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线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光伏市场面临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的双重压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聚焦核心主业,保障生产经营的延续。同时,公司通过司法重整对低效、无效资产集中处置,保留核心优质资产,引入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注入的增量资金,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现将董事会2024年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下降41.8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4亿元,同比减少亏损3.23亿元;总资产55.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4.2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处于破产重整阶段,受资金紧张、债务缠身等因素影响,销售订单承接大幅受限,线缆、光伏市场环境愈加严峻,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80%,经营业绩同比下滑。
2.公司因执行重整计划,实现债务重组收益17.26亿元;报告期末,公司对产能落后的低效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增加8.01亿元;支付重整相关费用,同比增加3.02亿元;因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新增预计负债约2.88亿元。
二、2024年董事会工作重点
报告期内,公司在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重整的影响下,努力稳住生产经营的基本盘,保留核心客户资源,保障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同时,在法院、政府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公司顺利完成重整工作,引入实力雄厚且有资源背景的重整投资人注入增量资金并获得综合赋能,妥善化解了债务风险、经营风险以及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公司的基本面得以根本性改善,生产经营将逐步回归正常轨道并得以持续发展。
三、董事会会议情况
2024年,公司董事会合计召开9次会议,其中4次为定期会议,5次为临时会
议;全体董事均履职出席会议,没有缺席情况,也没有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会议的情况。公司董事会在审议议案前力求做到深入分析、充分研讨和审慎决策,确保决策科学合理;全年共审议通过了34项议案,充分发挥了董事会的决策引领职能,有效保障了公司的稳定发展。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能够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履行职责,通过讨论、审议和论证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研究和决策支持作用。审计委员会全年共召开6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全年共召开1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共召开1次会议。
四、股东大会召集和决议执行情况
2024年,董事会共召集3次股东大会,董事会提请审议事项均获得通过。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切实履行相关职责,执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议案,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五、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公司持续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打造规范、透明的上市公司形象。报告期内,董事会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真实、准确地披露了4份定期报告和187份临时公告及上网文件,及时向资本市场传递了公司的重大事项信息。
董事会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2024年共召开1场网络投资者说明会,并就重整事项和投资者进行了若干次沟通,公司在重点事项的关键时间节点及时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六、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按公司实际情况,已基本建立健全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得到有效的执行。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公司在本报告期内通过执行重整计划,以前年度发生的原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得以清偿解决,违规担保事项得以化解。
七、2025年董事会工作重点
2025年是公司革故鼎新、扬帆起航的元年,在控股股东的赋能和帮助下,第七届董事会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战略,聚焦线缆、光伏双主业共同发展。
(一)线缆业务
1.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强化国内市场拓展,加强与现有国内优质客户的业务联系,同时发挥与控股股东的业务协同优势,开发新客户群体,恢复并扩大市场份额;加快海外业务布局,组建国际化人才团队,推进线缆品牌国际化。
2.提升风控管理,强化合规经营。通过科技赋能整合线缆板块产能,实现对各个生产基地的采、产、销全流程的风险识别,有效防范和降低业务风险;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加强采购成本、相关费用的管控力度,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3.加强金融赋能,做好套期保值。建立金融工具管理制度,加强对金融工具的理解与运用,合理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原材料、产成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做好套期保值工作,稳定盈利水平。
(二)光伏业务
1.加强品牌影响力,强化全球布局。以腾晖光伏重回彭博新能源财经Tier1名单为契机,加速品牌出海,增强全球客户对腾晖光伏的认知度与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外贸易环境,逐步完善海外配套产业链,强化海外高价值市场供应链稳定性。推动光伏海外制造本土化,响应海外贸易政策,避免贸易壁垒、关税制裁等风险。
2.坚持技术开发与产品创新。密切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在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方面保持合理投入,聚焦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技术优势。
3.科技赋能业务。推进业财一体化新系统建设,构建统一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流程标准化,强化风险识别、管控能力。推进主数据治理,提高管理精细度,提升业务核心竞争力。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