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637 公司简称:镇海股份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二〇二五年四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s://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截至2025年4月16日,以公司总股本238,685,877股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7,737,175.4元(含税),占当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9.09%。
如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利润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上述预案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镇海股份 | 603637 |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石丹 | 王德录 |
联系地址 | 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 | 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 |
电话 | 0574-87917820 | 0574-87917820 |
传真 | 0574-87917800 | 0574-87917800 |
电子信箱 | zpec@izpec.com | zpec@izpec.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所处的行业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主营业务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M74)中的“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子行业。按照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分类表》,该行业共有勘察、煤炭、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电力、建筑、水利等21类,本公司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和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油气库)专业甲级工程设计资质,是专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工程建设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二)行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周期性特点
公司主要服务于石化行业,向客户提供从工程前期的规划咨询到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监理、开车试运行、结算审核直到运营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下游客户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福海创、荣盛石化、恒逸石化等大型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石化企业,行业发展与石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发展和政策约束等密切相关。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不断演进、地方财政支出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升等会促进石化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景气指数,但若部分产品产能扩张持续快于需求增速,亦会周期性减缓投资需求,降低行业景气指数;另一方面,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是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的发展也受到新技术应用、行业政策、产业整合、智力支持等方面影响;与此同时,石化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产品具有深度定制化和高频率现场服务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区域壁垒。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的周期性运动本质上是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替代、政策约束与成本竞争的多维动态平衡。
石化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和驱动器,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石化行业周期性波动主要由原油价格、产能周期、政策调控三重因素主导,同时受地缘政治博弈、技术创新进程、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及国际贸易环境等多维度变量叠加影响。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正在重构石化产业。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智慧化转型、绿色升级和国际拓展。旨在有效应对结构性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等挑战,从而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就炼油板块而言,国内市场投资行为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旨在平衡资本开支与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宽幅震荡重心下移、成品油产销和出口小幅下滑,尽管面临成品油需求下滑的压力,但凭借规模优势、政策支持和产品结构优化,主要炼油
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随着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炼油板块投资正处于快速触底阶段,并为炼油企业应对智慧化转型和效益提升需求积蓄动能。就化工板块而言,国内市场投资额较炼油板块高数倍,且投资增速更高,具有相对较大的市场潜力。受益于新能源需求高增长、电子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技术突破,叠加政策支持和国产化率提升需求,化工行业正从大宗品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但化工板块产业整合频率更快,化工产品的种类更丰富,差异化程度更高,因此化工板块呈现技术专用性强、定制化要求高、迭代速度快、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公司现有阶段依然聚焦于市场开发和能力建设,并着力打造创新研发动能,推进新业务快速成长。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以"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绿色安全、开放合作"为基本原则,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创新驱动与结构优化方面,要强化原始创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1.5%,突破2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40项新产品,推进“降油增化”战略,提升乙烯当量保障水平,推动烯烃原料轻质化,优化芳烃结构,提高碳五、碳九等副产资源利用率;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方面,要深化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产业生态构建方面,要动态更新技术推广目录,实施安全节能改造,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要推进"绿氢"规模化应用,开展炼化/煤化工与绿电耦合示范,发展生物基材料,强化与石化产业链衔接,推动聚乳酸等产品替代传统石油基材料。
(1)石化产业投资方面。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报告,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2,183家,年内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7,897.1亿元,同比下降8.8%,行业经济运行呈现筑底企稳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1.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8.6%。
(2)石化产品需求方面。2024年石油化工需求呈现“油弱化强、传统弱新兴强”的格局,行业在绿色转型、高端化进程中孕育新增长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报告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油气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2.1%,主要化学品消费总量增长6.1%。其中,无机化学品表观消费量增长7.8%,有机化学品表观消费量增长6.4%。传统燃料需求方面,汽油表观消费量增长3.5%,柴油表观消费量下降1.4%。
(3)石化产品供给方面。过去两年,国内炼油企业资本开支呈现“增量优化与存量升级并重”的结构性调整特征,一方面,浙江石化、盛虹炼化等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推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沿海七大石化基地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并通过设备更新向集约化、绿色化、数字化升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国内原油加工量7.08亿吨,同比下降1.6%,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0.3%,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同比增长7.1%。
(4)国际原油价格及国内炼油企业产能利用率方面。2024年国际原油市场呈现宽幅震荡态势。布伦特原油全年价格维持在68.68至92.18美元/桶区间。主要受到“欧佩克+”延长减产协议、地缘政治博弈、石油需求增长乏力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根据隆众资讯数据,2024年国内主营炼厂整体产能利用率和山东地炼产能利用率均值分别为76.34%和53.80%,分别较去年同期下跌1.57%和8.12%。
石油化工领域投资供给端受多重约束:国家产业规划与环保政策影响企业投资方向;企业资本开支更倾向炼化一体化、数字化改造以提升产能利用率;国际油价波动及技术替代风险则重塑项目可行性评估框架。同时,需求端驱动因素更趋复杂: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大宗石化品周期性过剩与高端化学品进口替代需求并存、出口政策调整与新兴市场开拓共同作用于投资需求弹性。
(一)公司主要业务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服务于石油化工行业,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和技术服务。公司向客户提供从工程前期的规划咨询到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监理、开车试运行、结算审核直到运营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在环境保护、油品质量升级、装置大型化改造、智能仓储系统、大型储运设施、化工新材料等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和创新。公司为业主提供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据首要地位,该业务模式涉及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中间验收、开车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特定阶段实施承包。作为总承包商,公司依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环保等向业主承担全面责任,并有权依法将部分承包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分包企业;分包企业则根据分包合同的规定对本公司负责。本公司致力于提供设计、采购及施工(EPC)服务以及其它各类型工程总承包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从项目规划、工艺包开发、设计至开车试运行、竣工验收的全流程服务。在承接项目时,我们根据业主方确定的投资规模,全面承担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并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及环保等方面负责。
2.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业务
工程咨询与工程设计业务在本公司的业务中处于核心地位,业务范围涵盖了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和实施阶段的众多咨询与设计服务。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等多方面条件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与论证,进而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本公司具备工程咨询和工程设计服务各方面的技术实力,具备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工程设计和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油气库)专业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石化、化工、医药、天然气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工程设计专业乙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工程设计专业乙级资质。
3.其他业务
(1)工程监理业务
工程监理业务是公司接受业主委托,依据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从专业的视角出发,针对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费用、进度以及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实施全面而深入的监督管理。公司拥有化工石油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电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监理乙级资质。
(2)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是公司接受业主委托,针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提供专业服务,并出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业务。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投资估算、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建设工程概、预、结算及竣工结(决)算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审核;施工合同价款的变更及索赔费用的计算;提供工程造价经济纠纷的鉴定服务;提供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监控与服务;提供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等。
(二)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参与招标方式获得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以及其他业务。在项目中标后,公司将安排专业团队与客户进行沟通协作,并对客户提供的资料与文件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基于此,公司进行项目评估,全面考量客户需求、技术规格、项目周期及分包服务等关键因素。随后,公司将统筹项目执行中心、设计院、财务部、工程部和QHSE部等资源,组建针对特定项目的管理团队。该团队将严格遵循客户及公司既定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提供相应的项目服务。
不同项目的运营模式如下:
1.工程总承包
公司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实施总承包项目。在签署工程总承包合同后,依照《项目部组建管理规定》,公司将从项目执行中心、设计院、财务部、工程部和QHSE部抽调人员,组建总承包项目部。项目经理由公司正式任命;设计经理由设计院提名,经项目经理审批;采购经理、控制经理由项目执行中心提名,经项目经理审批;施工经理由工程部提出,经项目经理审批;质量经理和HSE经理由QHSE部提出,经项目经理审批。项目部内的设计、采购、施工、财务、费用控制、质量及HSE人员将根据项目进展,由项目经理与各业务部门协商后适时调整。项目部组建完毕后,项目经理负责领导编制项目实施规划,各职能经理如设计、采购、施工、财务、控制和质量经理等共同参与。
总承包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2.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业务
公司市场经营部在成功签订工程咨询、工程设计项目合同或者接收业主的设计委托文件后,立即将这些资料转交给设计院。同时,市场经营部还需提交在合同谈判期间业主提供的或者在期间形成的所有关于项目内容、质量、进度及费用的设计基础技术文件。
设计院在接收这些资料后,将依照《工程设计项目的分类规定》对项目进行分类,并向相应的设计专业室下达咨询设计任务。在此过程中,各级设计人员依照公司《各级设计人员资格及任命规定》进行任命。
设计项目负责人和设计经理将共同负责协调设计项目的内外接口,并确保设计项目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设计经理与各专业负责人根据草拟的设计计划确定详细的设计任务。随着咨询设计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任务将得到及时修订,以确保对项目设计质量、进度和人力资源的合理控制。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提供石油化工行业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主要包括中石化和中石油系统内的若干大型综合工程公司,以及隶属于原化工部的设计院。这些企业包括: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HK)、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东华科技(SZ.002140)、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等。此外还有一些央企改制的工程公司,包括本公司、三维化学(SZ.002469)等。
目前,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HK)、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等大型石化集团下属的工程公司在国内石化工程建设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主要负责承接超大型或对国家石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设计,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项目的承揽和建设。本公司是央企镇海炼化分公司的改制企业,专注于环境保护、油品质量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关装置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在与大型石化集团下属工程公司的竞争中,本公司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主要在硫磺回收、加氢精制、常减压蒸馏领域、大型油气储运、智能仓储、装置大型化改造、化工新材料等细分市场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四)竞争优势与劣势
经过逾五十年的行业深耕与技术积淀,公司已成为石油化工领域拥有较高品牌美誉度的专业工程技术服务商。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与技术服务,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底蕴,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掌握了众多的核心技术,展现出显著的品牌、技术、人才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和资信优势。石油化工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产品具有深度定制化和高频率现场服务的特征,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其活跃的经济发展、高度的开放性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石化产业集聚地之一,绿色石化产业规模在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名列前茅。公司凭借贴近生产、熟悉生产的优势,在引资、科研、人才等资源方面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与国内第一梯队的工程公司相比,公司在市场拓展能力、技术创新发展、人力资源规模、工程技术能力和投资融资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向石油化工及其他相关行业提供的一系列专业工程服务,包括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与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这些服务本质上是利用工程专业知识、经验和效率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鉴于此,公司的业绩受到多个关键因素的影响。
1.市场需求与行业景气周期
市场需求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根本驱动力,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状况,行业的景气周期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服务需求的规模。当石油化工产品需求高涨、石油化工行业处于扩张周期时,相关企业对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等服务的需求会相应增加,从而带动公司业绩的增长。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以“减油增化”为核心目标,同时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与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化工产品收率,对接高端制造业对于高端化工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通过提高研发强度实现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以及航天军工等多个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推动产业链朝着更加高端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通过产能置换方案以及严格的安全、环保、节能、价格等手段,有效促进落后和低效产能的有序退出,从而为那些具备强大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显著差异化竞争优势、善于运用多样化数字化工具、能耗指标卓越且可控成本低廉的先进产能腾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政府的产业政策(如碳中和、能源转型)、环保法规及宏观经济周期对市场需求也有深远影响。例如,碳中和目标可能促使客户增加低碳技术和绿色工程的投资,从而提升对相关工程服务的需求。此外,油价波动、地缘政治博弈、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也会影响产业政策制定和客户的资本支出决策,间接影响公司业务量的增减。
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历史性突围的战略窗口期。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与迭代升级,我国石化工业正在三个战略维度完成质变:基础化学品收率不断优化,高端新材料国产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全行业能耗强度不断下降,这些结构性突破标志着产业正从追赶型发展向技术引领型跃迁。
2.技术创新与服务差异化
石油化工行业内的竞争、技术升级和安全环保要求也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当技术牵引生产效率提高或实现差异化产品性能并达到影响市场份额的变化时,行业投资规模将会加大。当市场中的产品趋于同质化,且短期内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投资规模会周期性减弱。
技术创新是公司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差异化技术能力有助于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需求并开拓新市场。随着石油化工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客户对工程服务的技术含量要求提高。公司持续深耕炼油工程、新材料、数字化设计、模块化施工技术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智能、环保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数字化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数字化交付)或全流程服务,公司能够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团队协作,缩短项目周期,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定价能力。
3.内部管理与运营效率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是一项点多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对公司的治理水平、管理能力、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对业绩产生深远影响。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有效的运营管理能够确保项目高效执行、成本规范合理,从而提高运营利润。
公司将在治理机制优化、全流程效能提升和技术创新应用三大维度持续发力。通过推进流程管理、合规内控与决策系统的立体化融合,构建权责匹配的分级授权体系,以数字化工具支撑决策效率与执行精度的双重提升;同步深化设计-采购-施工全链条协同机制,以智能化设计、预制化制造、模块化施工三位一体的创新建造理念强化项目集成管理能力,依托全生命期质量追溯和动态资源配置实现工程品质与资源效率的同步跃升;在此基础上强化新工艺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转化,建立面向新兴领域的复合型技术储备,通过工程数字化平台建设,形成技术创新、资源协同、价值共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持续巩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提升管理效能与运营效率。
4.外部合作与业务拓展
外部合作与业务拓展是公司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抓手。面对石油化工产业工艺流程高度复杂、安全环保标准严苛、全球化业务布局的核心诉求,公司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与领先石化企业联合开展研发项目,深度介入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系统梳理工艺技术痛点并在本质安全、能效提升等关键维度实施技术攻关,构建涵盖投资建议、工艺优化、设备选型、智能化升级、系统集成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重大项目承接方面,公司充分践行合作共赢理念,与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型工程集团构建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智能化升级等环节的深度融合,有效突破单体项目执行能力的边界限制。
在技术成果转化维度,公司持续完善产学研用创新网络,与科研院所建立联合研发中心,重点突破新材料、新工艺等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衔接难题。通过搭建工程放大试验平台,推动实验室成果加快实现产业化应用。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1,379,959,421.43 | 1,414,991,138.58 | -2.48 | 1,410,942,983.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027,346,041.06 | 961,138,359.73 | 6.89 | 890,914,946.26 |
营业收入 | 517,541,996.31 | 585,439,268.87 | -11.60 | 574,469,296.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7,236,845.34 | 101,252,577.48 | -3.97 | 103,051,828.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0,056,908.03 | 85,788,278.48 | -6.68 | 91,092,709.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9,952,509.47 | 55,782,164.12 | -10.45 | 70,546,168.5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9.83 | 10.96 | 减少1.13个百分点 | 12.10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1 | 0.42 | -2.38 | 0.4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41 | 0.42 | -2.38 | 0.43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101,670,572.75 | 98,474,404.26 | 127,542,205.34 | 189,854,813.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415,348.94 | 28,889,745.07 | 18,878,129.53 | 41,053,621.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7,185,773.69 | 25,185,215.80 | 9,981,454.06 | 37,704,464.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1,079,475.70 | -54,515,875.04 | 118,261,103.96 | 67,286,756.25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1,673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1,156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 | 0 | 40,279,836 | 16.88 | 0 | 无 | - | 国有法人 |
宁波舜建集团有限公司 | 0 | 10,360,000 | 4.34 | 0 | 无 | - | 国有法人 |
周宇光 | -1,159,100 | 8,130,120 | 3.41 | 0 | 未知 | - | 境内自然人 |
赵立渭 | 336,700 | 5,034,019 | 2.11 | 0 | 无 | - | 境内自然人 |
范其海 | 0 | 4,810,552 | 2.02 | 0 | 无 | - | 境内自然人 |
翁巍 | 0 | 4,801,552 | 2.01 | 0 | 无 | - | 境内自然人 |
范晓梅 | -150,000 | 4,630,554 | 1.94 | 0 | 无 | - | 境内自然人 |
周爽 | -227,900 | 2,477,350 | 1.04 | 0 | 未知 | - | 境内自然人 |
何乾生 | 1,665,479 | 1,934,879 | 0.81 | 0 | 未知 | - | 境内自然人 |
吴国勤 | -5,500 | 1,844,515 | 0.77 | 0 | 无 | - | 境内自然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股东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舜建集团有限公司、范其海先生于2023年2月27日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至2025年2月26日期满。原《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终止后,范其海先生因退休离任决定不再续签。“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舜建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2月25日签署新的《一致行动协议》,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7,541,996.31元,同比减少11.6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236,845.34元,同比减少3.97%。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