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259 公司简称:药明康德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9.8169元(含税),以目前公司总股本测算,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835,113,437.82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0.00%。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人民币2,835,113,437.82元,采用集中竞价方式于A股已实施的股份回购注销金额人民币3,000,001,918.87元,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金额合计人民币5,835,115,356.69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61.75%。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按照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的原则进行分配,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交所 | 药明康德 | 603259 | 不适用 |
H股 | 联交所 | 藥明康德 | 02359 | 不适用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张远舟 | 费夏琦、王丽 |
联系地址 |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富特中路288号 |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富特中路288号 |
电话 | +86 (21) 2066-3091 | +86 (21) 2066-3091 |
传真 | +86 (21) 5046-3093 | +86 (21) 5046-3093 |
电子信箱 | ir@wuxiapptec.com | ir@wuxiapptec.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属于医药研发服务行业,主要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究等领域。公司是为数不多的“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能够顺应药物研发价值链,从早期药物发现阶段开始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在客户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跟随项目发展”到“跟随药物分子发展”,不断扩大服务,获得持续的增长。公司与全球制药行业发展以及新药研发投入密切相关,在全球制药行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公司的主营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伴随着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全球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科技进步、医疗开支上升以及大众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预计全球制药市场规模以及对于医药研发服务的需求仍然将持续增长。
公司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公司通过独特的“CR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究等领域。
公司始终恪守最高国际质量监管标准,自成立以来,凭借优异的服务纪录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全球医药研发行业赢得了公认的优秀声誉。公司所形成的服务品质在业内具备极高认可度和公信力。公司不断优化和发掘跨板块间的业务协同性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并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从药物发现、开发到生产的服务需求。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80,325,824,408.75 | 73,669,349,307.12 | 9.04 | 64,690,326,746.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58,632,715,174.37 | 55,122,453,910.73 | 6.37 | 46,589,953,393.31 |
营业收入 | 39,241,431,359.88 | 40,340,806,877.04 | -2.73 | 39,354,777,805.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450,308,427.78 | 9,606,749,135.07 | -1.63 | 8,813,713,033.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9,988,102,785.24 | 9,747,587,804.59 | 2.47 | 8,344,743,762.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406,514,834.59 | 13,386,911,778.77 | -7.32 | 10,616,029,916.6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6.78 | 18.99 | 减少2.21个百分点 | 20.62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3.28 | 3.27 | 0.31 | 3.01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3.26 | 3.24 | 0.62 | 2.82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7,981,934,236.96 | 9,258,984,026.06 | 10,461,083,991.74 | 11,539,429,10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942,210,693.65 | 2,297,611,319.46 | 2,293,112,685.17 | 2,917,373,729.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034,382,739.02 | 2,379,544,418.96 | 2,267,805,125.46 | 3,306,370,501.8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257,117,807.86 | 2,709,176,379.51 | 3,412,798,197.78 | 4,027,422,449.44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00,597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261,237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注1) | -15,474,860 | 387,025,502 | 13.4012 | 0 | 未知 | 0 | 境外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注2) | -51,637,085 | 233,778,478 | 8.0948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G&C VI Limited | 0 | 143,015,795 | 4.9521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G&C IV Hong Kong Limited | 0 | 104,626,051 | 3.6228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北京中民银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嘉兴宇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0 | 87,074,568 | 3.0151 | 0 | 无 | 0 | 其他 |
G&C V Limited | 0 | 73,105,843 | 2.5314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443,685 | 59,031,608 | 2.0440 | 0 | 无 | 0 | 其他 |
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21,973,346 | 46,975,727 | 1.6266 | 0 | 无 | 0 | 其他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5,266,337 | 46,138,200 | 1.5976 | 0 | 无 | 0 | 其他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医疗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 | 10,595,010 | 45,396,988 | 1.5719 | 0 | 无 | 0 | 其他 |
投资基金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本公司前十名股东之间G&C VI Limited、G&C IV Hong Kong Limited、G&C V Limited、北京中民银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嘉兴宇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注1:HKSCC NOMINEES LIMITED即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其所持股份是代表多个客户持有。注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沪港通人民币普通股的名义持有人。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发挥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各个地区联动,并抓住新的业务机遇,持续为客户赋能。公司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报告分部 | 本期数 | 上年同期数 | 变动比例(%) |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 2,905,240.91 | 2,917,148.82 | -0.41 |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 567,073.84 | 595,773.07 | -4.82 |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 254,392.63 | 255,255.40 | -0.34 |
其他业务 (Others)(注1) | 65,070.84 | 99,622.66 | -34.68 |
终止经营业务(注2) | 132,364.92 | 166,280.73 | -20.40 |
合计 | 3,924,143.14 | 4,034,080.69 | -2.73 |
注1:其他业务包括非核心业务及其他行政服务、销售原材料和废料收入。注2:于2024年末,本集团已签订协议出售WuXi ATU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述业务被划分为终止经营业务。截至本报告日,本集团已完成出售WuXi ATU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的交割。注3:上表中单项之和与合计不等为四舍五入造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92.41亿元,同比下降2.73%,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5.2%,其中:
(1) 化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9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11.2%。报告期内:
- 小分子药物发现(“R”,Research)业务为下游持续引流。2024年公司为客户成功合成并
交付超过46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10%。公司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战略,与全球客户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合作关系,为公司CRDMO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R到D转化分子366个。- 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依然强劲。
小分子D&M业务收入人民币178.7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6.4%。小分子CDMO管线持续扩张。2024年,公司累计新增1,187个分子。截至2024年末,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377个,包括72个商业化项目,80个临床III期项目,360个临床II期项目,2,865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在2024年合计增加25个项目。2024年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投入运营,常州及泰兴产能在这一年中稳步提升,预计2025年末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公司持续投入瑞士库威基地,在2024年期间口服制剂产能翻倍。公司持续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基地建设,
计划于2026年末投入运营。2024年5月,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长。TIDES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58.0亿元,同比增长70.1%。截至2024年末,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TIDES D&M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15%,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22%。2024年末,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末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0,000L。
(2) 测试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56.7亿元。报告期内:
- 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人民币38.6亿元,受市场影响,价格因素随着订单转化逐渐反映到收入上,同比下降8.0%,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保持亚太行业领先地位,收入同比下降13.0%。2024年,启东和成都设施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GLP资质认证,苏州设施首次接受并顺利通过日本医药品医疗机器综合机构(PMDA)项目现场审计。公司新分子业务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新型疫苗类能力,核酸类、偶联类、mRNA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公司积极助力客户开展全球合作,近三年累计为约40%成功出海的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人民币18.1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SMO业务同比增
长15.4%,保持中国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临床CRO业务助力客户获得29项临床试验批件和1项上市申请,SMO赋能客户73个产品获批上市。SMO业务保持稳健增长,近十年累计赋能255个新产品获批上市,在内分泌、皮肤、肺癌、心血管内科、眼科、风湿免疫、神经系统、医美、罕见瘤种等领域持续保持显著优势。
(3) 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5.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报告期内:
- 公司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充分发挥体内、体外业务协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势,非肿瘤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9.9%,其中代谢类、神经生物学等领域引领增长。公司持续打造全面的综合筛选平台,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8.7%。公司持续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能力,2024年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超生物学业务板块的28%。- 核酸类新分子平台服务客户数及项目数持续增加,已累计为超过290家客户提供服务,
自2021年以来已成功交付超过1,400个项目。- 生物学业务作为公司下游业务的重要“流量入口”,在2024年为公司持续贡献超过20%的
新客户。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15%,公司整体收入达到人民币415-430亿元。公司将持续聚焦CRDMO核心业务,在新产能逐步投放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上述提及的2025年全年经营业绩展望以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为基础预测,并以全球医药行业发展平稳、国际贸易环境和主要运营所在地国家监管环境稳定等为前提基础,并不代表公司管理层对2025年度全年经营业绩的盈利预测,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