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阳光电源: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6

关于本报告

本报告是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第十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旨在就公司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行动和绩效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坦诚沟通,系统回应各方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议题。报告周期本报告为年度报告,时间跨度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部分内容超出上述时间。上期报告已于2024年4月发布。编制依据本报告编制过程符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2021年版),参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同时参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等相关标准。

报告范围包括阳光电源及其控股子公司/单位,并与公司年报所覆盖的范围一致,主要的披露企业范围见本报告后的“主要企业名录”。报告披露本报告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同步披露。报告内容所涉及的财务数据与《年报》相符。财务年报已经独立第三方审计,本报告中提及的金额部分除特别说明外,均以人民币为单位计量。称谓说明为便于表述和阅读,报告中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行文具体情况,简称“阳光电源”“公司”或“我们”;同时对报告中出现的企业名称做了全称及简称定义,见本报告后的“主要企业名录”。报告获取本次报告以中文简体和英文编制,电子版报告可在阳光电源官方网站www.sungrowpower.com下载阅读。在对中英文文本的理解上发生歧义时,请以中文简体文本为准。公司名称: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通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1699号邮政编码:230088

联系电话:0551-65327877电子邮箱:esg@sungrowpower.com

2024年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提出ESG理念的二十周年,也是阳光电源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第十年。十年来,我们始终以行动践行承诺,让各界了解阳光电源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持续努力。践行长期主义,既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客户、合作伙伴、员工、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承诺与责任。2024年,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我们成立ESG发展中心,承接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的指导,统筹公司ESG政策制定、目标设定和实践推进工作。我们深耕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氢能等主赛道,在各方信任与支持下,产品累计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底,我们的电力电子转换设备在全球累计装机超740 GW,携手全球客户每年可避免二氧化碳排放约4.7亿吨*。我们践行合规理念,获得ISO 37301和ISO 27001等管理体系认证。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完成全球最大规模储能系统燃烧测试,引领安全标准。顶格推进数字化战略,全年实施超200个数字化项目。我们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2024年研发投入31.6亿元,累计专利授权5082件,实现业内首个光储全场景构网,助力电力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我们积极推动企业运营更加生态友好。持续严谨、客观披露碳排放信息,开展气候风险分析,不断提

曹仁贤

董事长致辞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升自身气候韧性。扩大组织碳盘查范围,覆盖全部直接运营控制的公司;按期推进2028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目标,绿色用电占比提升至70%;加强范围三碳管理,完成约6000种物料碳排放数据收集和139家供应商组织碳盘查。持续设计研发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产品,多个系列逆变器获碳足迹认证,满足客户更高可持续发展需求。我们努力让清洁能源发展惠及更多利益相关方。打造更加包容、创新、尊重、透明的组织氛围,促进全球团队文化交融;助力员工发展,全年支持超1900名员工接受资质认证,同时全额资助员工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我们成立公益基金会,并积极回馈社会,在生态改善、社区发展、科普助学、应急防灾等领域提供广泛支持,累计公益捐赠超8600万元。启动“阳光桥-新生成长计划”公益项目,帮助近千名学子圆梦大学;培育志愿文化,累计员工志愿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尽管全球生态环境改善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清洁技术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展望未来,阳光电源将秉持"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深耕清洁能源领域,努力架起连接绿色生态和美好生活的桥梁,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能源转型,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避免CO

排放量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平均发电碳强度计算

关于本报告董事长致辞走进阳光电源

1.1 关于我们

1.2 回首2024

可持续发展管理

2.1 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

2.2 可持续发展战略

2.3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进展

2.4 可持续发展议题重要性评估

卓越治理

3.1 公司治理

3.2 商业道德

3.3 合规及风险管理

3.4 研发创新

3.5 数字化

迈向净零

4.1 应对气候变化

4.2 能源管理

生态友好

5.1 环境合规管理

5.2 污染物与废弃物管理

5.3 资源管理

5.4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伙伴共赢

6.1 产品质量与安全

6.2 客户关系管理

6.3 可持续供应链

6.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多元包容

7.1 员工雇佣与权益

7.2 员工培训与发展

7.3 职业健康与安全

7.4 公益与社区参与

未来展望主要企业名录可持续发展绩效表对标索引表独立鉴证声明读者反馈

目录

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contents

contents

1011

关于我们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及传动产品、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控及电源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自1997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研发队伍;主持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是行业内为数极少的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先后通过T?V、CSA、SGS等多家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与测试,已批量销往全球180多

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在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电力电子转换设备装机超740GW。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亚洲最佳企业雇主”等荣誉,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新能源发电行业第一方阵。未来,阳光电源将秉承“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立足新能源装备业务,加快清洁能源系统及投资建设业务发展,创新拓展清洁电力转换技术领域新业务,不断贴近客户需求,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一流企业。

组织架构

公司战略

核心理念

价值主张

全球布局

聚焦清洁电力领域,通过低成本创新和纵深发展,构建技术领先优势和品牌高势能,实现快速可持续增长

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成为清洁电力转换

技术全球引领者

诚恳务实 严谨开放创新尊重 成就客户

2024年,阳光电源发布“连接绿色使命 共筑持续价值”的品牌价值主张,明确地回答了“我们提供什么价值”的问题,是对利益相关方的价值承诺。阳光电源多年来牢牢聚焦新能源主业,深耕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氢能等主赛道,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将自然资源转换成

阳光电源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在海外设立20+分子公司,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批量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稳定便捷的清洁能源,架起连接之桥,筑桥、固桥、护桥、修桥,不断连接全球客户、产业上下游和生态伙伴,携手共筑可持续未来。这既代表了阳光的事业本质、技术的底层逻辑、产业链中的应用布局,也承载着阳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承诺。

1415

近三年阳光电源年报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年度业绩

营业收入(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基本每股收益(元/股)稀释每股收益(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总额(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项目2024年2023年2022年

72,250,674,939.469,439,561,800.259,215,604,036.776,981,838,977.28

4.55

4.55

40.96%

2023年末82,876,506,727.5727,705,218,364.40

40,257,239,155.343,593,446,514.093,385,833,808.211,210,498,485.89

1.73

1.73

20.95%

2022年末61,627,440,167.9618,667,293,759.12

778.6110.4

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亿元亿元

回首2024

77,856,966,964.6311,036,278,921.3610,692,731,577.6112,068,326,644.66

5.32

5.32

33.99%

2024年末115,073,771,122.8636,905,064,146.23

1617

年度荣誉

Ecovadis评级金牌标普CSA得分61气候问卷评级B

TOP Company 2024

Most Wanted Employer 2024

*阳光电源德国公司

*阳光电源德国公司

2024福布斯中国ESG50榜单

年度责任先锋

Great Place to Work

*2024年阳光电源全球各分支机构均获得该奖项,分支机构包括美国、印度、西班牙、巴西、以色列、德国、法国、波兰、中东、南非和英国

MSCI ESG评级AA南方周末“2023 年度杰出责任企业”水问卷评级B

布兰登霍尔卓越奖(Brandon HallGroup Excellence Awards)可持续发展典范-环境友好奖

*阳光电源英国公司

*阳光电源澳大利亚公司

亚洲最佳雇主金奖

Healthy Employer

Ecovadis标普全球(S&P Global)CDP`

Kununu

Kununu

福布斯中国

网易财经

卓越职场认证

TM(Great Place To Work?)

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南方周末CDP

Brandon Hall Group

虎嗅

The Sunday TimesBest Place to Work

HR Asia

Eupd research

*排名情况来源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S&P Global、SERIS、CWEA、世界品牌实验室等机构

年度事件

NO.1

NO.1

NO.1

480 kW48%9300+

100 GW

3 GW

1亿 千瓦

1000亿

200万

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MLPE产品(微逆、关断器、优化器)批量发货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全球第一,储能系统和PCS全球可融资性排名双项第一,完成全球最大规模燃烧测试,引领安全标准阳光新能源开发、建设电站年增超80%,数智平台累计评估、设计电站超100GW风电变流器全球累计出货超1亿千瓦,率先推出1800V变流器阳光氢能产能增至3GW,发布2000Nm

/h碱性电解槽、300Nm

/h PEM电解槽阳光水面光伏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锚固标准,市占率连续7年全球第一阳光电动力第200万台产品下线阳光乐充首创480kW隔离风冷超充阳光智维打造首座数智光伏场站,业务规模增48%累计申请专利9300余件,获“全球化企业最佳雇主品牌”,阳光商研院荣膺布兰登霍尔教育金奖MSCI ESG评级AA,品牌价值突破千亿元

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1819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21

2024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以下简称“深交所《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具有财务重要性和/或影响重要性的可持续信息。阳光电源积极识别重要性议题,并依据深交所《指引》,对具有财务重要性的

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治理架构详见“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财务重要性议题的治理架构在正文对应章节分别介绍。

各重要性议题的影响、风险与机遇分析,及对应的财务影响,详见“可持续发展议题重要性评估”。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流程和管理措施详见正文对应章节。

各重要性议题的管理指标及2022-2024年的绩效情况,详见“可持续发展绩效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及2024年的达成情况,详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进展”。

治 理

战 略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指标与目标

议题,加强“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方面核心内容的披露。鉴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整体性,公司对重要性议题的战略、指标与目标等关联性较强的内容在本章节进行整合披露,议题四方面核心内容的披露位置详见以下索引表:

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

2223

为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公司将ESG表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可再生电力占比、污染物排放强度、供应商ESG审核覆盖率等)作为公司整体的绩效指标,并将其细分至各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公司计划为ESG相关指标在管理层薪酬绩效中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并依据

ESG融入高管薪酬

阳光电源可持续发展治理职责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董事会成员

对集团ESG战略进行决策与审批,确保其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审议和批准集团ESG政策、目标与关键绩效指标,并监督其执行情况;监督集团重大ESG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估及管理情况;审批集团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及其他重要ESG披露信息。评审集团ESG战略、目标、政策和实质性议题,并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汇报;审核重大ESG风险与机遇评估结果,协调各部门制定对策;监控集团ESG绩效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评审集团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推动ESG战略在集团各层面得到一致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ESG相关工作。统筹制定集团的ESG战略目标及中长期规划、管理政策与绩效目标;建立ESG风险机遇评估体系,识别ESG实质性议题及重大风险,提出应对建议;推进ESG战略落地与各相关目标执行,评估绩效完成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跟踪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组织ESG相关培训和分享最佳实践,持续提升集团整体ESG意识和能力;管理ESG相关方关系,提升ESG绩效表现,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建立和优化ESG数字化平台,系统化管理ESG相关指标。结合各自业务落实集团ESG战略规划,完善各部门相关ESG政策,推进ESG目标达成;进行各自业务的ESG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并及时向ESG发展中心报告重大风险;定期收集和分析ESG相关数据,反馈ESG绩效完成情况;配合完成ESG信息披露、项目开展、利益相关方交流等工作;识别和推广ESG最佳实践,组织并参与培训,促进各部门间的经验分享和持续改进。

各事业部/中心高级管理人员

中心成员

各事业部/中心代表人员

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

ESG发展中心

可持续发展执行工作组

治理层级人员构成职责

年度考核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ESG薪酬考核方案的调研及内部可落地性评估,方案将于2025年随组织绩效指标发布,并正式融入高管薪酬管理,以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

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

阳光电源将可持续发展视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战略,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2024年公司成立ESG发展中心,承接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ESG治理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的指导,统筹全集团在ESG各领域的政策制定、目标设定和实践推进工作。

阳光电源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治理层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董事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各事业部/中心高级管理人员)

ESG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执行工作组(各事业部/中心代表人员)管理层执行层

可持续发展战略

2425

阳光电源秉承“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与利益相关方共创持续价值。我们践行“绿色使命 成就美好”ESG理念,持续聚焦能够发挥专业影响力的领域发力,以清洁能源连接绿色生态和美好生活,明确“卓越治理、迈向净零、

生态友好、伙伴共赢、多元包容”五大战略目标,以重点议题作为坚实支撑,扎实推进ESG实践,响应与公司密切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追求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共赢。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2024年,阳光电源不断完善ESG治理架构,由ESG发展中心统筹ESG战略优化与落地工作,发力推进卓越治理、迈向净零、生态友好、伙伴共赢、多元包容五大战略目标,截至报告发布,40项战略目标已达成21项。2024年,公司对碳排放绝对值减排,供应商减排,有害废弃物处置,合规管理等战略目标进行更新(详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进展),不断提升战略目标的全面性与先进性。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深度融合,2024年公司各部门均在战略规划中设置与战略目标方向一致的ESG年度目标,ESG发展中心定期监控各业务ESG目标进展。同时,

为规范公司环境,社会与治理工作,公司编制《ESG管理规定》,持续提升ESG表现。公司推进ESG文化塑造,致力于打造“将ESG融入企业运营,人人参与ESG”的文化氛围。2024年开展覆盖公司高管,业务部门,合作伙伴的《ESG创新发展大会》系列研讨会议3场,ESG系列培训超10场,“碳索频道”“可持续发展专栏”等面向全体员工的ESG科普17期,ESG海内外交流、论坛、投资者会议等专项活动超20场。2024年,公司推进ESG相关标准编制,致力在本行业领域内贡献专业力量,完成发布团体标准1份(《T/CMEPCA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逆变器》),正在编制中的国家标准3份,省级标准4份。

数字化管理为持续完善公司ESG指标管理体系,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公司运营中的风险与机遇,2024年,公司系统梳理优化ESG数据指标,覆盖各项ESG法规、标准、评级等披露要求。公司通过ESG数字化管理平台管理ESG数据约400项,助力公司更好地评估和提升ESG表现。同时,公司启动ESG数字化平台升级项目,扩充部署ESG绩效管理,重要性议题管理,报告编制等功能,持续完善ESG数字化平台,旨在提升ESG数据管理与披露质量、透明度,实现ESG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管理,助力公司构建领先的ESG管理体系。

案 例

生态友好污染与废弃物管理资源效率与循环经济生物多样性

卓越治理

产品研发与创新公司治理商业道德数字化

迈向净零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管理

伙伴共赢

产品质量与安全客户关系管理可持续供应链

多元包容

员工权益员工培训与发展职业健康与安全公益与社区参与

绿色使命 成就美好

绿色生态美好生活清洁能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进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进展

2829

可持续发展议题重要性评估

3031

阳光电源参考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基于与利益相关方的日常持续沟通,结合MSCI、标普(S&P Global)等

阳光电源依据深交所《指引》,参考《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ESRS)、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uropean FinancialReporting Advisory Group,EFRAG)重要性评估实施指南等标准的要求,基于“双重重要性”原则,分别将影响重要性层面的“影响的严重程度”(影响规模、范围、不可补救

阳光电源议题双重重要性分析流程

通过分析公司价值链、国内外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证券交易所要求、GRI标准、国际可持续财务准则(SASB准则)等),了解公司所处的可持续发展背景,识别和了解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利益相关方沟通,对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初步识别和筛选,并分析可持续议题相关的实际和潜在影响、风险和机遇。

影响重要性评估:

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从“影响的严重程度”(影响规模、范围、不可补救性)和“影响的可能性”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并参考内外部专家意见,形成影响重要性评估结果。财务重要性评估:

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与公司高管及可持续发展团队相关人员的沟通,从“影响发生的可能性”和“财务影响的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并参考内外部专家意见,形成财务重要性评估结果。双重重要性结果汇总:

对影响重要性和财务重要性矩阵进行归一计算后,形成双重重要性矩阵。

经公司董事会审核确认,就2024年度重要性较高的议题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进行重点披露。

了解公司活动与业务背景

建立议题清单

确认议题重要性评估

议题确认与审批议题报告

评级机构对所属行业的关注重点,识别、总结出21项议题,在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重点披露。

性)和“影响的可能性”,财务重要性层面的“影响发生的可能性”和“财务影响的程度”纳入重要性分析的考量。公司将双重重要性评估纳入风险管理流程,依据评估结果建立风险监控与应对机制,针对重大ESG风险制定缓解措施,并将相关信息纳入企业决策与治理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全面性与前瞻性。

利益相关方沟通重要性议题分析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并经过量化分析从双重重要性的角度评估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重要性。参与的利益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者、员工、

股东/投资者

供应商/经销商/承包商

客户与消费者

1.企业持续盈利

2.公司治理

3.可持续供应链

4.应对气候变化

5.员工权益

1.企业年报、中期报告与公告

2.股东会

3.业绩说明会

4.投资者见面会

5.电话、邮件、网站意见反馈平台

6.问卷调查

1.客户健康与安全

2.产品质量与安全

3.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4.客户关系管理

5.可持续供应链

1.客户会议

2.客户满意度调查

3.全球服务网络

4.展会、论坛、大会等活动

1.可持续供应链

2.商业道德

3.应对气候变化

4.产品质量与安全

1.采购活动

2.网站、社交媒体

3.合作伙伴大会

4.培训与评估

5.走访与现场调研

客户、供应商、监管机构、社区居民、NGO、媒体、咨询机构、公司高管、公司可持续发展事务主要参与人员。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方重点关注议题利益相关方沟通方式

1.员工雇佣与权益

2.职业健康安全

3.员工培训与发展

1.合规及风险管理

2.支持本地经济发展

3.公益志愿活动

4.企业治理

5.能源管理

6.环境管理

1.职工代表大会

2.新员工入职培训

3.定期沟通与培训

4.员工满意度调查

5.微信文化群

6.阳光留声簿、暖日和风论坛

1.日常沟通汇报

2.专题调研与现场会

3.会议、论坛交流

4.标准、政策制定,意见反馈

5.网站、社交媒体

员工

政府/监管机构

1.响应国际倡议

2.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

3.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贡献

1.支持本地经济发展

2.乡村振兴

3.减少社区负面影响

4.公益志愿活动

5.节能减排

1.带动行业发展

2.负责任营销

3.信息公开透明

1.应对气候变化

2.能源使用

3.废弃物管理

4.节能减排

5.有害物质

6.生物多样性

1.论坛、大会等活动

2.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

3.来访接待与访谈

1.走访与现场调研

2.意见反馈

3.网站、社交媒体

1.论坛活动

2.来访接待与访谈

3.网站、社交媒体

1.低碳宣传

2.生态环保公益志愿活动

3.环境相关运营数据披露

社区

媒体/意见领袖/行业组织

环境

NGOs/国际组织/专业机构

公司针对识别出的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进行了影响、风险和机遇的分析,包括议题的影响环节、时间范围和影响程度。如下表所示。公司针对各个议题的影响、风险和机遇,均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在报告中的相关章节可以查阅。注:公司对时间范围的界定为:短期(1年以内[含])、中期(1年至5年[含])和长期(5年以上)

尽职调查

阳光电源可持续发展重要性议题的影响、风险和机遇分析与管理

重要性议题评估结果

与2023年重要性议题相比,应对气候变化、研发创新、产品质量与安全仍为重要性较高的议题,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

保护、能源管理、污染物与废弃物管理、可持续供应链等议题也兼具财务重要性与影响重要性。

4041

治理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等法规,在内部制定了《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境外发行证券及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制度》《集团与关联方交易补充指引》等。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科学规范、权责明晰、互相制衡、运作高效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性和有效性。公司重视治理规范性文件的有效实施和操作性,报告期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进行修订与更新,进一步提高公司管治水平。为防范关联交易的合规风险、规范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行为,2024年,公司制定发布《集团与关联方交易补充指引》。制度明确了关联交易的原则、管理流程和执行要点。股东会股东会是公司最高的权力机构。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

东会规则》《公司章程》《公司股东会议事规则》等规定和要求,召集、召开股东会,确保股东合法行使权益,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并尽可能为股东参加股东会提供便利,使其充分行使股东权利。2024年,公司共召开股东会2次。董事会董事会认真贯彻执行股东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勤勉尽责地履行职责和义务,保证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维护公司和公众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董事会设董事8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助力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协调运转,推动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高效、科学、规范运行。2024年,公司共召开董事会7次。监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性机构,对重大交易、关联交易、财务状况以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2024年,公司共召开监事会6次。公司治理详细信息可参阅《年报》,亦可通过公司官方网站(https://cn.sungrowpower.com/govern.html)在线阅读。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负责审议公司发展相关重大事项。

公司治理

4445

公司修订并发布《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规范独立董事行为,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促进提高公司质量。独立董事最多在3家境内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应当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

公司董事会组成充分考虑多元化,持续丰富董事成员背景,提升董事会胜任力和综合治理水平。目前设董事8名,董事会成员拥有深厚的行业专业背景或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其中独立董事3名,分别为法律、财务、行业专家,与企业成员具有互补性。公司有1名女性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总数的12.5%。

董事会独立性

董事会多元化与独立性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占比

公司遵循《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的目标并执行独立董事不得与公司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签订个人服务合同独立董事不得隶属于接受公司重大捐助的非营利组织独立董事在过去一年内不得担任该公司外部审计师的合伙人或雇员独立董事不得有董事会本身确定的其他任何利益冲突

未签订不属于未担任无利益冲突

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介绍如下:

董事会有效性评估2024年,公司董事会根据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运作,认真执行股东会决议。公司已建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关注独立董事的履职能力,独立董事最多在3家境内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定和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的规定。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董事成员出勤率100%,全体董事勤勉尽责,规范行使董事职权,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公司重大事项提供科学决策。公司年报“报告期内董事履行职责的情况”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在报告期内的情况”相关章节对董事会的年度工作进行了详细披露。

薪酬与考核公司董事、监事报酬由股东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在公司履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按具体职务领取薪酬。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按照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的规定,结合其经营绩效、工作能力、岗位职级等考核确定并发放。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持股情况可参阅《年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公司董事及管理层的薪酬与考核工作,并就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定或者变更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对象获授权益、行使权益条件成就;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安排持股计划等事项向董事会提出建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出的公司董事的薪酬计划,须报经董事会同意后,提交股东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股东有权对薪酬相关事项进行投票,投票每年一次。股东拥有薪酬话语权的范围应包括董事会中的所有董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分配方案应当经董事会批准,予以充分披露。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相关工作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履行信息披露管理义务,2024年共完成214份材料信息披露,其中定期报告4份、临时公告130份、其他材料80份,所有公告均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公平披露,零更正,较好完成信息披露工作。信息披露工作获得监管部门高度认可,在深交所进行的信息披露等级评价中,公司连续三年获得最高评价A(优秀)。投资者权益保护2024年,公司修订《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加强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公司完善治理,提高公司质量,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设有专门岗位及人员,保持与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多方沟通交流,使其充分了解公司策略、运营及发展动态。公司通过网上业

绩说明会、投资者见面会、投资者热线、邮件、网站等多种方式服务投资者,及时、主动、详实地向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传递公司信息。公司充分保障中小股东权益,股东会实行累积投票制,采取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任何中小股东均可参与并行使表决权。2024年,公司组织机构调研4次,并举行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通过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及时回复投资者问题,就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可持续发展,以及生产经营情况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保持线上、线下沟通与交流,确保各类投资者都能公平获取公司经营发展信息。同时,公司严格落实《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规范重大内部信息的上报、传送和保密程序,确保内幕信息安全,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商业道德

4849

反腐败公司对腐败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通过强化“不敢腐”的威慑力度,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篱笆,形成“不想腐”的自律意识,确保公司业务合规、有序、高效运行。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作为反腐败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各业务体系的廉洁建设,包括监督并实施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公司廉洁建设的指导方针等。公司设立独立一级部门审计督察部,独立开展公司的审计和监察工作,建立以反腐败为核心的全面规章制度和流程,对违反公司廉洁管理制度的员工开展调查,并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专项汇报廉洁反腐相关的工作。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构建反腐败预防体系,并在内部制定《阳光电源中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细则》《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监察管理规定》《员工廉洁自律管理规定》《员工与公司利益冲突管理规定》《反腐败管理政策》《举报申诉管理规定》《廉洁合规自律承诺书》《合规行为准则》等制度文件,确保反腐败工作有规可循。公司要求所有员工入职前需签署《廉洁合规自律承诺书》,签署率100%,并纳入员工绩效管理。2024

治理

年公司新制定《廉洁与合规倡导员管理办法》《礼品管理规定》,加大公司内部风险管控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止员工贪腐行为发生。反贿赂公司始终坚持合规经营,反对任何形式的贿赂行为,我们遵守所涉及国家或地区的反贿赂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国际公约与条约及相关集团内控制度,在业务经营中始终秉持正直诚信的原则,并严格遵循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公司法务与合规部负责公司反贿赂事宜,并定期向分管副总裁汇报。公司制定了《反贿赂合规指引》,介绍了反贿赂典型场景及合规要求;强调公司运营中要加强对贿赂的管控,包括加强对第三方合作伙伴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和控制、做好会计账簿和记录的保存。为落实反贿赂合规要求,公司优化公司礼品领用和报销流程,要求往来礼品符合形式常规、价值适当要求。同时,公司通过风险清单的管理定期识别反贿赂合规义务、评估反贿赂合规风险,落实反贿赂风险管控措施并定期验证测试其有效性。

商业道德涉及的风险和机遇包括违法违规、利益冲突、信息泄露等,公司商业道德体系的运行,从长远来看,收益大于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降低直接损失。如果商业道德管理工作缺位,公司可能会因为违反监管要求遭受巨额的罚款、商业协议中高额的违约金赔偿金、内部监管不到位遭遇员工腐败侵占以及相关的诉讼费用。有效的商业道德管控可以降低公司直接损失。

商业道德风险管理

创造长期价值:健全的商业道德管理体系可以传递企业价值观、展示公司负责任的形象、提升客户等相关方的信任度、增强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针对商业道德相关的风险,阳光电源通过”业务部门-法务与合规部-审计督察部“三道防线风险防控机制进行预防与管理。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各职能部门、事业部

法务与合规部

审计督察部

对本部门、本业务领域的合规性承担主体责任

负责组织牵头合规管理工作,督促职能部门、事业部履行合规职责

负责在职权范围内,监督职能部门、法务与合规部履行合规管理职责,

受理合规举报,组织或参与对违规事件的调查等

举报申诉机制

公司制定《举报申诉管理规定》,建立高效畅通、公开透明的举报申诉渠道,举报人可24小时通过电话热线、手机、微信、电子邮箱对不符合商业道德规范的事项进行举报申诉,审计督察部受理各类违反商业道德、损害公司、员工及合作

公司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和保护,提供有效线索和证据、帮助查证属实,按查实金额的适当比例给予重奖。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保障举报人、知情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任何人不能对其进行歧视和打击报复,违者将按《员工奖惩管理规定》从重处罚,如构成犯罪的移送国家司法机关处理。公司保护被举报人合法权益,依据《举报申诉管理

伙伴利益的举报投诉事件,并安排归口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审计督察部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情况。如举报人对处理结果有异议,有权向调查部门的分管领导申请裁定,确保处理结果公平公正。

规定》,坚决打击恶意举报或诬告陷害的行为,及时向被举报人及所在单位澄清说明,必要时对被举报人予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经济补偿等补救,保障其合法权益。报告期内,通过举报申诉机制提出的举报申诉总数为25件,处理(或审查)的举报申诉数量25件,处理率100%,由公司审计督察部负责跟进投诉至闭环。举报申诉流程

阳光电源廉洁举报电话:0551-65327830廉洁手机:18655168110(同微信号)邮箱:complain@sungrowpower.com举报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1699号A1栋

阳光大厦606审计督察部办公室

举报受理举报转办案件调查

结果反馈

责任部门:审计督察部

责任部门:审计督察部

责任部门:调查部门

审计督察部/财务中心/法务与合规部/ESG发展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品管中心/流程与数字化中心责任部门:归口调查部门/分管领导

处理周期:2个工作日

处理周期:1个工作日

处理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处理周期:3/5个工作日

公司审计督察部依据《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各职能中心、事业部及下属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计划每两年审计覆盖所有主营业务及各运营点,2024-2025年开展的审计项目覆盖所有主营业务及各运营点。审计内容包括资产和资源审计、经营业务及管理审计、投资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工程审计、基建审计、后勤审计等模块,以及所有运营点对包含反腐败政策等相关政策的遵守情况。同时受理各类违反商业道德(包括腐败、贿赂事件),损害公司、员工及合作伙伴利益的举报投诉事件,并安排归口部门进

公司始终秉持诚信经营理念,通过常态化审计监察筑牢廉洁防线。报告期内查处的违规事件,系涉事员工在明确知悉公司制度前提下实施的个人行为,涉及犯罪的已依法依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公司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对任何

商业道德审计

行调查处理。审计督察部通过全面内控审计、专项审计以及对违反商业道德行为的调查,持续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报告期内,审计督察部完成审计、监察项目40余个,解除劳动合同19人,其中6人被移送司法。2024年公司在腐败或贿赂、歧视或骚扰、客户隐私数据、利益冲突等方面发生的违规事件信息如下。

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持续完善预防机制,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举报渠道优化,推动全员坚守职业操守,共同维护企业健康生态。

违规事件类型(内部)腐败或贿赂歧视或骚扰客户隐私数据利益冲突洗钱或内幕交易

数量

公司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开展对员工及合作伙伴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弘扬廉洁自律的企业文化。2024年10月-11月,邀请公司16位高管参与廉洁合规访谈,并录制视频通过

反不正当竞争公司遵守经营所涉地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与市场竞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积极参与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预防和抵制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行为。公司制订《公平竞争与反垄断合规管理办法》,要求公司经营中预防和抵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违规进行经营者集中等不当市场竞争或垄断行为,确保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公司通过风险清单

商业道德文化建设与培训

公司内部通讯平台推送给全体员工,传递公司廉洁合规要求。2024年,公司面向所有员工(包括派遣员工、兼职及实习员工)开展商业道德相关培训与宣贯,覆盖率100%。

针对反贿赂专题,公司在2024年7月组织了一场以“协同发展促合规,共建能力控风险”为主题的研讨沙龙活动。活动

邀请律所资深律师就反商业贿赂领域开展《中国及全球重要法域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与司法实践》专题讲座。

商业道德专项培训:2024年,公司组织专项反贪腐培训与教育活动101场。同时,公司针对所有新入职员工开展商业道德专项培训,覆盖率100%。商业道德考试:公司定期开展内部管理制度的考试,2024年度开展《举报申诉管理规定》《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办法》等考试,面向全员开展。商业道德线上课程培训:在阳光e起学上线《员工廉洁自律管理规范》《反商业贿赂合规》等课程,面向全员提供学习资源。其他:公司设置“廉洁阳光”微信公众号,年度发布廉洁推文6篇,在内部办公平台推出“廉洁合规服务号”,发布推文超20篇,内容包含节假日廉洁提醒、案例警示教育、法律法规科普宣传等。

的管理定期识别反不正当竞争合规义务、评估反不正当竞争合规风险,落实对应风险管控措施并定期验证测试其有效性。公司的品牌、市场、营销、销售等相关职能部门在业务制度及实际运用中落实公平竞争合规要求,确保遵守公平竞争原则、防止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识别到相关风险或发现相关合规事件后向公司法务与合规部及时通报,协同做好风险防范和事件应对。

合规及风险管理

5455

合规固本,行健致远。阳光电源一贯重视合规管理,在2024年发布了“守法合规、透明开放,全员参与,持续提升”的合规文化,同数字文化、质量文化形成三大专业文化,作为

基础完善期:完善重点合规领域的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建设基础合规体系,落地合规管理要求,将合规嵌入业务流程,建立合规文化,保障业务发展;发展提升期:实施全面合规风险管理,强化合规审查,开展合规绩效管理,全员普及合规文化,构建全面合规管理的良好生态;价值创造期:树立新能源行业的合规管理标杆,以合规提升品牌美誉度,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合规为业务发展创造价值。

治理

阳光电源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推进,层层落实,保障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公司合规战略路径分为基础完善期、发展提升期和价值创造期:

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是合规管理规定的倡导者与监督者;董事长负责确定合规管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整体方向;分管副总裁负责推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审批体系建设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领导应对重大合规风险事件;法务

廉洁合规联络员

基于公司合规管理基本制度《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和《合规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参照ISO 37301等先进体系管理理念,公司持续策划和完善合规制度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在2024年通过了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帮助公司完

廉洁合规联络员是设置在公司各部门及集团相关分(子)公司的兼职岗位,旨在廉洁与合规管理范围内配合、对接集团法务与合规部、审计督察部,实施本部门或分(子)公司相关廉洁合规管理工作,推进廉洁合规要求落实到业务各个角落,督促事事合规、人人合规。廉洁合规联络员在廉洁合规工作上有明确的考核及激励机制,考核以工作积分形式进行、按季度进行累积,季度积分排名在前80%的相应发放津贴。截至2024年底,廉洁合规联络员人数为38人。

与合规部负责集团合规工作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合规执行与文化建设;廉洁合规负责人、廉洁合规联络员作为廉洁与合规倡导员虚拟组织组成人员,协同法务与合规部在各自子公司/部门内开展合规工作。

善了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改进的框架,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帮助实现良好的公司治理,向合作伙伴、外部评级机构和监管机构传递良好的合规管理信号、获得合作伙伴及监管机构的信任。

案 例

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根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公司对合规风险采取”业务部门-法务与合规部-审计督察部“三道防线合规风险防控机制。

对于具体的合规风险管理,公司创新采用“多张清单合一”的风险管理办法,建立完善20个重点合规领域的《合规义务识别和合规风险评估清单》,覆盖超300个合规风险项。20个重点合规领域包括:职业安全与健康、安全生产、环境

合规风险管理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各职能部门、事业部

法务与合规部

审计督察部

对本部门、本业务领域的合规性承担主体责任

负责组织牵头合规管理工作,督促职能部门、事业部履行合规职责,

并定期向公司分管副总裁报告合规相关问题

负责在职权范围内,监督职能部门、法务与合规部履行合规管理职责,

受理合规举报,组织或参与对违规事件的调查等

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招标采购、商业伙伴、财税合规、反洗钱、资产使用与管理、数据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贸易管制、反腐败与反贿赂、利益冲突、劳动用工、公司治理、投融资、公平竞争与反垄断、产品质量与安全、关税合规。《合规义务识别和合规风险评估清单》中关于义务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方式:

合规义务识别①

合规风险评估

合规风险应对

判断不同义务来源(必须遵守的要求及企业自愿遵守的要求)系统性识别公司运营中的合规义务并梳理分类按风险形式进行分类(刑事风险、行政风险、民事风险和其他风险)实施1-3-5评分制度、科学评估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综合判断风险等级(分为低、中、高)对风险分级管理,建立重点风险事项监控机制对重点领域实施差异化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定期验证及测试有效性准确对应至责任部门、责任岗位和责任人员,确保应对措施准确有效,验证测试及时,风险管控有力通过对公司重点合规领域管控措施的验证与测试、逐步优化制度与流程、确保合规管理的执行落地。后续将推动清单管理的数字化实现合规风险管控措施可监控、可审核、可评价。

2024年公司未发生中高风险级别的合规事件,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5657

合规文化

“协同发展促合规,共建能力控风险”专题合规活动为促进合规管理与风控防控,公司于2024年7月组织了一场以“协同发展促合规,共建能力控风险”为主题的研讨沙龙活动。活动邀请合作律所的资深律师就反商业贿赂、贸易管制、公司法领域开展专业讲座,同时,公司相关部门以《合规管理趋势与挑战》《海外合同风险的新趋势》《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主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了分享。活动结束后,参与同事反响热烈、对本次活动组织与内容安排给予了高度肯定。

案 例

“2+1+X”之2:合规培训+合规课程

“2+1+X”之1:廉洁合规系列活动

“2+1+X”之X:日常宣传教育

践规于行,立规于心;春风化雨,聚力长远。合规文化的有效传播能够实现员工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的积极转变。为提升全员合规意识、营造合规文化,公司面向全体员

针对反贿赂、贸易管制与制裁、数据和信息安全、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等多个重点合规领域,公司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了多场专题合规培训,介绍相关领域的监管状况、典型违规行为及合规要点,培训面向公司全体员工开放。为提升学习的交互性、非即时性,公司制作多门合规课程并在内部学习平台“阳光e起学”上传,并通过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观看学习。

公司在2024年四季度开展了“以合规作为准则、使廉洁成为习惯”首届廉洁合规系列活动,通过公司管理者带头、员工积极参与,让合规文化走进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廉洁合规线下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你心中的廉洁合规”:通过微信公众号投稿方式,鼓励外部合作伙伴、员工提出自己对廉洁合规工作的认识和见解、抒发心声。廉洁合规线上答题:通过竞技答题的方式,考察员工对公司廉洁合规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加深答题者的理解。管理者廉洁合规寄语、管理者廉洁合规访谈:公司高层管理者号召全体员工坚守廉洁合规底线、共创廉洁合规文化,强调廉洁合规工作价值、对管理者自身及员工提出了相应期待。“我是阳光献策官”:提供一个廉洁合规建议征集平台,员工可以自由表达对廉洁合规的建议、看法和期待。廉洁合规线下活动:设置文化墙打卡、廉洁合规签名、游戏互动等环节,让员工切身体会到积极的廉洁合规文化氛围。

运营内部合规服务号,定期面向海内外全体员工推送原创合规知识内容。在内部平台“阳光风控圈”不定期分享合规资讯、专业知识、研究报告。开展合规知识测试,检验员工对合规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内部直播,同步合规最新讯息和知识。

研发创新

工开展合规文化培训及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2+1+X”的合规文化活动矩阵。

治理公司以清洁电力转换技术为核心,在清洁能源领域内,聚焦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氢能等主赛道,深入洞察能源生态新变化,做深做透电力转换技术,持续扩大领先优势,在技术先进性、产品性能、人才密度、知识产权布局等方面持续强化,努力实现原创性技术突破,让“技术实力派”的形象深入人心。公司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全球设立合肥、上海、南京、深圳、德国、荷兰六大研发中心,持续完善研发组织架构、研发管理机制以及研发流程,在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等全流程进行创新,不断研发升级现有产品线,保持新产品的迭代。同时,在新产品研发立项到结项、生产销售、运输维护、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中,遵循技术持续创新、产品研发与运维过程不断降本、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持续推进生态设计融入研发的原则,在设计研发中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公司研发架构由中央研究院和各事业部研发体系组成。中央研究院深入研究前沿技术,做好前期高价值知识产权布局和技术难点攻关;为公司产品、技术开发提供高效的平

台服务和创新管理机制;为公司培养输送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人才,持续打造技术核心竞争力。各事业部组建独立的事业部平台研发团队和业务研发团队,平台研发团队承担事业部通用技术和难点技术的布局研发,业务研发团队承担贴近业务的定制化研发。通过将事业部关键项目所需技术进行分解,关键项目计划完成率会纳入事业部负责人和相关研发人员的个人考核中。公司以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为管理流程载体,结合具体业务需求,融合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与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的开发管理要求,不同研发项目采用不同的组合管理模式,提高体系在研发过程中“质量管控、过程标准化、风险管理、跨职能协同和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管理水平。此外,公司设立集成组合管理团队(IPMT),由研发、生产、财务、营销、人力资源、战略等领域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整体战略目标,指引公司研发方向;设立集成技术管理团队(ITMT),在公司整体战略框架下制定3-5年技术发展战略和未来2-3年的技术突破方向及技术路标规划,并对各事业部的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指导与决策。

研发技术人员销售及营销人员一般及行政管理服务人员生产人员

公司持续夯实技术实力,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高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保持企业长久的创新力。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1.6亿元,同比增长29.3%;截至报告期末,研发技术

研发投入

人员6989人,占员工总数40.4%。博士及以上人数138人,同比增长55%。

31635269892024研发投入(万元)

员工划分

往年研发投入(单位:万元)往年研发技术人员(单位:人)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2024

20232024

80635182411613927341692163647244739316352

53726989

2024研发技术人员(人)

员工学历划分(按学历)

博士及以上硕士本科大专大专以下

6061

产品创新在研发体系支撑和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下,阳光电源全面推

1.储能燃烧测试

2024年6月,阳光电源主动燃爆PowerTitan1.0真机,宣布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11月,公司投入3000万,在挪威船级社DNV和全球100+客户的见证下,对20MWh的PowerTitan2.0进行了真机燃烧不蔓延测试。相比行业常规燃烧测试4-8小时,本次挑战时间延长3-6倍,系统在历经25小时43分钟的不间断燃烧后,热失控单柜舱体结构依然保持完整,燃烧后仍能整体吊装。且火情未向四周蔓延,展示了PowerTitan2.0的泄爆设计、阻燃能力和抗冲击性能。模拟极端工况,布局4台100%满电负荷的储能柜,其中A柜

和B柜仅隔15厘米间距,这一距离已达极限(行业内实际电站双柜大多相隔3米)。测试结果显示A柜热失控并未蔓延至近在咫尺的B柜,当热失控A柜火焰温度升至1385℃时,B柜电芯却始终保持40C正常范围,证明了PowerTitan2.0在极限间距下仍能保持出色的耐火隔热能力。测试中主动关闭所有柜体的消防系统,使得舱体处于“无保护”状态,安全风险大幅增加。但PowerTitan2.0凭借被动防火结构设计,测试中4台储能柜所有舱门均未烧穿,且最大程度控制了燃烧范围和破坏力,展示了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在面对极端火灾情况时强大的自主应对能力。

阳光电源首款面向10/20kV大工业场景的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 835CS,引领工商储迈入场景化定制时代。聚焦大工业用户对配储经济性、便捷性、安全性的更高需求,新品采用836kWh“黄金容量”、AC存储架构、干细胞电网技术、定制化EMS系统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和方案,更经济、更省心、更安全,重塑大工业用户用能体验。

2.PowerStack 835CS产品

3.光储全场景构网实证

2024年3月,阳光电源“干细胞电网技术”收获了业内首个光储全场景构网实证报告,为光储系统构网技术创新及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引领性示范。在国家电投甘肃分公司颜伟居延电站现场,专家组搭建了构网型光储系统实证测试环境,分别针对极弱网、弱网、强网、离网等不同场景,对阳光电源光储系统的自主电压建立、电能质量、短路比适应性等展开了7大项16小项性能考核,充分验证了“干细胞电网技术”增强型连续高低穿、柔性惯量支撑、微秒级电压构建、快速黑启动等全场景构网能力,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采用AC存储架构,一簇一PCS设计,满充满放,搭载AI仿生热平衡技术,可智能识别电芯、环境温度和运行工况,速冷、微冷、加热三种控温模式自动切换,降低45%综合能耗,系统寿命提升2年。基于以上技术应用,PowerStack835CS系统循环效率高至90.5%,全生命周期系统放电量提升8%以上。

进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4.300Nm

/h PEM电解槽在2024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Smart Energy Week 2024H

& FC EXPO期间,阳光氢能发布了300Nm

/h PEM电解槽。它采用专利密封结构,工作压力高达3.5MPa;独创的一体化结构与多功能流场设计,使额定直流电耗低于

4.15kwh/Nm

H

;设备负荷调节范围达5%-110%,负荷调节速率10%/s,在对动态性能调节要求更高的场景下,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它采用多梯度镀层结构,耐腐蚀性更强,大大延长了电解槽的寿命。全球氢能产业加速发展,应用场景覆盖更多领域,海上风电制氢约占全球公布的电解水制氢项目储备总规模的50%。在当前绿氢市场中,柔性制氢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风光功率波动、低功率稳定运行,并已在国内多个集中式碱水制氢、分布式PEM制氢场景中应用。阳光氢能融合动态场景和智慧氢能管理系统,生动演绎了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系统在

多场景与变功率的工况下,多套制氢系统如何实现“荷随源动”“集群控制”,达到最优化运行。公司针对氢能等清洁技术机遇的布局与投入,详见“清洁技术机遇”。

6263

公司坚定“知识产权护航阳光产业”的理念,开展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服务。公司设立知识产权中心、决策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等机构,制定《专利申请管理规定》《专利工作管理规定》《专利奖酬管理规定》等文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保护。2024年新制定《商务合作LOGO使用管理规定》,规范商务合作中使用

知识产权管理

客户logo的商标审查,规避公司商标侵权风险,维护集团商誉和品牌形象。2024年新增专利申请2177件,截至2024年底,累计有效专利申请9401件,其中国内8145件,国外1256件;累计专利授权5082件,增幅23.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86件,占比35.1%。

94015082

2024累计有效专利申请(单位:件)2024累计专利授权(单位:件)

往年累计有效专利申请(单位:件)往年累计专利授权(单位:件)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2024

20232024

26101568365419525410287777569401

41235082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专利预警机制。定期发布专利预警报告以及专利技术全景调查报告,助力研发战略规划,同时检索分析专利风险,降低产品侵权风险。公司组建知识产权与律师团队,在面对知识产权纠纷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面维护公司的合理利益不受侵犯。2024年,知识产权中心完成6项重点领域专利分析报告,深入挖掘这些技术领域专利积累及技术布局情况,分析公司在相应技术领域的优劣势,助力研发创新。知识产权中心组织80次专利解读和挖掘活动。

为提升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培训课程以及创意与保护:设计之美及知识产权的力量系列活动。同时,定期邀请外部专家针对知识产权工程师开展岗位培训。经过十几年的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中心已在全体员工心中深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如今,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已全面嵌入产品开发全流程,实现了从“要我申请”到“我要布局”的意识转变,这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TRIZ项目

关键成果

TRIZ,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一套完整的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提供了解决创新过程中各种冲突和问题的可行路径、模式和工具。公司2021年引进TRIZ创新方法论,搭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集团各业务解决技术难题、输出项目成果,提升研发同事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创新思维。2021-2024年,经过4年共计6期训练营的推广,TRIZ项目产生了一系列成果:

案 例

创意方案:300+个,方案验证24个,应用产生经济收益上亿元;专利产出140+个训练营人数200+人,取得国际一级证书:121人培养TRIZ内部讲师:15名产出阳光电源TRIZ课件2024年TRIZ项目,训练营人数42人,其中29人取得一级证书,训练营产出方案65个,专利28个。

6465

产学研合作

公司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通过搭建行业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先进技术进步、主持和参与国内外标准修订、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持续推动行业发展。2024年,公司

公司制订《产学研项目管理规定》《中央研究院实习生考勤管理规定》《产学研评审的说明》等文件,规范公司产学研项目管理工作,目前和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德国

中国ESG领导者组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电源学会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阳光诚信联盟亚洲光伏产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新能源电器联盟安徽省新能源协会

成员企业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副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副会长单位

国标国标国标国标国标国标行标

GB/T 36547-2024GB/T 44113-2024GB/T 44026-2024GB/T 36548-2024GB/T 44228.1-2024GB/T 44650-2024NB/T 11680-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智能光伏发电站第1部分:总则光伏发电站逆变器并网性能硬件在环测试规程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系统规划设计规程

参与和主持标准制定18项,其中国家标准10项,目前累计参与和主持标准制定97项,国家标准45项。

组织名称担任职务

亚琛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合作超20个项目。此外,阳光电源积极加入行业组织并担任重要职能,携手合作伙伴助力行业发展与产业创新,公司加入的主要组织单位如下:

数字化

6667

当前公司正处于数字化1.0的第二年,2024-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进各个领域系统的功能完善及全球化覆盖。

数字化转型是公司适应现代市场环境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展望未来5-10年,阳光电源提出了“打造数智阳光,实现全球引领”的数字化愿景;为了更好的达成愿景目标,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

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变革,通过数据平台初步实现企业的透明化、数字化运营管理。

基于数据平台、管理驾驶舱等支撑数据全域贯通,业务端到端透明,实现全面数字化。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实现智慧企业,并构建行业生态圈,赋能上下游企业。

数字化

1.0

数字化

2.0

数字化

3.0

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公司成立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作为第一负责人,委员会成员由各业务领域负责人组成,并由郑桂标先生担任首席信息官(CIO)。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对数字化战略及资源投入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大挑战、重点问题,协调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争议及困难;督促数字化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推动数字化绩效管理、意识提升及数字文化的落地。数字化中心协同各领域业务小组,承接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承接公司业务战略,公司流程与数字化中心与各业务部门共同识别核心业务流程及场景(如供应链优化、客户体验升级等),通过了解业界最佳数字化案例方案,制定业务架构、数字化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并通过成熟度模型

2024年,公司共组织开展13场线下数字化课程培训,线上数字化课程共发布11门。举办第二届“全员数字化”创新赋能计划,员工运用数字化思维和创新思维,成功孵化出13个优秀项目,覆盖项目管理、海外服务管理、海外运费管

实现持续、高效的产品创新赋能经销商、服务客户,提升运营效率项目的快速响应、及时交付供应链效率提升物流管理系统(TMS)效率提升仓库管理效率提升

启动集团PLM项目,优化研发需求管理、项目管理,产研产销流程;对接研发工具、搭建协同研发平台,深化物料管理、工艺管理。启动全球一体化营销服平台,优化工单端到端、订单端到端流程,搭建服务商、经销商平台,赋能合作伙伴,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完成储能MOM上线,实现数据实时传递、共享、分析,优化产能,提升交付2024年完成SRM系统重构,优化供应链业务流,加强跨部门的标准化协同,减少重复性工作,实现业务线上化覆盖率提升40%,总体采购效率提升约10%。通过TMS系统的实施,公司实现了物流应付结算线上化98%,运输全流程监控可视化100%,并通过图形化报表和列表形式,查看物流运输全流程的监控信息。通过WMS系统二期的实施,实现总部工厂型仓库系统的100%全覆盖,通过统一的系统操作平台,有效提升仓库管理水平,减少人工干预,仓库作业准确率提升10%。

阳光电源数字化重点实践

治理

数字化机遇识别与管理

数字化文化建设与培训

推动业务流程的变革,规划及落地数字化项目,并落实数据资产管理。各分子公司参照总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协同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为推进数字化变革进程,公司制订《数字化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主系统推广复制项目管理办法》《阳光电源集团文件管理程序》《中国数据出境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

分析,案例对比分析差距,制定数字化转型路径。2024年,公司在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能源与碳管理、ESG管理等领域进行投入,在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进展。

理、订单数据、系统运维、提案改善及设备报修等多个关键业务场景。102位同事荣获“轻应用践行者”称号,11位荣获“轻应用开发者”称号。

实践类别具体描述

集团能碳管理系统建设项目2024年公司正式上线能碳管理系统,实现能耗管理,能效管理,智慧能源监控,碳盘查,碳足迹等14项核心功能100%在线管理,实现了能源管理规范化,能耗数据在线化,数据交互效率提升,碳管理一站式科学计算与分析,提升了能碳管理精度与效率,建成阳光专属的多层级能碳管理数字化平台,为集团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决策。

案 例

案例图片

6869

2024年,公司共组织开展13场线下数字化课程培训,线上数字化课程共发布11门。举办第二届“全员数字化”创新赋能计划,员工运用数字化思维和创新思维,成功孵化出13个优秀项目,覆盖项目管理、海外服务管理、海外运费管理、订单数据、系统运维、提案改善及设备报修等多个关键业务场景。102位同事荣获“轻应用践行者”称号,11位荣获“轻应用开发者”称号。

数字化文化建设与培训

集团能碳管理系统建设项2024年公司正式上线能碳管理系统,实现能耗管理,能效管理,智慧能源监控,碳盘查,碳足迹等14项核心功能100%在线管理,实现了能源管理规范化,能耗数据在线化,数据交互效率提升,碳管理一站式科学计算与分析,提升了能碳管理精度与效率,建成阳光专属的多层级能碳管理数字化平台,为集团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决策。

案 例

案例图片

2024年,阳光电源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 Climate-relatedDisclosures)的建议框架,以及深交所《指引》对应对气阳光电源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仅经营活动包含产品生产的子公司开展范围三核算

候变化议题的相关披露要求,持续深化气候变化管理体系,推动业务的低碳转型并持续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

7273

阳光电源气候变化治理架构

阳光电源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管理制度

阳光电源始终严格遵守国内外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律法规,持续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2024年,公司进一步优化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完善由“董事会–战略与可

治理

持续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ESG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执行工作组”构成的气候变化治理架构,确保气候变化相关决策与执行能够高效联动,推动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

董事会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领域管理制度温室气体管理

应急管理

招标采购

《温室气体管理手册》《温室气体排放及产品碳足迹量化管理程序》《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

《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管理规定》

对公司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方向、目标设定和监督执行负责。批准气候变化相关战略和重大决策,定期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监控其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当前及预期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公司战略,为董事会提供决策建议。审查气候变化相关战略和目标的执行情况,定期向董事会汇报进展。统筹公司气候变化相关中长期规划,为公司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提供指引。定期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及总裁汇报进展。统筹公司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目标和实践的制定及推进。下设气候与碳管理组,负责识别和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制定公司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策略和减排目标;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参与国际气候倡议、国际碳标准制定。由气候变化范畴相关部门及职能部门代表人员组成,执行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转型等具体任务。

可持续发展办公室

ESG发展中心

可持续发展执行工作组

董事会是公司气候变化战略和监督工作的最高治理机构,下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对公司包括气候变化议题在内的ESG相关战略、目标及政策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建议,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并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公司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方向、目标设定和监督执行负责,保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和行动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此外,董事会定期评估和监测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及其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当前及预期影响,确保气候变化议题融入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长期发展目标。公司依据《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工作细则》,明确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职责,确保

公司在管理层设立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气候变化相关中长期规划以及为公司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提供指引,并定期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董事长为委员之一)汇报,办公室成员由各相关事业部以及职能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2024年,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下设ESG发展中心,负责统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制定、目标设定和实践推进的工作。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为ESG发展中心总经理,

董事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机制

管理层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机制

其针对气候变化相关战略、目标及政策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建议。同时,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负责监督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的执行情况,定期审阅公司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相关事项报告,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气候变化及其他关键绩效指标的进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3位董事组成,均为从事新能源行业多年的董事,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从专业角度提供更具深度和前瞻性的战略支持。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曹仁贤,现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曾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中国角边会——产业合作筑基能源低碳发展会议中发表视频致辞,分析光伏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委员会其余成员专业背景参见本报告“董事会多元化与独立性”。

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工作进展;ESG发展中心下设气候与碳管理组,负责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上报以及碳管理等工作。基于风险思维,公司采用“PDCA(策划-实施-评估-改进)”的模式开展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相关工作,促进问题闭环并得到充分资源支持,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抓住出现的机遇,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7475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管理阳光电源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主动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公司整体战略。通过参照IFRS S2等国际标准,公司建立系统化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管理流程,覆盖识别、评估、优次排序及监测等环节,助力提升面临气候相关风险时的韧性,同时挖掘业务中的潜在价值和机遇。

识别可能影响公司业务运营、财务及战略目标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确保覆盖气候变化带来的法律、技术、市场及环境等方面的当前及预期影响。ESG发展中心不定期与相关业务及运营部门开展跨部门研讨,确保从不同视角全面识别气候变化影响。

基于识别的信息,通过定性分析(如专家访谈、行业分析)和定量分析(数据模拟)进行深入评估,分析风险的严重性及机遇的潜在价值。ESG发展中心针对重大风险,量化其可能对公司财务、运营及品牌等方面的潜在影响;评估机遇带来的市场增长、技术创新或成本节约等方面的潜在收益。由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提供资源支持并评审相关工作。

根据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及管理成本等因素,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进行优先排序。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定期审议并给出调整风险和机遇优先级的建议,确保关键风险和机遇得到及时管理,同时为董事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ESG发展中心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重点管理措施进行定期监控并评估执行情况,定期向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报告,后者向董事长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和执行效果。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实践反馈,对公司气候变化策略提供动态调整建议,并向董事会汇报工作,确保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

阳光电源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管理流程

识别

评估

优次排序

监测

ESG发展中心基于从政府政策、行业动态、国际标准及内部运营活动中收集的气候相关信息,开展系统化分析,识别可能对公司业务运营、价值链及市场环境产生影响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由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组织审议并向董事长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汇报相关结果。董事会根据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供的研究及建议,动态调整气候相关战略、政策及目标,并结合业务运营的关键活动将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流程纳入公司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已建立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识别与应对的标准化方法,所有风险和机遇评估结果均记录在《风险与机遇评估分析表》中,根据风险和机遇的影响程度、发生概率,计算并确定每项风险和机遇的重要性。基于评估结果,公司制定相应

公司不断强化识别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能力,并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现有风险管理流程。2024年,公司识阳光电源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别出6项物理风险、9项转型风险、3项机遇,共计18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措施并持续跟踪实施效果,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进度。针对识别出的气候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公司已采取妥善措施进行管理,报告期内未发生气候风险导致的重大事件。

为满足IFRS S2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财务信息披露要求、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公司在已有情景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完善气候情景分析工作。公司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资产点位,通过测算各点位的物理风险在险价值(Physical Value-at-Risk,PVaR)和碳在

根据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对公司产生的重要性影响,此次气候情景分析覆盖的物理风险类型/主要风险驱动因素包括:洪水、高温热浪、极寒、飓风、海平面上升。公司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分析选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RCP8.5情景,体现气候变化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情况。

注:RCPs指代表性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The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RCP 8.5是代表性浓度路径(RCPs)中最高排放的情景,表示到2100年全球辐射强迫达到8.5W/m

情景世纪末温升特点

气候情景分析综合损失模型

分析时间节点情景假设

关键假设

IPCC RCP8.5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4℃以上高温升情景无气候变化相关政策进行干预的高排放情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浓度不断增加,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4℃以上。2100年

灾害性主要考虑资产所在地和所选情景下特定物理灾害程度等因素。脆弱性主要考虑资产类型特征与对应损失函数等因素。暴露度主要考虑总资产价值等因素。

从灾害性、脆弱性和暴露度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资产所在地在此次情景分析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不变。未考虑保险或任何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应对措施。

气候情景分析

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分析气候相关物理风险类型

气候相关物理情景选择

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分析流程与关键假设

险价值(Carbon Value-at-Risk,CVaR),对公司资产在特定气候情景下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进行量化分析。PVaR和CVaR均为气候风险财务指标,分别用于估量公司因物理风险和以碳价为主的转型风险造成的资产损溢占公司价值的百分比。

洪水高温热浪

极寒

海平面上升

飓风

主要模型因子

关键输出结果

风险类型/风险驱动因素风险类型/风险驱动因素模型因子模型因子河流洪水风险指数强降水日数单日最大降水量

高温持续日数夏日日数年均日最高气温

海平面上升高度海平面上升速率

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寒流持续日数年均日最低气温

飓风重现期地表风速历史飓风最大强度

物理风险在险价值(PVaR),用于估量资产因气候物理风险造成的损失占其资产价值的百分比,即物理风险在险价值(PVaR)= 气候灾害相关损失/企业价值。阳光电源2024年度气候相关物理风险情景分析测算结果

注:2024年气候相关物理情景分析中各类风险对应的气候因子情景数据进行更新:洪水风险的部分因子数据库进行更换,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数据库(基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调整为世界银行集团数据库(基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海平面上升风险分析的方法论有所迭代,提高地面高程等因素的权重。故2024年情景分析测算结果较上年度有所变化。

结果显示,在气候灾害持续增强的RCP8.5情景下,于各类物理风险类型中,公司高温热浪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印度工厂和泰国工厂所在地常年持续高温,到本世纪末,年均日最高气温高于30度,年35度以上天数超过140天,在不考虑已经实施和可能实施的应对措施的情况下,高温热浪PVaR接近30%,公司将重点关注相应点位的高温热浪风险防范措施。在飓风方面,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相对稍高,主要集中在中国合肥的资产点,PVaR高于5%,该地历史飓风最大强度高,

历史飓风最大风速超过120千米/时,远高于印度班加罗尔和泰国春武里,且在此次情景分析中该地飓风发生频率相对较高,重现期约为4年。在海平面上升方面,公司代表性资产中,泰国工厂由于其海拔较低,且在RCP8.5情景下该地区本世纪末海平面预计上升1.4米左右,存在一定风险。在洪水和极寒方面,公司代表性资产面临的潜在风险相对较低,PVaR均在5%以下,其中各资产点极寒PVaR均低于2%,仅有地处中国合肥的资产点可能因为极寒面临少量的资产损失。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分析公司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分析选取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的延迟转型情景,以体现无序转型情况下的风险机遇情况。

注: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NGFS)的延迟转型(Delayed Transition),通常是指在绿色金融和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金融体系未能及时采取足够的措施,导致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进程推迟,从而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和金融风险。

情景世纪末温升特点

分析时间节点情景建设

NGFS延迟转型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2℃无序转型情景政府延后(通常在2030年后)且突然引入低碳转型政策,且政策力度会逐年快速加大,最终达到巴黎协定2℃控温目标。2030年、2050年

气候相关转型情景选择

气候情景分析流程

关键假设

根据各资产过往3-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个别资产用电量与可再生电力使用占比进行测算)、碳减排目标等数据,模拟各资产未来碳排放路径。根据各资产所在地区、所属行业,考虑地区碳减排政策和减排压力,得出各资产的碳排放缺口。根据资产所属行业、装机量、关键产品发货量、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等,计算得出所持有电站新能源发电及所生产设备支持新能源发电避免的碳排放量。根据各资产所在国家情景碳价,计算得出CVaR值。此次情景分析仅考虑政策风险(碳价)的影响,未考虑电站及设备寿命、发电与充放电效率下降等其他因素影响。假设持有电站装机容量不变、关键产品发货量不变。公司碳减排目标为到2028年范围1+2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3年水平下降70%,假设每个资产的绝对值排放均会下降70%。

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分析流程与关键假设

主要模型因子

关键输出结果

气候相关转型情景分析结果

碳价(Carbon Price)指避免或释放二氧化碳排放的价格,反映各类气候政策作用下的边际减排成本。在NGFS延迟转型情景下(REMIND模型),2030年,中国、印度、泰国三个国家的碳价处在较低水平,分别为

碳在险价值(CVaR),用于估量资产因以碳价为主的气候转型风险造成的资产损溢占其资产价值的百分比,资产损溢为该资产碳排放净成本,即碳在险价值(CVaR)=以碳价为主的气候转型相关资产损溢/企业价值。其中,以碳价为主的气候转型相关资产损溢=碳排放总成本–总机

注:2024年气候相关转型情景分析纳入公司实际碳排放数据以及减排目标,并进行排放路径拟合,使用NGFS于2024年末更新的第五版REMIND碳价,并对机遇测算方法论进行迭代,定义机遇为公司(支持)新能源发电避免碳排放的货币价值。故2024年情景分析测算结果较上年度有较大变化且不可比。

公司关键业务为新能源发电以及新能源相关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在NGFS延迟转型情景下,无论是相对近期的2030年还是中期的2050年,公司5个代表性资产点的CVaR均为负值,表明气候相关转型机遇大于风险,且政策力度越大、碳

5.95 US$(2010)/tCO

、1.54 US$(2010)/tCO

和5.95US$(2010)/tCO

。随着2030年后减排政策的大力引入,2050年,三个国家的碳价分别升至279.00 US$(2010)/tCO

、266.73 US$(2010)/tCO

和149.38 US$(2010)/tCO

遇;碳排放总成本=自身碳排放缺口x碳影子价格;总机遇=(支持)新能源发电避免的碳排放量x 碳影子价格。CVaR为正值代表碳排放总成本大于总机遇,负值代表避免碳排放的总机遇大于碳排放总成本。

价越高,对公司的潜在价值越多。未来,公司将持续跟踪气候相关转型政策的发展变化,重点关注利于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机制,探索碳资产管理,以期带来额外收益。

阳光电源参照IFRS S2对环境及气候相关风险的划分与定义,依据自身业务布局和特点,通过行业风险审查、重要性评估、

战略

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阳光电源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定义

部门访谈,并参考外部专家意见,从影响程度、发生概率等维度对各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和排序。

阳光电源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重要性矩阵

8283

阳光电源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及其影响边界

阳光电源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及其影响

?

?

?

?

?

?

?

?

9091

气候战略与转型计划

气候相关物理风险管理机制

阳光电源气候相关物理风险管理机制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阳光电源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确立“迈向净零”的战略目标,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生产与运营的深度融合。这一转型计划的核心在于构建可持续、低碳的产业链,并在企业运营及全供应链范围内实现净零排放,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通过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措施,公司从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交付到运维的各个环节,全面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物

2024年,阳光电源进一步优化气候目标管理体系,全面对标ISO 14068-1:2023标准,将“碳中和”和“净零排放”目标所涵盖的温室气体管理范围保持一致。这两个目标涵盖CO

、CH

、N

O、HFCs、PFCs、SF

和NF

等七类温室气体,确保公司在气候转型计划与温室气体管理上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理风险。公司通过优化设计、防护升级和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极端气候对业务运营的影响。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持续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流程,提升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与此同时,公司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充足、管理有效,为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提供坚实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公司设备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潜在影响。

为科学应对非计划性断电事故,迅速限制事故影响,优先保障员工安全、关键业务及重要设备运行,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确保公司生产、办公、研发等活动的连续性,制定本预案。公司明确由设备动力部负责日常供电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防范断电事故的发生,由安全环境综合管理

阳光电源非计划性断电应急预案

2024年,公司针对地震、洪涝、台风等灾害类型开展多场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其中,高温中暑应急演练7次、防汛应急演练1次、非计划性断电应急演练2次,模拟灾害发生、紧急调度、抢修复电等全流程环节,进一步提升实战能力,有效保障公司业务连续性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部负责用电区域责任划分,必要时公司成立临时供电安全督察小组,开展非计划性断电检修期间的供电安全隐患排查及供电恢复工作。非计划性断电应急预案处理流程为:

开展产业园厂区非计划性断电应急演练2024年,公司开展110KV突发停电事故的应急演练活动,模拟故障源于供电线路开关跳闸,属于外线故障。演练的目的是提高各部门在突发停电情况下的响应能力,确保在类似事故中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供电,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秩序。

案 例

发现并确认停电范围,由车间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设备动力部并确认事故经过

由设备动力部负责排查故障,据事故类型采取措施,必要时切除故障线路并先恢复车间其他负荷用电

排除故障后恢复供电,总结断电事故报告并做好记录

公司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物流网络,显著降低空驶率和运输距离,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和碳排放。同时,公司上线运输管理系统(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实现对产品运销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并与公司碳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有效提升物流碳排放数据量化的精确性和管理效率。

公司围绕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全面的低碳转型举措。公司通过碳盘查、碳足迹核算等持续优化自身及供应链的碳排放表现。同时,创

开展内部碳盘查

推动价值链减碳

降低运营碳足迹

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及机遇管理机制

阳光电源供应商减碳实践

新新能源技术,推动氢能业务布局及碳交易技术发展,深入开展绿色物流和绿色包装实践,积极参与国内外碳市场交易与政策制定,不断降低运营与产品全链条的环境影响。

2024年,公司参照ISO 14064和GHG Protocol标准开展内部碳盘查,将盘查边界由原先的5家扩展到14家。内部碳盘查的结果将帮助公司了解自身碳排放状况,为后续制定碳减排策略与实施低碳项目提供重要数据依据。

公司持续深化供应链的碳管理,于2024年开展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绿色供应链培训等工作,同时连续三年召开合作伙伴大会-ESG创新发展论坛,与合作伙伴共议可持续发展道路,协助供应商建立可持续性的管理意识。

公司通过建立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降低自身运营活动能耗,优化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具体节能减排行动详见“能源管理”章节)针对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公司通过购买碳信用降低碳排放。2024年,公司首次在自愿减排市场(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购买碳信用额度,项目类型覆盖植树造林、风能发电、高效灶炉等,全年共抵消54.23%公司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

为支持供应链碳管理数字化,公司在供应商关系管理(SRM,Supplier Relation Management)系统中新增了碳足迹模块,报告期末,已有约6000种物料完成了碳排放数据填报,为全面实现供应链减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面向121家供应商开展碳管理培训,累计培训时长216小时。

2024年公司进一步扩大供应商碳管理范围,完成了139家供应商运营层面碳排放盘查,60颗物料的产品碳足迹核算。

面向供应商开展碳管理专项培训等,提升供应链整体可持续性的能力。

公司秉承“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以光伏逆变器产品为基础,经过二十余年的深耕,积累了新能源电子电力技

电力电子转换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超携手客户每年可避免温室气体排放约二氧化碳**避免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平均发电碳强度计算。

清洁技术机遇

术与制造经验。公司已在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氢能等新能源细分领域形成协同发展的全面业务布局。

阳光电源物流运输减碳实践

阳光电源包装材料减碳实践

公司上线运输管理系统,并重点推进运输车辆的环保升级,引入更多电动和混合动力物料车辆,以促进物流碳减排。

2024年公司物流运输效率持续提升,电力和混合动力物流车辆占物流车辆比例为15%。

公司在物流运输过程种积极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并优化最小包装单位设计,以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2024年公司开始托盘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的同时,减少木托盘回收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备品部件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率提升30%。

阳光电源清洁技术业务规模

740GW

4.7亿吨

9495

氢能布局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领域的新能源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效、智慧、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拥有PWM制氢电源(Pulse Width Modulation Hydrogen Power Supply,脉冲宽度调制)、ALK(AlkalineElectrolyzer,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智慧氢能管理系统等一体化系统设备的研发制造和交付能力,并开发了离网、并网、微网多模式下制氢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20MW电解水制氢实证基地,同时已建成可再生能源变功率制氢及氢储能发电实证平台、PEM电解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电解制氢关键材料研究中心、德国氢能研究所。

案 例

2024年,公司依据ISO 14068-1:2023标准修订气候目标,依据ISO 14064-1:2018及《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reenhouse Gas Protocol)开展碳盘查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涉及排放的温室气体类型包括二氧化碳(CO

)、甲烷(CH

)、一氧化二氮(N

O)、氢氟碳化物

2028年,实现运营碳中和(范围一+二)

范围一(生产制造直接排放)

范围二(能源使用间接排放)

范围三

不可避免排放

价值链上游间接排放

价值链下游间接排放

电动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不再新增燃油车电动叉车取代燃油叉车推进食堂气改电方案,新建食堂均为用电类型公司配电系统不再新增含SF

的环网柜提高可再生电力使用比例实施节能改造,降低单位产品能耗要求供应商提供碳盘查和物料碳足迹数据,逐步建立公司供应商物料碳数据库对供应商进行ESG审核和评估提高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率优化运输路线和物流网络,提高运输车辆中电动和混动车辆比例。开发及推广低碳产品等购买碳信用抵消不可避免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2038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范围一+二+三)

2048年,实现供应链净零排放(范围一+二+三)

注:公司碳中和及净零排放目标、碳盘查的组织范围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合肥阳光智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水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阳光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亳州市道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阳光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阳光电源(深圳)有限公司,阳光电源(南京)有限公司,Sungrow Developers (Thailand) Co.,Ltd.,Sungrow Developers India Private Limited。如公司的运营控制范围出现变动,目标组织边界相应变动。

指标与目标

(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

)、三氟化氮(NF

)等,主要来源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直接排放(如燃烧汽油、柴油、天然气及气体逸散)和间接排放(如使用外购电力),以及价值链中的间接排放(如员工通勤差旅、采购货物和服务、废物报废处置等)。

阳光电源净零排放路径(2023年为基准年)

9697

阳光电源气候相关指标(单位:吨二氧化碳当量)

注1:本报告中,2022年国内运营地涵盖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合肥阳光智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及2024年国内运营地涵盖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合肥阳光智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水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阳光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亳州市道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阳光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阳光电源(深圳)有限公司、阳光电源(南京)有限公司。注2:《阳光电源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内运营地碳排放数据涵盖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合肥阳光智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对年度排放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追踪,报告期内对2023年碳排放数据进行修订,阳光水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阳光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亳州市道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阳光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阳光电源(深圳)有限公司、阳光电源(南京)有限公司补充开展了2023年度碳盘查,以统一2023年和2024年盘查组织边界、提升数据可比性。注3:用于比较的2024年范围2排放采用基于市场的排放数据。

阳光电源气候目标及进展(单位:吨二氧化碳当量)

阳光电源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细分指标*(单位:吨二氧化碳当量)

*根据重大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识别和评价结果,范围三其他未披露类别不属于重大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因此不进行识别和量化

阳光电源在日常办公运营及生产等环节中主要涉及的能源类型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电力等。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以及ISO 50001、GB/T23331、GB/T2589、GB/T17167等标准要求,确保能源使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公司依据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建立由“董事长(最高管理者)- 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管理者代表)- 能源管理工作小组 - 各事业部/中心”组成的能源管理结构,制定《能源管理手册》《能源监测和分析控制程序》《能源评审控制程序》《能源目标、指标与能源管理计划控

负责确定和批准公司的能源方针。授权能源管理工作小组开展能源管理活动。

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确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改进。

由ESG发展中心、设备动力部、生产中心、后勤服务部等用能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及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活动。负责能源绩效的监视、测量和分析,组织合规性评价工作,控制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根据运行岗位职责,负责运行设备的日常运行、巡检、维护和记录工作。

治理

制程序》等内部管理制度,保障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能源管理的总体方针高效、有序落实。2024年,公司已通过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覆盖范围包括阳光电源及下属子公司阳光储能、阳光电动力。

阳光电源能源管理结构

最高管理者

管理者代表

能源管理者工作代表

各用能单位

能源管理

100101

针对上述风险和机遇,公司已制定能源相关战略,以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为抓手,通过技术升级和意识宣贯等方式推

阳光电源能源管理相关风险与机遇

动节能减排,并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强化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确保能源使用的高效、可持续。

通过建立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公司降低自身及其供应链的能耗,优化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有效节省资源,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公司开发能源管理技术与智能平

战略

台,促进节能降碳,不断推动全行业的绿色发展。公司识别出能源管理相关风险与机遇,并分析其产生影响的时间范围、影响的价值链环节以及财务影响,以制定针对性战略。

为防范能源相关风险并及时把握机遇,公司将能源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融入内部管理流程,保障能源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展开。

为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公司通过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等方式,不断优化能源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2024年,公司节约电力约2,525MWh,节约用电成本约202万元。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阳光电源2024年度能源管理重点实践

阳光电源能源管理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流程

基于外部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外部利益相关方关注重点及公司业务开展情况,确定能源管理影响的重点环节,识别能源管理对公司自身运营及价值链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基于已识别的影响、风险和机遇,通过专家分析和量化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发生的可能性和在短期、中期、长期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优先级排序。

制定能源管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由能源管理小组定期对能源绩效指标开展监视、测量和分析,引入EMS能源管理系统。定期进行风险和机遇审查,识别任何超出偏好和容忍度的风险和机遇,及时改进调整能源战略与管理措施,并定期向最高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报告风险管理情况。

识别

评估

管理与监测

102103

为实现能源管理数字化,2024年,公司完成能源管理系统(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的搭建,通过对配电系统、空压系统、空调系统和各类传感器的运行数据

采集、统计、分析,打造智能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智慧节能平台,从能源绩效考核、能源精细化管理、能源智慧管理等三方面提高能源管理效率与精度。阳光电源能源管理系统

阳光电源能源管理目标及进展

指标与目标

公司已加入RE100和EP100倡议,致力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公司从自身运营出发,制定单位

产品生产能耗、能源生产率等能源管理目标,并设定用能指标,每年监测目标实现进展,确保目标达成。

104105

106107

公司重视环境合规管理,持续投入资源并采取系统性措施,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公司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强化环境监测和应急

治理

在环境合规、污染物与废弃物管理、水资源管理议题的治理方面,最高管治机构为公司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发展中心下设EHS管理部作为统筹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各业务单元、分子公司按照环境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各项管理措施。

环境合规管理治理架构

公司将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合规等ESG表现作为指标,纳入至相关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并依据年度考核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环境绩效薪酬考核方案的调研及内部可落地性评估,方案将于2025年随组织绩效指标发布,并正式融入高管薪酬管理,以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

公司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同时,公司制定并发布了《环境管理政策》《污染物环境保护规定》《节约管理办法》《无价值及呆滞物资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将环境管理融入到公司各项业务中,利用稳健的管理策略持续履

行企业环境责任。《环境管理政策》明确了公司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提高能源效率,并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管理水平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球生产基地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率为100%。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违反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的的行政处罚和诉讼,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0,环境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数量为0,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环境合规管理

管理能力,定期开展环境管理培训,提升全员环保意识,切实履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

环境合规风险识别与管理风险识别公司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了《EHS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程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识别潜在的

2024年,公司识别重要环境因素共18个,主要为危废随意丢弃、废气排放、化学品泄漏等,通过制定化学品管理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及流程、废气处理设施维修保养计划等,

环境风险点,并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确保各项活动符合环保标准。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更换滤芯等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报告期内,所有重要环境因素均控制有效,未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合规管理投入公司持续投入环保领域,2024年环保投入1026.4万元,包括加强污染治理、定期检测、开展培训教育等。

环境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公司建立了系统化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公司组织各部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辨识,重点关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化学品泄漏等潜在环境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在环境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公司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资源配置及处置措施等内容。预案编制完成后,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审,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审通过后,预案提交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公司根据应急预案的类型和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演练计划涵盖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场景,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水体污染等,并明确演练的

时间、地点、参与部门和人员、演练目标及评估标准。各部门按照年度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演练过程中,模拟真实事件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锻炼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演练形式包括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和综合演练等。演练结束后,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形成演练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将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纳入持续改进计划,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2024年,公司针对环境风险识别中的四类高风险项,如化学品泄露、危废泄露、环保治理设备异常和X射线辐射事故等,共开展环境应急演练23次,较2023年提升了35.3%;覆盖316人次,较2023年提升63.7%。

污染治理684万元环境应急49.1万元技术咨询16.2万元日常运维222万元定期检测19.4万元培训教育35.7万元

完善、改造和维护污染治理防护设施设备支出:包括废气、废水治理设备运行费用、危险废物处置费用、治理设施耗材及更换费用、污染治理设施维修保养费用化学品或其他污染物防泄漏、收集、清理工具、器材等费用环境隐患排查、环境管家服务、环境治理方案、环境管理能力提升方案咨询等支出厂区绿化、除虫、保洁、垃圾清理等用于维持厂区环境费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监测费用、排污监测费用等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支出,包括网络教育、内部培训、外训、法定从业资格证件培训

110111

环境合规审计

环境合规文化与培训

公司所有生产基地每年由外部第三方审核机构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同时不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及考评,实现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针对审核中的问题,发布整改流程督促责任部门责任人按期完成整改闭环,同时纳入后期重点监管

公司建立EHS培训课程库,每年开展EHS培训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结合人员能力矩阵制定EHS培训计划。报告期内组织环境管理知识类专题培训14期,共627人次参加,较

范围。同时,公司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废水、废气、噪声等排放检测,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及地区标准。报告期内,公司未受到过任何环境保护方面的处罚。

去年增加53.7%。此外,公司在线上学习平台上线《EHS法规普及》《环境保护》课程,面向全体员工学习进行环境合规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

外部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覆盖全部生产基地,每年开展一次,报告期内开展10次政府主管部门执法检查,覆盖所有生产基地,报告期内共开展7次客户不定期审核,覆盖公司所有业务单元,报告期内共计开展168次内部审核ISO体系审核(包括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等),覆盖公司所有业务单元及全资子公司,平均每两月一次,报告期内共计开展37次针对项目地、研发中心开展飞行审核,覆盖泰国工厂、德国研发中心、荷兰研发中心、西班牙售后服务中心等,报告期内共计开展11次

污染物与废弃物管理

112113

阳光电源污染物与废弃物类型及涉及运营环节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加强对污染物与废弃物的管理,公司制订《污染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并制定相关目标。同时,公司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

规范建立运行档案,制定监测计划并定期开展污染物监测。报告期内,无重大行政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污染物与废弃物监测方案和风险管理措施不存在重大缺陷。

废气管理

公司所涉及的废气经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高度15米的排放口排放,对员工及社区居民无影响,公司不涉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公司依据《污染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制定管控措施和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和流程,加强废气管理,制定监测计划并定期开展废气监测。公司设立单位产品颗粒物排放强度2025年比2020年降低75%,单位产品VOC排放强度2025年比2020年降低30%的目标,并已提前达成目标。各类废气排放数据,见可持续发展绩效表。

公司在所有生产基地采用源头替代、处理设施优化等方式减少废气排放,加强废气管理。源头替代:扩大UV固化涂覆材料(VOCs含量22g/L)替代聚氨酯三防漆溶剂型涂覆材料(VOCs含量529g/L)范围,减少VOC的排放,目前替代率64%;处理设施优化:对废气管道优化改造,提高废气收集系统整体捕集效率,改进废气除尘工艺,提高废气颗粒物过滤效率,降低颗粒物排放浓度等。

单位产品颗粒物排放量(单位:kg/GW)单位产品VOC排放量(单位:kg/GW)

2024

202420242023

202320232022

202220222021

202120212020

20202020

12.85

51.0

41.8

12.89

52.3

42.79

24.64

55.9

44.99

100.20

60.1

59.75

105.22

79.77

废弃物管理公司遵守《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法律法规。在内部制订《污染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设立到2025年无害废弃物回收率上升达到70%的目标,并已实现目标。各类废弃物排放数据,见可持续发展绩效表。公司通过环评、工艺过程、原辅材料清单等辨识出所有废弃物产生环节及类型,对照危险废弃物目录评估废弃物的分类,建立危险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名录,对产废部门开

展培训,确保各类废弃物在产生、现场贮存、转运、入库等流程全部符合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公司选择具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单位进行转运处置,同时对处置单位的合规处置进行不定期核查,确保按照法规及合同要求合规处置。此外,公司在日常管理中严格落实按照排污许可要求,通过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执法检查、体系内外审审核、外部客户审核、EHS管理定期检查、责任部门自查等在内的多项检查来确保日常管理的合规。在所有生产基地开展针对性的废弃物处理措施:

源头减量:重点原材料使用可循环工装代替纸箱和木托盘等传统包装物,木托盘内部循环利用。公司生产中心2024年推进断路器厂家使用周转车代替木质包装箱和木托盘,1个周转车可节省8个木包装箱及8个小托盘1个大托盘,全年可减少包装成本约300万元。末端增加循环利用率:冷却液空桶由生产厂家回收循环利用(可减少危废约80吨),废空桶(胶桶)由处置单位清洗后再利用等。设置一般固体废弃物仓库和危险废弃物仓库,用于废弃物暂存,交由处置单位运走后处置。

公司运营过程以生活污水为主,工业污水仅涉及淋水实验冲淋排水以及冷凝水等,工业污水仅涵盖COD和氨氮等常规污染物,且均达标排放,废水通过化粪池系统沉淀后经市政管网排出。各类废水污染物排放数据,见可持续发展绩效表。

废水管理无害废弃物回收率(%)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公司在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分销、安装和使用、废弃处置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参照ISO 14004、ISO 14044标准开展管理。公司制订《温室气体排放及产品碳足迹量化管理

程序》,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计划2025年规划低碳、低废指标,纳入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

原材料优化

产品轻量化设计

产品使用寿命延长

每1kg原生电解铝的平均碳排放量约23.5kg,而低合金钢仅1.4~2.2kg,通过使用高强度薄壁钢材逐渐代替铝材,降低碳排放。*

*计算数据来源于ecoinvent

以某项目为例,通过仿真模拟,减少了5款支撑方案的打样验证实验,节约打样费用、实验费用,并减少了项目周期。基于最佳方案确定铜排支撑方案,相较初始方案,单款产品可减少M6螺钉32颗,按年产量1万台进行计算,共可减少螺钉32万颗,可减少工时2000小时。某款产品通过仿真模拟,优化后的扁管根部应力仅为原始方案的6%,产品寿命提升约85%,目前已经正式量产

资源管理

在“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指导下,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ESG发展中心作为协调部门,协调研发、采购、生产、后勤、设备等部门在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阶段纳入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

2024年阳光电源在EPD Italy运营平台上为1+X系列光伏逆变器完成EPD注册与发布,继SG350HX系列之后,是公司在EPD Italy发布的第二份EPD声明。根据ISO 14044、ISO14025、EN50693等国际标准要求以及EPD Italy发布的PCR032方法学指南,阳光电源对这些产品展开了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估,纳入评估范围的影响类别包括:全球变暖潜势、非生物耗竭(化石燃料、矿物质)、水资源枯竭、酸化、生态毒性、富营养化、臭氧耗竭、光化学臭氧形成等。此外,公司在2024年同步启动了PowerTitan系列储能电池模组和储能系统的EPD认证工作,预计在2025年正式

发布。依据ISO 14044和ISO 14067标准,以及对应产品的PCR准则,公司完成了21款产品产品碳足迹核算,其中4个系列(10款产品)逆变器获得产品碳足迹认证,2个系列(8款产品)逆变器获意大利EPD环境产品声明。其中,SG350HX二代产品在电路设计及包材设计上进行了优化,二代产品相比一代产品在原材料使用上实现了减量,产品总重降低约6%,进而在各个生命周期阶段都促进了二代产品的减碳,原材料获取阶段碳排放降低近10%。获取阶段碳排放降低近10%。

环境产品认证

产品设计阶段: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拆卸设计和材料选择,提升产品的可回收性和可再利用性。产品原材料选择:公司鼓励供应商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绩效,达到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包装物循环利用:

选择专用工装车、尾板箱(标准包装)代替原本的纸箱、木托盘包装和运输。冷却液包装桶供应商回收循环利用。冷却液包装桶(120升)原先作为危废处置,2024年9月开始回收利用(可以收集回收数据),已实现降低危废处置50吨,节约费用约3万元。产品回收:与机构和客户协同合作,在产品生命周期末端进行产品回收,符合WEEE指令要求。废弃物回收利用:报废的纸箱、木托盘等选择交给可回收利用的处置单位,如纸箱采取粒子再造重新造纸、木材加工后代替传统锅炉燃料、废胶桶清洗后再次利用等。中水回用:计划2025年在食堂增加中水收集处理系统,用于道路冲洗和绿化;在储能工厂淋水实验室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预计年节水1.6万吨。

水资源管理

公司运营过程主要涉及生活用水,包括办公用水、食堂用水、绿化用水、宿舍用水等,均来自市政用水。阳光电源、阳光储能在对来料检验及成品检验中会开展淋水试验,此部分冲淋水涉及工业用水及排水。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节约用水条例》《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公司内部制订《节约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并设立2025年单位产品水耗强度比2020年下降40%的战略目标。公司用水遵循节约管理,定期统计、分析、公布用水与节水状况,在保障供应的同时,努力节约水资源。强化源头节水减量,新导入的用水设备在选型上优先考虑低水耗的绿色产品。实施雨水综合调蓄,新建和改造的建筑将“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列入设计需求。

在用水设施改造方面,公司不断增加感应式水龙头的覆盖率;对原本老旧、分散的冷却水塔进行改造,集中设置,减少冷却水塔数量,同时选择节水型冷水机组,降低用水量;绿化灌溉优先使用节水型喷头等。单位产品水耗强度(单位:kg/kW)

20242023202220212020

0.48

0.47

0.55

0.56

0.75

118119

公司重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新能源电站业务时,始终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开发”的理念。在选址、规划、建设及运营等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确

中国山地、农业(除基本农田)、近海、养殖水面、草原(不含基本草原)、林

地(不含Ⅰ级保护林地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荒漠、沙漠、戈壁滩、盐碱地、建筑屋顶和停车场等

自建电站、合作伙伴独立电站

山地、农业、草地、湖泊、水库自建电站

自建电站自建电站自建电站自建电站

山地、农业、草地、湖泊、水库山地、农业、草地、湖泊、水库、沙漠山地、农业、草地、林地、湖泊、水库、河道、近海农业、草地、沙化土地

南美东欧中亚东南亚澳洲

为保护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发展,在新能源电站开发过程中,公司设置专项工作组,主要涉及环境评价、环境治理、水土保持、资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动物迁徙及生物多样性等工作,确保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涉及生态环境问题时,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参与决策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公司遵守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外部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

公司新能源电站运营点及所涉及生态系统类型

保项目对周边环境生态不造成额外扰动或破坏。报告期内,不存在公司运营点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情况,未发生侵犯原住民权利的事件。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公约》《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等,并制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内部制度,包括《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管理规定》、《管理手册项目EHS管理分册》、《风电项目设计过程管理规定》、《光伏项目设计过程管理规定》、《国内项目红线图管理规定》等。公司制订并公开发布《环境管理政策》,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承诺。

治理

涉及的运营点生态系统类型运营环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司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培训对象主要为开发、前期、技术、工程人员。公司多次邀请外部专家开展相关培训。此外,公司在开展光伏、风电项目过程中,充分发挥渔光、农光、林光、草光等特点及优势,在促进

发展当地经济同时,也积极地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纳入到主体工作中,促使项目与环境协调建设。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二期100MW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用地少,因此光伏发电项目的选址大都在沙漠、弃用耕地、水面、山地、采矿回填区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在采矿回填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一方面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保护和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但采矿回填区会存在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包括严重的水土流失、边坡塌方、光伏组件及线路损坏等问题。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二期100 MW光伏发电项目中,公司设计了采矿回填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排水及环境治理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通过排水方案设计、土地平整治理、边坡治理、冲沟填方治理、“光伏+绿色种植”等方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既改善了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环境,又增加了其发电效率,同时恢复和改善了采矿区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使矿山环境及水土流失得以根治。

案 例

阳光电源开展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以识别和评估业务运营过程中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依赖性和影响性风险。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风险识别与管理

122123

124125

产品质量与安全

公司产品质量与安全议题由品管中心负责,相关事宜定期汇报至品管中心总经理、分管高级副总裁以及董事长。公司产品质量与安全覆盖公司的各类产品,包括逆变器(地面电站、工商业领域、户用系统、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电控系统、充电桩等。公司遵守《产品质量法》,以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推进相关业务运行IATF16949:2016汽 车 行 业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IECQ-QC080000:2017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 27701:2019隐私信息管理等体系标准、ESD20.20静电放电防护管理等行业及产品差异化标准体系,构建系统性、可复制、差异化的集团管理体系,并持续高效运营。同时参考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ISO 22301:2012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识别内部运行差距,推动偏差改进,不断完善并夯实管理体系运行基础,

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违规事件,未受到行政处罚。为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用且有效,公司内部建立《内审工作管理规定》,组建内审员团队,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持续评估业务过程符合性。同时从问题出发,聚焦问题解决与风险规避,开展问题导向的逆向审核。公司聚焦产品质量提升,围绕各项体系标准要求,构建覆盖研发质量、供应链质量、制程质量、客户质量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围绕产品全流程实现,设定质量成本率、产品故障率、测试缺陷率、进料检验合格率、制程流通率、产品最终检验合格率等指标,按季度、年度进行评价考核;针对运行偏差项制定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治理

研发:基于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策划新产品质量管理计划,纳入目标及度量管理,风险及问题管理。同时从顶层策划进一步强化风险识别能力和问题闭环有效性,试点DFMEA质量工具,从产品设计初期,开展风险识别,保障产品研发过程质量,提升产品可靠。公司在研发过程中考量有害物质管控,同时注重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电磁兼容等议题。SG75/110/125CX-P2产品获得IEC EN 62109-1/-2,EMC等安全认证,涵盖欧盟以及需要IEC标准的地区市场要求PowerTitian 2.0、ST5015HX Series系列产品获得UL 9540安规认证,涵盖电气,电池,热管理等议题,涵盖北美区域市场要求。供应链:完善供应商管理规范、供应商绩效评价,并细化供应商准入审核、年度审核、过程审核评价表,制定年度评价计划,有序开展供方评价。建立物料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依托信息化系统,基于风险思维,识别器件选型、认证测试等关键过程,标准化交付要求,实现从供应商引入需求评估到绩效评价的全流程管控,持续改善;要求供应商签订环保承诺书并上传SRM系统。建立可靠性实验室,并通过CNAS认证;实现生产物料100%覆盖,关键项目参数全监控。

制程:根据产品特性和行业要求,建立《整机目视检验规范》《光伏并网逆变器成品检验规范》等标准,有效评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表现。建立《生产线挑战件管理细则》《三级稽核体系管理细则》,从预防到改进,全过程精细过程管控,利用自动化和数字化提升检验效率。实现功能测试一体化,覆盖率100%;过程关键工序自动化率90%+;引入机器视觉检验,关键工序故障数降低为0。修订《不合格品及可疑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采取标识、隔离,并建立不合格品记录,结合数字化系统进行智能管控,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与交付。产品安全项目作为上线必检项目,在生产过程会对关键元件间的电气距离进行测量,整机产品按照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要求的进行安规测试,如绝缘耐压、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项目,保障产品设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及设计要求。客户质量:建立《8D管理规定》《产品故障(失效)反馈与处置管理规定》《产品质量风险控制办法》等文件与流程,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级管理;搭建QMS系统,打通与GSP系统传输路径,及时获取客户端反馈信息,并实现问题解决与分析;同时针对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实行专项管理;推进问题闭环,降低因质量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客户损伤,持续提升顾客满意。

全生命周期质量与安全管理

为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用且有效,公司内部建立《内审工作管理规定》,组建内审员团队,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持续评估业务过程符合性。同时从问题出发,聚焦问题解决与风险规避,开展问题导向的专项审核。2024年开展内审14

公司每年开展集团年度质量大会,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可靠性;开展质量高层研讨会,针对质量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落实事业部作为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开始从产品设计上考虑产品质量。

次,覆盖销售、供应链、研发、生产、售后等全流程。审核总项1669项,不符合371项,内审关闭率100%。识别发现69例潜在安规风险,均已完成风险分析和改进,报告期内,客户未反馈产品安规相关问题。

参考ISO 10015&10018标准,优化质量培训过程,根据授课对象岗位职责,匹配适宜的质量课程。2024年面向集团事业部及业务部门开展岗位定制化质量课程培训共135课次,参与4596人时。

质量审计

质量文化与培训

阳光电源及分子公司质量、环境、OHS等体系认证列表

?

?

??

??

阳光电源以本地化服务为核心,以智能系统平台为支撑,构建线上线下紧密协同的服务支持体系,提供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以专业、高效的服务提升服务

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为更有效地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公司制订《售后事故处理流程》《有偿服务管理规定》等制度。为应对客户关系相关

公司积极维护客户权益,通过官方网站、投诉热线、在线客服、电子邮件、投诉函、云平台、面谈等多种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客户沟通渠道。2025年,公司计划构建统一的全球客户服务中心平台,将电话热线、邮件、社交媒体、官网等全渠道的客户信息接入,并通过AI客服机器人等方式,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客户沟通体验。

效率和响应速度,不断超越客户期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报告期内,未发生违反有关营销传播(包括广告、促销和赞助)的法规和/或自愿性守则的事件。

的风险,例如客户投诉、危机管理等,公司采取客户沟通、客户培训、负责任营销、客户满意度调研等方式,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针对客户投诉,公司明确投诉处理的流程和责任方。根据《顾客投诉管理规定》,建立客户投诉响应机制和流程,流程包括接收投诉、分析投诉、回应客户、解决问题、反馈等环节,坚持“快速响应、每诉必查、及时答复、纠正预防”的原则,多层次规范客户投诉处理。

治理

客户沟通

客户关系管理

130131

客户培训

负责任营销

客户满意度

公司建立业务区域-全球技术赋能部-研发三级技术支持体系,全球技术赋能部技术支持工程师作为三级技术支持体系的中间枢纽,作为总部服务代表深度参与产品研发,为新产品研发输入可安装可维护性建议,并输出产品维护及培训材料,赋能区域技术服务工程师;技术服务工程师在现场即时开展客户培训,提升运维工程师技术水平,规范安全和技术操作,提高常见故障的快速处理能力。

阳光电源坚持负责任营销,制定规范的销售、推广、服务、信息安全等工作流程和标准,建立内审机制,确保营销过程中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将合规意识贯穿在营销全流程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放心满意的产品与全套解决方案,实现共赢。

公司始终坚持顾客导向,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19038-2009《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GB/T19039-2009《顾客满意度测评通则》及 ISO 10001-10004系列标准,优化客户投诉与问题解决流程,重新设计客户满意测评问卷,依托GSP系统,开展面向全球客户的满意度测评,同时导入GB/T27922体系,完善内部服务流

集团总部设立培训实践中心,由内部认证的讲师担任培训师,针对客户电站现场产品运维难点、运维技术更新,编制各类产品、运维等系统化培训资料,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培训形式提升客户运维团队综合运维能力。2024年总部来访培训62场、现场培训35场、线上培训16场。

为贯彻公司品牌及商标战略,合法规范使用商标,保护核心品牌资产,公司在2024年制定《商标使用管理细则》。同时,为规范商务合作中公司使用客户logo行为,规避商标侵权风险,推动商标使用合规管理,维护集团商誉和品牌形象,公司制订《商务合作LOGO使用管理规定》。

程,获得12星级认证。2024年阳光电源客户满意度93.7%。公司通过客户满意度调研,识别客户反馈的建议和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和策略,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打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与支持。

提高产品可靠性:优化各阶段质量控制流程,从规划设计端严把质量源头,持续加强精细化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交付及时性:持续优化供应链,合理配置产能,提高协同交付能力,加强安全库存设置有效性,减少交付潜在风险。传递品牌形象:持续追求卓越,力求产品及服务超出顾客期望,加强本地化品牌文化的建设,积极传递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响应及时性:加强服务团队培训,提高服务团队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常见问题,建立智能客服系统,快速响应,合理规划人力。加强客户培训,增进沟通互动:定期收集客户对培训内容、频次和方式的反馈,优化培训方案。增加与客户的沟通频次,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持续改进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可持续供应链

132133

公司针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相关事宜的管理与执行机构主要为公司采购中心,负责统筹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管理工作的策划、实施、监督、风险评估控制与绩效评价等。以及在供应商全生命周期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管理。采购中心定期将相关事宜汇报至采购中心总经理、分管高级副总裁及董事长。为承接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采购中心设置供应商管理团队,统筹供应商管理及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管理事宜,并就工作计划与进展情况定期向采购中心汇报,同时也与ESG发展中心、法务与合规等部门保持联络以获取合规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动态及要求。由ESG发展中心将可持续供应链相关议题实践进展定期汇报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程序》《供应商开发管理规定》《供应商绩效管理规定》《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管理规定》《供应商关系管理规定》《供应商行为准则》《供货协议》等制度文

件及协议,加强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各分子公司参照采购中心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供应链进行管理,不断提升供应链可持续水平。公司对供应商准入、筛选、审核及日常管理各阶段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司参考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劳工标准、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经合组织关于来自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矿石的负责任供应链尽职调查指南》等国际权威标准,制订并持续修订《供应商行为准则》,涵盖人权和劳工权益、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商业道德、管理体系框架五大板块。为确保公司采购实践符合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规定对应要求,公司持续审查采购实践,确保采购要求与《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管理规定》保持一致。公司通过合理制定订单条件,支持供应商遵守《供应商行为准则》和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要求,避免公司的采购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潜在冲突,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为及时感知、控制和防范采购业务风险,加强风险管理,维护公司利益,结合公司采购管理相关要求,采购中心制定《采购风险管理程序》,明确风险管理流程。

依据风险因素将供应链相关风险划分为社会环境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进一步划分为系统内部风险和社会宏观环境风险,系统内部风险如单一供应商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合作伙伴风险等,社会宏观风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汇率、市场需求、行业政策等。自然环境风险如山洪,海啸、地震、闪电、雷雨、山体滑坡等。

风险识别 风险匹配 风险评估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应对策略控制计划管理 控制计划验收

对相关风险持续监测,定期通报风险关闭进度,直至风险消除或达到风险控制目标。

1.风险分类

2.风险识别与评估

3.风险控制

4.风险监测与防范

治理

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

供应商筛选

供应商准入

公司采购中心制定《供应商关系管理规定》,例行对存量供应商开展定位评价,筛选区分出战略、瓶颈、杠杆和一般供应商。主要评价维度因素包括采购规模、供应风险等。

在供应商准入阶段,公司采购中心参考RBA责任商业准则、ISO 14001、ISO 45001及SA8000?等企业体系认证及相关环境、社会法律法规,判断供应商资质满足情况,同时对供应商开展尽职调查。此外,供应商需要签署《廉洁协议》《保密协议》《供应商行为准则》等,制造商需额外签署《供应链产地信息声明》。供应商开发管理过程设立过会评审机制,

此外,每年的ESG审核名单会依据综合因素进行筛选,除商务、交付、质量因素外,还额外将风险考量纳入考虑范围。

提升寻源科学性和合理性。过会评审后,根据供应商ESG审核报告,从人权和劳工权益、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商业道德等维度评估供应商的ESG表现。根据阳光电源供应商行为准则,对于可持续发展表现好的供应商,阳光电源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供业务合作机会。

业务相关性:年度采购金额,供应商定位与配合度等。特定国家风险:依据供应商所在地纳入高风险国家管控,如中非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的矿产,会导致人权侵害及环境破坏风险。合规风险缓释:上一年度开展的合规风险筛查中出现的相关潜在风险供应商,以及即将超出审核有效期的供应商。

包括实体信息、产品类型情况等。对供应商开展业务资质审查,以保障即将开发的供应商满足业务合作基本条件,其中制造商需通过ISO 9001认证,此外,制造商还应建立计划逐步推动导入ISO 14001、ISO 45001及SA8000?等体系认证。借助公开信息,对供应商进行风险筛查,杜绝重大合规风险和经营资质风险。原则上对所有新准入制造商开展现场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分为供应商资质及商务、供应商研发系统、供应商质量体系、ESG审核。 其中ESG审核参考RBA等标准,以确保即将开发的供应商无重大潜在风险。供应商需要签署的协议主要有《廉洁协议》《保密协议》《供应商行为准则》,制造商需额外签署《供应链产地信息声明》。针对备选(研发)供应商或备选(售后)供应商,需完成《供货协议》《环保承诺书(RoHS指令承诺)》《环保承诺书(REACH指令承诺)》的签署。

1.基本信息审查

2.业务资质审查

3.合规风险筛查

4.现场审核

5.协议签署

134135

供应商审核与评估

供应商培训与发展

为对供应商实施审核管理,为公司所有面向供应商的审核工作提供指导,规范审核工作全流程,提升审核专业度,采购中心依据《ISO 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等标准制订《供应商审核管理规定》。在审核维度方面,主要分为质量体系、研发系统、商务与资质审核、ESG审核;在审核介入时机方面,主要分为新供应商准入审核、存量供应商年度审核;在审核形式方面,主要分为阳光电源二方审核和委托第三方审核。采购中心负责制定供应商ESG年度审核计划,品管中心负责制定供应商质量年度审核计划,分别对重点关注供应商实施ESG审核和年度质量审核,根据审核发现制定整改提升计划并按期推动供应商进行不符合项整改。根据《供应商行为准则》,对于ESG年度审核表现差,甚至是违反可持续发展红线要求的供应商,阳光电源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降低其采购份额或限制业务合作机会,直到取消合作关系。公司通过ESG审核评估,识别供应商良好实践、待改进机会和不符合项等,以及相应的支持证据。对于不符合项,要求供应商制订纠正行动计划(CAP),公司跟进供应商CAP,确保不符合项关闭和合作关系的持续改善。对于审核零容忍项,通过“采购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跟进、监督、验收直

为助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水平提升,阳光电源定期组织供应商开展ESG能力建设活动,包括ESG培训、合作伙伴大会、碳管理培训、经验分享交流等,具体介绍公司供应链ESG推进及供应链减碳计划、ESG概念及

至关闭。报告期内,公司针对92家供应商开展ESG审核,识别出具有重大潜在负面影响的17家供应商,均开展纠正/改善措施,公司持续跟进CAP闭环,17家供应商全部完成整改,消除了对应的负面风险。公司通过QC080000认证(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和制造),将RoHS、REACH、电池法规、包装指令等纳入有害物质管理体系。针对供应链有害物质管控,公司从供应商和物料维度双重管理有害物质的引入过程,管控方式包括协议约定、现场审核、来料测试、资料审查、绩效考核等。在供应商ESG审核表单中纳入受管制物质、固体废弃物管理等指标。针对《欧盟电池法规》要求,公司重新修订《环保承诺书》及新制定《环保承诺书补充协议》,并要求所有相关供应商签署确认。报告期内,签订了有害物质限制要求的供应商百分比为85.25%。针对反腐败与反贿赂,公司制订并与供应商签署《廉洁协议》,并制定《供应商黑名单管理规定》以强化公司对供应商违约失信惩戒力度,防治商业贿赂和恶意欺诈行为,规范各级人员廉洁从业行为。对出现腐败贿赂情况的供应商,视其影响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采取不同惩戒措施。同时,公司按年度向供应商传达《供应商须知》,宣传公司供应商反腐败反贪污政策。在ESG审核过程中,公司对供应商反腐败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验证,确保供应链的透明性与诚信经营。

关键议题实践。2024年,公司针对138家供应商开展ESG培训,针对5家供应商开展绿色供应链专项能力建设,供应商参与ESG培训时长798.9小时。

供应商行为准则与ESG审核培训:面向供应商介绍阳光电源的供应商行为准则并召开ESG审核启动会负责任矿产培训:负责任矿产知识介绍及调查表填报要求碳足迹:介绍碳的基础知识,及介绍碳足迹工作要求及流程人权与劳工:介绍人权与劳工的基础知识,童工、未成年工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供应链韧性管理

负责任矿产管理

同时,公司对内部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同事开展1期外部培训,邀请采购中心涉及可持续供应链的同事参与,培训时长16h。

公司每年结合产品规划评估供应商资源匹配性,保障供应链稳定。同时,响应全球供应链建设步伐,积极储备本地供应商,提升本地采购率,2024年,阳光电源在中国地区本地

负责任矿产治理钽、锡、钨、金,以及钴是电子产品功能运作必要材料,阳光电源不直接采购矿产,并要求供应商也不能使用冲突矿产物料。阳光电源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地区矿产供应链尽职调查指南》或同等和公认的尽职调查框架制定负责任采购政策。公司在供应商管理团队下设立供应链合规团队,负责识别与管理负责任矿产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并验证供应商的遵守情况。公司制订并要求供应商签署《供应商行为准则》《不使用冲突矿产承诺》《供货协议》,明确要求供应商需针对冲突矿物的合规性做出承诺,禁止使用冲突矿产。要求供应商建立和实施尽职调查政策和管理体系,以识别原料和原件/部件来自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地区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和控制此类风险。同时,公司制订《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管理规定》,根据往年调研结果及内外部客户需求,制定供应

培训主题涵盖ESG审核标准、ESG风险识别与管理流程等。

采购率为92%。此外,公司建立了实时滚动的供应商风险数据库,并形成内部推送机制,助力采购业务决策,保障了供应链稳健运行。

供应商绿色供应链辅导公司积极开展工信部“绿色供应链认证”,推动供应商依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并开展包装优化等实践工作。2024年推动80%新供应商开展绿色供应链的自评工作,并根据过往采购金额,推动139家存量供应商开展绿色供应链评价工作。2024年10月,公司对5家供方进行了线上/线下的绿色供应链辅导认证计划,其中1家经过了现场辅导。

案 例

商冲突矿产尽职调查计划,确认调查范围与调查时间,按期开展供应商负责任矿产调查,有效识别和管控相关风险。负责任矿产风险管理公司将负责任矿产纳入供应商ESG审核项目,对供应商进行审核,推动供应商对其上游开展负责任矿产调查,确保产品不直接或间接使用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地区的矿产。此外,要求供应商将阳光电源的要求应用于其供应商,贯穿供应链的各个层面,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对于供应链可追溯性的要求。针对关键物料供应商开展冲突矿产报告模板(CMRT)和(EMRT)调查,2024年完成重点供应商调查,未发现供应链存在违反冲突矿产条例情况,来自含有冲突矿产的产品的收入为0。阳光电源推动一级供应商向供应链上游追溯,确定供应链中的冶炼厂和精炼厂来源,以此确定冲突矿物是否有来自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风险。2024年,公司对产品中

136137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物料进行识别,将可能含冲突矿物的重点物料进行记录,对涉及这些重点物料且未在2024年开展过尽职调查的供应商进行CMRT和EMRT调查。用以识别其所供产品中的3TG、钴和云母的来源的风险情况。所调查的供应商已全部实现100%无冲突矿物。未来公司将对供应链中的更多家供应商进行冲突矿产调查,并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第三方独立审计。公司在2024年开展负责任矿产尽职调查,覆盖了195家供应商。结合2023年的数据,覆盖了大部分可能含有冲突矿物的重点物料,未识别到冲突矿产风险。2025年,公司计划扩大调查范围,覆盖对更多供应商的调查,同时扩大矿物的范围,扩展到锂、镍等矿物,保证冲突矿物来源合规。2024年度负责任矿产尽职调查虽未识别冲突矿物风险,但是其中9家供应商未能够识别全部的矿物冶炼厂信息。基于此,公司开展了风险缓释专项,对于9家供应商开展培训与交流,最终通过进一步调查确认,最终确定冶炼厂都来自

3TG、合规冶炼厂家分布钴、云母

于无风险地区,不涉及受冲突影响地区。若出现冲突矿物风险,公司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用于解决后续可能会识别到的风险:

1、冶炼厂/精炼厂认证:阳光电源对已识别的冶炼厂/精炼

厂进行排查,确认是否都处于合规冶炼厂目录中,若发现目录外的冶炼厂/精炼厂,会推动供应商对相应冶炼厂/精炼厂的审计和认证计划。

2、冶炼厂/精炼厂停用,推动供应链中不合规和非审计中冶

炼厂/精炼厂参与审计和认证计划时,如果冶炼厂/精炼厂绝接受审计和认证,公司将要求供应商移除未经审计和认证的冶炼厂/精炼厂。

3、若发现其他冲突矿物的潜在风险时,公司将依据风险管

理程序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控制计划,保证风险项能够被及时的关闭。

总数亚洲欧洲

总数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

大洋洲非洲美洲

138139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用户、供应商、员工等相关方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最高管治机构为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由郑桂标先生担任公司首席信息官(CIO)。公司成立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下设数字化推进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及应急响

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项管治机构,全面统筹集团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管理,指导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科学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对集团整体的信息安全与隐私风险进行防范与管控。公司董事长、首席信息官和相关公司高管担任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成员。在管理层面,公司成立数字化推进办公室及信息安全小组,负责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工作的总体纲领和方法的制定,信息安全整体工作的推动,并及时向公司高级管理层及监管主管部门进行上报,对个人信息主体进行通知等。同时成立信息安全执行组,负责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工作的执行落地。在独立审计层面,为监督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情况,公司成立安全合规组,负责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工作的监督与评价。各分子公司参照总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协同开展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管理工作。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

应和处置工作;成立信息安全小组,负责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此外,成立各事业部、分子公司信息安全执行组,负责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工作的执行落地。

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以及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数据安全或泄露客户隐私的事件。公司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在公司内部进行合规性风险评估,并在公司外部进行客户诉求调研,制订了30余项符合国内外公认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与个人隐私安全合规标准体系文件,包括《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管理规定》《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组织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信息资产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事件管理制度》《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业务连续性计划》《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合规性管理制度》《员工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管理手册》,公司有关信息安全的内部政策均向所有员工在内部开放。2024年新增《信息安全检查流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管理规定》《中国数据出境管理办法》《保密管理程序》等保障公司内部业务平稳运行。

治理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管理规定》:此规定旨在提高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处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阳光电源以及阳光电源相关资产、面向客户系统应对安全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制定本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管理制度。《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定》:此规定旨在提高阳光电源网络安全漏洞处置能力,最大限制减少网络安全漏洞对公司造成损害和影响。明确网络安全漏洞处置依据和规范,确立网络安全漏洞相关奖惩制度,制定本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定。《信息安全检查流程》:此流程旨在提升阳光电源信息安全建设能力,及时有效应对网络安全漏洞、数据泄露、数据盗窃等信息安全风险,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化信息安全检查流程,可有效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进而构建稳固可信的信息。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识别与管理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相关风险管控流程,每年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各事业部开展审计工作,通过自评估、自检查,识别信息安全相关风险。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管理流程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相关,包括VPN系安全隐患、数据跨境相关法规差异问题、数据分类分级标准不够科学等,为应对相关风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①在网络安全方面,评估并替换VPN系统,做好安全配置与

运行监控;UAT(统一接入终端,Unified access terminal)正式上线。

②在数据跨境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出境、数据

跨境合规体系:制定《中国数据出境管理办法》,规范境内个人及敏感数据出境管理,落实安全措施与申报义务;对标欧盟GDPR标准,建立《欧盟跨境数据传输管理指引》,保障业务数据跨境流动合法安全。

③在数据分类分级工作方面,公司制定分类标准明确数据类

别,基于此分级管理并采取对应保护措施,定期审查更新以适配业务与数据变化。

④在商密体系确定与制度修订方面,公司识别评估商业秘密

并分级,建设包括制度、技术、物理等多层面的商密体系,依情况变化定期修订完善制度并加强员工培训。

⑤在信息安全事件和漏洞管理方面,公司建立监测与报告

机制,定期扫描评估漏洞并修复,按应急响应计划处理事件,利用新工具提高效率,事后复盘改进形成闭环。

⑥日常工作方面,公司制定信息安全培训计划、采用多样方

式开展,覆盖新老员工;日常运维明确制度流程,加强关键系统管理及变更控制;信息安全保障上建立体系,与外部合作获取情报,定期审计评估确保合规有效。

140141

内部审计:每年开展1次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管理体系内审外部审计:阳光电源、阳光慧碳、阳光智维已获得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阳光电源已获得ISO 27701隐私管理体系认证。每年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1次监督审核,每3年开展1次认证更新,全面覆盖公司经营与管理所涉及的信息系统,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各个层面,到隐私信息的全生命周期保护,实现了系统性的规范与管控。未来,公司将逐步推动分子公司开展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认证。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认证与审计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与脆弱性分析

公司针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定期开展内部与外部独立审计,报告期内累计开展6次信息安全内部审计,2次第三方信息安全审计,8次网络安全登记保护测评。同时,公司信息安全部

公司制订《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事件的管理,规范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并建立应急预案和事件响应程序,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信息系统业务正常、稳定开展,隐私受到保护和合理的管控。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事件识别与管理流程:

①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分类:综合考虑事件的起因、表现、

结果等对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等7个基本分类。

②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分级:依据信息系统损失以及公司业

务影响范围与程度对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分级。

③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监控:各部门监控人员对信息安全事

件进行全天实时监督和响应。

④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报告:安全事件发现人发现安全问题

在2024年启动开展覆盖全公司的信息安全风险自评估工作,生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公司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

后,应立刻依据《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紧急联络表》,向部门信息安全专员、信息安全负责人或相关安全事件紧急联络人以及部门进行报告。

⑤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调查与评估:分析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关对策以及安全规定本身是否存在漏洞,并依据具体情况向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以及公司管理层报告,制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工作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排查。

⑥信息与隐私安全事件总结:确保所有活动被恰当记录,并

及时更新信息安全事件数据库,定期进行事件回溯。公司定期针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定期开展第三方脆弱性分析,包括模拟黑客攻击行动、渗透测试等。公司于2024年春季和秋季组织2次"攻防演练"活动,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执行,识别内部各信息安全资产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2次实战演练识别出一些风险漏洞,并及时将相关漏洞信息分发至相关部门,推动完成漏洞整改与修复工作,有效降低公司信息安全风险,提升公司抵抗外界网络安全攻击的能力。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

2024年公司开展35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专项培训,主要覆盖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保密管理意识,开发安全培训,工控安全培训,数据跨境合规培训等方面,覆盖6000余名员工。定期针对《保密管理程序》等制度文件面向全体员工开展考试,并在阳光e起学平台上线相关课程资源。同时,公司在内部办公平台运营信息安全服务号,主要为日常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案例详解等,覆盖公司全体员工。

此外,公司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管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畴,公司员工行为或应急措施不及时、不到位而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及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评估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及损害程度,并依据《员工奖惩管理规定》处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阳光电源承诺尊重和维护所有员工的人权,不论其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性取向、年龄、残疾、国籍或其他身份特征。公司制订《阳光电源社会责任管理手册》《禁止强迫性劳动控制程序》《童工和未成年工管理程序》《禁止歧视、骚扰和惩戒性措施管理程序》《社会责任评估管理程序》《招聘录用管理规定》《派遣员工招聘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保障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派遣员工、兼职和实习员工)基本权益。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时参考联合国国际人权宪章,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SA8000?标准等,制定《全球人权政策》。包含禁止童工与强迫劳动、反歧视、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工作时长、员工健康安全等内容,覆盖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

工、派遣员工、兼职和实习员工)和商业运营全过程,我们亦要求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积极遵守此政策。阳光电源2021年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遵循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公司遵守国际劳工组织(ILO)的10个核心公约,包括《同工同酬公约》《最低就业年龄公约》《禁止童工劳动公约》《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强迫劳动公约》《废除强迫劳动公约》《职业安全与卫生公约》《结社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公约》《组织权和集体谈判权公约》《职业安全和健康促进框架公约》。同时,公司满足全球运营地的各项人权相关的法规要求。公司通过SA8000?体系认证,每年完成外部审核两次,内部审核一次,覆盖SA8000?体系全部条款。2024年3月、9月开展两次外部审核,8月开展一次内部审核。

治理员工雇佣与权益

146147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人权管理体系,获得SA8000?:2014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反歧视、禁止强迫劳动等政策,打造公平、包容的工作环境,确保公司用工合规,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公司建立了投诉和举报机制,员工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匿名举报人权方面的违规行为,由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申诉调查和结果反馈。ESG发展中心定期对公司人权管理工作

公司的人权尽职调查聚焦自身运营、分子公司和供应链,采取内部审核和三方机构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协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对于公司整体的人权风险,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两个可量化的指标每年开展风险评估,识别易受人权风险影响的议题与对象,采取控制措施,持续改善并降低风险。尽职调查结果由ESG发展中心汇总后向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和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汇报。针对供应商人权风险评估,通过线上平台风险实时监控和供应商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可能面临高风险的供

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将人权相关目标(含多元化与反歧视、禁止强迫劳动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相关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汇报。公司制定《社会责任风险评估管理程序》,确定了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控与改进的管理机制,确保公司的人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应商,并针对人权相关不符合项推动供应商制订纠正行动计划(CAP),持续跟踪供应商改善。2024年公司开展人权尽职调查,已评估风险、已确定风险、已采取缓解措施的范围覆盖100%公司运营业务范围,并针对所有核心业务开展人权风险尽职调查,涵盖童工及未成年工、强迫劳动、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时间、薪资福利、歧视、自由结社及集体谈判、供应商/承包商人权管理等多个方面,共识别相关人权风险约57项,其中中高风险7项。针对所有识别的风险,公司已100%采取管理措施并持续降低相关风险。报告期内,未发生过使用童工、强迫劳动、歧视等违反运营地用工相关法规的负面事件。

人权管理

人权尽职调查

风险识别:综合考虑公司人权管理情况、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利益相关方要求,全面、系统地梳理可能对人权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如员工权益保障不足、供应链中的强迫劳动等。风险评估:通过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来判定风险等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历史数据、专家经验等,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如避免、降低、转移或接受风险,例如加强供应商人权审查、提升员工保障措施等。风险监控与改进: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以发现新的风险隐患,同时确保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社会责任培训公司开展社会责任相关培训和宣贯,覆盖全体正式员工,确保员工了解相关制度并保障自身权益。2024年,公司阳光e起学平台社会责任系列课程(包含自由择业、薪酬福利、工作时间、童工与未成年工管理、强迫劳动等)累计学习人次

670+,学习时长总计约2680小时。此外,公司发布《全球人权政策》《公平性、包容性、多元化政策》并通过公司内部公众号推送全员学习。

公司制定《全球人权政策》和《公平性、包容性、多元化政策》,确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尊重和保护员工、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益和尊严。公司在《招聘录用管理规定》里包含明确反歧视原则:公司坚决抵制涉及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性取向、年龄、残疾、国籍、其他受保护的特征等所产生的区别、排斥、限制或是偏好的行为、言论及文字内容。基于公司3~5年战略规划目标,人力资源中心结合战略目标落地,提前规划布局,为集团招募储备优秀后备人才,做好战略资源投入工作。同时,各事业部/中心根据各自业务规划

目标,结合年度内具体任务,每年初制订本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规划。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内部招聘172人,打造富有活力的内部人才供应链,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公司各类型员工相关数据见可持续发展绩效表。公司制定到2025年女性员工占比达到22%,女性管理者占比达到15%的目标,并融入相关部门与管理层的绩效考核。2025年,公司计划将员工多元化指标纳入高管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公司对ESG承诺的执行力度,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

员工雇佣

148149

在员工薪酬与福利方面,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

在海外各个运营点,公司通过海外子公司HR对标海外各国法规、中国派驻HR监管等多种方式保证薪酬合规管理,确保薪酬制度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在主要运营点遵守的核心法规如下(由于法规较多,未一一列举)。

员工薪酬与福利

公司结合市场薪酬情况,依据“为岗位付薪、为能力付薪、为绩效付薪”的薪酬理念,建立以绩效为导向、以能力和岗位为参照的价值评价机制,以持续奋斗的价值贡献者为本的价值分配机制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阳光电源薪酬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人力资源中心薪酬管理政策部门、落实部门和各子公司落实部门,均由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组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薪酬激励部负责规划、设计与优化全球薪酬绩效体系,实施薪酬与绩效管理策略(涵盖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激励管理),确保与公司战略协同一致;营造公平公正、创新导向的激励氛围,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创造力,吸引、留住并激励人才,驱动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各类薪酬政策汇报线最高到集团总裁、分管副总裁,经审批后实施。子公司薪酬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各自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薪酬管理细则的制定和落实。

2024年,阳光电源在国内薪酬激励方面更新修订了《薪酬与福利管理规定》《员工出勤与休假管理规定》《员工加班管理规定》《带薪年休假管理规定》,主要修订点有:强化以能力为导向的职级体系在薪酬方面的应用;提供每月不超过7天的全薪病假;按照国家相关制度修订部分假别标准,如产假、子女护理假、男职工护理假等。在海外薪酬激励方面,公司新增制定发布了《Sungrow USA Promotion/Salary Increase Policy》,拟定美国公司晋升与调薪制度,从业务,绩效,任职资格,激励保留等维度对晋升与调薪条件做了明晰。本披露周期未更新但在实行的薪酬相关制度有:《绩效薪酬管理规定》《海外薪酬管理实施细则》《全球派驻员工薪酬福利补贴细则》《员工福利补贴实施细则》《员工无息借款福利试行细则》

薪酬政策

薪酬管理阳光电源的薪酬福利风险管控由集团薪酬激励部识别评估风险项,根据风险级别报送集团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集团分管副总裁、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进行监督、管理、决策,从薪酬预算管控、薪资结构设计、福利体系对标等方面进行全面风险管控。为应对相关风险并抓住机遇,公司采取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策略,同时持续关注公司人事费用率和人力资本投资

率等人效指标变化情况,结合中长期业务规划和预测情况,动态调整薪酬策略。薪酬预算时,会根据业绩预测的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考虑人事费用率,人力资源回报率等进行总额管控;限制性股票方案的实施决策将考虑公司当期现金流、利润等指标情况。在年度薪酬策略制定过程中,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变化,进行公司薪酬水平外部竞争性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确定各项薪酬福利政策。

薪酬预算总额管控

薪资结构设计

福利体系市场对标

控制公司薪酬总额年度调整比例与公司业务增长比例保持科学、适当比例关系。

公司建立了“固定薪酬+基于绩效的可变薪酬”相结合的薪资结构,将员工可变薪酬与当期公司整体业绩关联,联动管控薪酬总额,防范风险。

科学选择对标同行业/同水平企业,进行福利体系调查,持续完善公司福利体系建设。

150151

薪酬分配机制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员工福利

研发岗位可变绩效工资与研发项目进度、质量、技术创新性等关联;营销岗位可变绩效工资与销售收入、利润等关联,一线生产岗位可变绩效工资与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及安全

为持续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吸引、激励和保留优秀人才,公司向全球范围内的各级核心及骨干员工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全体员工均有机会获得。公司共开展6批次制性股票激励项目,累计授予激励对象2027人次。将企业长期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

公司为全球各区域员工提供公平、多样化、富有竞争力的非薪酬福利,并根据各地区法规提供带薪休假、病假、补充医

总体薪酬分配机制阳光电源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德国《劳动保护法(ArbSchG)》等业务主要运营点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定了《薪酬与福利管理规定》《海外薪酬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公司每年度对标市场薪酬情况,根据员工岗位、能力、绩效等因素综合进行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2024年,公司进一步明确能力提升的薪酬应用、升级绩效管理系统,持续落实“为岗位付薪、为能力付薪、为绩效付薪”的薪酬理念。同时,公司秉持同工同酬原则,致力于为不同国籍、民族、年龄、性别、宗教的全球员工提供同等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确保所有员工不因非工作因素受到差别化对待。可变绩效工资机制公司持续完善《绩效薪酬管理规定》,可变绩效工资机制覆盖了公司研发、生产、营销、职能等各序列全部员工。公司全球各地区员工最低薪酬均高于当地最低工资。

可变绩效工资机制覆盖各职能全部员工

全体员工最低薪酬均高于当地最低工资100%100%

生产等关联,职能部门可变绩效工资与公司整体业绩、部门组织绩效等关联。各部门以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为依据,鼓励员工关注和实现公司发展目标,推动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股东会通过以下激励计划:

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向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向73名激励对象授予157.5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票锁定期为60个月。

疗保险计划/养老保障、健康关怀福利和其他福利等,持续完善员工福利保障体系。

152153

困难员工帮扶

母婴关爱

公司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员工及其家庭的福祉。2024年,无息贷款共覆盖员工99人,支持金额总计超2400万元。某员工家人突发脑出血,需在ICU重症监护室治疗,面临经济压力。该员工向公司申请无息贷款以缓解困境。公司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评估程序,决定向其提供10万元无息贷款,帮助其渡过难关。

公司遵守并落实全球各地区产假、哺乳假和育儿假等制度,确保女性员工在生育期间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以带薪育儿假为例,中国合肥地区员工子女在6周岁(不含)以前,公司为员工提供每年带薪10天育儿假。海外各地区公司在均遵守当地法定育儿假规定。

案 例

案 例

公司设立母婴室,占地56平方米,室内配备沙发、空气净化器、冰箱、消毒柜、洗手台等设施,同时划分四个独立包间区域,为公司女员工提供一个私密、干净、舒适、安全的休息、哺乳、集乳场所,为其安然度过女性特殊生理阶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温馨服务。公司设立孕妈妈餐厅,为孕期和哺乳期女员工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用餐环境。此外,公司为全体女职工购买“女性安康险”专属商业保险,安排女性员工参加福利体检和特殊岗位职业健康体检,开展乳腺、宫颈等专项检查,让女性员工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此外,设立瑜伽协会和心理协会,定期组织瑜伽课程和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女性缓解工作压力,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公司每月发放女性特别福利津贴,并在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期间为女性员工精心打造专属活动。

海外地区独特福利

线上沟通渠道线下沟通渠道

OA阳光留声簿邮箱、暖日和风论坛、行政后勤服务平台生产中心心语箱(产业园各车间出入口)、总经理直通车(产业园各车间出入口)

公司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及时解答员工困惑、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公司制定《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控制程序》制度,尊重员工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的权利。公司与员工定期签订集体合同,公司受集体合同保障的员工比例为100%,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体谈判。2024年6月,公司通过集体谈判完成《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集体合同》修订工作,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集体

合同草案,2024年7月完成集体合同续订,合同期限为3年。集体合同中第十二章“集体合同的监督和检查”中明确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可提出意见,并要求双方协商后5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反馈。2025年根据员工意见反馈情况,若有必要则通过工会组织集体谈判。

员工沟通与集体谈判公司持续完善员工沟通和反馈机制,我们深知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商,充分尊重员工权益,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我们设置了多元化的沟通交流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类沟通渠道。制定《沟通控制程序》,及时准确的收集、传达有关产品生产、质量等相关信息,并确保该部分信息在公司内各部门和员工之间得到充分的沟通,并根据生产中心工作特性,进

一步细化沟通制度,制定《生产中心信息与沟通管理程序》。报告期内,收集员工申诉信息共计132条,回复完成率为100%。另外,为进一步提升员工体验,2024年年初,发放“员工体验提升”问卷,收集员工对机制和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共计82条,逐一对应修订、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文件,完成率为100%。

154155

治理

公司始终秉持“促进员工发展,成就员工梦想”的价值主张,致力于系统化、科学化的员工赋能,人力资源中心构建了“集团(领导力/新员工/通用能力培养)+事业部(专业能力培养)+部门(岗位技能)”的三级培训架构,并通过成立虚拟组织

在培训与发展方面:公司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培训管理规定》《内训师管理规定》和《入职导师管理规定》等,以提升组织能力。此外,公司今年修订并发布了《员工继续教育细则》,进一步鼓励员工参与国内外高校的继续教育,全力支持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在职业发展路径方面:公司今年对职级和任职资格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并修订、发布《集团职级和任职资格管理

“学习委员会”,持续向更大人群提供专业培训工作方法赋能,确保集团三级培训架构的真正落地,以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使学习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促进组织良性发展和助力经营业绩增长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办法》,构建了包括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和技能序列(S)在内的多元化发展通道,进一步明确了岗位序列发展路径,以更好满足不同员工的成长需求。在领导力发展方面:公司制定并发布了《集团干部管理办法》,明确了干部管理的方向,规范了管理机制和流程,持续提升干部领导力,发挥干部“火车头”作用。

员工培训与发展

156157

员工培训

领导力培训

2024年,公司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整合推广各类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公司在培训

公司非常重视管理者的领导力提升,针对各类管理者都专门设计了系统性地培养项目,如新任经理“转身计划”、优秀经理人“管理加速度”、中高级管理者“中坚启航”“高阶领导力”“升阶领导力”等项目,帮助管理者提升领导力。2024年公司新增“数字化大讲堂”领导力培训项目,该项目

阳光电源培训三级架构

方面投入2155万元,培训覆盖率达100%,人均培训时长

90.63小时。

对所有基层员工开放,使领导力学习覆盖更广泛的员工群体。此外,公司在线学习平台设有“领导力学堂”模块,对全体员工开放,包括兼职和派遣员工,旨在通过构建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帮助各层级员工提升领导力,构建公司多层次的综合继任计划和发展计划。

员工发展

职级和任职资格体系围绕“促进员工发展,成就员工梦想”价值主张,公司对职级和任职资格体系进行了优化升级。全新发布《集团职级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构建以M(Management,管理序列)、P(Profession,专业序列)和S(Skill,技能序列)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通道,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发展需求。将职级空间向上抬升,为员工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优化晋升机制、缩短晋升周期,加速员工成长发展。2024年共计4057人(同比增长144%)通过任职资格认证,获得职级晋升和同步的薪酬上调,完善了公司的人才后备梯队建设。对于管理类人才,在企业内部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规划,并征求管理层员工意见后,制定并发布《干部管理规定》,明

确经营干部、管理干部和专业干部三类干部人群在“选、用、育、留、出”各场景下的发展机制和管理流程,并推动三类干部以及以国际化和数字化人才为代表的战略性人才后备梯队建设。使公司干部管理导向更加明确、机制更加清晰、流程更加规范,以打造完善、敏捷、连贯、可持续、驱动业务成功的内部人才供应链,激发所有阳光人才持续成长提升。对于专家型人才,为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进一步巩固公司“灵动创新的清洁能源专家”形象,有力支撑公司业务发展,根据干部制度的有关规定,公司组织开展“首席专家”评聘工作,为专业人才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和更快的发展通道。

商研院创新促进项目

轻应用助力全员数字化创新项目

阳光电源商研院设立研发人员创新促进项目,深入研究研发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各种创新理论,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创新力跃迁体系,涵盖思维重塑、工具赋能和文化渗透,旨在帮助研发人员突破创新瓶颈,实现从技术执行者到创新引领者的转变。2024年,项目直接赋能员工为63人,间接赋能员工600人。项目催生专利32篇,同时协助公司降本增效,每年降本额预计可达940万。

随着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员工对数字化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因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公司引入轻应用——一款与公司及时通讯平台深度集成的低代码应用构建平台,具备可视化拖拽、配置高效、易用等特点,开发周期短且部署灵活,能够快速满足特定业务场景需求。基于此,公司启动全员数字化创新项目,旨在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数字化素养,培养“业务+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推动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项目包含线上直播、线下实战营、项目孵化、优秀项目评选四大环节,邀请外部讲师与内部导师联合授课,针对不同等级学员制定专属课程,助力学员进阶提升。项目已成功运营两届,累计完成技能认证人员274人。来自32个中心/事业部的123位员工开发了300多个应用,累计访问量超400万次,节省开发成本约200万元。

案 例

案 例

员工绩效评估与管理

员工绩效反馈机制

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评估方法与维度

阳光电源通过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链接集团战略方向,各级组织绩效目标以及员工个人绩效目标,依据《组织绩效管理规定》、《员工绩效管理规定》定期开展覆盖各级组织以及公司全员的绩效评估。评估内容涵盖业绩目标、管理目标、价值观及行为三个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和贡献,为员工绩效奖金发放、薪资调整、职级晋升、年度评优、岗位调整等各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绩效目标制定、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公司倡导管理者通过正式、非正式的面谈形式及时与下属成员进行绩效沟通,激发员工潜能。通

围绕《组织绩效管理规定》规范化管理公司各级组织的组织绩效,包括组织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过程跟进、绩效完成情况评估以及复盘总结。围绕《员工绩效管理规定》、《海外员工绩效管理规定》实采用多元化绩效管理形式:在组织绩效管理上主要推行平衡计分卡(BSC),在职能类、业务类岗位上主要使用KPI(关键业绩指标)、PBC(个人绩效承诺);此外,面向研发等

2024年,公司进一步完善海外员工绩效管理机制,在《海外员工绩效管理规定》指引下,结合北美、欧洲区域结合实际情况,修订符合当地特色的绩效管理细则。同时,根据海外区域员工绩效管理实际情况,深入细化、搭建海外绩效管理流程。此外,公司梳理各岗位序列绩效指标库,搭建数字化绩效管理系统,帮助战略目标的逐层分解及承接,赋能各级管理者,优化员工操作体验,促进绩效管理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施员工绩效管理,包括员工个人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过程跟进辅导、绩效考核评估以及面谈反馈。同时,鼓励各分子业务、海外大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绩效管理制度/政策,并推进落地实施。

创新研究类岗位,试点推行OKR(目标与关键成果);在管理干部评价上增设360°测评,以使得面向全员的绩效考评更加多元、适用、科学。

绩效评估方式国际化人才梯队建设案 例

自2023年6月起,公司人力资源中心设计了一套国际化人才素质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语言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技能、全球化视野及思维、国际环境心理适应能力等核心素质指标。在此基础上成功策划并组织了3期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每期项目为期3个月,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如大咖课堂、文化对话、英语沙龙、区域分享、cross-cultural workshop、沙盘模拟等,致力于帮助学员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技能和海外适应力。至今已培养180人,成功输出136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进入公司人才后备梯队。

过双方签署《绩效面谈记录表》等形式,使员工能够及时知晓自己的绩效情况,并形成改进/提升方案,以进一步促进员工成长。

160161

绩效申诉

学位课程与认证支持

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调查

申诉人须在得知当期绩效评价结果3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诉,并提供对绩效评价结果不认可的客观事实依据,根据绩效

公司鼓励员工自我成长和发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支持全体员工(含兼职、劳务派遣、实习员工)参与证书考取与继续教育。2024年,公司修订并发布《员工继续教育细则》,鼓励员工参与国内外高校的继续教育,全力支持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2024年度参与继续教育20余人,总费用约

阳光电源已连续14年开展组织健康度及员工敬业度调研,通过问卷调研,收集员工对公司运营状态的看法,进而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标外部优秀实践提出改善举措策略,以提升组织活力以及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满意度。调研问卷参考韦斯伯德“六盒模型”和麦肯锡“7S模

申诉程序,由直属上级/隔级上级、分管领导/HRBP、审计督察部逐级升级处理。

445.13万元,同比增长35.3%。此外,公司为员工提供考试

所需的专业课程资源,并在考试通过后报销费用,支持考取的证书包括PMP,高低压电工证,叉车证,焊工证等。2024年,公司支持1900余名员工考取证书,支持员工考证费用约70万元,同比增长49%。

型”,并加入阳光电源组织能力模型,共计46道题,从“领导”“结构”“流程”“员工”四个维度及25个要素对组织进行诊断、对员工进行调研。同时,依据美国盖洛普Q12开展敬业度调研,通过12个关键问题评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敬业度,涵盖了员工对工作环境、管理者支持、团队氛围和自我成长等多维度感知。

2024年员工满意度调研覆盖公司国内外员工12236人,参与率为81.2%,整体认可度为88.0%,较2023年提升1.2%,员工敬业度为4.34,较2023年提升0.09。其中,关于工作的目的(内在动力)方面员工的满意度较高,尤其是“我知道公司对我的工作要求”和“我了解我的工作与公司其它岗位的关系”;且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上提升明显,

根据2024年度调研结果,公司计划通过加强授权机制、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关注员工的个性发展、赋能员工成长、关注人才激励等方式持续提升员工的敬业度和满意度。

尤其是“我的工作能够给我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情”“在过去的七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过表扬”“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公司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

通过调研中收集的员工主观反馈,识别出员工关注的问题,并分别从领导、结构、流程、员工维度提出改善举措策略:

①深化授权机制,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管理者的授权能力,使他们能够信任并授权给下属,激发团队的自主

性和创新能力。

②管理者营造一个包容、开放、公平且富有人文关怀的组织环境,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③管理者识别并发挥员工的核心优势,实现人岗匹配,关注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④赋能员工成长,深耕学习型组织,为员工提供多元且实用的学习资源,开发适合员工发展的培训课程。

⑤夯实员工能力根基,持续完善职级与任职资格体系,让员工能力有的放矢。

⑥关注核心人才激励,创新激励方式,激发组织和人才活力。

协同业务部门定位问题,共创改善计划,并季度跟进计划完成的进度和效果,实现管理改善闭环。

162163

治理

公司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公司在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管理机构,董事长作为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层担任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审核与发布公司的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对重大安全问题做出决策。公司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协调与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公司ESG发展中心下设的EHS管理部作为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专职管理机构,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指导各业务单元、分子公司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与安全生产管理。各事业部、子公司设置了EHS管理部门或者人员,专门从事EHS管理。在各部门设置安全代表,包含职工代表与普通员工。安全代表会协助开展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并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参与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管理要求在执行层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公司建立了分层分级的安全管理网格,明确不

同层级网格人员的安全职责与结构化工作清单,实现现场最小生产业务单元的安全管理全覆盖。公司遵守国内外EHS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政府官方平台、第三方法规数据库等多元渠道,实时识别国内外政策动态。通过政策信息筛查与合规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确保国内外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公司在内部制订《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EHS风险分级管控规定》《EHS事件(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员工安全行为准则管理规定》《急救物资管理规定》等32份管理程序和制度,并在公司官网公开《健康安全管理政策》,强调了公司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视,承诺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预防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健康与安全

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识别与管理

公司设定“到2025年百万工时损失工时率降低到0.94并维持这一水平”的目标,并持续对减少和预防职业健康风险的进展进行评估。报告期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责

面对国内外健康安全政策日趋严苛变化,定期筛查识别公司健康安全合规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确保国内外经营活动符合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公司优化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开展分级分层管理,鼓励全员参与风险点和危险源辨

针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定期动态跟踪,开展识别、评估,及时预警并制定落实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可知可控,提高公司政策变化应对能力。同时,强化“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将EHS指标与业务部门业绩指标进行融合,业务决策与EHS风险管理同步。随着领导承诺的EHS文化逐步深入,员工的EHS认知和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公司建立了EHS重大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定期主动辨识评估EHS重大风险,确保时掌握动态变化,对发现的潜在风险问题每月向管理层报告,与相关部门沟通商讨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提出预防改进建议,提升EHS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同时就各分业务部门及分子公司工伤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高风险作业管理等EHS绩效表现进行通报,

风险识别

风险应对

任事故等情况,全球80%制造基地建立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了第三方认证。

识评估,形成分级管控清单,以安全风险四色图和岗位风险告知卡进行目视化管理,采取工程技术防护、检验检测维护、配备个体防护、规范操作标准等方式,滚动式的体系循环改进,确保各项健康安全风险防控得到持续改善。

对表现欠佳的进行警示,督促强化责任意识,提升EHS管理水平。公司加强对供应商的健康安全管理,包括在合作协议中增加更明确的OHS要求,完善了安全协议书要求,在合同签订阶段同时签订安全协议书,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列入协议内容,并明确不同供应商的适用条款,鼓励实施更加优秀的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工具等。并通过定期审核、教育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促进提升,以便符合更高标准。为强化对各业务单元运行过程中环境、健康与安全(EHS)风险进行控制,公司引入了ISRS国际安全评级体系,在2024年12月完成了首次量化评估,并针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提升,持续提高公司国内外风险管控能力。

166167

职业健康安全项目公司持续加大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项目投入,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报告期内投入12090.5万元。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公司建立覆盖全员的健康安全培训矩阵,包括中高层管理者、新任经理、新员工、专业技术人员、相关方人员等,通过设定不同培训科目及实施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包括EHS领导力与管理能力、通用安全培训、特种作业安全培训、职业接害岗位培训等。为提高EHS培训师资力量,制定专业赋能月度实施计划,根据业务需要开展不同主题业务能力强化赋能。要求培训教师和学员双向评估,针对典型问题后期逐步优化提升。报告期内针对EHS高风险项和事故多发项共开展事故应急演练143场次,同比提升49%。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包括线下培训、线上学习计划、座谈交流、安全体验馆体验等,确保教育培训效果。此外,公司开展丰富的健康安全教育活动,包括职业病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消防日主题活动,EHS服务号,安全技能大赛等,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念,主动关注工作公司积极开展EHS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开发集成轻代码应用实现全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危险作业流程移动端审批、职业健康自助登记管理、安全积分制等功能,后续将扩大应用到EHS教育培训、风险辨识分级、应急事件处置等,持续促进EHS管理效率提升和风险降低。

数字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中的风险,及时报告安全风险,参与隐患整改,让员工行为更加安全。同时针对相关方采取定期培训考核,帮助建立安全管理能力,降低其公司内活动安全风险。公司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员工代表参与,定期召开健康安全会议,各部门也将安全会议纳入月度工作专题汇报内。同时,公司开通隐患随手拍,打通员工反馈安全隐患渠道,2024年,收到员工2336件改善提案,同比提高4.06%,其中安全环保类提案326件,占比13.59%,鼓励员工参与开展健康安全改善举措,积极献言献策,构建人人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公司开通隐患随手拍模块,打通员工反馈安全隐患渠道,保护上报隐患员工的隐私(仅EHS部门可查阅,隐患责任部门及其他部门均无法查阅相关信息),并由EHS管理部督促责任单位整改闭环。

2025年5月公司将上线EHS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大对安全风险的动态管控,并通过百万工时事故率、隐患治理数据、EHS绩效评比等措施,强化各业务单元风险管控措施。

公益与社区参与

生态环保

社区发展

公司践行“汇聚善意 共创美好”的公益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能力,持续在生态环保,社区发展,科普助学,应急救灾等领域开展公益志愿项目,并积极参与全球运营地社区建设,努力回馈社会。

阳光新能源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2023年发起阳光正能量公益行动,围绕教育、养老、医疗等乡村振兴课题,在青海、广西、甘肃等地落地阳光智慧教室、阳光桑榆驿站、蓝色富村工程等公益项目,着力改善乡村、偏远地区老少、困难人群的学习、生活境遇,让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更高。

2024年10月,阳光电源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启动“阳光林”3期项目,以大熊

“阳光林”项目由阳光电源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在2022年共同发起,计划5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对外捐赠管理规定》,规范对外捐赠行为。2024年公司新制订《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规范志愿服务行为,推动公司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捐赠支出超2000万元。

2025年1月,为支持慈善事业,支持周边社区发展,公司发起“阳光行”社区公益项目,从在合肥市慈善总会设立的“阳光电源慈善基金”中支出2.6万余元,帮扶合肥市兴园中心、天乐中心、蜀麓中心3个社区共50户困难家庭。

猫国家公园九顶山——土地岭廊道为试点,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年时间种植500亩适生乔木和可食竹,重建生命廊道与生态修复,推进大熊猫栖息地修复。

开发基于自然的修复方案,形成九顶山——土地岭廊道栖息地修复方案。建立栖息地修复试点。在九顶山——土地岭关键廊道区域选择100亩大熊猫栖息地开展修复和监测工作。为该廊道区域30平方公里在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示范。建设野外人工巢穴。在大熊猫栖息地建设野外人工巢穴6处,为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及伴生动物提升生存质量。

菲律宾Bongabon光伏项目

案 例

菲律宾Bongabon光伏项目中,由于场区排水规划后,汇集的雨水经过排水沟流经下游农户田地,为了不让雨水冲刷下游农户,同时助力当地社区发展,公司主动规划建设排水沟帮助农户排水。项目团队组织当地村民沟通,听取其想法及需求,在规划排水和保护下游农田的基础上,促进项目与当地百姓和谐发展。在项目建设期间,公司人员积极走访当地困难农户,给予积极帮助和慰问,为当地困难农户赠送了生活必需品。

科普助学

应急防灾

志愿服务

2024年9月5日慈善日,阳光电源向安徽省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携手启动「阳光桥-新生成长计划」公益项目,未来三年将帮助十所高校近千名电力电子相关专业的困难学子圆梦

2024年8月,因合肥市瑶海区一处漫堤倒灌,导致周边小区一楼住户有严重的财产损失,公司从在合肥市慈善总会设立的“阳光电源慈善基金”中支出20万元,捐赠至瑶海区慈善总会,用于补救受灾住户的财产损失。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遭受6.8级地震重创,导致众多人员伤亡和大量房屋损毁,灾区情况令人揪心。公司向日喀则市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人民币。该笔捐款用于

公司在2022年发起“全球志愿服务周”,以“Go ForNature”为主题,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态环保类志愿服务活动。截至2024年底,公司志愿者2431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303.5小时。2024年11月29日到12月5日,阳光电源第三届全球志愿服务周成功举办,阳光电源志愿者们走进合肥金桂社区,清理垃圾、整理草皮、搭建木板平台、移栽绿植,将卫生死角改造成环境优美的绿植景观,为社区美好生活贡献了力所能及的力量。欧洲、中东、美洲、亚太等地区的志愿者们围绕主题,在当地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志愿者们走进公园、海湾等户外场所,

大学,助力安徽高校人才培养。此外,公司积极向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捐赠奖学金,支持学校教育发展,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励更多学子奋发向上。

紧急采购救援物资,支持灾区救援工作,与灾区群众共克时艰。此外,2024年,阳光电源美国公司(Sungrow USACorporation)向非营利组织Feeding America捐款25000美元,该组织通过提供食物、水和其他支持救济来帮助北卡罗来纳州受飓风影响的社区。2025年1月,向美国红十字会捐款25000美元,以援助加利福尼亚州受野火影响的地区。

开展垃圾清洁。印度的志愿者们走进孤儿院,捐助了必备的物资,并陪伴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阿联酋的志愿者们联合当地最大的宠物救助站,举办了陪伴流浪犬散步和物资捐助活动。巴西和荷兰的志愿者们走进农场,协助农场清理和动物喂养。德国和南非的志愿者们开启了义务植树计划,种植树苗,播种希望。志愿者们在一系列公益志愿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发展。此外,公司在11月29日首次举办了全球志愿者年会,会上回顾了全球阳光员工在志愿服务领域的丰富实践,并表彰了优秀志愿者,以此鼓励更多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阳光电源将秉持让"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继续贡献专业力量。在清洁能源领域,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深化全球市场、提升本地化能力,加强数字赋能,为全球低碳发展提供更具韧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努力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降低自身和供应链运营的环境影响,加快推进运营碳中和目标,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客户绿色转型更高要求。我们努力让清洁能源惠及更广泛群体,加强组织氛围建设、人才发展和公益志愿行动。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创新和开放合作,必将开创更加绿色、美好的能源未来。

主要企业名录可持续发展绩效表

174175

对标索引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对标索引表

188189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2021)索引表

198199

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

尊敬的读者:

感谢您阅读本报告!为更好地向您及利益相关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促进您对我们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监督,提高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与水平,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对本报告进行评价,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反馈邮箱:esg@sungrowpower.com

反馈意见调查表:

1、您是否从本报告中获取了您所需要了解的信息?

□是 □一般 □不是

2、您认为本报告是否全面反映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担的经济责任?

□是 □一般 □不是

3、您认为本报告是否全面反映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担的环境健康安全责任?

□是 □一般 □不是

4、您认为本报告是否全面反映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 □一般 □不是

5、您认为本报告是否全面反映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担的产品与服务责任?

□是 □一般 □不是

6、您认为本报告的内容安排与版式设计是否方便阅读?

□是 □一般 □不是

7、其他补充:

感谢您的热情反馈和宝贵时间!

读者反馈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