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二零二五年四月
一、报告编制说明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大炭素或公司)秉持“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企业宗旨,全面贯彻“经营企业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的核心价值导向。公司不仅仅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公司不断向好发展,积极回报社会,还投身于构建一个维护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职工权益,保障客户和供应商权益,践行绿色环保和社会公益等的社会责任的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体系。方大炭素希望通过持续不断地优化自身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推进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成为行业的标杆。
本报告依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编制,同时结合了公司所属行业的特性以及在报告期内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实践,旨在准确反映公司在治理结构和社会责任实践方面的努力与成就。
本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本报告已经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本报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ee.com.cn)公开披露,以便广大投资者阅读、下载。
二、公司概况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公司旗下拥有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眉山方大蓉光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抚顺方大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方大喜科墨(江苏)针状焦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子公司,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产业优势,目前已成为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公司产品分为4大系列,主导产品有超高功率、高功率、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炉用超微孔炭砖、高导热超微孔炭砖、微孔炭砖、半石墨质炭砖、高导热炭砖、高耐蚀炭砖、石墨砖、超高导石墨砖;电解铝用石墨质阴极炭块、石墨化阴极炭块;以及各种矿热炉用炭砖、电解镁石墨阳极和中细结构石墨等其他产品;特种
石墨制品(超细结构、细结构、中细结构、中粗结构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高温气冷堆/快堆等核反应堆)、石墨烯及其下游产品、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炭炭复合材料等炭素新材料产品;煤系针状焦和低硫煅后石油焦、煤沥青等为炭素制品生产用主要原料,其中多项为国内首创并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新能源、化工、机械、医疗等行业和高科技领域,畅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远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方大炭素的创新成果惊喜不断,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公司自主研制的石墨烯电热毯、石墨烯止血敷料、石墨烯散热浆料三项创新产品同时荣获“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举办的“2024年度体系认证客户服务会暨颁奖典礼”上,公司赢得“CQC创新突破奖”;2024年4月公司堆用含硼石墨产品被评为2023年甘肃省工业优秀新产品三等奖,还分别荣获了第二届甘肃省企业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第五届“创新杯”工业设计大赛产品设计优秀奖;“φ75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成功获得甘肃省新产品认证,标志着方大炭素在高端炭素材料领域再次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方大炭素·兰州大学石墨烯研究院合作项目验收会上,公司《石墨烯复合手术缝合线、医用止血敷料项目》等5项合作项目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公司重大科研项目《600KA及以上大型铝电解槽用石墨化阴极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石墨烯电热布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兰州市红古区科技局的严格验收;在2024年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公司检测中心顺利通过验证,再次向外展示了方大炭素CNAS实验室的强大实力与专业水准。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203.71亿元;2024年度销售炭素制品20.02万吨,实现营业总收入38.7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
三、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
公司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结合公司和行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公
司治理结构、合规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的治理情况符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建立了现代化的公司治理制度,设立有股东大会、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包括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监事会。
报告期内,公司的三会工作的运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共组织召开股东大会会议9次,董事会会议18次,监事会会议13次,具体如下表。
股东大会(次) | 董事会次数(次) | 监事会次数(次) | |
方大炭素 | 9 | 18 | 13 |
董事会下设的四个专业委员会工作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各自的职责有序开展,独立董事在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财务审计工作、公司治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等关键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独立履行其职责。他们在涉及公司重大事项上发表独立意见,确保公司的运营决策不仅符合公司及其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时也促进了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保障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制定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并根据相关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持续完善内部审计、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贯穿于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实现有章可循,有效防范了公司经营风险,保证了公司资产安全,确保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
(三)构建高质量信息披露体系
提升信息披露准确度、完整性、透明度,定期发布财务报告,包括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详细披露公司的财务数据、经营成果及未来展望。针对重大事项及时发布公告,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丰富信息渠道,如公司官网、公告系统、媒体报刊等,保证所有股东都能获取到最新信息。
2024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披露了公告及相关文件153份,充分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
(四)重视投资者投资保值增值与投资回报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注重维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持续增强投资者信心,努力提升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为便于投资者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事项的动态,公司通过投资者专线、电子邮件、现场调研、投资者网上交流平台等多种形式积极与投资者交流和沟通,回复投资者的咨询,听取投资者建议和意见;报告期内,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积极参加机构组织的现场会议、电话会议并邀请投资者到公司实地调研座谈,与投资者进行良好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2023年和2024年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4,937.2465万股,累计支付回购资金达13亿元(其中3亿元回购股份金额视同现金分红);为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公司提出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分配预案及2024年度后续分红规划,2024年第一季度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1.27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约为74%。
四、职工权益保护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员工5013人。公司秉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为员工搭建充分发挥个人价值的机遇平台,建立与公司发展方向一致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员工队伍,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最有效的人力支撑。对不同岗位和分工设定差异化绩效指标,重点向一线员工倾斜。有效激发内在活力,促进核心管理团队、骨干员工利益与公司战略价值的紧密融合,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
(一)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员工在自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依法与员工签订企业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
利和义务,坚持做到程序合法,内容全面,有效履行。同时,在合理安排工作之余,鼓励员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并给予员工体检、医疗福利、就餐福利、手机福利、教育福利、敬老赞助金等多项福利。公司坚持维护广大员工的权利,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提升所有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二)完善人才发展和技能培训。公司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梯队管理和培训工作,认真抓好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公司制定了科学的年度培训计划及员工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搭建系统全面的人才培训培养管理体系。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综合业务技能,公司多频次、覆盖面广的组织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术比武等,全面提升员工操作技能,精准解决了使用与培养、干与学的关系。全面促进员工成长与发展,促进员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提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及业务技能,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公司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女员工厨艺大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文艺汇演”“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各类活动。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丰富员工生活、陶冶员工情操,使员工工作娱乐两不误,劳逸结合保持活力,提升了员工的文化素养。
五、客户和供应商权益保护公司高度重视客户和供应商权益保护。公司全力保障公司产品的优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超越客户期望,有求必应,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主动回访客户,并以专业团队的驻场式服务竭力完成售后服务承诺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公司秉持互利共赢的精神,保护供应商权益。确保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共同遵守商业道德和国家法律法规。明确合同条款,尤其涉及约定付款周期、质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避免模糊条款导致纠纷。严禁滥用市场地位拖欠货款、压
价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在合作中明确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归属及使用范围,避免未经授权的盗用或泄露。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举办行业论坛,共同应对市场波动。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方大炭素坚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按照“环保改造要立足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再动,国际上有标准的,一定要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环保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投入推进环保建设,以高度社会责任感持续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双碳”目标新形势,实施污染物深度治理,推行环保设备分级管控,打造花园式工厂。
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投入,立项实施石墨化厂烟气治理项目、危险废物物联网系统建设项目、石墨化厂新增冷水机组项目等一系列环保技改项目,项目实施后,有效提升公司环保设备装备水平,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兰州市“无废企业”建设评价标准》,积极开展无废企业创建工作,被授予兰州市“无废企业”荣誉称号。通过持续做环保“加法”,公司环保管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厂区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为公司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七、公共关系与社会公益
(一)依法纳税,彰显责任
方大炭素根植于社会,坚持以纳税回报社会为己任,视依法纳税为公司的神圣义务和社会责任的基石。公司依法诚信纳税,积极承担纳税义务,严格遵循国家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确保所有经营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依法依规按时缴纳税款,以此支持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
(二)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公司深度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东乡县创新构建“多业联动,产业助贫”的模式,通过打造服装加工、建筑工程、非遗刺绣、特色面点食品加工、公共交
通运营及模板生产等
个产业集群,形成多产业的立体化发展格局,为县域经济注入持续增长动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依托“产业运营+就业保障”双轮驱动模式,专项工作组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产教融合培训体系,开展技能实训,构建“党员先锋+业务骨干”项目攻坚队,开拓省内外市场渠道,实施“稳岗增收”计划,保障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从“输血帮扶”到“造血振兴”的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了“第二届国信杯·ESG金
牛奖乡村振兴二十强”。
(三)助力公益,回报社会
公司2024年持续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以“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为行动纲领,构建多元化公益矩阵。在医疗健康领域,向“方威基金会·兰大二院宁养院”慈善项目捐款100万元,并依托该项目,面向甘肃省晚期癌痛患者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系统开展镇痛治疗、心理疏导及护理指导等专业医疗服务,全年预计惠及千余个困难家庭。在社区关怀方面,形成“定期走访+专项慰问”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属地社区实施精准帮扶,为特困家庭及大病康复员工送去生活物资与人文关怀;开展“学雷锋送平安”消防宣讲进校园志愿者活动,向师生传授防火灭火以及疏散逃生技能,提高师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在关爱孤寡老人、关爱贫困地区儿童等公益慈善活动中持续投入,奉献爱心,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公司先后获得“甘肃省十大慈善单位”“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坚战骨干企业”“最具影响力甘肃名企”等荣誉称号,2024年度荣获“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
八、结束语
方大炭素将以"经营企业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为行动纲领,努力构建起覆盖股东、员工、客户、环境的全景式责任生态。公司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深化股东权益保护机制、重视保护员工权益提升员工幸福感,保障客户和供应商权益,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继续推进公司“乡村振兴”项目,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炭素行业的创新方案与责任智慧。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