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273 证券简称:水晶光电 公告编号:(2024)020号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390,632,221股扣除公司回购专户上已回购股份15,232,555股后的总股本1,375,399,6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水晶光电 | 股票代码 | 002273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 无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韩莉 | 陶曳昕 | ||
办公地址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开发大道东段2198号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开发大道东段2198号 | ||
传真 | 0576-89811906 | 0576-89811906 | ||
电话 | 0576-89811901 | 0576-89811901 | ||
电子信箱 | sjzqb@crystal-optech.com | sjzqb@crystal-optech.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20多年来专注光学赛道,专业从事光学及反光材料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车载光学及AR/VR等领域。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无人机、安防监控、TWS耳机等智能终端对光学硬件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这一趋势为公司未来成长打开了想象空间。目前公司已沉淀了光学薄膜设计、微纳光学、精密
光学加工、自动化智能化、硬件结构设计、光学系统设计、系统测试和测量与分析八大技术,具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的能力,实现公司从“制造型”向“技术型”转型升级。
(1)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1)光学元器件
主要产品 种类 | 产品图片 | 产品功能 | 应用领域 | 核心工艺 |
红外截止滤光片及其组立件(IRCF及其组立件) | 允许可见光透过、截止或反射红外光的光学零组件,更好地还原图像的真实色彩 | 摄像头模组,多用于智能手机、车载等成像摄像头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 |
光学低通滤波器 | 一种多片组合型滤光片,有效起到滤除高频光波引起的莫尔条纹、色差补正,更好地还原图像真实色彩的作用 | 单反相机摄像头模组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 |
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涂布滤光片) | 在IRCF的加工工艺上引入微纳光学加工工艺,可极大地改善特殊场景中红色花瓣鬼影及色差问题 | 摄像头模组,多用于智能手机成像摄像头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微纳光学 | |
棱镜及微棱镜模块 | 利用潜望式棱镜实现镜头长焦,可以在不增加手机厚度的同时,提高变焦能力,实现远距离高清拍摄 | 智能手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微纳光学、 自动化智能化 |
2)薄膜光学面板
主要产品 种类 | 产品图片 | 产品功能 | 应用领域 | 核心工艺 |
摄像头盖板 | 硬度高,光学折射率高(厚度更薄),耐冲击和抗划伤,耐脏污,拍照还原度高 | 手机、相机、平板等产品的高端摄像头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自动化智能化 | |
智能手表表盖 |
使用高强度的玻璃,通过强化制程使玻璃抗冲击性提升。在其表面镀制超硬增透防污膜,使表盖耐摩擦、抗划伤、硬度高,清晰度高,同时降低表盖能耗
传统手表、智能手表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自动化智能化 | |||
指纹识别盖板 |
该产品可使用玻璃或蓝宝石材质,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协助指纹识别模组实现快速解锁、便捷支付等功能
指纹识别模组表面的保护盖板,多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笔电等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
3)半导体光学
主要产品 种类 | 产品图片 | 产品功能 | 应用领域 | 核心工艺 |
窄带滤光片 | 实现特定波段入射光高透过,其他波段深截止的功能,同时满足大角度入射时较低的光谱偏移,使得3D成像产品具有识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识别范围大等特点 | 智能手机、智能家居、金融支付等具备3D识别功能的智能终端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 |
环境光/接近光传感器(多通道图形化滤光膜) | 在玻璃/硅基片/硅芯片上分区域进行不同定制光谱的图形化加工,感知不同波段的光,是接近光、环境光等不同光学传感器的核心滤光元件 | 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 |
DOE/ diffuser | 采用半导体设备及工艺技术,在基片表面制作不同的微纳形貌,使其达到将一束光变成光斑点阵的光器件 | 智能手机人脸识别、3D识别以及具备上述功能的其他智能终端 | 光学薄膜设计、 微纳光学 |
4)汽车电子(AR+)
①车载光学
主要产品 种类 | 产品图片 | 产品功能 | 应用领域 | 核心工艺 |
AR-HUD/ W-HUD | HUD将仪表、导航、ADAS、座舱娱乐等与驾驶员息息相关的信息通过光学投影方式投射至驾驶员视线前方,给驾驶者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提升驾驶舒适度及安全性 | 汽车智能座舱 | 光学系统设计、 硬件结构设计、 系统测试、 设计与分析、 自动化智能化 |
激光雷达视窗片 |
产品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激光雷达探测产品,通过镀制复合膜层,实现产品特定波段的滤光性能,能够加热除雾,同时外表具有防尘和防水、防污功能
汽车智能驾驶,主要用于车载激光雷达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 |||
PGU (图像生成单元)模组 | 光学引擎产品,为HUD提供高亮度的光源输出 | 汽车智能座舱 | 光学系统设计、 硬件结构设计、 系统测试、 设计与分析、 自动化智能化 | |
投影元件 | 在玻璃基板上通过光学设计&光刻加工出指定颜色的薄膜(图案和颜色),叠加光源和透镜可以投出对应的图形,实现汽车迎宾光毯投影功能 | 汽车智能座舱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微纳光学 | |
智驾伴侣(空气投影) | 空气投影亦称无介质浮空投影技术,观察者可以裸眼观测空气中的影像,无需借助可见的介质作为屏幕,或穿戴专用的眼镜 | 汽车智能座舱 | 光学系统设计、 硬件结构设计、 系统测试、 设计与分析、 自动化智能化 | |
CMS系统(电子后视镜) | CMS系统(亦称为电子后视镜)通过左、右两个CMS摄像头模组以及成像模组组成来替代左右两侧的物理后视镜,从而实现扩大视野范围,增强夜视等恶劣条件下的成像效果等 | 汽车智能座舱 | 光学系统设计、 硬件结构设计、 系统测试、 设计与分析、 自动化智能化 |
②AR/VR
主要产品 种类 | 产品图片 | 产品功能 | 应用领域 | 核心工艺 |
反射光波导片 | 运用几何反射原理,光线在半透半反的列阵膜层中进行扩展,同时该膜层把部分光线反射到使用者的眼睛中,使人眼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产品具有轻薄、成像清晰、色彩均匀性好等特点 | AR眼镜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光学系统设计、 自动化智能化、 测量与分析 | |
衍射光波导片 | 运用光学衍射原理,光机端发出的图像信息通过耦入光栅耦合到波导中,在中继光栅进行扩展并调控光线到耦出光栅,耦出光栅对光线进行扩展,并且耦合到使用者的眼睛中,使人眼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图像 | AR眼镜 | 光学薄膜设计、 精密光学加工、 微纳光学、 光学系统设计、 自动化智能化、 测量与分析 | |
反射方片 | 通过光学冷加工、镀膜等工序制成的方片基材,裁切、切割、组合后可制成AR反射光波导镜片 | AR眼镜(反射光波导方案) | 光学薄膜设计、精密光学加工 | |
衍射晶圆 | 通过光学冷加工、镀膜等工序制成的晶圆基材,裁切、切割后可制成AR衍射光波导镜片;公司具备4-12寸晶圆加工能力 | AR眼镜(衍射光波导方案) | 光学薄膜设计、精密光学加工 |
5)反光材料反光材料业务由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夜视丽开展,产品广泛应用于消防、路政、警察等安全救援、通信、电力交通标志、标牌、车牌、车身反光标识等安全领域和各类服饰、鞋帽、箱包、广告牌等领域,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中国、欧洲、美国等多国权威机构的检测认证,畅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日、东南亚、南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要产品 种类 | 产品图片 | 产品功能 | 应用领域 | 核心工艺 |
反光膜 | 通过逆反射原理实现光路定向回归,其高反射性能可以在夜间提高可见性 | 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省道、国道、乡道等道路交通标志牌 | 精密涂布技术 | |
汽车牌照反光膜 | 通过逆反射原理实现光路定向回归,其高反射性能可以在夜间提高可见性 | 汽车牌照 | 玻璃微珠表面处理技术 | |
反光织物 | 主要产品包括 T/C 反光布、阻燃反光布、反光热贴等,在具备高反射性能的同时,根据需要实现阻燃、耐洗、耐磨等特性 | 服装、鞋帽、箱包等领域 | 射融合技术 |
(2)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消费电子消费电子作为一个庞大的范畴,涵盖广泛应用于个人及家庭生活场景的各类终端电子设备集群,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精准聚焦于娱乐通信、智能办公、家居自动化三大核心诉求,为人们的日常起居、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提供便捷与愉悦的体验,极大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正逐步成为智能设备运行的驱动力,深刻改变着设备与用户的互动模式。如今,行业已正式进入“AI驱动创新周期”,整个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快速变革和创新浪潮,消费电子行业开启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新时代。
①AR/VR
自2021年9月全球首款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问世以来,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AI眼镜”成为智能硬件领域的新宠。众多智能手机制造商、传统眼镜品牌和AR眼镜公司竞相入局。至2024年,市场上已推出了多款智能AI眼镜,这些眼镜介于传统眼镜与AR眼镜之间,利用AI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和用户语音输入来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并以语音方式实现人机交互。2024年Meta公司展示了Orion原型机,尽管该机型尚未面向消费者量产发布,但已展示了具备全彩显示效果的AR眼镜在AI辅助下为用户带来的便利体验。在AI技术的推动下,AR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从概念验证阶段向商业化迈进,重塑人们的工作和社交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图像”、“手势”等多种方式与AR眼镜进行交互,实现“看你所看,听你所听,想你所想”的智能化体验。作为AR眼镜中硬件成本占比较高的光学部件,是推动AR眼镜走向“大众消费品”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供应链成本下降与生态内容爆发,AR眼镜的光学组件市场正蓄势待发,有望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增长极,开辟出一片充满潜力的市场蓝海。
公司多年来专注AR、VR领域的技术研发布局,现已形成显示系统(波导片)、光机内的光学元器件以及其他智能头戴设备需要采用的2D、3D相关光学产品的业务布局。公司将携手行业领头羊,着力为客户解决AR/VR领域的光学难题,共同推动AR/VR产业发展。
②智能手机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攀升至12.4亿部,行业在经历了两年的下滑后终于迎来了市场复苏。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回暖,加之国内3C消费品补贴政策出台,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各大厂商营销策略精准发力,以及AI技术的融合更是催生了新一轮的换机热潮。在这场市场复苏的大潮中,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表现尤为出色,华为的强势回归,以及小米等品牌的亮眼表现,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更在海外开疆拓土,积极推动
新兴市场的增长与产品高端化并行发展。根据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有望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在硬件升级方面,影像功能优化仍然是核心竞争点,手机主摄CMOS感光元件尺寸不断变大,为摄像头模组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的持续渗透与升级,以及改善特殊场景中花瓣鬼影问题的涂布滤光片的应用,将显著提升手机成像质量。智能手机光学硬件仍有较大的创新升级空间,持续为光学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公司深耕智能手机产业链,与多家智能手机终端厂商保持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具备光学设计、精密加工及消费级量产制造的专业经验和领先优势。未来公司将持续加深与产业龙头企业的业务合作,不断开发创新光学产品,助力客户实现光学创新升级方案的落地。
③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
AIoT是端侧AI生态的重要触角,除了AR眼镜、智能手机领域之外,AIoT作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智能家居、工业4.0、智慧城市、医疗健康、人形机器人等都将成为AI落地的应用场景,而光学技术在AIoT中扮演着“眼睛”和“感知”的重要角色。在视觉感知层面,摄像头作为获取2D平面信息的核心,扮演着“眼睛”的关键角色。而在空间感知层面,3D光学传感技术则获取空间3D信息,进一步丰富和辅助2D平面视觉感知。AI“决策”的精准度取决于信息“感知”质量,光学技术是AIoT实现“感知-传输-决策”闭环的核心力量。展望未来,“光学+AIoT”将深度渗透至工业、城市、医疗等场景,形成“看见-理解-行动”的智能化链条,为光学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公司的光学元器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家居、金融支付、无人机、数码相机等领域,叠加AI的快速发展打开了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公司的光学元器件产品作为“信息采集”的重要端口,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2)车载光学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下,汽车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尤为夺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2024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产销量再度刷新纪录。其中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成为车市增长的新引擎。此外,中国车企海外开拓成效显著,出口数量快速增长,连续两年蝉联全球出口量冠军,国产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①智能座舱
在智能座舱领域,公司重点布局以AR-HUD为代表的拳头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HUD成熟方案的单价下降,带动10-2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前装搭载量迅速增长,成为销售的主力车型,进一步促进前装HUD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检测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HUD交付352.43万辆,同比增长56.32%,前装搭载率提升至15.38%。从市场端来看,未来HUD有望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功能,朝着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此外采用Lcos AR-HUD等方案的AR-HUD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和屏幕色彩,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在高端款车型上展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从供应端来看,AR-HUD市场技术比拼升级,市场竞争格局逐步趋向集中化,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和技术的持续创新。
自切入车载HUD市场以来,公司AR-HUD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前列,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已全面布局了TFT、DLP、Lcos、光波导、斜投影等方案的AR-HUD产品,未来将持续开拓优质客户,不断优化客户结构,稳步提升盈利水平。
除了HUD以外,公司还将积极打造电子后视镜(CMS)、车窗投影等系列智能座舱相关产品,打造多元化的智能座舱产品体系,为智能座舱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②智能驾驶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量达到137.37万辆,同比增长211.78%,截至2024年底,国内市场共有32个品牌的88款在售车型搭载了激光雷达配置。在智能驾驶方案探索上,目前纯视觉、端到端、大模型等方案尚处于验证周期,而高速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对特殊场景的感知能力仍然有限,在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大雾、大雨等,激光雷达能够为2D车载摄像头提供关键的3D感知辅助,对确保行车安全发挥至关重要的兜底作用。安全是智能驾驶的底线,而激光雷达方案恰好满足了市场刚性需求。此外激光雷达价格的逐步下探,也更好地推动了其上车趋势,前装激光雷达的标配趋势越发明显,众多汽车品牌有望加速入局,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在激光雷达产品中,公司主要供应激光雷达视窗片等核心光学零组件,作为国内领先的玻璃基激光雷达视窗片量产
厂商,公司已和海内外各大主流激光雷达厂商建立业务合作,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提供助力。
3)反光材料反光材料作为提升安全性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标志、个人防护装备、车辆标识等多个领域,其通过逆向回归反射光线显著增强可见性,有效降低事故风险。近年来,随着全球安全意识的普遍提升以及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加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个人防护装备需求的日益增长,反光材料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车牌膜等新兴需求,共同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在国际市场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由于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增加,对反光材料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有望成为反光材料市场新的增长点。目前,全球反光材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地,随着行业成熟度的提升,新晋企业数量递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M、艾利·丹尼森等国外公司作为全球反光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积累了明显优势,国内企业则通过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和成本优势,实现了产能和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虽然国内企业仍未能在根本上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反光材料市场的垄断,但是部分海外知名品牌由于成本控制等原因,开始逐步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国内进行代工生产,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夜视丽多年来致力于反光材料技术的积累与产品性能的提升,产品覆盖人、车、路三大主线,紧握海外市场机会,与国际客户建立深度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夜视丽将积极探寻产品更多应用的可能性,结合自身战略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助推中国的反光材料产业更上一层台阶。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
单位: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11,679,654,327.79 | 11,254,920,900.91 | 3.77% | 10,283,782,538.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9,029,468,319.02 | 8,602,934,343.25 | 4.96% | 8,147,022,041.36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6,277,688,431.84 | 5,076,246,217.02 | 23.67% | 4,375,513,727.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29,847,627.58 | 600,247,982.89 | 71.57% | 576,327,31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955,391,955.79 | 522,539,751.11 | 82.84% | 508,701,88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87,177,726.51 | 1,229,860,079.71 | 45.32% | 841,576,169.42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75 | 0.43 | 74.42% | 0.42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75 | 0.43 | 74.42% | 0.4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1.80% | 7.15% | 4.65% | 7.15%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1,345,269,521.66 | 1,309,575,082.45 | 2,054,880,174.43 | 1,567,963,653.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78,582,799.91 | 248,078,324.17 | 434,875,585.82 | 168,310,917.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69,587,813.70 | 221,433,313.56 | 439,609,902.76 | 124,760,925.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98,071,266.90 | 303,499,451.17 | 688,429,886.77 | 397,177,121.67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01,512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27,205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8.90% | 123,753,273 | 0 | 质押 | 95,500,00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7.62% | 106,002,553 | 0 | 不适用 | 0 | |||||||
杭州深改哲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5.28% | 73,404,741 | 0 | 不适用 | 0 | |||||||
林敏 | 境内自然人 | 1.86% | 25,891,605 | 19,418,704 | 不适用 | 0 |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吴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1.44% | 20,050,000 | 0 | 不适用 | 0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1.40% | 19,458,643 | 0 | 不适用 | 0 | |||||||
台州市椒江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38% | 19,215,987 | 0 | 不适用 | 0 | |||||||
台州市椒江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1.38% | 19,215,987 | 0 | 质押 | 19,215,987 |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18L-CT001深 | 其他 | 0.91% | 12,640,490 | 0 | 不适用 | 0 | |||||||
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自有资金 | 其他 | 0.82% | 11,362,100 | 0 | 不适用 | 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星星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深改哲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一致行动人关系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不适用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 ||||||||
股东名称(全称) | 期初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期末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7,628,136 | 0.56% | 2,252,500 | 0.16% | 19,458,643 | 1.40% | 0 | 0.00%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公司于2024年1月12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参与竞拍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参与竞拍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挂牌方式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块编号:台土告字【2024】01号,出让面积:130,387平方米),本次竞拍的土地坐落于公司台州滨海厂区相邻区域,购买以上土地使用权为公司扩大规模和长远发展提供储备用地,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本次竞拍挂牌起始价为人民币10,442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以人民币10,442万元成功竞得上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具体事宜详见2024年1月13日、2024年2月5日披露于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和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的公告。
2、公司于2024年2月5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计划使用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并依法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4元/股(含),本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回购方案之日起6个月内(即2024年2月5日至2024
年8月4日)。截至2024年8月4日,回购期限届满,本次股份回购已实施完毕,公司实际回购股份时间为2024年3月28日至2024年4月12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回购股份7,192,9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2%,最高成交价为13.9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3.86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100,264,119.47元(含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以上相关公告披露于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和2024年2月6日、2024年4月16日的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以及2024年8月6日的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日报》。
3、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投资设立衢州翎贲聚光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翎贲聚光基金”或“产业基金”),该产业基金总体规模为人民币20,700.00万元,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货币资金认缴出资人民币10,000.00万元,持股比例为48.31%。翎贲聚光基金成立后对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驰半导体”)进行增资。光驰半导体增资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00.00万元,投资前估值为人民币172,500.00万元。本次翎贲聚光基金对光驰半导体货币出资人民币20,000.00万元,其中人民币1,391.3043万元计入光驰半导体的注册资本,其余人民币18,608.6957万元计入光驰半导体的资本公积金。本次增资完成后,光驰半导体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2,000.00万元增至人民币13,391.3043万元,翎贲聚光基金持股比例为10.3896%。以上相关公告披露于2024年8月15日、2024年8月29日、2024年9月19日的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敏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