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国人保: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8

公司代码:601319 公司简称:中国人保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5年3月27日审议通过了本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正文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2名,现场出席12名。

4.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2025年3月27日董事会通过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按照2024年度母公司财务报表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后,以总股本44,223,990,583股为基数,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10股现金股利1.17元(含税),共计分配51.74亿元,加上中期分配的27.86亿元,共计79.60亿元。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尚待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人保601319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1339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曾上游曾上游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8号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8号
电话(8610) 6900 9192(8610) 6900 9192
电子信箱ir_group@picc.com.cnir_group@picc.com.cn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本公司为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于2012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H股股票代码:1339),2018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A股股票代码:601319)。本公司在2024年《财富》杂志刊发的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58位。

本公司通过人保财险(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328,本公司持有约68.98%的股权)在中国境内经

营财产险业务,通过人保香港(本公司持有约89.36%的股权)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经营财产险业务;分别通过人保寿险(本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80.00%的股权)和人保健康(本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约95.45%的股权)经营寿险和健康险业务;通过人保资产(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对大部分保险资金进行集中化和专业化运用管理,通过人保养老(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开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业务,以人保投控(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作为专业化的不动产和养老产业管理平台,以人保资本(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作为聚焦债权、股权、基础设施和私募股权基金等另类投资领域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人保再保(本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100%的股权)开展集团内外专业再保险业务;通过人保科技(本公司持有100%的股权)统筹集团信息化建设,为集团各公司提供更优的架构管理、基础设施、应用研发、数据赋能、智能技术、共享运营和创新孵化等科技服务,赋能集团数字化发展。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4年2023年增减(%)2022年
营业总收入621,972553,09712.5529,633
保险服务收入537,709503,9006.7468,802
营业总支出551,328518,8046.3487,220
保险服务费用492,837473,4364.1433,368
营业利润70,64434,293106.042,413
利润总额70,61834,430105.142,662
净利润57,82031,46683.835,43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6922,77388.225,36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42,92822,75288.725,1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99070,54924.771,12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970.5188.20.5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960.5189.70.5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970.5188.70.5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9.6上升7.1个百分点11.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9.6上升7.1个百分点11.5

注: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增减百分比按照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得出。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增减(%)2022年12月31日
总资产1,766,3841,557,15913.41,416,975
总负债1,399,1581,225,49014.21,113,97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268,733242,35510.9222,851
总股本44,22444,224-44,224
每股净资产(元/股)6.15.510.95.0

注:每股净资产增减百分比按照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得出。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总收入138,778153,529177,269152,396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6313,72413,6446,53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813,75013,5936,65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15436,89010,9676,979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3 其他财务及业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指标2024年12月31日 /2024年2023年12月31日 /2023年
集团合并保险合同负债1,122,797980,730
其中:已发生赔款负债243,144224,764
未到期责任负债879,653755,966
分出再保险合同资产39,76239,259
分出保费的分摊33,62035,000
摊回保险服务费用(26,156)(29,039)
承保财务损失43,32927,651
分出再保险财务损益(1,264)(1,251)
投资资产1,641,7561,433,131
总投资收益率(%)5.63.3
资产负债率(1)(%)79.278.7
人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485,223457,203
保险服务费用465,392431,991
综合成本率(2)(%)98.597.6
综合赔付率(3)(%)72.770.4
人保寿险保险服务收入22,38418,204
保险服务费用7,48316,859
签发保险合同的合同服务92,55575,633
边际
当期初始确认签发的保险合同的合同服务边际14,1519,237
新业务价值(4)5,0243,664
内含价值(4)119,731101,470
退保率(5)(%)3.65.1
人保健康保险服务收入27,21725,619
保险服务费用17,75223,109
签发保险合同的合同服务边际20,18916,979
当期初始确认签发的保险合同的合同服务边际10,9796,361
新业务价值(6)6,5132,826
内含价值(6)30,11722,495
退保率(5)(%)1.01.0

注:

(1)资产负债率为总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

(2)综合成本率=[保险服务费用+(分出保费的分摊-摊回保险服务费用)+(承保财务损失-分出再保险财务收益)+提取保费准备金]/保险服务收入。

(3)综合赔付率=[当期发生的赔款及理赔费用+已发生赔款负债相关履约现金流量变动+(亏损部分的确认及转回-分摊至未到期责任负债的亏损部分)+(分出保费的分摊-摊回保险服务费用)+(承保财务损失-分出再保险财务损益)+提取保费准备金]/保险服务收入。

(4) 若基于2023年12月31日投资收益率和风险贴现率等经济假设,人保寿险2024年新业务价值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分别为7,849和149,872百万元。

(5)退保率=当期退保金/(期初长期险责任准备金余额+当期长期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0%。

(6)若基于2023年12月31日投资收益率和风险贴现率等经济假设,人保健康2024年新业务价值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分别为6,883和32,019百万元。

(7)签发保险合同的合同服务边际、内含价值指标的对比期数据为2023年12月31日时点数据,其他指标的对比期数据为2023年1-12月期间累计数据。

4.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 冻结情况股东性质
股份状态数量
财政部-26,906,570,60860.84--国家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2,400,0788,705,153,55319.68--境外法人
社保基金会-5,605,582,77912.68--国家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59,574,740369,028,6810.83--境外法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31,347,62555,080,8250.12--其他
孔凤全-50,957,1850.12--境内自然人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五零二二组合39,972,60039,972,6000.09--其他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9,233,60038,036,2000.09--其他
王林明13,828,38130,869,3250.07--境内自然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8,752,80025,291,6000.06--其他

注:

1.本公司所有股份均为流通股。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代香港各股票行客户及其他香港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持有。因香港联交所有关规则并不要求上述人士申报所持股份是否有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因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无法统计或提供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3.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名下股票为沪股通的股东所持股份。

单位:股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持有无限售条件 流通股的数量股份种类及数量
种类数量
财政部26,906,570,608A股26,906,570,608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8,705,153,553H股8,705,153,553
社保基金会5,605,582,779A股5,605,582,779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369,028,681A股369,028,68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55,080,825A股55,080,825
孔凤全50,957,185A股50,957,185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五零二二组合39,972,600A股39,972,60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38,036,200A股38,036,200
王林明30,869,325A股30,869,3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5,291,600A股25,291,600
前十名股东中回购专户情况说明不适用
上述股东委托表决权、受托表决权、放弃表决权的说明不适用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报告期内,本公司不存在持股5%以上股东、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股东名称(全称)本报告期新增/退出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数量期末股东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以及转融通出借尚未归还的股份数量
数量合计比例(%)数量合计比例(%)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退出0055,080,8250.1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退出0038,036,2000.09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董事长致辞

2024年是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人保集团砥砺奋进的一年。本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利率中枢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本集团不断优化发展策略,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20亿元,同比增长12.5%;总资产达到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管理资产规模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主要经营目标高质量全面完成。

保险功能有效发挥。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制定实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指引,集团全年承担保险责任金额3,175万亿元,赔付支出金额4,485亿元,同比增长9.6%,均稳居行业首位;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6%,充分彰显金融央企责任担当。

发展基础有效夯实。加快财产险新能源车险、科技保险、绿色保险、巨灾保险等功能性险种发展,积极推动人身险长期期交业务发展,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把降本增效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工作抓紧抓实,建立“5+5”全面降本增效机制,财产险综合费用率、人身险费差同比改善,人身险负债资金成本明显下降。

创新驱动成效显现。加强产品创新,设立集团新质生产力示范项目,开发全国首单动力电池容量保障保险、光伏售电信用补偿保险、全灾种长周期综合巨灾保险等新产品;深化模式创新,积极推动财产险风险减量管理服务新模式,人保财险全年提供重点领域风险减量服务161万次,提供气象预警1,464万次;推动生态创新,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暖心岁悦”服务网络不断丰富,对接合作医院超过4,600家、合作药房超过

21.7万家。

风险防控有力有效。进一步升级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优化风险合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制度遵循有效性;加强内控合规建设,加强操作风险防范,健全涉刑案件风险防控制度体系,提升风险穿透式管理;主动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稳妥化解处置风险。

2025年是集团“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迈上建设世界一流保险金融集团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中央出台系列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组合拳”,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回稳趋好,为保险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本集团将坚守“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发挥保险功能,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之年目标任务,在建设世界一流保险金融集团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回报全体股东、回报员工、回报社会。

一是聚力建设一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功能卓著、运营高效、主业鲜明、治理现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保险金融集团,彰显中国特色,达成一流的保障功能、一流的经营绩效、一流的综合服务、一流的治理能力、一流的国际影响等“五个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是扎实服务大局。紧紧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科技保险产品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绿色保险和绿色投资力度,服务全面绿色转型。健全保险应急服务机制,积极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是着力深化改革。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公司治理、战略管控、赋能基层、资源共享、数字化、干部人事制度等“六个改革”,牵引和带动集团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效率提升。

四是提升发展质量。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推动产品高质量供给,推动服务高质量升级,推动结构高质量优化,推动盈利高质量生成,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五是扎实防控风险。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加强保险、投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完善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风险合规文化建设,带头引领行业合规经营。

2.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1公司业务概要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人保集团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保险功能有效发挥,2024年共承担保险保障金额3,175万亿元,赔付支出金额4,485亿元,位居行业首位。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930.15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在主要保险集团中排名前列;实现保险服务收入5,377.09亿元,同比增长6.7%。经营效益有力提升,积极应对多重挑战,主动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69亿元,同比增长88.2%,展现强大发展韧性。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人保财险在财产保险市场份额为31.8%,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在人身保险市场份额合计为3.8%。

2.1.1 财产险板块:经营效益稳中有进,核心业务持续巩固

2024年,人保财险持续巩固核心主业作用,强化产品服务创新和渠道专业化建设,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80.55亿元,同比增长4.3%。市场份额为31.8%,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实现保险服务收入4,852.23亿元,同比增长6.1%。人保财险持续优化车险业务结构,大力拓展家自车新车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38.8%,车险业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947.01亿元,同比增长4.5%;人保财险不断深化专业运营能力,提升风险定价水平,加速布局个人非车险业务,改善法人业务结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非车险业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905.22亿元,同比增长8.8%,占整体保险服务收入比例为39.3%,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2.1.2 人身险板块:聚焦主责主业,经营质效提升

人身险板块坚持回归保障本源,聚焦主责主业,聚焦民生福祉。人保寿险业务发展稳中有进,价值创造能力稳步增强,业务质态大幅优化。2024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60.04亿元,同比增长5.3%;期交保费842.57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新业务价值50.2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14.2%。人保健康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6.95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首年期交保费66.50亿元,同比增长50.2%;实现新业务价值65.13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43.6%;健康险保费增速领先人身险公司健康险市场4.9个百分点;互联网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7.84亿元,继续保持在人身险公司中的市场领先地位。

2.1.3 投资板块:投资收益显著增长,战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投资板块贯彻落实集团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推动投资业绩大幅提升。2024年,集团实现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同比增长86.2%;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投资板块发挥多资产配置核心能力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通过设立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基金、人保现代化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探索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模式。以服务人民群众财富管理积极拓展第三方业务发展,打造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保品牌。截至2024年

12月31日,集团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11,105.75亿元,较年初增长3.5%。

2.1.4 科技板块:加快数据平台建设,科技赋能基层取得成效

科技板块积极推进集团科技改革和建设工作,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统筹推进集团9类科技重点项目22个子项目建设,推动科技管理工作要点落地,加快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产安全、供应链安全、业务连续性等科技风险管控,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可控水平,各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同时,科技赋能基层取得新成效。持续优化升级销售触面工具,“人保e通”服务客户近1.1亿人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50亿元;深化智能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财险业务智能外呼超3,570万通次,支持续保、回访等22类业务场景,完成健康团险智能核保专家系统建设,提升专业化核保能力和全流程响应时效,优化客户体验;持续推动客户服务线上化,“中国人保”APP月活均值达335万,95518电话财险业务呼入人工接通率达

99.41%,客服代表服务满意率为99.99%。

2.2 业绩分析

2.2.1人保财险

人保财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集团战略安排,始终坚持“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经营管理体系,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培育构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大局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2024年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8.5%,三年平均综合成本率

97.6%;2024年综合赔付率为72.7%,三年平均综合赔付率

为70.9%。

为方便投资者理解主要险种经营成果,人保财险将再保业务对应的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费用及其他损益科目分摊至各险种,模拟测算了各险种再保后经营成果。下表列明报告期内人保财险各险种经营信息情况节选: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险种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费用承保利润综合成本率(%)保险金额
机动车辆险294,701278,6589,28596.8281,552,399
农险55,46655,9931,52497.32,101,746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48,91847,29224299.51,983,902,330
责任险37,11237,622(1,912)105.2577,885,868
企业财产险18,04218,278(2,420)113.446,802,399
其他险类30,98427,54936698.895,569,148
合计485,223465,3927,08598.52,987,813,890

注: 数据因四舍五入,直接相加未必等于总数,下同。

2.2.2 人保寿险

三年平均综合成本率为最近三个完整年度(2022年-2024年)综合成本率平均数。

三年平均综合赔付率为最近三个完整年度(2022年-2024年)综合赔付率平均数。

人保寿险积极服务国家大局,严格执行监管政策,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提价值、优服务、防风险”的工作主线,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坚持价值和效益导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业务发展稳中有进,价值创造能力稳步增强,业务质态大幅优化。2024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23.84亿元,同比增长23.0%,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3%,期交保费同比增长13.5%,实现新业务价值50.2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14.2%;实现净利润170.98亿元,主要受益于2024年资本市场回报优于上年同期以及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主动降本增效、积极落实报行合一,有效降低负债成本,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下表列明报告期内人保寿险按险种列示的原保险保费收入: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险种2024年2023年
金额占比(%)增减(%)金额占比(%)
寿险89,07084.06.283,83783.3
普通型寿险55,93452.829.743,12542.9
分红型寿险33,01031.1(18.7)40,59740.3
万能型寿险1260.19.61150.1
健康险15,77914.90.715,66815.6
意外险1,1551.12.31,1291.1
合计106,004100.05.3100,634100.0

2.2.3 人保健康

2024年,人保健康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构建“6+1”

业务格局,锚定做专做精,全力实施“健康工程”,持续强化公司治理和合规经营,经营发展持续保持良好态势。2024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72.17亿元,同比增长6.2%,主要源于长期医疗保险合同服务边际释放增长;实现净利润57.30亿元。2024年实现新业务价值65.13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3.6%。互联网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在人身险公司中的市场领先地位。商业团体保险承保百万以上项目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3%。立足“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融合发展,为814.78万人次的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同比增长20.1%;健康管理业务实现服务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63.3%。

按原保险保费收入统计,报告期内人保健康各类产品收入如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险种2024年2023年
金额占比(%)增减(%)金额占比(%)
医疗保险26,89955.35.025,60756.6
分红型两全保险9,79620.1(4.1)10,21422.6
疾病保险5,51711.38.35,09611.3
护理保险5,71511.756.83,6458.1

指构建社保业务、互联网业务、团客业务、业务协同、个险业务、银保业务六条主力渠道与健康管理融合互推的“6+1”业务格局。

意外伤害保险6251.315.35421.2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1430.337.51040.2
合计48,695100.07.745,208100.0

2.2.4资产管理业务

(1)投资组合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投资资产1,641,756100.01,433,131100.0
按投资对象分类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4,1472.728,8782.0
固定收益投资1,115,05867.9924,21064.5
定期存款126,5567.781,4875.7
国债及政府债424,00625.8228,54215.9
金融债191,18711.6211,15314.7
企业债188,50511.5186,80713.0
其他固定收益投资(2)184,80411.3216,22115.1
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投资299,50318.2307,59321.5
基金86,6425.3117,3758.2
股票60,2493.745,5053.2
永续金融产品76,8984.769,0224.8
其他权益类投资75,7144.675,6915.3
其他投资183,04811.1172,45012.0
对联营及合营企业的投资167,81610.2156,66510.9
其他(3)15,2320.915,7851.1
按核算方法分类
交易性金融资产317,67019.3383,02026.7
债权投资316,23119.3318,60522.2
其他债权投资523,58131.9338,71723.6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15,7787.196,5416.7
长期股权投资167,81610.2156,66510.9
其他(3)200,68012.2139,5839.7 9.7

注:

(1)其他固定收益投资包括二级资本工具、理财产品、存出资本保证金、信托产品、资产管理产品等。

(2)其他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等。

(3)其他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定期存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存出资本保证金及投资性房地产等。

(2)投资收益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4年2023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58433
固定收益投资48,28838,884
利息收入36,36134,837
处置金融工具损益8,5461,637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923,844
减值1,689(1,434)
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投资19,684(10,162)
股息和分红收入6,2947,560
处置金融工具损益(9,164)(4,429)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554(13,293)
减值--
其他投资13,93314,960
对联营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收入13,72014,938
其他损益21322
总投资收益82,16344,115
净投资收益(2)57,31858,425
总投资收益率(3)(%)5.63.3
净投资收益率 (4)(%)3.94.5

注:

(1)净投资收益=总投资收益-投资资产处置损益-投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资产减值损失

(2)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卖出回购证券利息支出)╱(期初及期末平均总投资资产-期初及期末平均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3)净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卖出回购证券利息支出)╱(期初及期末平均总投资资产-期初及期末平均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2024年,本集团总投资收益 821.63亿元,同比增长86.2%;净投资收益573.21亿元,同比下降1.9%;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3.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本集团三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

为4.5%。

2.2.5现金流量表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三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最近三个完整年度(2022年-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的平均数,本集团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2024年、2023年总投资收益率为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数据,2022年总投资收益率为旧准则下数据。

项目2024年2023年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99070,54924.7

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23年的净流入705.49亿元变动至2024年的净流入879.90亿元,主要是保费现金流入增加所致。本集团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23年的净流出709.27亿元变动至2024年的净流出775.99亿元,主要是根据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本集团筹资活动产生/(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23年的净流出114.83亿元变动至2024年的净流入48.60亿元,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减少所致。

2.2.6 偿付能力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3.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7.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子公司及部分结构化主体。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3月27日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77,599)(70,927)9.4
筹资活动产生/(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4,860(11,483)-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额4697(52.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15,297(11,764)-

指标

指标本集团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
实际资本533,773265,560153,48840,616
核心资本427,564240,863103,29121,338
最低资本190,100114,17155,73111,911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81233275341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25211185179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