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麦克奥迪:2024年度财务决算及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1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财务决算及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报告期相关情况如下:

一、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项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变动
营业收入(万元)135,365.08136,540.25-0.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16,146.2116,878.03-4.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万元)15,318.8616,198.71-5.43%
期末总股本51,741.0351,741.030.0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1210.3277-4.7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9610.3145-5.85%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万元)181,814.68168,816.227.7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2%10.47%-1.25%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3.51393.26277.70%
流动比率3.293.71-11.42%
速动比率2.703.07-11.89%

本报告期内,合并后实现营业总收入135,365.0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46.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4%;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121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4.76%。影响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报告期电气、光学、医疗三大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4.35亿元、2.5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35%、下降16.45%、下降7.31%?

二、财务状况及分析如下:

1、总资产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53,870.42万元,较期初增24,542.64万元,增幅为10.70%。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项目2024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增减变动幅度
金额(万元)占期末资产比重金额(万元)占期末资产比重
货币资金82,371.8532.45%74,450.6832.46%10.64%
交易性金融资产166.190.07%163.540.07%1.62%
应收票据973.310.38%10,734.594.68%-90.93%
应收账款57,532.0822.66%46,706.7520.37%23.18%
应收款项融资3,981.861.57%4,198.861.83%-5.17%
预付款项1,603.900.63%1,339.560.58%19.73%
其他应收款767.820.30%753.030.33%1.96%
存货31,856.2812.55%29,114.1212.70%9.42%
合同资产58.160.02%81.770.04%-28.87%
其他流动资产752.290.30%837.90.37%-10.22%
流动资产合计180,063.7570.93%168,380.7873.42%6.94%
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275.910.11%348.530.15%-20.84%
投资性房地产2,283.420.90%3,139.631.37%-27.27%
固定资产36,985.1414.57%36,374.9315.86%1.68%
在建工程16,186.686.38%6,705.662.92%141.39%
使用权资产3,065.091.21%2,239.330.98%36.88%
无形资产5,766.352.27%5,921.332.58%-2.62%
长期待摊费用2,240.590.88%1,108.230.48%102.18%
递延所得税资产4,871.261.92%3,676.381.60%32.50%
其他非流动资产2,132.250.84%1,432.980.62%48.80%
非流动资产合计73,806.6729.07%60,947.0026.58%21.10%
资产总计253,870.42100.00%229,327.78100.00%10.70%

1、在建工程期末账面价值16,186.68万元,较期初增加9,481.01万元,增长141.39%,主要系公司翔安三期工程的投入增加所致;

2、长期待摊费用期末账面价值2,240.59万元,较期初增加1,132.36万元,增长102.18%,主要系公司翔安园区装修所致;

3、应收票据期末账面价值973.31万元,较期初减少9,761.28万元,下降90.93%,主要系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所致;

4、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账面价值2,132.25万元,较期初增加699.27万元,增长48.80%,主要系子公司预付设备采购款增加所致;

5、使用权资产期末账面价值3,065.09万元,较期初增加825.76万元,增长36.88%,主要系子公司租赁办公室和仓库增加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所致;

6、合同资产期末账面价值58.16万元,较期初减少23.60万元,下降28.87%,主要系合同资产到期转回应收账款所致;

7、投资性房地产期末账面价值2,283.42万元,较期初减少856.22万元,下降27.27%,主要系本期搬翔安园区后原自用房产转为出租所致;

8、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57,532.08万元,较期初增加10,825.33万元,增长23.18%,主要系销售应收款增加所致;

9、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275.91万元,较期初减少72.62万元,下降20.84%,主要系确认联营公司投资损益所致。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为60,035.30万元,较年初增加11,533.50 万元,增长23.78%;所有者权益总额193,835.12万元,较年初增加 13,009.14 万元,增长7.19%。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如下:

项目2024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增减变动幅度
金额(万元)占期末资产比重金额(万元)占期初资产比重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36,317.6214.31%25,314.3511.04%43.47%
合同负债2,410.270.95%2,461.851.07%-2.10%
应付职工薪酬8,191.283.23%8,975.053.91%-8.73%
应交税费1,736.570.68%1,911.280.83%-9.14%
其他应付款5,005.581.97%5,461.702.38%-8.35%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36.790.21%670.980.29%-20.00%
其他流动负债594.080.23%551.960.24%7.63%
流动负债合计54,792.8121.58%45,351.9419.78%20.82%
非流动负债:
租赁负债2,551.121.00%1,559.430.68%63.59%
预计负债941.650.37%683.410.30%37.79%
递延收益1,702.240.67%856.530.37%98.74%
递延所得税负债47.480.02%50.50.02%-5.99%
非流动负债合计5,242.492.07%3,149.861.37%66.44%
负债总计60,035.3023.65%48,501.8021.15%23.78%
所有者权益
股本51,741.0320.38%51,741.0322.56%0.00%
资本公积5,940.052.34%6,990.873.05%-15.03%
其他综合收益3,208.301.26%2,295.571.00%39.76%
专项储备1,723.530.68%1,111.320.48%55.09%
盈余公积4,223.841.66%3,617.661.58%16.76%
未分配利润114,977.9245.29%103,059.7644.94%11.5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81,814.6871.62%168,816.2273.61%7.70%
少数股东权益12,020.444.73%12,009.755.24%0.09%
所有者权益合计193,835.1276.35%180,825.9878.85%7.19%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53,870.42100.00%229,327.78100.00%10.70%

1、递延收益期末账面价值1,702.24万元,较期初增加845.72万元,增长98.74%,主要系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

2、租赁负债期末账面价值2,551.12万元,较期初增加991.68万元,增长63.59%,主要系子公司租赁办公室和仓库增加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所致;

3、专项储备期末账面价值1,723.53万元,较期初增加612.21万元,增长55.09%,主要系计提安全生产储备所致;

4、应付账款期末账面价值36,317.62万元,较期初增加11,003.28万元,增长43.47%,主要系公司经营业务采购尚未到期支付所致;

5、其他综合收益期末账面价值3,208.3万元,较期初增加912.72万元,增长39.76%,主要系汇率变动所致;

6、预计负债期末账面价值941.65万元,较期初增加258.25万元,增长37.79%,主要系计提产品质量

保证金增加所致。

3、2024年度公司损益情况

项目2024年度2023年度增减额 (万元)增减变动幅度
本期发生额(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本期发生额(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一、营业总收入135,365.08100.00%136,540.25100.00%-1,175.17-0.86%
二、营业总成本115,441.8385.28%115,320.9684.46%120.870.10%
其中:营业成本77,455.3457.22%79,577.1358.28%-2,121.79-2.67%
税金及附加1,222.110.90%1,185.660.87%36.453.07%
销售费用12,797.379.45%12,756.459.34%40.920.32%
管理费用17,765.3013.12%16,743.1012.26%1,022.206.11%
研发费用7,444.815.50%6,149.164.50%1,295.6521.07%
财务费用-1,243.11-0.92%-1,090.55-0.80%-152.5613.99%
加:其他收益937.080.69%1,139.670.83%-202.59-17.78%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72.89-0.05%-10.28-0.01%-62.61608.9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2.650.00%-28.15-0.02%30.80-109.43%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1,728.52-1.28%-1,481.43-1.08%-247.0916.68%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545.45-0.40%-1,194.48-0.87%649.03-54.34%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52.73-0.04%19.660.01%-72.39-368.21%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8,463.4113.64%19,664.2814.40%-1,200.87-6.11%
加:营业外收入231.440.17%55.030.04%176.41320.55%
减:营业外支出134.220.10%176.210.13%-41.99-23.83%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18,560.6313.71%19,543.1114.31%-982.48-5.03%
减:所得税费用2,132.881.58%2,878.352.11%-745.47-25.90%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16,427.7512.14%16,664.7612.21%-237.01-1.42%
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16,146.2111.93%16,878.0312.36%-731.82-4.34%
2.少数股东损益(净亏损以“-”号填列)281.540.21%-213.27-0.16%494.81-232.01%

1、报告期投资收益-72.89万元,同比减少62.61万元,主要系确认联营公司投资损益所致;

2、报告期资产处置收益-52.73万元,同比减少72.39万元,主要系本期固定资产处置增加所致;

3、报告期营业外收入231.44万元,同比增加176.41万元,主要系公司本期收到的财政奖励、资产盘盈、搬迁费用补偿款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5、报告期资产减值损失-545.45万元,同比增减少649.03万元,主要系存货实现销售冲回以前年度计提存货跌价损失所致;

6、报告期所得税费用2,132.88万元,同比减少745.47万元,主要系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所致;

7、报告期营业外支出134.22万元,同比减少41.99万元,主要系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少所致;

8、报告期研发费用7,444.81万元,同比增加1,295.65万元,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现金流量构成情况

项目本期发生额(万元)上期发生额(万元)增减变动幅度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8,115.51168,613.35-6.2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5,828.35137,592.06-1.2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287.1631,021.30-28.16%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6811.8874.1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978.7211,413.79-12.5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58.04-11,401.91-12.66%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3.752,411.50-94.45%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661.228,179.67-43.0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27.47-5,768.17-21.51%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66.031,203.94-94.52%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867.6815,055.16-47.74%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4,429.7859,374.6225.36%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2,297.4574,429.7810.57%

1、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287.16万元,同比减少8,734.14万元,主要系上年经营活动收款较多所致;

2、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58.04万元,同比增加1,443.87万元,主要系公司翔安三期工程的付款减少所致;

3、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27.47万元,同比增加1,240.7万元,主要系公司本期支付分红款及本年股权激励未行权所致。

第二部分 公司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呈现出三重挑战叠加的复杂态势:

(1)地缘冲突引发全球供应链重组;

(2)能源与资源安全成为核心议题;

(3)“创造性毁灭”式技术迭代(如AI、量子计算)加速产业生态重塑。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引发全球资本流动重构,新兴市场债务风险敞口扩大;主要经济体选举周期导致政策连续性受损,贸易壁垒呈现“政治工具化”特征;发达国家高息债务与新兴市场主权信用风险形成传染链条加剧全球增长动能衰减。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既要应对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内部挑战,又需直面外部地缘政治冲击带来的海外业务压力。面对这种高度复杂的宏观环境,企业需构建“战略韧性+技术锐度+生态粘性”的复合竞争优势。战略层面应着重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通过国产化替代降低对外依存度;同时建立弹性汇率对冲模型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技术上要提升研发能力,抓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的机遇,保持年研发投入强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治理效能转化提升战略柔性,在动荡变革期把握结构性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战略引领下持续聚焦数智医疗、智慧光学、智能电气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通过科技赋能与资本协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绘制数字化转型蓝图,描绘麦克奥迪“1359”数字领航企业愿景(一个数字麦克奥迪目标、数智驱动三大业务板块高质量发展,五个端到端数字化贯通,九个典型先进数字化应用场景),编制集团数字化转型蓝图及三年路线图。加快智能制造,智能电气中压智能制造项目初见成效,高压智能制造项目进入设备调试及试产阶段。光学事业部完成了光学零件部分工序自动上下料设备改造,持续优化WMS、MES系统,通过改造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电气和光学板块均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的符合性认证,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夯实信息安全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高数据库运维管理能力。通过定期安全评估,优化和完善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威胁环境和内部运营需求。深化法律风控体系,开展法律、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搭建公司的风险信息库,逐步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启动ESG报告编制准备工作,计划建立覆盖碳排放管理、供应链责任履行、员工权益保障及公司治理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体系,目标于2026年度正式发布首份独立ESG年度报告。

在数智医疗领域,公司以国家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为核心,通过前延后拓、专科突破策略建设基层服务网络,积累高质量数字医疗资源,打造覆盖肿瘤“防筛诊治康”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并加速推动数据资产标准化。智慧光学板块实施内外循环双轮驱动,加速从传

统显微产品向智慧显微系统解决方案转型,依托国内市场需求升级和国外市场渠道优化,同步推进产品智能化、服务云端化升级,构建“硬件+算法+平台”的垂直生态。智能电气板块持续关注垂直产业链整合,利用行业机会加快自主化生产技术提升产能,同步加大智能电网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此过程中,公司进一步利用好北京亦庄产业集群优势,强化公司与控股股东的协同发展,提升全球化市场竞争力。

(二)公司2025年运营计划

2025年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过渡期,国际环境呈现高度复杂性和多变性: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叠加供应链重塑压力,使公司外销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国内经济则处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期,既存在供给结构性过剩与增长预期放缓的阵痛。公司将积极面对实际情况,利用好自身优势提升企业应对的韧性。电气行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应对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力需求增加,抓住电网投资持续加码的机遇。光学行业紧扣政策层面“国产替代”“设备更新”“化债”等组合拳为行业提供的突破“卡脖子”技术机会。医疗行业借助基层病理科设备升级、远程数字病理平台建设及AI诊疗技术的普及,稳定医疗业务开辟了新空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公司坚持内外兼修,双轮驱动,主动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推进五大战略行动计划(拓宽资本平台新路径、把准公司治理脉搏点、开启技术创新加速器、打造数字转型聚能环、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在全力力争完成预算目标的前提下,冲击挑战激励目标。

1、数智医疗锚定“稳中有进”目标,聚焦病理设备耗材销售及诊断服务,实行精细化供应商分类管理,持续推出新产品,增强经销商的忠诚度与粘性,稳定销售渠道。深挖现有核心产品DNA倍体业务的发展潜力,寻求非妇科领域突破,实现业务稳定运行。积极推进印度、新西兰等海外市场,深度融入沿线国家的市场开发,推进“出海业务”实现新突破。采取OEM模式引入并推广自有品牌产品,快速渗透市场,加快合资合作。通过搬入新园区、优化组织架构,推动管理全面升级。发挥国家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的核心作用,以智慧医疗应用为引领,形成覆盖肿瘤“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的数字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病理AI软件研发加速落地。推动病理行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2、智慧光学锚定“转型升级”目标,聚焦光学显微镜研发、生产与销售一体化,守住智教市场份额,加快向工业领域、半导体领域、科研医疗领域拓展的速度,以新客户、新产品、新渠道加快市场转型。依托产学研合作,实现自主研发与外协研发相结合双循环,加快高端产品的革新速度,推动优势产品快速输出和产品转型。布局核心部件、软件算法、电子显微镜等,持续补足自身短板加强创新能力。秉承“智能制造+集成创新”思维,持续聚焦集成技术的创新研发,力争成为智能光学的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3、智能电气锚定“快速发展”目标,聚焦环氧绝缘件制造与销售,加快智能制造、车间扩容、设备更新等项目落地,力争2025年电气绝缘部分产能整体提升20%。同时,探索国内市场开拓新模式,大力拓展系统集成业务,通过智慧能源、GAT开关、一次设备智能化等业务技术积累,利用北京亦庄与海外渠道的优势,力争2025年实现系统集成项目业务落地打造新增长点。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资合作,不拘一格借势借力提升产品竞争力,点燃快速发展的新引擎。生产装备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供应链安全和增量业务产品的技术支撑;基本完成传统业务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布局,积极拓展增量业务;加快落地与海外全球性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持续深耕输配电领域,寻求通过新领域应用突破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和产业规模融入新能源一体化,塑造环保、智能化、高端化的国际品牌。

4、充分发挥海外协同能力,用好北京运营中心助力公司业务提升。海外团队锚定“化危为机”目标,致力于成为连接三大主营业务国内产能与海外市场的桥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聚焦海外市场打出“组合拳”,通过多点布局、多面突破、多元开拓,积极参展树品牌、深挖资源拓渠道、主动邀请谋合作,加强海外渠道利用效率,提升渠道收益。完善境外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境外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打造公司海外市场经营新格局,稳住海外市场大盘。北京运营中心锚定“集成赋能”目标,梳理运营模式,利用公司在智能电气、智慧配电等方面的优势,赋能亦庄传统项目、传统设备。发挥“岛-庄”桥梁作用,全方位对接探索新的项目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根据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情况及2025年度公司战略目标、业务经营和市场拓展计划,在考虑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公司管理层研究讨论,编制了公司2025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如下:2025年度预计收入及利润较2024年保持稳定增长。该目标并不代表公司对2025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说明:本预算报告不代表公司盈利预测,仅为公司经营计划,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需求、政策变化、汇率变化等诸多因素,具有不确定性。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04月17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