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火炬电子: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2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678 公司简称:火炬电子转债代码:113582 转债简称:火炬转债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总股本为458,342,905股,依据上述计算方式,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27,328,496.76元。

如在分配方案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因可转债转股等事项导致股本总数发生变化的,拟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予以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火炬电子60367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陈世宗兰婷杰
联系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园区紫华路4号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园区紫华路4号
电话0595-223536890595-22353679
传真0595-223536790595-22353679
电子信箱investor@torch.cninvestor@torch.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电子元器件行业

1、行业发展现状及周期性特点

电子元器件行业作为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公司自产主要产品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是用量最大的电子元件品种之一。目前,全球MLCC市场主要由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企业所主导,日本企业村田、京瓷、TDK在MLCC占据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MLCC进口额达438.27亿元,出口额238.50亿元,贸易逆差199.77亿元。从2020-2023年,MLCC贸易逆差有逐年缩小的态势。未来随着中国MLCC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随着消费电子回暖、AI服务器需求上升,MLCC行业迎来温和复苏,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5.3万亿只。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将达到1120亿元,中国MLC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3亿元。电子元器件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柱,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广泛关注与积极扶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携手财政部共同颁布的《2023—2024年度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计划》明确要保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并提出了促进传统领域消费升级、培育壮大新增长点、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逆周期升级改造等一系列策略性举措。短期维度,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需求变化与不同时期宏观经济环境及终端市场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贸易冲突、产业分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业会经历起伏不定的增长周期。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特种电子元器件因应用环境特殊,对保密性及高可靠性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在技术、资金投入、供应链管理、客户认可等方面具备相应实力和优势,进入配套市场门槛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陶瓷电容器行业的主要企业之一,依托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客户信赖,已连续13年荣登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榜单(原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二)陶瓷新材料行业

材料在新一代技术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提升、创新应用将深刻影响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为我国新一代武器装备基础支撑,新材料的发展多依赖于科研院所多年的技术预研攻关,跟随新型号研发后具有较高的排他性,具有较大的技术壁垒,对提升我国新一代武器装备基础支撑,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公司特种高性能新材料具有耐高温、密度低、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等突出优势,可作为基体制造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且作为前端材料,对提升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研网、东兴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我国CMC市场在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到12.98亿元,同比增长19.08%,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5.02亿元,在此背景下,公司特种高性能新材料作为其关键原料,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遇。

(三)贸易业务

公司贸易业务主要围绕电子元器件相关领域开展。报告期内该行业呈现需求分化、竞争加剧的双重特征,以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系统和工业自动化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电子元器件长期需求增长注入新动力;而智能手机、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受技术迭代周期等影响复苏较为缓慢,企业在交期、技术服务等方面内卷加剧,竞争较为激烈。

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及服务业务,围绕“元器件、新材料、国际贸易”三大战略板块布局,构建泉州、广州、成都生产制造基地,上海、北京、深圳运营中心。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元器件板块

公司元器件板块包含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类,其中被动元器件大类主要采用批量生产及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两种模式相结合,通过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如火炬电子、天极科技、福建毫米;主动元器件板块的厦门芯一代则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即主要对客户的定制化要求进行研发设计,而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均外包给专业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公司元器件产品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具体如下:

(1)火炬电子成熟产品包括陶瓷电容器、钽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多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及通讯、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高端领域。

(2)天极科技从事微波无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形成微波芯片电容器、薄膜电路、薄膜无源集成器件、微波介质频率器件四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军用雷达、电子对抗、精确制导、卫星通信等国防领域以及5G通信、光通信等民用领域。

(3)福建毫米以电阻器为核心产品,开发应用频段较广的各类电阻及衍生产品,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及高端医疗、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中高端领域。

(4)厦门芯一代聚焦于MOSFET、IGBT、模拟IC和第三代功率器件等半导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下游应用覆盖消费类电子、工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领域。

(5)成都火炬致力于实施精准研发和定制化设计,目前主要产品包括EMI电源滤波器、SIP模块、定制化特种元器件等,广泛应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有源模块、通信设备、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存储设备、电机控制、终端导航等领域。

(二)新材料板块

新材料由立亚系公司实施,结合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批量生产及小批量定制化两种模式结合,以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其中,立亚新材专注于具有突破性能的新一代材料,主营产品为CASAS-300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系列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领域的热端结构部件;立亚化学主要产品包括固态聚碳硅烷、液态聚碳硅烷等系列,一方面能作为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的先驱体,另一方面,亦可作为基体制造陶瓷基复合材料。

(三)国际贸易板块

国际贸易板块由雷度系公司及境外公司负责,采取买断式销售模式。在稳固与全球知名原厂紧密合作关系的同时,持续引进高品质的品牌资源,拓宽并优化产品线,灵活应对市场多元化需求,覆盖产品主要包括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显示模块、电感器、双工器、滤波器、精密电阻器等,下游涉及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通讯产品、数码产品、汽车电子、安防、工业类电子等领域。

市场地位、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化符合行业趋势。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元器件板块,特种电子元器件因应用环境特殊,对保密性及高可靠性要求较高,进入配套市场门槛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公司已连续13年荣登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榜单(原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在技术、产品、客户方面均具备优势地位。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将对该板块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贸易板块供应链管理体系成熟,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以及管理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的双重驱动,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与信赖;并依托香港、新加坡等公司持续引入优质产品线,拓展东南亚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及品牌影响力。

新材料业务汇聚前沿材料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先行优势显著,产品及项目创新成果丰硕,且具备从原材料到成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产能力。在政策驱动及下游产业链高效协同的联合推动下,将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7,707,478,336.157,919,674,036.94-2.687,541,607,238.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486,132,148.155,415,731,622.691.305,281,291,462.39
营业收入2,801,504,006.533,503,594,089.49-20.043,558,715,103.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518,911.82318,381,199.70-38.90801,452,854.5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9,381,398.38309,531,523.08-45.28770,000,122.9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4,082,826.86866,784,691.12-24.54925,628,801.4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75.97减少2.4个百分点16.2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30.70-38.571.7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30.69-37.681.69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651,580,225.20775,140,001.11724,522,424.67650,261,355.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280,771.3189,991,259.5361,688,638.25-31,441,757.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8,963,681.6886,400,157.5057,242,273.80-43,224,714.6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339,257.16346,649,393.5777,928,402.1586,165,773.98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1,037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1,469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蔡明通0166,485,44036.3200境内自然人
蔡劲军025,259,6555.510质押3,500,000境内自然人
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自有资金7,944,8007,944,8001.7300未知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价值智选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2,123,1786,971,4751.5200未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06,405,1361.4000未知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5,645,0665,645,0661.2300未知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电子信息传媒产业精选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4,758,4784,758,4781.0400未知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军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62,3534,002,1530.8700未知
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产品03,704,2800.8100未知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5,376,6163,627,0250.7900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述股东中,蔡明通与蔡劲军为父子关系;其他股东公司未知是否具有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情况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公司不存在优先股股东情况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0,150.40万元,同比下降20.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51.89万元,同比下降38.90%。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770,747.83万元,较期初下降2.6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548,613.21万元,较期初增加1.30%。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