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农联合: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6

证券代码:003042 证券简称:中农联合 公告编号:2025-006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中农联合股票代码003042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颜世进徐伟勋
办公地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A座14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A座14层
传真0531-889771600531-88977160
电话0531-889771600531-88977160
电子信箱dongban@sdznlh.comdongban@sdznlh.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1、行业发展情况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作为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在保障农产品产量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AgbioInvestor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市值由582亿美元增长至7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5.1%,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与粮食需求日益攀升的双重驱动下,农药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环境动荡、自然灾害及病虫草害频繁发生的影响,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农药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作为全球农药生产与出口的主要力量,已构建起涵盖原药、中间体、制剂生产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在全球农药产业链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药行业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已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

产国及出口国。2024年我国化学农药生产量和出口量实现双增长,农药制剂出口数量增长显著,面对国际农化巨头的并购整合趋势,国内农药企业积极应对,一方面深耕加工制造环节,提升仿制药及中间体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加速向上游原药创制领域延伸,力求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国家大力支持“三农”发展,加大对农药产业的投入与支持力度,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农药效能,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农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我国农药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环保治理效果明显提升,呈现全产品线覆盖和全产业链发展趋势,农药行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2024年,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大国博弈不断升级、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国内农药行业正经历着产能快速扩张与市场供需关系的再平衡过程,随着新建与扩建项目的集中释放,市场供应格局逐渐向宽松转变,虽然行业去库存周期已接近尾声,但低库存水平逐渐成为新常态,行业整体呈现出供应增速领先于需求增速的态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价格持续承压。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24全国农药行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为2613.46亿元,同比减少20.22%,入围销售百强名单的门槛为6.06亿元,比上年度减少0.56亿元。截至2024年末,中国农药价格指数(CAPI)为80.14,同比下跌10.44%。其中,杀虫剂价格指数为86.90,同比下跌3.31%;杀菌剂价格指数为82.68,同比下跌8.35%;除草剂价格指数为76.29,同比下跌

14.03%。农药产品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2、行业发展前景

(1)全球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双重驱动,农药需求长期刚性增长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4》预测,至2080年代中期全球人口将新增超过20亿,人口总量达到103亿。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人均耕地面积持续缩减,1960年人均耕地为0.38公顷,2023年降至0.18公顷,全球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面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产品需求量将持续攀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约7.33亿人面临饥饿,约23.3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全球难以到2030年如期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作物虫害每年导致高达40%的粮食损失,仅以经济价值衡量,植物疫病和入侵性害虫就让全球经济每年付出约2,2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的代价。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与耕地资源刚性约束的双重压力下,农药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生产资料,在促进农业种植、保障粮食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强调必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一目标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并将其视为农业强国建设的头等大事。202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领域首次系统性专门立法,为保障我国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提供了保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粮食安全,明确“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提出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党中央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农药作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要素,其作用日益突出。展望未来,地区不稳定和极端天气因素仍无法消除,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对粮食亩产提出更高要求,粮食需求具备韧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产品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为了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各国纷纷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农药需求随之增加。据Phillips McDougall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植保业销售额74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900亿美元,年增长率2%-3%,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农药市场的稳健增长态势,也预示着未来农药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2)国家政策推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引领农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针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深入,农药行业的管理政策不断得到完善与强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农药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国家《“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行业集约化发展的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农药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药国内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农药行业绿色提升行动计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的淘汰工作,加快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进一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先进生产能力的发展,依法依规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效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体现了国家对绿色发展和环境安全的高度重视,引导产业结构向更加绿色、低碳、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加强农药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2024年农业农村部对《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对农药网络销售、委托加工管理、农药商标等内容进一步细化管理。农业农村部开展了“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

严查违法农药生产销售行为,并对重点作物的农药残留进行专项治理。相关政策和措施将使得农药行业的监管网格更细,显示了国家推动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在政策推动下,农药企业将顺应绿色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从化合物、剂型、农药应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环境友好型农药已成为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备生产规模、技术优势、成本管控以及绿色环保的农药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加速农药行业变革

农业农村部出台《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及《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促进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步伐的加速,为转基因技术应用在法规层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2023年我国正式批准产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玉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截至2024年末,已有6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7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试点种植范围扩展至8个省区。我国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与转基因农作物适配的农药产品需求将相应提升,农药生产企业将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与研发,不断加快产品升级,推动农药行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3、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原药制剂一体化的农药生产企业,具备产业链协同优势,一方面充分利用原药业务的质量与成本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制剂业务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拓展盈利空间,在行业竞争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农药行业总体市场容量较大,细分市场产品品类较多。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准确定位细分市场,在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新烟碱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品牌、技术服务、田间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吡虫啉原药、啶虫脒原药、哒螨灵原药、烯啶虫胺原药产销量均居国内前列。公司是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农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农药百强企业、中国农药创新企业、山东省农药企业十强。公司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完整的农药生产、研发体系。生产方面,公司打造了“中间体+原药+制剂”完整产业链,为国内外农化行业及广大用户提供安全、环保、高效、低毒的农药原药、制剂产品。研发方面,公司高度重视产品与技术工艺的创新,为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68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7项,其中6项发明专利取得40个国家的授权。公司先后参与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友好无公害重大杀虫剂品种创制及产业化”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蔬菜重大病害绿色防控产品与产业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并顺利实施,参与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卡脖子”专项攻关项目,承担“防治稻蔬细菌性病害药剂的创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课题的研究任务。目前,自主研发创制的高效、低毒、低风险杀线剂三氟杀线酯已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两项专利共获得英国、法国、美国等12个国家授权,相关农药登记已提交农业农村部审批;新型细菌性病害防治产品氟喹菌酯已获得11项发明专利,化合物专利在印度、俄罗斯等9个国家获得授权,产品登记试验顺利开展。

4、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为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哒螨灵、吡蚜酮、虫螨腈、麦草畏、苄草丹、炔苯酰草胺等环保、高效、低毒农药原药及其中间体,以及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制剂产品。

分类主要产品用途
原药及中间体吡虫啉用于生产杀虫剂制剂产品
啶虫脒用于生产杀虫剂制剂产品
哒螨灵用于生产杀虫剂制剂产品
烯啶虫胺用于生产杀虫剂制剂产品
吡蚜酮用于生产杀虫剂制剂产品
虫螨腈用于生产杀虫剂制剂产品
麦草畏用于生产除草剂制剂产品
苄草丹用于生产除草剂制剂产品
炔苯酰草胺用于生产除草剂制剂产品
中间体用于生产农药原药
农药制剂杀虫剂防治作物害虫的田间施用药剂
杀菌剂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田间施用药剂
除草剂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田间施用药剂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总资产3,933,966,777.063,743,489,487.855.09%3,536,777,640.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54,951,962.691,474,002,417.71-8.08%1,679,175,934.15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营业收入2,013,624,015.341,680,905,154.5119.79%1,933,423,776.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453,099.06-192,470,572.2736.38%73,137,854.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7,631,830.13-198,751,571.4435.78%69,499,803.3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4,897,433.1886,903,287.0220.71%-40,392,391.65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86-1.3536.30%0.5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86-1.3536.30%0.5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67%-12.16%3.49%4.30%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40,324,905.14550,662,330.67535,638,699.92486,998,079.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35,377.37-11,042,339.64-23,447,474.00-66,427,908.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842,519.24-12,505,201.49-24,876,139.84-67,407,969.5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159,479.74-7,408,445.3928,548,271.03147,917,087.28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1,696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094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上海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30.57%43,550,0000不适用0
许辉境内自然人9.58%13,650,00010,237,500不适用0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6.73%9,594,0000不适用0
齐来成境内自然人1.82%2,600,0001,950,000不适用0
肖昌海境内自然人1.82%2,600,0002,600,000不适用0
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1.82%2,600,0000不适用0
北京中合国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境内非国有法人1.82%2,600,0000不适用0
李凝境内自然人0.91%1,300,000975,000不适用0
司勇境内自然人0.90%1,287,6000不适用0
中农集团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0.64%910,0000不适用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供销集团全资控股中农集团,中农集团全资控股中农上海与中农农服,供销集团通过新供销基金控制中合国能。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不适用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无。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2025年4月26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