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上港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01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018 公司简称:上港集团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五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45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3,281,365,262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3.76亿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2024年半年度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45.40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30.36%。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该利润分配方案尚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港集团60001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丁向明/
联系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358号(国际港务大厦)/
电话021-55333388/
传真021-35308688/
电子信箱dongmi@portshanghai.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的中部、“黄金水道”长江与沿海运输通道构成的“T”字型水运网络的交汇点,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各大洋,后贯长江流域、江浙皖内河及太湖水系。公路、铁路网纵横交错,集疏运渠道畅通,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腹地经济发达。上港集团是于2003年1月由原上海港务局改制后成立的大型专业化集团企业,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2005年6月,上港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港口类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从事港口相关业务,主营业务分为:集装箱板块、散杂货板块、港口物流板块和港口服务板块。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

公司经营模式主要为:为客户提供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和港口保安等港口及相关服务,计收港口作业包干费、库场使用费等港口经营服务性费用。

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一方面,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对港口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港口进出口货物需求总量与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密切相关,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会对集装箱货源的生成及流向产生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减。上海港的经济腹地主要是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辐射力可沿长江上溯至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并可拓展至淮河流域,上述地区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对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特别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至关重要。综上,公司港口主业业务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

(二) 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从事的港口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2024 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部分改善迹象。尽管全球通胀水平有所缓解,欧美国家加息步伐逐步放缓,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仍然存在,这些因素继续抑制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同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塑,贸易增速虽有所回升,但仍显乏力。中国进出口增速在稳中有进的同时,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外贸表现持续具有韧性。国际航运市场出现阶段性复苏趋势,但随着航运联盟的重组和新造船运力的增长,航运市场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港际竞合关系愈发复杂化,行业进入新一轮转型阶段。同时,科技创新的加速迭代与“双碳”政策的驱动,推动港口主业发展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韧性化方向加速演进,机遇与挑战相伴而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6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4亿吨,增长6.9%;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

7.0%。

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2024年,集运市场供需矛盾得到一定改善,集运货量回稳,部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分国际航线货运需求明显回升,但运力供给扩张仍快于需求增长,新造船交付量继续保持高位,受红海危机消化运力、巴拿马运河干旱等因素影响,欧美航线运费徘徊在历史较高水平,船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改善。长期来看,国际航运市场集中度仍将保持高位,航线网络布局仍将深刻调整,船舶大型化、运营联盟化、航运数字化、绿色化与物流全程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这将对港口发展产生长期深远影响。

从港口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2024年,我国港口行业发展总体稳中向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明确,内需市场逐步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增长动力。“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推动港口业务增长,但外贸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航运联盟重组、船舶大型化、绿色化趋势明显,将进一步突显枢纽港地位,对港口基础设施、服务能级、运营效率、韧性均提出更高要求。港口与内陆腹地的多式联运网络加速建设,实现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港际间竞合关系更加紧密,区域港航贸朝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赋能成为行业亮点,包括5G 、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更深层次地植入港口运营与管理,将进一步推动港航数字生态圈建设,实现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港口清洁能源供应与应用将逐步深化,成为新赛道。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的加速渗透,推动港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将为我国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2024年,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连续十五年保持世界第一,主要经营指标居行业前列。公司依托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及淮河经济腹地,辐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主枢纽港地位不断巩固提升,上海港外贸航线连通度蝉联全球第一,高密度、高质量航班密度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吸引了全球班轮公司纷纷将上海港作为其航线网络的核心枢纽,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公司坚持融入大局谋发展,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级,公司通过管理、资本和技术输出,大力推进“南联北融西拓”,深化长江经济带港航物流合作,持续优化高效、便捷、经济、韧性、绿色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海铁联运、空铁等多式联运业务,沿海捎带、跨境电商物流等新模式越走越宽,不断提升腹地港航物流服务能级,促进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深度交融,不断强化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承当经济“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公司锚定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目标,以“智慧、绿色、科技、效率”港口为发展方向,立足“1+3”战略体系,不断谋求“新科技、新区域、新业态”新突破,深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港口转型,着力做强做优做大港口作业、港口投资和港口物流服务核心主业,构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全力当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跃升的主力军。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212,055,541,073.03203,575,515,172.974.17181,801,705,598.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3,306,892,061.01123,175,440,180.888.23112,327,407,458.97
营业收入38,116,972,285.8237,551,570,005.561.5137,279,806,723.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54,353,821.2513,203,137,528.8713.2617,223,915,520.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77,027,736.8212,569,819,846.125.6316,883,965,025.0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221,353,632.2513,414,585,346.32-31.2613,793,491,937.0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669011.2484增加0.4206个百分点16.253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4400.569113.160.742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64360.568813.150.7423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8,951,113,976.0510,886,458,541.939,188,726,021.849,090,673,746.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6,452,941.084,719,169,179.603,394,966,091.053,143,765,609.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291,420,578.913,926,155,798.823,342,341,471.032,717,109,888.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7,225,420.622,105,917,766.453,176,599,527.771,761,610,917.41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43,78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47,167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06,590,134,08128.3100国有法人
亚吉投资有限公司06,531,312,84528.0500境外法人
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3,620,549,71215.5500国有法人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3,300,0001,218,116,1635.2300国有法人
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0975,471,6004.1900国有法人
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726,720,1093.1200国有法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0693,313,7282.9800其他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590,493,7232.5400国有法人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0172,814,9220.74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56,595,312153,083,0570.660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第1、第4、第5、第6、第8、第9名的流通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未知其他流通股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注:本报告于2025年3月28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上表中“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为2025年2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上港集团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9沪港务MTN0021019006112024-04-2502.90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2沪港务MTN0021022808782025-04-21302.60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2沪港务MTN0011022808182025-04-18202.67
上港集团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0沪港务MTN0021020010902025-05-28202.93
上港集团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4 沪港务 MTN0011024817762029-04-25202.20
上港集团202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4 沪港务 MTN0021024817772027-04-25202.10
上港集团2024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24 沪港务 MTN0031024836932034-08-23202.32

5.2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上港集团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4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4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公司于2024年4月18日按时完成19沪港务MTN002的到期本息兑付,具体内容详见交易商协会于2024年4月18日披露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兑付安排公告》。

5.3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2024年2023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30.4933.10-2.6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3,277,027,736.8212,569,819,846.125.63
EBITDA全部债务比0.490.458.89
利息保障倍数15.2414.475.32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4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国资两委和公司党委、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上海港洋山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姿态,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15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首位。公司母港货物吞吐量完成

5.8亿吨,同比增长3.0%。其中,母港散杂货吞吐量完成8730.7万吨,同比增长2.7%。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17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母净利润149.54亿元,同比增长13.3%。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详见《上港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内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