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

sh601601
2025-05-09 15:00:03
31.830
+0.04 (+0.13%)
昨收盘:31.790今开盘:31.750最高价:31.990最低价:31.610
成交额:644098264.000成交量:202540买入价:31.820卖出价:31.830
买一量:91买一价:31.820卖一量:143卖一价:31.830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节录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7

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节录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Pacific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2024年4季度

公司简介和报告联系人

公司名称(中文):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英文): China Pacific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法定代表人: 顾越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城中路190号

交银大厦南楼注册资本: 199.48亿元人民币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号:000014开业时间: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经营范围: 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

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保险

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

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

务。经营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报告联系人姓名: 汪羽成办公室电话: 021-33962680移动电话: 13917427405电子信箱: wangyucheng-003@cpic.com.cn

目 录

一、董事会和管理层声明 ...... 2

二、基本情况 ...... 3

三、主要指标 ...... 9

四、风险管理情况说明 ...... 12

五、风险综合评级信息(分类监管) ...... 13

六、管理层分析与讨论 ...... 14

一、董事会和管理层声明

本报告已经通过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合规,并对我们的保证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1.各位董事对季度报告的投票情况

董事姓名赞同否决弃权
苏少军
张远瀚
陈辉
陈巍
俞斌
合计5

2.是否有董事无法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或对此存在异议?(是□否■)

二、基本情况

(一)股权结构、股东及其变动情况

1.股权结构(单位:万股)

股权类别上季度末本期股份的增减本季度末
股份占比(%)股东 增资公积金转增及分配股票股利股权转让(股)小计股份占比(%)
国有股29,8951.5----29,8951.5
社会法人股--------
外资股--------
自然人股--------
其他(上市公司)1,964,91498.5----1,964,91498.5
合计1,994,809100----1,994,809100

2.实际控制人本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98.5%的股权,为本公司控股股东。

3.股东持股情况(按照股东期末所持股份比例降序填列,单位:股)

股东名称股权类别报告期内持股 数量变化报告期末持股数量报告期末持股比例(%)质押或冻结的股份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上市公司)——19,649,137,57898.50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股——93,106,1800.47
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有股——92,846,1890.46
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61,049,5100.31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国有股——51,948,1930.26
合计————19,948,087,650100——
股东关联方关系的说明公司5名股东中,除太保集团外,其他4名股东同时也为太保集团的股东。除此以外,公司未知晓股东之间构成其他关联关系。

4.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报告期末是否有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 (是□ 否■)

5.股权转让情况报告期内是否有股权转让情况? (是□ 否■)

(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变更情况1.董事、监事及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1)董事基本情况

(除董事长外,按姓氏笔画排序)

顾越

:1965年6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2015年3月起任本公司董事

长、执行董事(任职批准文号为保监许可〔2015〕228号)。顾越先生还担任太保香港董事长,太保资产董事。顾先生曾任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苏州分公司及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太保集团董事会秘书及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计总监、审计责任人、财务负责人、副总裁、常务副总裁,太保寿险监事长、董事,太保资产监事长,太保香港董事,太平洋健康险董事,本公司总经理等。在此之前,顾先生曾任职于上海市统计局。苏少军:1968年2月出生,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2021年5月起任本公司董事(任职批注文件号为银保监复〔2021〕377号)。苏少军先生现任太保集团董事会秘书,太保寿险董事。苏先生曾任太保产险承保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太保产险发展企划部总经理、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监事会办公室主任、电销中心总经理,太保集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转型副总监等。

张远瀚:1967年11月出生,硕士学位,是中国精算师协会理事,拥有北美精算师协会会员资格、美国精算师学会会员资格,2018年3月起任本公司董事(任职批准文号为银保监许可〔2018〕68号)。张远瀚先生现任太保集团总精算师,太保寿险临时总精算师,太平洋健康险董事。张先生曾任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精算师、副总经理、副总裁,生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精算师,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精算师,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太保资产董事,太平洋健康险总精算师,太保寿险董事,太保集团财务负责人等。陈辉:1969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会计师职称,2024年11月起任本公司执行董事(任职批准文号为金复〔2024〕753号)。陈辉先生现任本公司总经理。陈先生曾任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太保产险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太保产险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等。在此之前,陈先生曾任职于北京市煤炭总公司。

俞斌:1969年8月出生,硕士学位、经济师职称,2019年9月起任本公司董事(任职批准文号为沪银保监复〔2019〕804号)。俞斌先生现任太保集团副总裁、太保科技董事长。俞先生曾任本公司非水险部副总经理、核保核赔部副总经理、市场研发中心总经理、市场部总经理,本公司市场总监、副总经理,太保集团助理总裁等。

(2)监事基本情况

张卫东:1970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2024年3月起任本公司监事会主席(任职批准文号为金复〔2024〕139号)。张卫东先生现任太保集团总审计师、总法律顾问、审计责任人,太保寿险监事会主席,太平洋健康险董事。张先生曾任太保集团法律合规部

注:经公司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任职资格核准(金复〔2025〕138号),陈巍先生自2025年3月起任公司董事。

注:2025年1月,顾越先生不再担任太保香港董事长。2025年3月,顾越先生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书面辞呈,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

总经理、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本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太保寿险董事、董事会秘书,太保资产董事、董事会秘书,太保集团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合规负责人,长江养老董事等。

曹均华:1966年3月出生,博士学位,2021年5月起任本公司监事(任职批注文件号为银保监复〔2021〕376号)。曹均华先生现任太保集团华东区审计部总经理、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监事。曹先生曾任太保寿险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太保集团董办副处长,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太保集团审计中心专业化建设能力小组组长、审计综合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华北区审计部总经理,太保集团党委巡察组副组长、太保资产审计责任人等。阮宇红:1970年4月出生,大学学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职称,2023年1月起任本公司职工监事(任职批注文件号为银保监复〔2023〕20号)。阮宇红女士现任本公司财务部总经理。阮宇红女士曾任本公司宁波分公司稽核部总经理、财务部总经理、分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等职务。

(3)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顾越

:1965年6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2015年3月起任本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任职批准文号为保监许可〔2015〕228号),顾越先生还担任太保香港董事长,太保资产董事。顾先生曾任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苏州分公司及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太保集团董事会秘书及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计总监、审计责任人、财务负责人、副总裁、常务副总裁,太保寿险监事长、董事,太保资产监事长,太保香港董事,太平洋健康险董事,本公司总经理等。在此之前,顾先生曾任职于上海市统计局。

陈辉:1969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会计师职称。2024年11月起任本公司执行董事(任职资格核准文号为金复〔2024〕753号)、总经理(任职资格核准文号为金复〔2024〕779号)。陈辉先生曾任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太保产险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太保产险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等。在此之前,陈辉先生曾任职于北京市煤炭总公司。宋建国:1966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2012年8月起任本公司副总经理(任职批准文号为保监产险〔2011〕380号)。宋建国先生还担任太安农险公司董事长。宋建国先生曾任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海南分公司国外部业务科科长,国外部副经理、经理,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本公司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本公司财产责任险部总经理,山东分公司总经理,本公司销售总监(渠道建设与合作)、副总经理(农险)等。在此之前,宋先生曾任职于交通银行海南分行。石践

:1973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24年12月起任本公司临时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临时负责人。石践先生还担任太安农险公司董事。石践先生曾任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管理部总经理、市场发展部总经理、产品与再保部总经理,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执行董事、总裁

注:2025年1月,顾越先生不再担任太保香港董事长。2025年3月,顾越先生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书面辞呈,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

注:2024年12月,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陈辉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职务,指定石践同志为临时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临时负责人。

(总经理),太保集团市场副总监、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太安农险公司总经理等。在此之前,石先生曾任职于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陈森:1970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2021年8月起任本公司副总经理(任职批准文号为银保监复〔2021〕497号),2015年10月起任本公司总精算师(任职批准文号为保监许可〔2015〕949号)。陈森先生还担任太平洋安信、太保香港董事。陈森先生曾任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太保产险财务负责人等。在此之前,陈先生曾任职于佳达再保险经纪公司美国纽约总部、瑞士再保险公司北美总部等。苏占伟:1966年6月出生,硕士学位。2022年6月起任本公司副总经理(任职批准文号为沪银保监复〔2019〕841号)。苏占伟先生曾任本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本公司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主任,本公司企业客户部/银行保险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李超:1981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2024年9月起任本公司副总经理(任职批准文号为金复〔2024〕626号)。李超先生曾任本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小微客户业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小微客户业务部总经理、企业客户部/银行保险部总经理,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本公司总经理助理等。 刘增波

:1975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24年12月起任本公司临时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临时负责人。刘增波先生曾任太保集团战略企划部/投资者关系部副总经理、审计中心/审计技术部总经理、投资审计部总经理,太保产险财务部总经理,太保资产审计责任人,太保资本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

黄垚:1978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2024年7月起任本公司总经理助理(任职批准文号为金复〔2024〕471号)。黄垚先生还担任本公司新能源车事业发展中心总经理。黄垚先生曾任太平洋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业务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总公司个客中心代理业务部总经理等。武博:1970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21年8月起任本公司总经理助理(任职批准文号为银保监复〔2021〕591号)。武博先生还担任本公司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总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武博先生曾任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叶明满:1975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2024年7月起任本公司总经理助理(任职批准文号为金复〔2024〕473号)。叶明满先生还担任本公司个客中心线上平台部总经理。叶明满先生曾任太保产险市场发展总监(个客),太保产险厦门分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太保产险电话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太保在线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太保产险渠道合作部总经理、电销中心总经理,太保在线常务副总经理、执行董事、总经理,太保保代执行董事、总经理等。陈英杰:1967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工程师职称。2023年5月起任本公司审计责任人(任职批准文号为银保监复〔2023〕277号)。此前,陈英杰先生曾任

注:2024年12月,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陈森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职务,指定刘增波同志为临时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临时负责人。

太保产险辽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黑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四川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等。2.董事、监事和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情况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总公司高管人员是否发生更换?(是■ 否□)

职务前任人员姓名现任人员姓名
董事曾义陈辉
总经理陈辉
公司临时负责人陈辉
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陈辉石践 (临时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临时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陈森刘增波 (临时财务负责人)
董事会秘书陶蕾刘增波 (董事会秘书临时负责人)
副总经理张渝
总经理助理郁宝玉

(三)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基本情况

报告期末是否有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 (是■ 否□)

公司名称持股数量(万股)持股比例
上季末本季末变动额上季末本季末变动比例
子公司
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73,20673,206-67.78%67.78%-
联营企业
上海聚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48148-25.20%25.20%-
中道汽车救援股份有限公司1,2801,280-20.32%20.32%-
上海乐享似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9369-6.09%5.36%-0.73%
合营企业
太平洋裕利安怡保险销售有限 责任公司2,5502,550-51.00%51.00%-
上海滨江祥瑞投资建设有限 责任公司1,0711,071-35.70%35.70%-

(四)违规情况

1.报告期内保险公司是否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是■ 否□)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各级机构受到保险监管处罚共34

家次,对机构罚款824万元,对个人罚款192万元,合计1016万元。违规行为主要为虚挂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虚列费用套取资金、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方面。2.报告期内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是□ 否■)3.报告期内保险公司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发生移交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是□ 否■)

4、报告期内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银保监会)采取的监管措施?

(是□ 否■)

三、主要指标

(一)主要偿付能力指标

项目本季度末上季度末基本情景下的下季度预测
认可资产(万元)26,163,63427,414,19927,658,438
认可负债(万元)19,093,83420,607,76620,449,267
实际资本(万元)7,069,8006,806,4347,209,171
其中:核心一级资本(万元)5,815,3055,403,6415,959,099
核心二级资本(万元)---
附属一级资本(万元)1,254,4951,402,7921,250,072
附属二级资本(万元)---
最低资本(万元)3,185,1833,130,7203,277,130
其中:可资本化风险最低资本3,227,2043,179,3103,331,669
控制风险最低资本-42,021-48,590-54,539
附加资本---
核心偿付能力溢额(万元)2,630,1222,272,9212,681,969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82.6%172.6%181.8%
综合偿付能力溢额(万元)3,884,6173,675,7133,932,041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2.0%217.4%220.0%

(二)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

1、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项目本季度(末)上季度(末)
净现金流(万)本年累计-242,84716,982
上一会计年度346,474346,474
上一会计年度之前的会计年度-326,022-326,022
流动性覆盖率(%)LCR1未来三个月113.0%112.6%
未来十二个月103.4%103.4%
LCR2未来三个月264.2%360.2%
未来十二个月131.8%165.9%
LCR3未来三个月80.7%111.7%
未来十二个月82.3%102.7%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 (%)最近两个季度122.6%397.9%
最近一个季度851.5%122.6%

2、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项目本季度 (累计)上季度 (累计)
负债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万元)1,062,742610,343
百元保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元)5.33.9
特定业务现金流支出占比(%)3.0%3.1%
规模保费同比增速(%)7.1%8.0%
资产端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占比(%)1.6%2.5%
季均融资杠杆比例(%)1.9%2.8%
AA级(含)以下境内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0.2%0.5%
持股比例大于5%的上市股票投资占比(%)0.0%0.0%
应收款项占比(%)13.4%16.5%
持有关联方资产占比(%)3.9%3.6%

特定业务现金流支出占比:特定业务现金流支出占比=(特定业务赔付支出+特定业务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公司整体赔付支出+公司整体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100%。特定业务包括融资性信保业务和赔付占比5%以上的非车险业务,后者指因巨灾或重大赔案发生导致非车险业务再保后的预估赔付支出或实际赔付支出超过上一年度非车险业务整体赔付支出5%的非车险业务;规模保费同比增速:签单保费同比增速。应收款项占比:应收款项占比=(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期末总资产×100%,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和期末总资产均为期末账面价值。持有关联方资产占比:持有关联方资产占比=持有的交易对手为关联方的投资资产总和÷期末总资产×100%,统计范围不包括保险公司与所属保险集团及保险集团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

(三) 主要经营指标

指标名称本季度本年累计
保险业务收入(万元)4,316,87520,286,409
净利润(万元)147,499737,614
总资产(万元)23,139,98823,139,988
净资产(万元)6,294,1136,294,113
保险合同负债(万元)13,566,59313,566,593
基本每股收益(元)0.10.4
净资产收益率(%)2.412.5
总资产收益率(%)0.63.3
投资收益率(%)0.93.3
综合投资收益率(%)2.17.0
综合成本率(%)99.198.7
综合费用率(%)30.627.1
综合赔付率(%)68.571.7
手续费及佣金占比(%)8.98.7
业务管理费占比(%)23.017.1
签单保费(万元)4,601,08720,985,308
其中:车险签单保费(万元)3,092,24111,374,199
非车险前五大险种的签单保费(万元)1,137,0937,863,552
其中:责任保险(万元)456,4392,347,880
健康险(万元)161,6732,025,292
农业保险(万元)204,7421,941,673
企业财产保险(万元)111,768802,990
家庭财产保险(万元)202,472745,717
车险车均保费(元)2,7482,794
各渠道签单保费(万元)4,601,08720,985,308
代理渠道签单保费(万元)3,233,79612,436,123
直销渠道签单保费(万元)734,5065,571,735
经纪渠道签单保费(万元)632,7842,977,450
其他渠道签单保费(万元)--

备注:1、以上涉及准备金计算的均以财务报表责任准备金为基础;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为已赚保费口径;综合投资收益率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投资收益率未包括。

2、以上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和保险合同负债根据中国财政部2017年修订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2020年修订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依据前述指标结果,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8号:偿付能力报告》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公式计算。

(四) 近三年(综合)投资收益率

指标名称本年累计
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4.26
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3.81

备注: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金规〔2023〕5号),披露近三年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为[(1+过去第1年(综合)投资收益率)*(1+过去第2年(综合)投资收益率)*(1+过去第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1/3)-1

四、风险管理情况说明

(一)公司分类情况说明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2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关于公司分类标准的规定,公司类型为I类保险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9日,2024年度签单保费为2,098.53亿元,总资产为2,627.39亿元,省级分支机构数量为38家。

(二)报告期内采取的风险管理改进措施及其进展

本季度,公司扎实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化能力建设,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精细化风险管理。根据监管和公司产品开发管理要求,确定保险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完善产品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二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积极配合市国资委重大风险排查,对大排查自查工作开展情

况、自查结果情况和日常工作机制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按照人行要求进行月度风险监测、不定期重大事项报告、半年度重大事项自查,防范潜在风险。

三是深化风险管理体系。为贯彻金融五篇文章和集团公司战略部署,积极开展机构调研,聚焦新业态、新业务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在新发展中不断校准风险。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预案实施。

四是创新保险研发。公司《新能源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企业优秀课题成果奖”二等奖。“财产险风险减量数智化体系”荣获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三等奖,通过集成创新平台实现数智化体系,助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最近一次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估得分

2021年,原银保监会对我司开展了偿二代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SARMRA)。经评估,我司得分为83.94分。其中,风险管理基础与环境82.19分,风险管理目标与工具82.35分,保险风险管理86.4分,市场风险管理81.68分,信用风险管理86分,操作风险管理84.44分,战略风险管理86.12分,声誉风险管理84.53分,流动性风险管理

83.54分。

(四)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自评估有关情况

根据原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2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8号:偿付能力报告》的要求,2024 年四季度,公司组织开展了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自评估工作。

本次自评估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2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的标准,逐项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自评估工作由风险管理部牵头进行,将评估点逐项分解至相关责任部门、明确评估方法及要求。各部门开展自评,逐项列报符合程度。风险管理部汇总、复评得出各项最终得分。

本次自评估得分为96.60分,较2023年有所提升。2024年,公司风险管理工作机密围绕“主动、精准、治本、持续”的八字方针,强化“一体化、事前防、全域全程”管控力度,持续夯实风险管理基础、着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深化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全面检视、修订风险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优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在加强风险监测排查方面,完善风险偏好体系,强化经营中重点环节的监测,加强机构风险穿透监测。在紧扣重点领域方面,优化大灾风险管理体系,开展气候变化物理风险损失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公司将持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并推进执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化能力建设。

五、风险综合评级信息(分类监管)

(一)公司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

公司2024年2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AA。

公司2024年3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AA。

风险综合评级监管通报情况按要求向董事会汇报,并将持续跟踪分析。

(二)公司各类风险状况说明

1.操作风险

本季度公司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强化合规经营,扎实推进操作风险、洗钱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操作风险和洗钱风险状况总体可控。主要工作情况包括:

一是完成2024年风险与控制自评估。结合操作风险管理新规,对“五虚”问题高发的分支机构、重点领域,进一步识别风险点,全面梳理固化控制措施,编制《内控手册(五虚整治分册)》。

二是持续响应监管、落实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组织支公司及以下机构开展合规标准化检查,并结合案件风险防控相关内容,加大对基层网点、关键岗位、案件易发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条线加强对人员异常行为的排查。

三是持续跟踪审计缺陷整改。通过“一张清单”方式,向条线跟踪重点审计问题整改及问责跟进,对接系统实现整改任务时效提醒,压实一道防线责任,提升整改效果。

四是全面落地系统前置型一体化风控体系建设项目。形成7项可落地成果,目前在机构应用平均覆盖率达100%。推动系统前置控制,实现对34项屡查屡犯问题的系统嵌入式防控。

五是科技风险方面,四季度对信息科技风险监测体系进行回顾,优化调整部分指标,聚焦科技外包、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等风险,持续落实科技风险管理举措,科技风险整体可控。

2.战略风险

本季度未发生影响公司战略规划实施的风险事件。

公司战略制定充分考虑市场环境、风险偏好、资本状况、公司能力等因素,贯彻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积极响

应保险业“新国十条”及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制造业、服务新市民等重点领域要求。发展规划从“稳健”的风险偏好出发,与公司风险管理文化及公司能力相匹配。

公司从人才管理、业务管理、投资管理、海外管理等方面加强对战略风险的管理。及时、全面、真实地评估战略风险管理的整体情况,并纳入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评估报告向公司高管层报告。下阶段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与相关政策动态,根据政策推进情况及造成的市场变化,结合公司自身发展需求,适时调整战略规划,确保公司在规划的框架内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努力达成规划各项目标。3.声誉风险本季度公司未发生重大声誉事件,声誉风险水平总体可控。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及《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办法》、《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季度,公司依据监管及集团公司相关制度,开展季度风险排查与研判工作,召开2024年度声誉风险管理专项培训,组织完成三场声誉风险专题演练活动,进一步强化前置管理的下沉工作。后续,公司在业务开展与品牌宣传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事前排查与防范、事中快处与协同、事后复盘与优化,积极积累声誉资本,做好声誉风险前置化解与闭环管理,防范声誉风险于未然。4.流动性风险为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公司通过合理安排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对重大理赔案件、再保账单、税金、费用和固定资产等大额支出进行持续关注,适时调配资金,确保有充足的流动性履行各项支付义务。四季度,公司对保险保障基金的季度预缴、再保支出、购建固定资产等大额支付提前作了资金头寸的合理安排,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理赔案件持续进行赔付资金安排,同时也及时处理了分公司日常各项资金需求与付款申请。公司将一直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综合考量流动性需求,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的管控能力。

六、管理层分析与讨论

(一)主要经营情况分析

1.风险综合评级变动分析

公司总体风险状况稳定,偿付能力充足率充足且稳定,经营及净现金流情况稳定向好,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状况正常,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2.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分析

我司本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2.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82.6%,分别较上季度上升4.6PT和上升10.0PT,其中本季末实际资本较上季末上升26.3亿元,主要受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较上季度末增加4.8亿,主要受到车险业务增速、车险综合成本率变动的影响,保费及准备金风险最低资本较上季度末上升5.4亿。

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较上季末上升7.9亿,主要是债券类资产风险暴露上升,导致利率风险最低资本上升。

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较上季末下降6.8亿。主要是应收保费、对个人和企业债权风险暴露较上季度下降,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最低资本下降。

公司根据自身风险状况和偏好,制定切合公司实际的偿付能力风险限额和监测指标,并定期跟踪和监测偿付能力指标。同时,公司持续通过业务品质管控、提升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等手段,保持偿付能力稳定、充足。

3、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变动分析

(1)流动性覆盖率

按照偿二代二期流动性规则,公司基本情景和压力情景下未来3个月和12个月的流动性覆盖率LCR1和LCR2大于100%,LCR3大于50%,均满足监管要求。公司采取审慎的原则预测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过去两个季度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不低于-30%,满足监管要求。本年度累计公司现金净现金流出24.3亿,其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06.3亿,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7.9亿,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2.7亿。

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公司注重日常现金流管理,通过合理安排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等各类现金流,确保有充足的流动性履行包括退保、保险的赔付或给付等支付义务。此外,在战略资产配置管理的投资资产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高流动性资产以满足流动性需求,能够满足短期内业务波动的现金流需求。公司将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的变化,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