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1728公司简称: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
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
www.hkexnews.hk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董事 | 刘桂清 | 其他公务安排 | 李英辉 |
4、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根据前期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从2024年起,三年内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综合考虑公司现金流,以及股东现金回报要求等实际情况,建议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末期股息人民币0.0927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91,507,138,699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约84.83亿元,股息来源于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2024年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人民币0.1671元(含税),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2598元(含税),合计人民币约237.74亿元,占2024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2%。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国电信 | 601728 | 不适用 |
H股 | 香港联合交易所 | 中国电信 | 00728 | 不适用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李英辉 | 徐飞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
电话 | 010-58501508 | 010-58501508 |
传真 | 010-58501531 | 010-58501531 |
电子信箱 | ir@chinatelecom-h.com | ir@chinatelecom-h.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行业情况2024年,通信业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深入实施,通信业量收实现稳健增长,行业发展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优化升级,融合应用持续走深走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1、电信业持续推进提质增效电信业务量收稳步提升。2024年,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有力拉动服务业平稳提升。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新兴业务拉动作用持续凸显。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主的新兴业务收入比重已升至四分之一,同比增长10.6%,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构建数字消费新场景,智慧家庭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11.3%。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阶段,积极推动研发模式、组织体系等重构,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关键领域创新持续取得突破,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0%,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研制取得新进展,万兆光网启动试点。低空智联网、海洋通感一体、星间及星地通信等加快建设应用。自研AI大模型多项能力实现升级,在客服、政务、文旅、工业、智慧城市等领域规模化应用进程加快。
2、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量质齐升高速传输网络加速构建。2024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288万公里,其中,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线路同比增幅达19.9%和9.9%。干线网络建设进入新阶段,400G骨干网正式规模化部署,已初步打通国家八大枢纽节点间、枢纽与周边主要城市、与重点大省间高速传输通道,传输带宽、网络容量、超低时延等实现大幅提升。“双千兆”网络覆盖持续完善。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关于5G、千兆光网建设目标,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90%以上行政村通5G。截至2024年底,我国5G基站数达425.1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30.2个。5G网络演进升级,5G-A网络部署稳步推进。千兆网络建设成果突出,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820万个,比上年净增518.3万个,已建成千兆城市207个。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积极落实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目标,加快完善算力网络布局。截至2024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提供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3万架,其中东部地区占比71.1%,较上年提升
1.3个百分点。加快推动智算中心建设,落地万卡集群项目,智算规模超50EFlops(FP16),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3、通信服务更加普惠通达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和5G用户规模持续领跑全球。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7.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27.1部/百人,较全球平均水平(107.6部/百人)高出19.5个点。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14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56.7%,达全球平均水平
2.3倍;移动电话用户快速向5G迁移,5G移动电话用户数在上年净增超2亿户的基础上,今年净增达1.92亿户。千兆用户占比已超三成,户均带宽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到6.7亿户,其中家庭宽带接入用户5.73亿户,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115.9部/百户,较上年末提高5.7个点。其中千兆用户达2.07亿户,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占比达到30.9%,较上年末提高5.2个百分点。为满足高清视频、直播需要以及培育智慧家庭创新应用,企业加速固定宽带“最后十米”高质量供给,光纤到房间(FTTR)用户规模已突破3,500万户。2024年固定宽带用户总接入带宽达30.7万Tbps,同比增长17.9%,家庭户均签约带宽已达到511.8Mbps/户,较上年末提高55.3Mbps/户。数据流量水平创历史新高。得益于网络演进升级、“信号升格”深度覆盖、视频类业务创新及AI应用落地等,移动和固定互联网接入流量均保持较快增势。2024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1.6%,其中5G移动数据流量占比近六成,同比增速超40%;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8.18GB/户·月,12月当月DOU达19.7GB/户,均处于历史最高位。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4.9%,增速较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
4、赋能行业数字化走向深入移动物联网终端应用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蜂窝)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同比增长13.9%,本年净增3.24亿户;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到59.7%。移动物联网(蜂窝)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9.97亿、4.77亿、
3.72亿和3.2亿户,其中公共服务、智慧家居领域同比增长超20%。在终端快速提升和部分领域应用活跃拉动下,2024年移动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较上年实现翻番增长。行业融合应用走深向实。5G和千兆光网广泛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应用普及持续深化。5G行业虚拟专网累计超
5.5万个,在上年翻番猛增基础上,本年新增达2.3万个,5G应用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累计达13.8万个,千兆光网应用案例近4万个。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重点行业加快融合步伐,“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7万个,在10大行业形成了20大典型场景,南京、武汉、青岛等10个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启动建设。注:以上数据来自工信部《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解读: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新发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报告期内,多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行业的发展和合规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经营者集中申报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经营者集中申报规定》提高了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并建立了对申报标准的实施情况评估机制,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了经营者集中制度性交易成本,可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并提高反垄断监管执法效能。
2024年3月15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主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缺陷产品处理、禁止虚假宣传、明码标价、使用格式条款、履行质量担保责任、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义务作了细化规定,针对网络消费领域“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等问题及预付式消费侵权问题作出专门规定,加大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
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公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8
月1日起施行。《条例》首次将起草阶段的法律、地方性法规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并进一步优化了市场准入和退出、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和影响生产经营行为四个方面19项不得包含的政策措施,严格限定了例外情形的适用条件。此外,《条例》明确了对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的审查机制及监督保障机制,提出应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举报处理、督查等机制的要求。
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细化了网络数据处理者收集、处理、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识别、申报重要数据的义务以及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条件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要求;此外,《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的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个性化推荐服务及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设置要求的相关规定。有利于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2024年3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以下简称“《数据跨境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数据跨境规定》规定了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标准,调整了应当履行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数据出境活动条件,同时明确了免予履行前述义务的豁免条件。此外,《数据跨境规定》提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度、延长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结果有效期的相关举措。在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数据跨境流动条件,适度收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范围,便利数据跨境流动。
2024年11月26日,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联合惩戒办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联合惩戒办法》明确了惩戒对象的范围和认定标准,规范和细化了电信网络惩戒措施及程序,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对惩戒对象严格落实电信网络惩戒措施。
公司将认真落实新出台、新修订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同时也积极跟踪研究即将出台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保证相关业务运营行为合法合规,确保公司依法合规经营。
(三)业务情况
2024年,公司紧抓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面对2C/2H/2B/2G客户对智能、安全、绿色的消费新需求,持续强化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扎实推进以战新为引领的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面向个人用户,持续推进移动网络向5G-A升级,加大重点场景5G网络覆盖,不断丰富5G新通信等应用功能,打造更优质的移动通信新体验;持续推进5G应用升级,加快通信助理、视频彩铃、云盘等应用AI升级,加大量子密信密话、手机直连卫星等战新业务规模拓展;持续推进终端升级,行业内率先推出内置自研星辰语音语义通用大模型的定制AI手机,实现去APP化的便捷应用,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信息服务需求。
面向家庭用户,持续推进家庭宽带向千兆和FTTR升级,打造更快速、更舒心、更安全的全光网络服务;持续推进智家应用升级,围绕“美好家”家庭品牌,持续打造“一张全光网、一朵智能云、一个美好家”的多场景智家应用,推出AI摄像头、AI云电脑、AI家庭中屏等智能终端,满足客户安全、健康、娱乐、低碳、智能等个性化需要;持续推进平台升级,不断丰富家社政联通场景,加快打造街道云/乡镇云、小区生活圈、数字康养等新兴产品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强化CHBG场景融通,持续保持领先一步的差异化发展能力。
面向政企客户,持续推进算力布局,打造算力布局和通智超一体化“息壤”调度平台,实现智算便捷应用、算网一体调度、异构算力加速,参与10+个行业标准制定,服务北京、深圳、苏州、天津等18个城市构建区域算力网;持续做优IDC资源布局,提供融合云、AI、安全等多要素的AIDC多元产品服务能力;持续打造业内领先的行业大模型场景应用,已面向政务、应急、工业、
教育、文宣等行业推出50余个细分领域行业大模型场景应用;持续加快数字平台升级迭代,形成一批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优质行业平台,行业自研平台累计拉动项目超1.5万个,拉动签约158亿元;持续升级5G+AI三类十大行业的5G定制网融合场景解决方案,面向制造、矿山、电力、化工、港口、低空等千行百业累计发展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
面向国际用户,加速推进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云网资源布局,推进国际国内业务流程一体化,积极拓展海外重点市场,东南亚、中东非等区域成为国际业务重要增长极,云、量子、卫星、车联网、视联网等战新业务在海外取得突破,全年国际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15.4%。
有关公司详细业务情况分析请见本节“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866,625,200,722.04 | 835,813,904,890.77 | 3.7 | 807,698,157,613.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452,389,720,102.38 | 442,926,215,438.27 | 2.1 | 432,089,280,568.37 |
营业收入 | 523,568,920,041.49 | 507,842,674,997.40 | 3.1 | 474,967,243,497.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3,012,069,907.90 | 30,445,686,138.83 | 8.4 | 27,593,420,934.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0,742,441,368.42 | 29,552,831,309.04 | 4.0 | 27,188,688,035.0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45,268,134,285.83 | 138,623,058,755.73 | 4.8 | 137,218,975,739.8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7.3 | 6.9 | 增加0.4个百分点 | 6.4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6 | 0.33 | 8.4 | 0.30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6 | 0.33 | 8.4 | 0.30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134,494,562,936.36 | 131,478,555,944.66 | 125,994,899,983.39 | 131,600,901,177.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597,086,263.80 | 13,214,740,701.91 | 7,486,837,949.27 | 3,713,404,992.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9,160,039,016.77 | 12,521,237,009.71 | 7,004,870,587.97 | 2,056,294,753.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861,775,770.24 | 37,478,774,771.29 | 39,071,737,354.64 | 47,855,846,389.66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218,903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231,696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 - | 58,476,519,174 | 63.90 | 57,377,053,317 | 无 | - | 国有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735,839 | 13,846,717,317 | 15.13 | - | 无 | - | 境外法人 |
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420,000,000 | 4,794,082,653 | 5.24 | - | 无 | - | 国有法人 |
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 2,137,473,626 | 2.34 | - | 无 | - | 国有法人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 | 213,436,229 | 980,050,957 | 1.07 | - | 无 | - | 未知 |
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 | - | 957,031,543 | 1.05 | - | 无 | - | 国有法人 |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 920,294,182 | 1.01 | - | 无 | - | 国有法人 |
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 | 761,742,240 | 761,742,240 | 0.83 | - | 无 | - | 其他 |
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 441,501,000 | 0.48 | - | 无 | - | 国有法人 |
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第一期)质押专户 | 420,000,000 | 420,000,000 | 0.46 | - | 质押 | 420,000,000 | 未知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第一部分: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推动产业重塑和结构调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浪潮迎面而来,为行业和公司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带来宝贵机遇。2024年,公司紧紧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责任,持续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进一步加快向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转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新兴业务规模拓展,企业改革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全面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经营业绩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1.总体业绩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236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820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0亿元,同比增长8.4%,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6元。资本开支为人民币935亿元,同比下降5.4%。
战新业务引领双轮驱动,基础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产数业务实现良好增长。2024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02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移动增值及应用收入同比增长
16.1%,移动用户规模达到4.25亿户,移动用户ARPU
达到人民币45.6元。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25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智慧家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8%,宽带用户达到1.97亿户,宽带综合ARPU
达到人民币47.6元。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人民币1,466亿元,同比增长5.5%,占服务收入比达到30.4%,同比提高0.5p.p.。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IDC收入达到人民币330亿元,同比增长7.3%;安全收入达到人民币162亿元,同比增长17.2%;智能收入
达到人民币89亿元,同比增长195.7%;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0.1%。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持续推进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同步增长,努力增强盈利和现金流创造能力,在充分考虑公司盈利、现金流水平及未来发展资金需求后,董事会决定向年度股东大会建议公司2024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为本年度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2%,每股派发末期股息人民币0.0927元(含税),连同2024年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人民币0.1671元(含税),2024年全年派发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2598元(含税),全年派发股息总额同比增长11.4%。从2024年起,三年内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将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三型”企业
建设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2.1丰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用户数字消费新需求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把握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消费新趋势,通过AI等战新要素深度赋能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不断提升业务价值和客户感知。面向个人和家庭客户,持续强化融合发展,不断推动连接、终端、应用、权益等融合要素升级,加快移动网络向5G-A升级、家庭宽带向千兆和FTTR
升级,围绕“美好家”家庭品牌,持续打造“一张全光网、一朵智能云、一个美好家”的多场景智家应用,强化CHBG
场景融通,持续打造融合差异化领先优势,2024年融合
移动用户ARPU=移动服务的月均收入/平均移动用户数
宽带综合ARPU=宽带接入及智慧家庭的月均收入/平均宽带用户数
智能收入包括面向客户提供的人工智能、智算服务等收入
“三型”企业: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
FTTR:FibertoTheRoom,光纤到房间
CHBG:Customer(个人)、Home(家庭)、Business(企业)、Government(政府)
客户规模稳步提升。持续强化价值经营,做深做细存量客户精准维系和应用填充,积极探索以AI大模型等数字化工具提升客户需求洞察能力,挖掘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新需求,不断满足客户安全、健康、娱乐、低碳、智能等个性化需要,持续提升客户价值,2024年移动及宽带ARPU保持稳定。持续推进AI、量子、卫星赋能产品和服务,行业内率先推出内置自研星辰语音语义通用大模型的定制AI手机,并推出AI摄像头、AI云电脑、AI家庭中屏等智能终端,推进5G新通信、通信助理、视频彩铃、云盘等应用AI升级,加快量子密信密话、手机直连卫星等战新业务规模发展,2024年AI、量子密信密话、手机直连卫星等应用渗透率稳步提升。面向政企客户,着力打造“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的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加快行业数字平台能力升级,围绕智慧城市、社会民生、应急安全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揽子行业解决方案,超百个数字平台持续赋能各类行业客户;推进5GNICES
Pro+融合产品体系升级,打造“5G+AI”十大行业融合场景解决方案,面向电力、化工、矿山等领域累计打造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公司加快推进全球云网资源布局和国际国内业务流程一体化,积极拓展海外重点市场,东南亚、中东非等区域成为国际业务重要增长极,云、量子、卫星、车联网、视联网等战新业务在海外取得突破,全年国际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15.4%。
公司持续深耕“客户说了算”服务机制,焕新发布“好服务更随心”服务举措,客户满意度和服务口碑优势持续巩固提升。公司为满足用户对业务办理高效、便捷、智能的需求,加速客服模型等AI能力嵌入10000号等服务全流程全岗位,智能客服占比较2023年底提升13.5p.p.,智能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2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加快建设科技领军企业。聚焦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根技术方向,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云计算基础软件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中国电信第一科技“息壤”一体化
智算服务平台,突破分布式推理、混合训推、百公里无损传输等关键技术;构建国内首个全尺寸、全模态、全国产化的万亿参数基础大模型体系,解决了长文可控视频生成、全双工交互和多模态鉴伪等难点;全球首创QKD
与PQC
融合的分布式密码系统,发布全国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
子计算机“天衍-504”;实现全球首个单波1.2Tbit/s、容量超100Tbit/s的空芯光缆传输系统现网示范验证,在星地融合、通感一体、无线AI等6G关键技术领域完成多项行业首发的外场试验。持续强化研发资源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由5名领军人才、千名首席/高级专家、万名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人才雁阵格局基本形成,运营开发一体化队伍完成地市公司全覆盖。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承担云计算、量子通信、光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和“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视联网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并荣获“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115.9%,位列全球运营商第二,在ITU-T、3GPP、IETF等国际标准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业务创新,全面完成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等七大战新业务布局,持续深化外部赋能和内部应用,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有效助力企业经营质效提升,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3加快推进安全产品服务拓展,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公司持续构建覆盖“云、网、边、端、用、数、天地一体”的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全面提升
NICES:涵盖网络能力(Network)、边缘能力(Intelligence)、云边协同能力(Cloudcomputing)、应用随选能力(Elements)和服务保障能力(Service)五位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QKD:QuantumKeyDistribution,利用量子的不可分割、不可复制、测不准等物理特性,远程安全分发密钥
PQC:
PostQuantumCryptography,后量子密码,是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密码技术和相应算法
中国电信“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和“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客户安全保障能力,打造包含安全连接、安全服务和安全融合的体系化能力,多项细分能力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期《数字安全护航技术能力全景图》,已覆盖12大类85个安全领域。安全连接类能力以云网资源为载体,保障客户安全上网上云,基于终端连接的云脉SASE入选Gartner《中国零信任网络访问市场指南》;基于上网线路的天翼安全大脑新增发展35.4万线,累计发展50万线;基于全域网络的云堤抗D全网流量清洗能力达到16.3Tbps,防护能力和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安全服务类能力为客户提供40余项安全服务,已覆盖31省300多个地市,云堤安全托管服务(MSSP)位居中国云托管安全服务厂商领导者类别
,安全能力池新增17个,全国累计达到175个。安全融合类能力通过“安全+场景”融合模式实现对外赋能,聚焦智能云、低空经济等场景的安全需求,通过基础设施加固、交互安全防护、安全测评升级等方式,着力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持续推出场景化的安全产品,为客户提供敏捷可靠的安全服务。
3.天翼云迈向智能云发展新阶段,“AI+”“量子+”赋能产业创新天翼云全面迈向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提供异构的泛在算力、强大的算网调度、高效的训推引擎、一站式的智算服务、高质量的数据集、安全快捷的模型服务、丰富的行业智能体应用等能力,完成多种主流智算芯片与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适配优化,成为国内首家实现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实现云主机、云电脑、云手机、MaaS服务、算力调度平台、边缘安全加速平台等产品全面加载,凭借全栈自主可控、模型灵活选型、异构算力融合等优势,助力DeepSeek等主流模型高效训练、灵活部署和推理性能翻倍。汇聚各方资源,深化智算布局,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合计达到62EFLOPS
,为各类企业、AI服务提供商、教育科研机构等领域客户提供丰富多样、灵活便捷、高性价比的算力服务,服务行业客户超490万户,位居中国算力互联调度市场第一和中国智算云服务市场领导者象限。
公司深入开展“AI+”,完成“1+1+1+M+N”
人工智能总体布局,秉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打造星辰多模态通用大模型底座,实现语义、语音、视觉能力全覆盖并多尺寸开源,推出业界首个支持中文、英文及5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大模型和基于知识的视图万物布控大模型。打造智能体、行业解决方案等AI原生应用以及AI手机、AI云电脑等10余款AI标准化产品,推出50余个行业大模型,服务超1万家行业客户,基层治理、政务智慧客服、旅游导览等行业大模型加快落地推广,有效助力客户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持续赋能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公司AI位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第六名
。深入推进13个内部大模型在客服、网运、办公等企业管理运营环节的嵌入及应用,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打造星海大数据品牌,位居年度数据要素服务商排行榜榜首
,数据要素平台从海南拓展到全国7省、29地市,承接3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数据智能中台服务超150家客户,构建规模超9万亿Token的大模型训练数据集。
公司塑造“量子+”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模式,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量子技术转化和商业化探索成效初显。能力提升方面,依托QKD、PQC与经典密码融合的新型密码体系,不断丰富“量子+”产品能力;“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实现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构建起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北京、上海等16个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合肥量子城域网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中国典型案例”,量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入选首批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项目。赋能产业发展方面,形成覆盖政务、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的量子安全解决方案,打造一批量子技术与多行业融合创新应用示范。产业链整合方面,收购国盾量子公司股权,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融合贯通和自主掌控,牵头组建量子通信国家级创新平台,带动头部企业拓展量子业务布局,推动量子产业集聚发展。
数据来源:
IDCMarketScape
FLOPS:
Floating-PointOperationsPerSecond,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常被用来估算电脑的执行效能
1+1+1+M+N:1个智能云底座、1个通用大模型底座、1个数据底座、M个内部大模型、N个行业大模型
数据来源:IDC
数据来源:互联网周刊
4.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公司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高各类资源要素创新性配置水平,连续三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改革重点任务考核A级。持续优化RDO
研发组织体系,设立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等专业研究院,在新加坡设立首个海外研究机构,组建云网操作系统研发中心,一企一策实施科技创新考核激励,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完善一揽子创新支持政策,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不断深化专业公司和行业BG改革,设立卫星子公司、文宣行业公司,市场化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巩固扩大卫星通信等领域先发优势,提升高质量的战新产品供给和行业信息化能力。全面推动以云中台为枢纽的主流程优化基本到位,强化省市公司解决方案、二次开发、交付和运营等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省公司与专业公司、专业公司之间的协同机制,加快自研产品和能力落地推广,促进战新业务规模发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进“珠峰”、“昆仑”、“五岳”计划,加强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等培养引进。坚持责权利对等、激励约束并重,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提升各级管理者治企兴企能力,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优化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各类经营单元活力动力。
公司持续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着力构筑互利共赢的生态格局。加强科技、云网等企业核心能力的深层次开放合作,与国家实验室、头部高校建强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大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力度,输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发布云网能力开放平台,开放百余个云网连接、算网调度、云网运营等能力,携手合作伙伴加速云网能力产品化推广。聚焦客户市场加强应用、渠道、服务等方面的开放合作,面向个人市场建立多业态渠道生态体系,加强全品类终端和特色权益合作,面向政企市场构建高质量应用生态和全栈服务生态,持续拓宽基础和产数业务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打造更加繁荣的国云生态,持续做强“AI+”生态联盟,逐步构建“自有+生态”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战略新兴业务快速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充分发挥国际交流平台和产业创新纽带作用,拓展成员单位达160家,覆盖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
5.加快推动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底座
公司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安全为保障,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加快推动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赋能人工智能发展。
NetworkforAI,面向AI适度超前布局云网基础设施。建成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全液冷万卡池,在粤苏浙蒙贵等区域部署千卡池,智能算力资源达到35EFLOPS。推动数据中心全面向AIDC
升级,依托重点区域大型园区、省市机楼和边缘局站,满足训练和推理、中心和边缘、云侧和端侧等各类智算部署需求。建设高通量、低时延的智算互联网络,规模部署G.654E新型光纤,建设400Gbps全光传输网络,八大枢纽间平均时延下降7%,新型城域网覆盖超200个边缘算力池,实现毫秒级入算。千兆光网10GPON端口达929万个,城镇住宅覆盖率超95%,试点部署50GPON网络。
AIforNetwork,利用AI技术赋能网络价值提升。积极探索网络智能内生,试点部署无线网、核心网和城域网的智能网元,构建业务质量实时感知和应用级分析能力,实现用户和应用的智能识别和精细管控。视联网发挥视频汇聚优势,创新视频数据治理,打造高质量视频数据集,赋能AI服务全场景,打造平安慧眼、明厨亮灶等百余个“AI+视联”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云网运营能力提升,自研网络大模型嵌入生产流程,重点战新产品自动开通率显著提高至99%,网络故障处置效率提升30%,全网故障工单及处理时长实现双降,云网运营自智水平总体达L3.6。
目前,NetworkforAI和AIforNetwork已经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优化”“智算能力反哺”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不仅加速AI的落地,同时进一步提升网络价值。
RDO:基础研究(R)、应用技术研发(D)和运营式开发(O)
AIDC:ArtificialIntelligenceDataCenter,智算数据中心
公司不断强化基础网络连接能力。与中国联通持续深化共建共享,5G中高频基站总规模达
137.5万站,稳步推进4G一张网。5G网络实现全国乡镇及以上区域连续覆盖,重点区域、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率提升至90%,移动网络覆盖和感知速率稳步提升。持续加强5G-A战略布局,在121个城市规模部署约7万站,Redcap覆盖超200城。夯实天地一体信息网络能力,积极推动高中低轨协同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手机直连卫星用户超240万。天翼物联网平台支持亿级超大规模终端安全可靠接入、十亿级物联网网络连接在线感知与控制,终端用户数达6.3亿。完善国际网络能力建设,启动昆明、海口国际通信全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新增海缆带宽5T,积极打通“一带一路”方向战略转接通道。
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1248”
绿色发展模式,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9.2%。推动云网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和用能结构转型,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和绿电规模行业领先,累计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达28个,持续推动基站、机房AI节能,合计年化节电超10亿度。持续提升绿色产品与服务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感知、绿色照明、环保云等重点产品拓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6.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持续强化市值管理,获得资本市场广泛认可公司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5周年、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等重要活动的通信保障,在“摩羯”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中运用天通卫星、无人机高效助力防汛救灾。用数赋智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惠民服务加载9万家城乡营业厅,年服务规模超1,800万人次,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驿站双15工程重要贡献单位”。依法保护员工权益,打造全方位员工关爱体系,持续健全制度保障,畅通专业发展通道,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公司坚持高水平公司治理,依法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升企业透明度,不断完善公司合规管理体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合规高效运作,内部控制流程不断优化,企业稳健合规运营,切实保障股东最佳长远利益。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开展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沟通会等各类投资者关系活动,广泛邀请投资者、行业分析师、媒体等走进公司并加深了解,充分展示公司投资价值,不断增进市场认同。
公司的表现获得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高度评价,在《InstitutionalInvestor》举办的“2024年亚洲最佳企业管理团队”评选中,连续十四年荣获“亚洲最受尊崇企业”殊荣。在2024年中国证券“金紫荆奖”评选中,获得“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卓越企业贡献奖”及“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两项大奖。在《中国证券报》金牛奖评选中,荣获“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和“港股金牛奖”。同时荣获《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主板价值100强”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度“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
7.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模式,数字服务的新场景、新需求不断衍生,并呈现出多元化、场景化的新特征,国家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行业和公司处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面向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持续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全力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才强企为关键,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进一步强化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助力提振消费,更好满
1248:“1”是一个战略重点,即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企业“云改数转”战略的重要内容;“2”是两个发力方向,即对内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外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4”是四个基本策略,即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8”是八大绿色行动:即建设绿色新云网、打造绿色新运营、构建绿色新生态、强化绿色新赋能、催生绿色新科技、筑牢绿色新支撑、发展绿色新能源、创造绿色新价值
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对美好数字生活的新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积极回馈广大股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电信新篇章。第二部分:业务概览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入洞察2C/2H/2B/2G客户的智能、安全、绿色消费新需求,持续强化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基础业务稳健增长,产数业务良好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236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820亿元,同比增长3.7%。
加快5G应用与终端升级,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推动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良好增长。持续推进网络升级,加快移动网络向5G-A升级,加大重点场景5G网络覆盖,不断丰富5G新通信等应用功能,打造“更快速率、更泛连接、更广覆盖、更准感知、更低时延、更高效能”的移动通信新体验,推动5G登网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持续推进5G应用升级,通过AI技术重塑5G应用和客户感知,不断推进通信助理、视频彩铃、云盘等应用AI升级,加快量子密信密话、手机直连卫星等战新业务规模拓展。持续推进终端升级,行业内率先推出内置自研星辰语音语义通用大模型的定制AI手机,实现去APP化的便捷应用,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信息服务需求。2024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02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移动增值及应用收入达到人民币299亿元,同比增长16.1%,移动用户数净增1,675万户,用户规模达到
4.25亿户,移动用户ARPU达到人民币45.6元。
加快千兆及智家应用焕新升级,不断强化CHBG场景融通,推动固网及智家收入稳健增长。持续推进网络升级,加快家庭宽带向千兆和FTTR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快速、更舒心、更安全的全光网络服务,筑牢智慧家庭连接底座。持续推进智家应用升级,围绕“美好家”家庭品牌,持续打造“一张全光网、一朵智能云、一个美好家”,不断丰富AI+天翼高清、AI+翼家健康等智家应用,推出AI摄像头、AI云电脑、AI家庭中屏等智能终端,满足客户安全、健康、娱乐、低碳、智能等个性化需要。持续推进平台升级,不断丰富家社政联通场景,加快打造街道云/乡镇云、小区生活圈、数字康养等新兴产品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强化乡村及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家庭应用等CHBG场景融通,持续保持领先一步的差异化发展能力。2024年,公司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25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智慧家庭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21亿元,同比增长16.8%,宽带用户数净增728万户,达到1.97亿户,宽带综合ARPU达到人民币47.6元。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战新业务和产业数字化收入实现良好发展。持续推进天翼云融智升级。不断升级行业领先的“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提供强大的算网调度、高效的异构计算和一站式的训推服务能力,汇聚各方资源深化智算布局,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合计达到62EFLOPS,为央国企、AI基础设施提供商、教育科研机构等领域客户提供丰富多样、灵活便捷、高性价比的算力服务。持续推进行业大模型深度融入生产场景,为客户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的一体化服务,基层治理大模型公文写作效率提升6倍、矛盾调解效率提升2倍,工业质检大模型检测场景中精准度超过99.4%,旅游导览大模型意图识别和数字人讲解问答服务准确率均超过95%,教育精准教学大模型减轻教师70%的评阅量、学生写作优秀率提升60%。持续推进“量子+”融智升级。依托融合量子密钥分发的分布式密码系统架构为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底座,构建“量子+”产品能力体系,量子安全通信产品能力和规模国内领先,为政务、金融、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提供量子安全保密服务。持续推进5G行业应用融智升级。创新发布NICESPro+产品体系,升级5G+AI的三类十大行业融合场景解决方案,面向制造、矿山、电力、化工、港口、低空等千行百业累计发展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5G确定性网络完成分级分档场景化解决方案,行业内领先。持续推进行业数字平台重点市场规模突破。深入数字经济领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
化,翼云采、翼云控、工业大模型等自研新型工业产品应用已在19省落地、服务企业超过1万家,自研智能座舱大模型多模态场景识别准确率95%以上、达到业内领先水平;中小企业“翼智企”标准ICT解决方案上线翼智企客户统一入口,构建互联网化新流程,累计服务中小企业83.7万家。深入数字社会领域,全民健康大数据平台参与省市级平台建设超130个、累计签约超26亿元,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落地超200+县域,教育校园安全平台覆盖8,437所学校,职教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拓展超287个职教客户,智慧农业及相关产品覆盖589个区县。深入数字政府领域,参与了31省、超250家地市、1,000余个区县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通过“翼治”城市智能中枢平台,打造标准统一、接口开放的智慧城市新底座,提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政务应用;民生诉求一体化服务平台整合群众服务渠道,实现对群众诉求的智能化分析研判和精准处置跟踪,已为超220个地市的各类政务服务热线提供智能运营底座。2024年,公司产数业务实现良好发展,收入达到人民币1,466亿元,同比增长5.5%;产数收入占比提升至30.4%,较上年同期提升0.5p.p.。持续推进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云网资源布局,推进国际国内业务流程一体化,积极拓展海外重点市场,东南亚、中东非等区域成为国际业务重要增长极,云、量子、卫星、车联网、视联网等战新业务在海外取得突破,全年国际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15.4%。第三部分:财务情况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科目 | 本期数 | 上年同期数 | 变动比例(%) |
营业收入 | 523,568,920,041.49 | 507,842,674,997.40 | 3.1 |
营业成本 | 373,498,406,766.68 | 361,422,204,248.48 | 3.3 |
销售费用 | 55,481,759,969.62 | 56,116,847,399.04 | (1.1) |
管理费用 | 37,126,520,407.39 | 35,715,220,274.42 | 4.0 |
财务费用 | 227,879,509.99 | 332,394,481.25 | (31.4) |
研发费用 | 14,526,872,770.77 | 13,051,601,789.91 | 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45,268,134,285.83 | 138,623,058,755.73 | 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1,294,153,374.59) | (93,961,878,614.35) | 7.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2,902,004,366.64) | (36,122,171,204.13) | 18.8 |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23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主要原因是公司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入洞察消费新需求,持续强化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实现良好增长。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为人民币3,73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夯实云网服务质量和能力,加大战略新兴业务投入,同时AI赋能强化成本精细化管理,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人民币55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主要原因是公司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提升销售费用使用效率。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为人民币37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高绩效团队激励以及安全生产支出有所增长。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4%,主要原因是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减少。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4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快建设科技型企业,围绕网络、云及云网融合、AI、量子/安全等四大技术方向,持续攻关核心技术。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1,452.7亿元,净流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8%,经营现金流保持稳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流出为1,012.9亿元,同比增长7.8%,主要原因是公司优化存款结构,大额存单及定期存款有所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2024年,筹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流出为429.0亿元,同比增长18.8%,主要原因是财务公司吸收存款较上年减少。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