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天龙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6

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266公司简称:天龙股份

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交所网站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下分配方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7元(含税),截至目前,公司总股本198,886,75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810,747.50元,占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约为30.69%,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天龙股份603266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虞建锋诸幼南
联系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八塘路116号3号楼宁波杭州湾新区八塘路116号3号楼
电话0574-589998990574-58999899
传真0574-589998000574-58999800
电子信箱tlinfo@ptianlong.comtlinfo@ptianlong.com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所处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细分行业为塑料零件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代码为C2928,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行业代码为C29。

1、塑料零件制造业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塑料加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与消费国。“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塑料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推动塑料加工业加快转型发展。5G通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等新一代技术装备的应用,将推动塑料加工业制造技术快速、跨越式发展。同时,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会不断涌现,“十四五”期间塑料加工业先进生产力必定依托于科技创新,与塑料行业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会不断涌现,为行业进一步跨界融合、生态化、人工智能、网络化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拓展塑料加工行业应用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项目等举国之力的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与塑料加工业密切相关,应会促进塑料制品需求增长。

塑料加工业是以塑料加工成型为核心,集合成树脂、助剂、改性塑料、再生塑料、塑料机械与模具、智能系统等产业为一体的新兴制造业,是高端高分子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先进制造产业,也是民生产业。塑料零件行业作为塑料加工业重要的子行业,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航空航天以及高科技领域提供重要产品和配件,应用领域广阔。塑料零件产品的应用行业广泛,其主要生产设备注塑机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因此,塑料零件制造业受某个下游应用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小,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塑料加工业呈现功能化、轻量化、精密化、生态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2024年,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塑料制品行业汇总统计企业完成产量7,707.6万吨,同比增长2.9%。塑料加工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塑料加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稳增长。

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对应下游行业形势说明如下:

1)、汽车行业

2024年是中国汽车产业深度调整的关键年,新能源与智能化主导市场变革,经销商渠道加速重构,国产供应链在技术突破中崛起。尽管面临价格战与国际竞争压力,行业整体呈现“总量稳增、结构优化、技术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中国样本。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400万辆预期;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

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60%,较去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40%较去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的增长迅速,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碳中和”背景下,汽车部件使用塑料正朝着轻量化、材料统合及环境友好等方向发展,通过采取“以塑代钢”、“以轻代重”等措施,更多更轻质的塑料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领域内塑料材料正在逐步地、越来越多地替代金属材料。而且,随着塑性材料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塑

性材料的综合性能越来越优于以往金属材料。这种新变化配合着汽车轻量化及节能环保进程的推进,汽车塑料化的程度必然将逐渐提高。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汽车整车产品的塑料使用重量平均达到320kg,约占汽车整车总质量的30%。我国汽车整车产品的塑料使用重量大约占汽车整车总质量的24%。一辆重1.5吨的汽车平均包含2000多个塑料组件。

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突破1.15万亿元,同比增长5.6%,延续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浪潮下的高景气周期。细分领域中,动力控制系统占比28.7%,底盘与安全控制系统占比26.7%,车身电子占22.8%,车载电子占21.8%。智能化需求推动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高速增长,单车电子成本占比提升至45%以上。

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集成化、智能化、轻量化、电动化高压化等发展趋势,镶嵌注塑件凭借安全绝缘、牢固集成、高效减重等优势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嵌塑件正在新能源汽车端加速渗透,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出货量稳定增长,新能源车用嵌塑件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攀升。

据中汽协预测,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随着系列政策出台落地,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将会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潜力。预计2025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增长。

2)、电工电器行业

我国电工电器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在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低压电器以及电工器材制造等主要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在电工电器领域主要产品为断路器、继电器塑料面板与结构件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外壳,主要产品应用于电工电器行业的低压电器领域。低压电器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资本品,为用于交流额定电压在1000V及以上、直流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路内起涌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元件或组件,下游应用广泛,如工商业及民用住宅配电系统、新能源发电、电动车、通信等领域,典型产品包含万能式断路器、塑壳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等,在电能传输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国内高端市场主要由施耐德、ABB、西门子等国际品牌垄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中国参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世界电网建设领域中中国身影的出现也越来越多,赢得了业界对中国电力技术水平的认可。同时在中国电力投资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成长为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低压电器市场,电力工业的发展是低压电器产品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从全球来看,低压电器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据GlobalGrowthInsights统计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974.9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2725.35亿美元。全球用电量的持续上升是低压电器市场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活动的复苏、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以及电气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力需求在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显著增加。此外,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如太阳能、风能)以及数据中心建设也为低压电器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低压电器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低压电器产品的智能化发展。智能断路器、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升级产品需求显著增加。

2、模具行业

模具是效益的放大器、不衰的工业、现代工业之母。智能化制造就是实现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以智能化为工具,来解决我们制造业当中的问题,是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在电子、汽车、电器、仪器、家电和通讯等制造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模具产品已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模具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精密注塑产品的生产主要基于精密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模具的开发制造能力是保证注塑产品

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高精密度和高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注塑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注塑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塑料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塑料模具成为模具产品中最常见的一种。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约90%的汽车内外饰塑料零件是通过塑料模具生产的,约70%的家电产品零件是通过塑料模具生产的。未来期间,随着下游应用领域汽车、家电、医疗、电子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随着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高品质外观、以塑代钢、材质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塑料模具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3、行业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精密模具研发和制造以及精密塑料零件的生产和销售,是精密制造领域领先的精密模具、注塑、冲压、装配一站式集成化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较强的模具开发实力及产品设计能力,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零件设计并进行量产,且主要为以全球五百强为主的国内外知名客户供应产品与服务,公司在塑料零件行业的地位属于较高层次。

(一)主要业务情况公司是精密制造领域领先的精密模具、注塑、冲压、装配一站式集成化方案提供商,公司以精密模具开发、高复杂度的注塑成型工艺和自动化装配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电子集成化、精密化、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产品用途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电工电器两大领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主要为博泽集团、日立集团、大陆汽车、博世集团、法雷奥集团、翰昂集团等国际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提供汽车电子控制类零部件、轻量化功能结构件、精密模具等产品,主要间接配套给大众、本田、丰田、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比亚迪、小米、理想、问界、吉利、长城、长安等主流汽车品牌;在电工电器领域,主要为施耐德、伊顿集团和合宝集团等大型国际电工电器厂商提供包括断路器结构件、开关面板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结构件、精密模具等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主要产品分类如下:

公司汽车轻量化产品应用场景

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轻量化功能结构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车门系统、热交换系统、空调系统、引擎系统、HMI系统(人机交互)、天窗系统、车灯系统等。

在“碳中和”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以塑代钢趋势明显,如汽车功能门板,车门板的材料从最早的铁板,到铝板的应用,再到现在以塑代钢的主流思路,门板的材料逐渐过渡为塑料。公司成熟掌握了中大型精密模具注塑装配一体成型技术,研发的汽车功能门板目前已批量应用于特斯拉、比亚迪、小米、问界、吉利、大众、宝马、奔驰等主流车型,并已进入国内国际主要头部门系统总成厂商供应链,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在汽车轻量化业务方面,公司未来重点发展如汽车功能门板、车灯组件、热管理电子冷却风扇、前端模块等中大型零部件,并向部件小总成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单车价值。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子主要产品应用场景

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生产的汽车电子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网联化系统及三电系统领域,如ECU载体、电磁阀、传感器组件、各类功能性电机刷架,包括天窗刷架、摇窗刷架、座椅刷架等、连接器(鱼眼类)、电子水泵组件、BDU底座、IGBT功能承载模块等产品。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成熟掌握了精密模具开发、高复杂度的多次镶嵌注塑成型工艺和自动化装配技术,并成功开发了如定制化IGBT功能承载模块,传统塑胶中集成了160多个金属元器件,全自动化生产,与车规级半导体相配套。

镶嵌注塑件是先将金属嵌件预先放置在模具中,然后再注塑成型,开模后金属嵌件被固定在塑胶内部,实现了车内电器、线束相互之间的绝缘保障汽车电气安全,同时嵌塑件通过将系统内零组件集成在一起,提高产品集成度驱动成本下降。在新能源汽车上,主要用于连接器、电池、电控领域。展望未来,公司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三电领域积极开发高度集成化的电子部品,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及市场占有率。

公司产品以平台件为主,大多数汽车类产品均能配套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是塑料粒子,以境内采购为主,公司与一定规模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在塑料零件行业,部分下游客户在发出订单时,会针对自身产品的需求,对原材料的类别、品质、规格、型号等作出标准限定。另外,存在部分客户指定原材料供应商的情况,公司通常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采购。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持续改进采购管理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因公司使用的上游原料塑料粒子系石油化工行业的下游产品,其价格受上游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公司产品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但存在部分原材料客户指定采购,材料价格与产品价格联动情形。

2、生产模式

精密注塑产品的生产主要基于精密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根据用户的技术参数进行三维模具结构设计、图纸审定、编制程序、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和产品制造、装配、检验发运、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对于开发完成后的产品,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模式,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设计与生产,以ERP系统为生产制造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生产全过程实施计划管理和控制,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全程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保证产品品质稳定、优良可靠,最后通过高效的配送机制完成产品的发出。

3、销售模式

精密塑料零件量产之前需要经过产品设计、模具制作、检验以及零件的试产、验证等多项工作,耗时视零件复杂程度从1个月到1年以上不等。前期的产品设计合作和模具开发决定了生产和销售的最终结果,因此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合作关系往往也将保持长期稳定。

公司以精密模具开发、高复杂度的注塑成型工艺和自动化装配技术为核心,始终围绕深耕全球头部客户,重点关注客户早期需求,参与前期产品设计过程,并依托较强的模具开发设计能力以最快时间完成模具开发并进入试产。在进入客户合格供应商名单后,公司努力维护与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响应客户未来产品设计需求并进行同步开发。

公司产品的销售直接面向客户,不经过中间销售渠道。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销售,公司产品的销售方式分为寄售、国内直接销售和国外直接销售三种模式。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2,091,907,982.182,031,470,622.342.981,934,970,643.711,918,632,628.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99,820,276.301,421,432,908.105.511,342,734,790.831,342,370,113.07
营业收入1,366,538,660.021,317,564,264.273.721,254,463,486.041,254,463,486.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180,192.49111,496,458.11-1.18122,906,328.70122,836,397.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993,601.68103,592,366.75-6.37103,435,333.66103,365,402.1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9,242,664.28240,040,205.22-12.83147,988,215.43147,988,215.4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68.08减少0.52个百分点9.649.6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550.56-1.790.620.6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550.56-1.790.620.62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第二季度(4-6月份)第三季度(7-9月份)第四季度(10-12月份)
营业收入331,830,949.53320,066,720.61326,310,067.59388,330,922.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40,985.5525,005,033.8924,627,942.9927,606,230.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495,244.7623,512,497.0522,513,999.2020,471,860.6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890,474.0816,763,425.7449,079,110.0781,509,654.39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7,88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8,333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性质
股份状态数量
浙江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96,167,40048.350质押44,00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张益华012,609,4206.3400境内自然人
宁波均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11,760,0005.910质押5,00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张海东01,830,7000.9200境内自然人
沈朝晖01,281,0000.6400境内自然人
陈明01,029,0000.5200境内自然人
于忠灿0726,0000.3700境内自然人
虞建锋0725,5000.3600境内自然人
李庆彬700,100700,1000.3500境内自然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证综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497,900497,9000.2500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浙江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建立、张秀君夫妇持有浙江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份,张秀君持有宁波均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90%的份额,公司股东张海东与实际控制人张秀君为姐弟关系。浙江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宁波均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张海东是一致行动人关系。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他股东是否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136,653.87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72%,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14.51%,管理费用同比减少0.1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018.02万元,同比减少1.1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99.36万元,同比减少6.37%。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