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海晨股份: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19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2024 年,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领导下,忠实与勤勉地履行自身职责,贯彻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议,较好地完成 2024 年度各项工作,公司整体稳健发展。我谨代表公司经营管理层就2024年度工作情况向董事会汇报如下:

一、 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概述

海晨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高端物流装备制造、生产物流运营与自动化集成业务,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一体化、端到端的生产物流服务和智能物流装备产品。公司高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旗帜,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制造业供应链服务平台,成为领先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者。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7%,在面临复杂国内外环境和单一客户不利影响因素下,充分体现了公司的经营韧性。

第一,在制造业物流服务板块,报告期内,公司制造业物流服务板块收入

13.8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新能源L客户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3亿元,对公司本年业务造成一定影响。本年,公司在面对新能源L客户业务明显下降的困难面前,充分发挥公司技术和运营优势,陆续增加了重庆某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杭州某大型3C制造企业、某电商物流企业等多个新客户,扣除L客户因素之后,公司生产物流服务板块收入同比上升0.7亿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单位:万元

制造业物流板块收入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
-- 消费电子129,330.39125,701.732.9%
-- 新能源汽车9,070.0948,580.26-81.3%
小计138,400.48174,281.99-20.6%

第二,在物流装备及物流机器人制造业务板块,2024年实现收入1.41亿元,公司AMHS及物流机器人制造业务板块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内成功交付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的多个项目,公司生产的OHT、Stocker、物流装备等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充分彰显公司在AMHS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的研发与产品实力,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AMHS厂商之一。

单位:万元

自动化及装备制造板块收入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
-- 半导体AMHS设备8,074.60--
-- 显示面板AMHS设备4,086.24--
-- 其他行业1,893.46--
小计14,054.30--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3.1亿元,同比小幅上升4.1%;实现归母净利润

2.9亿元,同比上升4.4%。公司净利润保持稳中有增,主要来自于公司长期自动化设备投入带来的人力成本节约、公司研发创新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公司精益管理的经营策略、以及公司生产物流服务和智能物流装备双轮驱动带来的协同效应等积极因素。

单位:万元

项目本报告期/报告期末上年同期/报告期末同比增减(%)
净利润30,761.0929,556.134.1%
归母净利润29,342.9628,114.974.4%
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47,254.5146,857.060.8%
总资产483,777.27423,813.2014.1%
净资产328,101.09297,218.1210.4%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7亿元,同比提升0.8%,体现了公司较为扎实的业务基本面和良好的现金管理水平。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8.4亿元,同比增加14.1%,净资产

32.8亿元,同比增加10.4%,资产负债率32.2%,经营情况继续保持稳健。

截止2024年底,公司全国自动化仓库累计投入约6亿元。依托公司技术团队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和领先优势,海晨在全国打造了多个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场域智能体”项目,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长期秉承“新基建、碳中和、机器换人”经营策略,自动化改造每年目前可以为公司节约几千万元成本。未来,公司还将在公司多个场域智能体内,引入包括人形机器人和场域大模型在内的新一代技术,带来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生产物流行业从“人机分离”向“人机协同”转变、从“机械执行”向“生态智能”跃迁,促进整个公司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物流装备及物流机器人制造业务板块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内成功交付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的多个项目,公司生产的OHT、Stocker、物流装备等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充分彰显了海晨在半导体、显示面板等行业高端物流装备领域的研发和产品能力。旗下子公司海盟科技实现收入2.07亿元。此外,公司实现对昆山盟立合并后,不仅显著增强了公司在半导体高端物流装备领域的技术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高端物流装备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促使公司仓储自动化和生产物流服务领先优势进一步增强,与公司原有业务形成了正向协同效应,提升了公司整体业务竞争力。

此外,公司重点研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生产物流领域的应用,并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大模型技术推动生产物流行业从“人机分离”向“人机协同”转变,智能机器人与智能仓储系统无缝衔接,实现场域智能闭环。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同比增长19.0%,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在同业中较为领先。此外,公司已建设自用大模型算力中心,拥有较强的本地计算能力,且整体算力规模仍在持续增加中。展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在生产物流场景中的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的全自研智能生产物流核心技术体系,为公司长期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及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日新月异的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且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强大、智慧、安全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是中国制造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核心竞争力。海晨股份作为国内制造业物流领域的重点企业之一,依托深厚的行业经验、前沿的智能技术、全链路数字化能力以及全球供应链协同优势,为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制造业客户提供一体化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服务、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

1、制造业物流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浪潮的推进,制造业物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连接制造业上下游的重要纽带,制造业物流不仅是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特别地,伴随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的高速增长,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物流量增速超过15%,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物流量分别增长15.6%、14.2%,成为工业品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

当前,中国制造业物流行业正在向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转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人工智能大模型对生产物流行业带来显著积极影响。大模型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语义理解能力,实现智能化决策与运营优化,能够动态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管理并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大模型推动人机协同的深度融合,使物流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复杂任务,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提升作业效率和稳定性。此外,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的结合,实现了物流场景的全息映射和智能优化,帮助企业预见问题并自主决策。大模型还能通过联邦学习机制,促进知识的持续进化与共享,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应对现代生产物流的复杂需求提供了强大支持。

其次,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正在快速重塑生产物流行业。通过自主决策机器人和智能协作系统,物流作业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智能预见”的跨越。例如,搭载AI视觉和强化学习算法的机器人能够动态适应复杂环境,完成高精度分拣

和柔性装配任务。无人驾驶运输车结合高精地图和5G通信,实现了全场景无缝调度和实时路径优化。此外,高性能计算驱动的智能算法正在突破传统优化瓶颈,实现超大规模物流网络的秒级决策。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赋予了物流系统自我学习和进化的能力,推动行业向高度智能化、自适应化的未来迈进。最后,绿色物流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制造业物流企业正积极探索绿色化路径,通过新能源车辆、智能调度系统、绿色包装等技术手段,降低物流环节的碳排放。自动化仓储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和减少浪费,为行业开辟了一条高效、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2、智能物流装备和物流机器人

智能物流装备和物流机器人产品涵盖各类智能化设备,包括自动化仓储系统、自动驾驶运输车、无人分拣机器人等,通过自主决策和作业优化,推动物流作业从传统人工操作向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以应对现代供应链日益复杂和多变的需求。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24 年发布的《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30%,其中物流/运输机器人销售量同比增长35%。

首先,自动化与智能化是当前物流机器人和智能装备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自动导向车、穿梭车、自动分拣系统等设备的广泛应用,帮助众多企业大幅度提升了物流运作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也将对物流行业带来深远变革。凭借其高度仿生的运动能力和灵活的操作性能,人形机器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执行精细抓取、复杂装配和跨场景等协作,承担物料搬运、设备维护、分拣包装等任务,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提升作业效率和精度。结合大模型技术,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决策和动态优化,持续学习改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智能物流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行业向更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满足现代供应链日益复杂的需求。

其次,柔性化与定制化需求增加。传统的物流系统往往较为固定,无法灵活

应对多样化的需求,而随着市场上小批量、多品种、高频次的订单增多,柔性化和定制化的物流装备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希望建设能够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快速调整作业流程的物流系统,以及能够适应多样化货物种类的自动化设施,从而提升整体供应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跨行业融合与协同发展也成为行业新趋势。物流机器人和装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仓储、配送领域,越来越多的跨行业应用正在兴起。例如,在医疗、零售、电商等多个行业,物流机器人已经开始承担更多任务。行业间的技术协同将有助于推动整个生态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

在智能物流装备产品中,半导体自动物料搬运系统(AMHS,AutomatedMaterial Handling System)是半导体制造厂中用于自动化物料运输、存取和管理的关键设备,AMHS系统确保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各类物料和晶圆在各个工艺环节之间高效、精确地流转。AMHS在半导体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保证生产过程的高度精准与可追溯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国内AMHS企业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份额主要被少数外资企业垄断。在当前国际半导体行业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的背景下,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供应链不稳定的挑战,中国半导体AMHS行业亟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我国半导体AMHS产业的自主可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在新能源汽车客户结构调整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并取得良好成效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客户结构发生变化。报告期内,公司原新能源L客户收入同比下降4.3亿元,对公司短期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凭借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物流领域长期经验和技术能力,年内在重庆、安徽等地拓展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新业务增长速度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述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在某新客户生产基地部署了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生产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目前试运行效果良好,能够大幅提升现场作业效率。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生产物流服务仍将然是公司重要业务增长领域之一。

2、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回暖趋势,驱动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增长2024年,受产品更新周期和人工智能普及等积极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继续呈现小幅回暖趋势。根据IDC研究数据,2024年,全球PC出货量2.63亿台,同比小幅增长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台,同比增长6.4%。报告期内,公司电子信息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6.6%,除物流装备及机器人制造业务以外,公司年内还拓展多家其他新客户,相关业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3、半导体及物流装备业务快速发展,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数据,2024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 1171亿美元,相比2023年增长10.2%。2024年,公司物流装备及物流机器人制造业务板块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内成功交付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的多个项目,公司生产的OHT、Stocker、物流装备等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充分证明了海晨在半导体、显示面板等行业高端物流装备领域的研发和产品能力,AMHS及物流装备制造成为公司新的重要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三、公司未来经营规划

(一)战略发展方向

展望2025年及未来,海晨股份将继续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核心,围绕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方向,推动公司在生产物流领域的全面升级,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商和物流智能装备制造商。

1、加大科技投入,探索机器人和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生产物流领域的深度应用。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在生产物流场景中的深度融合,构建全自研智能生产物流核心技术体系。

2、持续推进“新基建、碳中和、机器换人”策略,打造公司新一代“场域智能体”。公司将进一步扩大自动化仓储基地建设,通过动态运用数字孪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生产物流场景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升级。

3、推动物流装备自动化和生产物流运营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互相促进。公司将加大公司智能物流装备和物流机器人业务研发投入,强化公司

产品在半导体、显示面板、物流、高端制造等行业物流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并促进装备制造业务和生产物流运营业务的有机融合和互相促进。

4、加速国内和国际双循环布局,构建“覆盖中国、辐射世界”的一体化智能物流服务网络。公司将在进一步扩大国内业务的同时,加快国际化建设,重点布局东南亚、北美等先进制造业集中地区,打造一张“覆盖中国、辐射世界”的智能生产物流网络,服务广大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客户群体。

(二)2025年经营计划

1、进一步扩大研发投入

公司2025年研发重点将围绕数字孪生、行业大模型和场域智能体的构建展开。首先,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其数字孪生体系,基于现有近百万平米的数字化运营场域,实现生产物流场景在数字场景的四维映射。通过这一体系,公司将全面提升生产物流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实现从现实场景到数字世界的无缝连接,为智能化决策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海晨将基于DeepSeek架构构建生产物流行业大模型,充分利用公司十多年来在智能仓储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打造自有行业大模型。该模型将显著提升决策效率,例如通过实时订单数据和最小工序时长系数,构建精确到个人的劳动生产率预测体系,助力智能排班和绩效考评。

同时,海晨还将通过数字孪生、AIOT和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完善“场域智能体”推动场域运营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优化的转变,全面提升生产物流的智能化水平。

2、扩大核心城市智能仓储网络

公司2025年将继续贯彻“新基建、碳中和、机器换人”战略,进一步扩大自动化仓储网络体系。在部分核心城市,海晨将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物流自动化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机器人、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继续打造“场域智能体”,大幅提升公司仓储运营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结合碳中和目标,公司还将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推动绿色仓储建设,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市场业务

基于公司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长期积累和技术优势,海晨将继续大力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业务,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服务中国及全球

高端先进制造业企业客户。在国内市场,公将依托其领先的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和物流智能装备产品,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和供应链韧性。在国际市场,公司将继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在东南亚、北美等关键市场建立本地服务网络,优化跨境物流链路,提升国际业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将巩固其在高端制造业物流领域地位,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物流服务,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梁晨2025年4月18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