的运营、维护和改进。
通过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之间,以及算法、产品、销售等各部门之间的深度协同机制,公司实现了研发资源的全局优化配置与创新能力的指数级放大,瀑布开发模式、敏捷开发模式相结合的双轨模式既保障了定制化业务的敏捷响应,又通过技术沉淀强化了自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形成“需求牵引创新、创新驱动增长”的良性循环。
3、采购模式
公司不涉及硬件的直接生产。针对标准硬件、配件及服务类采购,公司形成采购计划后向供应商提出待采购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供应商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付;针对定制化硬件,公司采购主要原材料并发货至委外加工厂,由其进行生产加工,采购产品到货后,质检人员进行检验后入库。公司通过控股专业的硬件产品方案解决商国科亿道,获取了完备的产业链资源,为公司选择优质代工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公司依托代工厂已有的完善的品质控制、生产制造管理和硬件设施进行专业的代工生产;通过新产品导入、质量检验标准发布、生产工艺发布、测试检验工具发布等方式确保产品生产的有效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4、销售模式
公司结合下游行业的业务特点与主要产品的市场定位,在直接销售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渠道商,向终端客户或渠道客户(含集成商)销售产品及解决方案,使产品以不同的方式触达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加及时、高效的销售服务。其中终端客户是指直接使用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各行业领域客户,包括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渠道客户(含集成商)是指承担销售推广、系统集成、安装部署、运营维护等职能的企业,包括经销/代理商、终端客户的项目总包方或其指定的工程服务商等。公司与客户直接对接需求,通过商务谈判、参与招投标等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于2024年下旬调整了销售中心架构,围绕下游行业领域设立了多个二级部门,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通过有针对性的区域化管理和行业化的矩阵式管理,以提供及时、高效的销售服务,其中城市管理划分为本部、华东、华中、西部四个大区进行业务拓展,智慧金融以大客户为主、辅以中小行的突破,智慧教育利用渠道不断推进新的商机拓展和业务落地。
2.3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要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并通过收购国科亿道补强硬件设计研发能力,研发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AIPC等新一代智能化硬件及无人计算装备。
(1)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人工智能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基础层涉及数据、算力、AI模型生产工具和硬件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最基础、最底层的业务服务,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石。技术层主要通过基础层的算力、数据支持,进行海量模拟训练和机器学习建模,为人工智能提供核心的算法与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的关键技术,及伴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产生的CV(计算机视觉)、NLP(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层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对应用层的智能化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应用层则是基于基础层与技术层,为企业级用户、政府机构用户、大众消费者用户提供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而形成的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可有效赋能下游领域实现人工智能应用,为其转型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2024年,人工智能浪潮加速席卷全球,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2018年以来,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持续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基础理论突破、信息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大模型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升,预训练成本不断下降,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能力边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2024年7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该决议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的原则,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实际行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而另一方面,各国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争夺人才和技术资源。
报告期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发展。2024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
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深入推进产业焕新,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开展AI+专项行动,加快重点行业赋能,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编制企业“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旨在通过系统性布局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2024年3月,《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国家对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产业协同+开放合作”四大原则,要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以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和深度赋能,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着力提升供给质效和服务保障水平,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强化中小企业大模型技术产品供给。2024年,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具体政策措施和方案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化发展,如《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
(2)主要技术门槛人工智能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壁垒高,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企业需拥有高效的研发创新和产业应用能力,头部企业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不断进行先进技术探索的机制,在经营方面需拥有不同业务场景的快速商业化落地能力和良好市场口碑,需要公司深入理解行业应用场景、客户需求并保持行业数据优势,进行软硬件适配以发挥应用价值,同时,公司开拓特种领域智能化业务需要在产品、技术和供应链方面对公司资源协同整合,对企业的研发、销售、管理等业务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在AI算法层面,公司的核心算法在国际、国内的权威机构和组织举办的算法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向学术界开源了TrillionPairs和Glint360K两个人脸识别数据集,开源了PartialFC训练代码,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同时,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大科研项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一起获批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并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关村标准化协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关村中安公共安全视频智能应用技术联盟等单位开展多项标准化制定工作,并入选“2024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2024年,公司自研的视觉大模型Unicom采用VisionTransformer的网络架构在10亿量级图像数据上预训练,学术评测超过CLIP和SigLIP,实验结果已经公布在计算机视觉会议ECCV2024相关论文上;公司也产出了其他的大模型方面的成果和研究文章,如提出第一个基于RWKV架构的图文对比学习模型的论文已公布在EMNLP2024相关论文上,利用OCR工具和检测工具提升VLM推理性能的论文已公布在MMM2025相关论文上。
在AI应用层面,公司已将核心技术转化为面向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教育、工业检测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并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不断优化、升级核心技术,确保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控股国科亿道后,能够提供主板以及信创类、加固类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并研发AIPC等新一代智能化硬件及无人计算装备,更好的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在下游主要核心客户的认可程度高,良好的市场口碑为公司市场拓展及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下游的应用领域众多,目前与公司同行业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下游应用领域的布局方面各有侧重,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公司作为创新型人工智能企业,目前尚处于产业化与市场拓展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多个人工智能细分应用领域中已较早完成了产品布局,未来在新应用领域的业务拓展将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并加速人工智能软硬一体化产品战略实施。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下,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训练效率与性能显著提升,成本与应用门槛降低,人工智能技术迈向新阶段,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呈爆发式增长,产业赋能潜力尽显。与此同时,面对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数据处理需求的激增,大语言模型及多模态大模型持续迭代创新,凭借强大能力完成复杂任务,为各行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动力,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
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我国算力资源形成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的核心布局,各地算力建设如火如荼,国产算力渗透率逐步提高。大模型技术突破、算力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多场景渗透的叠加效应,使得各行业对智能化升级的需求愈发强烈,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进一步深度融合,智能化渗透率在多个垂直领域稳步提高,长尾场景也更加丰富。我国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已初步构建起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人工智能与制造、交通、医疗、农业等多领域深度融合,持续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推动各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使企业从传统运营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朝着更为强大和智能的方向迈进。“人工智能+高速移动互联”将深度融入人类社会生活,加速向各场景渗透,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人类记忆中存储的视觉知识远多于言语知识,从AI对人脑知识的模拟和自身发展的角度看,视觉知识的独特性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应用的广度和对特定行业的影响力来看,视觉有超越语言的趋势。从更长远视角看,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带来颠覆性、全局性影响,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技术创新上,多模态整合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多模态AI将成为企业应用AI的主要驱动力,助力改善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开发新商业模式,而小模型将因其灵活性、低资源消耗及快速部署等优势,在特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开箱即用”与高性价比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2,317,640,088.10 | 2,472,307,952.09 | -6.26 | 2,526,812,255.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036,129,040.93 | 2,284,240,368.83 | -10.86 | 2,358,993,491.10 |
营业收入 | 117,239,442.16 | 262,285,838.42 | -55.30 | 353,653,478.18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 | 117,239,442.16 | 262,285,838.42 | -55.30 | 353,653,47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11,596,823.40 | -90,333,238.74 | 不适用 | 32,614,927.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26,531,193.33 | -97,264,702.99 | 不适用 | 25,071,367.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46,501,762.62 | -31,244,768.97 | 不适用 | 154,706,839.5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9.73 | -3.89 | 不适用 | 1.71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84 | -0.35 | 不适用 | 0.1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84 | -0.35 | 不适用 | 0.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161.18 | 70.14 | 增加91.04个百分点 | 37.42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30,726,615.23 | 20,583,205.43 | 9,354,497.71 | 56,575,123.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7,099,447.96 | -50,824,458.19 | -59,698,618.71 | -73,974,298.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29,442,358.34 | -52,095,213.18 | -63,645,568.68 | -81,348,053.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1,126,903.67 | -56,278,004.54 | -31,277,852.24 | -27,819,002.17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4,481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4,986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量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天津深瞳智数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0 | 43,765,884 | 16.90 | 43,765,884 | 无 | 0 | 其他 |
天津灵瞳众智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0 | 13,331,285 | 5.15 | 13,331,285 | 无 | 0 | 其他 |
赵建平 | 4,200,000 | 8,200,000 | 3.17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ZhenPartnersI(HK)Limited | -2,589,731 | 7,575,647 | 2.93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 | 0 | 6,800,916 | 2.63 | 6,800,916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天津灵瞳莱客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0 | 5,294,552 | 2.04 | 5,294,552 | 无 | 0 | 其他 |
天津灵瞳智源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0 | 4,894,859 | 1.89 | 4,894,859 | 无 | 0 | 其他 |
赵吉 | 1,300,000 | 4,300,000 | 1.66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HYUNDAIMOTORCOMPANY | 2,267,765 | 4,153,041 | 1.60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徐国新 | - | 3,829,500 | 1.48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勇为天津深瞳智数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实际控制人,并担任天津灵瞳众智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天津灵瞳莱客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天津灵瞳智源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不适用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3.94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159.6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653.12万元。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