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2024年度,农药行业景气度虽呈现缓步回升态势,但市场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且充满变数。受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在营收及利润层面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致使公司整体业绩承压。与此同时,公司在创新农药、创新医药中间体业务领域虽积极布局,但拓展进程受行业周期、项目进度及客户商业化生产节奏的制约。报告期内,公司多个项目处于立项筹备、建设施工或产能爬坡阶段。受此影响,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产出与盈利,新项目未能为公司当期业绩带来积极助力。
报告期内,公司以深化“全球布局的绿色、高效、创新、可信赖的CDMO服务商”的市场定位为驱动,从扩充有效产能、健全研发体系及优化资源调配三个方面发力,辅以“多元绿色实践”为差异化竞争抓手,深度参与全球CDMO业务竞争,与重点客户共建共享行业创新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末,公司农药业务坚定实施“大客户战略”,已基本形成了“若干核心跨国企业客户+多个重点创新产品”的业务矩阵,有效提升业务的风险控制和预期盈利能力;医药业务板块以中试基地投运及效能提升为基础,以马耳他基地能力建设为载体,推动“大客户战略”、业务出海及资源整合齐头并进,增强医药业务发展韧性,致力于提升业绩水平。
一、2024年度经营情况综述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217.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0%,营业利润-30,815.1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2.50%;利润总额-30,890.6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7.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5,770.2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213.15%。研发费用支出12,327.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1%。
1. 聚焦主业,创新强链
(1) 农药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农药CDMO业务实现新项目的全面铺开并有序推进:兰州基地两条定制农药中间体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盐城二期创新中间体项目顺利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同时,兰州基地新建农药中间体项目和南通基地新建原药
项目按期立项,兰沃科技取得多个农药原药登记证。此外,公司通过收购襄阳基地代加工生产线,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生产交付的稳定性。公司农药业务已进入创新产品 “部分研发+部分投建+部分投产”的良性发展节奏,为公司增厚农化定制业务业绩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医药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盘活现有医药资产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太仓基地推进战新产品立项申报,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抗病毒类药物中试项目在兰州中试基地正式投运,进一步夯实公司抗病毒类药物研发和转化的基础,打通实验室成果到产品的通道,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向欧洲马耳他基地派遣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队伍,加速管理融合,借助当地区位优势和体系优势,为公司乃至国内医药企业出海提供业务通路。马耳他ACL公司拥有三十多年的首仿药经验、数十个美国FDA的DMF备案以及欧盟CEP认证,医药原料药体系成熟且完备,从生产到质量管控各个环节均达到行业高标准;此外,A2W通过欧盟GMP,具有制剂分装条件,能为出海药企融入欧洲生命科学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持。
2. 技术引领,绿色智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战略,聚焦绿色化学与智能制造领域,重点推进微通道连续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速工艺优化与产品升级。年内,公司位于上海张江的新研大楼投入运行,并成立流体化学研究中心,增设了实验室固定床反应设备、高温裂解反应设备、管式反应设备,成功搭建了领先的连续流研发与中试平台;公司兰州医药中试基地于年内投入使用,成为承担公司创新研发成果放大与产品商业化生产前的试验准备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转化水平以及业务承接能力。全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15亿元人民币,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推动创新产品落地生产和优势技术的实际应用,逐步实现研发的商业转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237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占比51.5%。2024年度新增专利申请33件,获得授权19件,其中5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工艺应用及技术改进方面,公司围绕高效、安全、低碳的核心目标,建设连续流创新技术平台,专注攻克多相流体传质强化、高选择性催化氢化体系开发等
关键技术攻关,致力于解决传统间歇式工艺的痛点,推动精细化工、原料药及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突破。研发团队还对酯化、氢化、加成和环合反应进行了连续流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改进。通过传热和传质强化,化学反应时间从小时级别缩短至分钟级以内,产品选择性和收率相对釜式工艺有较大提升,提高了工艺效率,工艺安全性大大提高。报告期内,南通基地重氮化技术改造项目依托微通道连续流技术,以微通道管式反应器替换传统釜式反应器,提高反应效率的同时指数级的降低了反应失控的风险,为重氮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安全、高效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受到了国家及地方安全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此外,公司研发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Organic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OPR&D) 成功发表连续流工业化应用文章,彰显了公司以研究带动应用的成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精细化工产品分类》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有助于将进一步提升精细化工整体发展水平,推动本行业和下游行业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此外,公司还参与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ESG报告编制指南》及《β-烟酰胺单核苷酸跨境产品质量技术要求》等团体标准的制定。
3. 数字赋能,精益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兰州基地推进产线数字化改造,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两条生产线成功达到规范级水平,实现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南通基地搭建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并向公司其他子公司推广,通过设备利旧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公司高度重视内部管理提升,对内控手册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梳理与优化工作。更新后的内控手册内容详尽,涵盖了14个关键模块,篇幅达325页,其范畴覆盖业务流程的全生命周期及管理环节的各个维度。公司通过详细流程分析与风险评估,细化各岗位的职责、工作标准与操作流程,确保各项管理规范落地,全面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不仅如此,公司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严格把控各项费用支出,保障资金精准、高效投放于核心业务及关键发展领域;优化组织架构,提高内部沟通与协作效率;加强资源调配,针对处于建设施工关键期及产能爬坡期的项目,分项目因势利导,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予以不同
程度的倾斜,确保资源能够高效匹配项目发展节奏。尽管业绩承压,但公司通过有效的资源调配、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确保了财务状况稳定,为后续发展保留了充足的资金储备与调整空间。
4.ESG领航,绿创未来
报告期内,公司主动披露了首份ESG报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荣获华证指数ESG评级BB级,彰显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融合及优良表现。公司完成2023-2032十年减碳目标的拟定,并报SBTi审核,切实履行企业的减碳责任,助力公司深度参与全球竞争。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1,500万元于台州汇融嘉能友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投研能力与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绿色投资能力,布局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行业赛道,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公司前瞻性投资布局生物质废弃物处理领域,开拓多元业务场景,探索融入绿色能源供应链的可行性,谋求业绩的新兴增长极。
二、2025年度经营计划
(一)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公司以战略眼光锚定发展方向,围绕核心主业规划全方位经营布局。为筑牢核心业务的技术壁垒,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引入科研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持续的创新驱动,为主业注入强大的技术竞争力;深度优化生产流程,引入先进设备、运用数字化技术,精准管理生产过程,提升效率与质量;发力提升产业链完善度和供应链强韧度,打造具有雅本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提高CDMO服务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巩固创新农药、创新医药CDMO核心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1. 锚定主业,战略焕新
农药方面,公司将发挥农药全产业链优势,继续深耕创新农药中间体及原药业务领域。通过构建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依据各基地的资源与生产优势,合理调配创新农药中间体产品CDMO生产任务,发挥各基地禀赋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聚焦具备技术、渠道优势的既有产品,优化原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配置,发挥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
医药方面,公司将针对医药CDMO业务实施“大客户战略”,凭借完善的研发布局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供应链保障和持续的价值赋能,从而建立互信共赢的可持续合作关系,主推医药业务的焕新发展。此外,马耳他基地凭借其优秀的区位优势、完备的生产资质和成熟的生产体系,能够承担原料药、制剂生产职能,将与公司国内医药研发、中试基地及生产基地形成协同互补格局,助力公司医药业务高质量发展,并探索国内医药企业业务出海的有效路径。
公司将持续深化主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依托多渠道资金协同与产业资源整合,加速技术创新体系升级与产业链价值挖掘。通过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机融合内生增长与外部优质要素联动,系统推进生产工艺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市场应用场景拓展。
2. 研发创新,技术突破
公司当下的项目研发紧密围绕创新路线工艺、绿色化学工艺以及连续流工艺的研发方向推进。通过对创新路线工艺的探索,力求突破传统技术局限,为产品注入独特优势;绿色化学工艺的研发,旨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负荷,契合国家双碳政策;连续流工艺的开发,则聚焦于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公司将坚定不移地在研发领域进行投入,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为研发精进筑牢软、硬件基础。基于兰州基地产线在智能化升级中提质增效、降本降耗方面的阶段性成功实践,公司将持续推进生产、研发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以先进技术替代人工,加速实现研发、制造的高效化与精准化。
公司将充分依托流体化学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不断深化微通道连续流技术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高效传质传热、安全性高的特性,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进一步拓展连续流技术在化学合成领域的应用边界。在此过程中,公司还将积极推动与生物催化体系的技术融合创新,借助生物催化的特异性与高效性,开辟绿色合成新路径。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绿色的CDMO服务。
3. 管理优化,风险应对
公司将对管理架构予以优化完善,深度推进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突破生产基地的地理边界,实现区域内的管理联动,以此构建起更具高效性的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能。项目执行方面,明确各部门、岗位在项目推进中
的职责,建立项目进度跟踪、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提高项目成功率。在成本管理方面,公司将通过精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与监控,全面把控费用支出,深入分析成本构成,挖掘降本潜力,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助力实现成本领先战略。
为切实强化抗风险能力,公司将积极完善可持续采购体系,对供应商转入、转出流程实施精细化管控,不断完善合格供应商名录。同时,建立常态化机制,对现有供应商开展年度考核,旨在确保供应商契合公司业务发展的动态需求。此外,公司将深挖内部潜力,构建资产管理平台,力图通过全面梳理公司资产,对可利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再利用,在确保业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节约成本。
4. ESG治理,深化减碳
公司将持续优化ESG治理架构,对标先进实践,不断促进管理效能提升;通过整合监管机构要求及利益相关方诉求,构建可量化、可落实的ESG指标体系,指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持续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ESG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各层级人员ESG履职能力;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技术实时监测与优化生产过程,详细记录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实现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跟踪ESG监管要求,持续提升ESG信息披露工作,确保ESG披露持续合规。
此外,公司将严格遵循SBTi相关要求,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计划的报批,通过对碳盘查数据的梳理与分析,明确重点减排领域和具体的减排路径,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升级设备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多种手段,努力达到向SBTi承诺的减碳目标。
2025年,公司经营管理层将围绕战略规划、研发创新、数字化转型、人才管理、运营效率提升、市场拓展、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等关键领域开展工作,致力于推动公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蔡彤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