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海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2024年度,作为北京中科海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本人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总经理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切实履行董事会赋予的职责,认真贯彻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通过的各项决议,维护股东及公司利益,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能力,保障了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现将公司2024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总体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
2024年度,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情况如下:
1、营业收入方面,公司继续专注主业,并深化核心能力建设,关键业务方向进展显著。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23,971.37万元,较上年同期审减后营业收入16,458.04万元增长45.65%,其中信号处理平台方向创收15,891.29万元,声呐系统方向创收5,946.47万元,水声大数据与仿真系统方向创收1,205.88万元,无人探测系统方向创收716.81万元。根据特种部门采购制度的有关规定,公司销售的部分产品需由特种部门审价,公司对当年及以前年度需要审价的项目,按可变对价最佳估计值重新估计,将可变对价调整金额在当期予以确认。报告期内公司取得部分客户签订的补充合同,据此对历史暂定价合同进行最佳估计数重新确定,因最佳估计数的变动累计调减当期营业收入4,717.14万元,较上年同期调减15,880.85万元同比减少11,163.71万元。
2、净利润方面,公司优化采购流程、强化成本管控,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成本为26,010.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4.60万元,其中,随着水下模拟仿真体系应用和水声研发中心建设两项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顺利结项,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减少850.35万元。报告期内,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公司主营的国家特种电子信息产品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条件,获得退税款1,517.47万元,由此导致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该类产品作为公司长期销售的核心品类,将持续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根
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本着谨慎性原则,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范围内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2024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088.39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951.39万元。公司所处产业链各参与主体采取“逐级结算”模式,公司处于产业链中上游,且客户付款手续相对复杂、流程较长,对于需要审价的项目,往往需要特种部门逐项完成审价工作后方能逐级结算,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应收账款金额处于较高水平。2024年公司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优化催收机制,推动回款规模同比较大提升,受此影响,本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6,799.18万元。受特种产品保障方式多样化及改换装影响,公司在存货减值测试过程中出现部分存货适用性降低等不可预见因素,本年度存货跌价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788.51万元。经审计,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3.83万元。从整体经营情况来看,公司2024年度业务运行平稳。
3、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推行“目标-责任-考核”三位一体的回款管理体系,通过目标分解、责任到人、过程督导和刚性考核等举措,应收账款管理成效显著改善。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450.50万元,较上年同期17,954.48万元增长91.88%。随着订单规模的增长,公司受到资金垫付以及大额应收账款还未收回的双重因素影响,面对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资金垫付压力及应收账款周转压力,公司管理层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包括合理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获取银行综合授信)与精细化资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统筹资金预算,动态优化资金配置,有效保障了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95.38万元,较上年同期-7,044.65万元增加
135.42%;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530.65万元,较上年同期3,724.64万元下降329.03%;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92.17万元,较上年同期5,029.80万元下降147.56%。
4、资产负债方面,公司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119,373.36万元,较上年末117,398.51万元小幅增长1.68%,资产规模保持稳定。报告期末负债总额37,234.01万元,较上年末30,478.52万元增长22.16%。报告期末所有者权益82,139.35万元,较上年末86,919.99万元减少5.50%。公司在2024年2月至6月期间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48.91万股,形成
2,000.32万元库存股,同时,受2024年度经营亏损的影响,公司报告期末的未分配利润为5,681.18万元,较上年同期8,528.13万元减少2,846.95万元,综合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期末减少4,847.27万元,下降5.59%。
(二)研发投入情况
2024年度,公司各项研发活动有序开展,部分项目完成转阶段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声呐设备软硬件发展趋势、架构开放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研发完成新一代异构高性能国产化信号处理平台。公司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国产水声信号处理平台已经实现批量生产供货。报告期内根据客户合同需求,采取研发和生产同步开展的方式,公司研制了小型化国产信号处理平台,以及支持高性能通用信号处理和智能计算的新型信号处理平台,进一步扩充了公司水声信号处理平台产品型谱和可支撑项目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水下模拟仿真体系应用项目支持研发的水声大数据类产品已完成研制,可以为公司水声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和评估等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在仿真训练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方向,基于仿真训练系统的开发设计系统,公司某仿真模拟训练系统改进型、某模拟推演系统、某网络化型训练系统已完成研制和交付。
2024年12月,公司水下模拟仿真体系应用项目、水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标志着公司历时数年重点投入的研发项目已陆续转阶段进入创造收益的阶段,研发项目的数量和研发投入规模将开始下降,公司在后续研发方向中,将继续围绕水声技术与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创新,针对声呐装备领域有前景的垂直应用场景,持续进行更加聚焦的研发投入。2024年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880.66万元,较上年同期3,731.01万元下降22.79%,研发投入占公司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02%。研发团队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一支237人的技术研发队伍,较上年同期增加9人,其中博士9名,硕士由61人增加至68名,本科由138人增至142人,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60.46%。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26项,比去年同期增加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20项,较上年同期增加16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18项。
(三)业务发展情况
2024年度,公司在针对客户需求重点布局的研发方向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通过实际工作践行了新质生产力为新质战斗力赋能。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国产化信号处理机产品、声呐系统、水声大数据、仿真训练系统等均已具备国产化设备的批量生产能力。在水声大数据方面,已实现体系化产品布局,并将数据系统与智能声呐系统、仿真训练系统、无人探测系统等结合,形成了数据产品到数据应用的闭环,将对公司下一步产品研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声呐系统与智能技术相结合方面,公司通过智能声呐、无人集群智能探测项目、水下无人系统等项目的研制,形成了水下智能技术体系,为公司声呐产品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1、信号处理平台方向,随着用户对国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公司第三代国产水声信号处理平台订单量稳步增长,营业收入较2023年度有显著提升。公司跟踪最新技术发展趋势,针对客户需求不断进行产品研发,2024年已完成基于GPU芯片新一代异构高性能信号处理平台样机研制;针对声呐装备领域数据计算需求研发的HX-A200国产化核心处理芯片及搭载该芯片的高性能数据计算平台已完成研制及测试,预计将于2025年获得批量订单。2025年,公司将继续就国产化信号处理系列产品进行研制开发,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性能实时处理及计算业务方向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
2、声呐系统方向,公司2024年完成了某型前视避碰声呐系统首批交付及某型声呐湿端采集系统的多批次交付,2025年将根据在手订单情况,组织好相关产品的批量生产、试验、交付等工作。随着前述两型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公司在声呐系统方向的订单量将稳步增长。2024年,某型智能声呐系统完成样机研制并验收,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市场。此外,在其他声呐类产品方向,公司开展了鱼探仪和多波束测深仪样机等项目研发工作;数字水听器、自容式水听器等产品正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迭代升级。
3、水声大数据方向,2024年某型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已完成交付;某水声大数据采集系统装备已完成研制与生产;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公司水声大数据分析、挖掘和评估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截至目前,随着水声大数据研制成果快速转化,已在数据整编处理、数据分析评估系统、数据融合运用等方向获得多个项目,部分项目预计于2025年交付。
4、仿真训练系统方向,2024年年仿真模拟评估平台、仿真推演系统、某网络化训练系统已完成研制和交付;基于小型水下无人平台技术的便携式靶标已完成研制及技术验证;公司依托在无人系统、水声大数据和智能化产品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展水下智能蓝方应用研究,已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2025年将继续开展相关项目的应用推广工作。
5、无人探测系统方向,2024年某无人自主收放系统批量交付,这是公司在无人探测系统方向首次获得批量订单,后续将继续进行产品升级;公司某型UUV在东部沿海进行了科研海试,取得良好效果;某无人集群智能探测项目多次进行湖海试,采集丰富的场景数据,构建了面向特定应用的智能体模型。2025年公司将继续开展UUV湖海试验证工作,在水下目标模拟与训练、水下海洋调查系统、海洋相关数据采集等方面进行市场拓展。
6、数据计算中心方向,公司2024年完成了某数据计算中心项目(一期)系统集成工作,2025年该项目预计完成交付验收;2025年公司该项目二期(某信息处理分系统)已顺利中标。后续公司将继续针对各试训基地、科研院所和保障机构等单位的多级数据计算中心建设进行市场开拓,以此带动公司在数据计算中心业务方向的深入发展。
二、履行社会责任
2024年8月,公司携手行业内卓越企业,共同捐资设立了社会组织杭州市西湖区新质力海洋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致力于弘扬该中心“以项目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核心、以持续创新为动力”的发展理念,通过汇聚各方优质力量,科学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最终助力应用产业蓬勃发展,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员工代表携带生活物资前往海淀区杨庄消防救援站和画眉山小型消防站慰问消防官兵,对消防官兵在维护社会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敬意。公司党支部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消防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公司将聚焦核心业务发展,优化运营管理体系,重点推进以下七大战略举措:一、持续加大智能化海洋信息装备领域的研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为在研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二、重点推进国产化信号处理平台、声呐系统、水声大数据、仿真训练系统、无人探测系统及数据计算中心等核心产品的市场布局,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统筹调配内部资源,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增强市场竞争力;三、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重点推进长账龄项目回款,降低坏账风险,提升资金周转效率,确保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四、深化全面预算管控,优化成本结构,强化费用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保障公司现金流稳健,支撑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五、全力推动并配合相关部门组织的审价工作,缩短结算周期,加速资金回笼,提升运营效率;
六、加强项目运营、采购、生产、质量及保密管理的全流程管控,确保在手订单按期、保质、保量交付,提升客户满意度;七、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实施管理提升计划,优化决策流程,推动经营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八、持续优化公司内控体系,推动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动态化、精细化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与合规管理水平。
北京中科海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