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凯赛尔科技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除另有注明外,所有金额均以人民币元为货币单位)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成都凯赛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22日,注册资本:3,10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余碧军;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0114MA69QKRG58;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街道黄鹤路99号3栋1层。
本公司属电真空器件制造业,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软件开发;电子真空器件、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本公司母公司为成都凯赛尔贸易有限公司。
二、模拟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一)收购意向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真空器件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光股份”)业务存在协同效应,故宝光股份拟投资公司。
(二)股权结构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赛尔电子”)和公司在人员、业务等方面未相互独立,凯赛尔电子控股股东为成都和信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信地产”),实际控制人为汤大国;公司控股股东为成都凯赛尔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梁小平,同时梁小平与汤大国存在关联关系。
(三)模拟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1.模拟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
模拟资产负债表为反映公司收购凯赛尔电子相关资产以及注册资本全部实缴后的财务状况之目的而编制。
在公司法定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将凯赛尔电子与真空灭弧室业务相关的厂房设备、土地使用权等,依照公允价值模拟并入公司资产负债表,同时假设公司注册资本已全部实缴。
2.模拟利润表编制基础
模拟利润表涉及的所有业务均存续于由梁小平及其近亲属控制的、以真空灭弧室产销为主营业务且无其他主营业务的会计主体(以下简称“模拟会计主体”)内,且该模拟会计主体的业务架构自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改变。
为编制模拟会计主体利润表,首先在公司和凯赛尔电子法定利润表的基础上,剔除与真空灭弧室业务无关的X射线业务相关收入、成本、费用等,同时依照公司编制的补缴社保金额计算表,补提相关社保费用,其次对公司和凯赛尔电子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抵销,最后据此编制模拟会计主体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模拟利润表。
3.本公司对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或情况。因此,本模拟财务报表系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
三、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一)会计期间
本公司的会计年度从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二)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三)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本公司采用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四)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计量。本公司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五)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公司将控制的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以本公司及其子
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由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编制。
(六)合营安排的分类及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合营安排具有下列特征:
1)各参与方均受到该安排的约束;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对该安排实施共同控制。任何一个参与方都不能够单独控制该安排,对该安排具有共同控制的任何一个参与方均能够阻止其他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单独控制该安排。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2.合营安排的会计处理
共同经营参与方应当确认其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1)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2)确认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承担的负债;3)确认出售其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4)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5)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合营企业参与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八)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1.外币业务折算
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除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外,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人民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2.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其他综合收益列示。
(九)金融工具
本公司于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金融工具的分类
根据本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且未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且未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
(1)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2)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对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本公司可以在初始确认时将其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该指定在单项投资的基础上作出,且相关投资从发行者的角度符合权益工具的定义。
除上述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将其余所有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本公司可以将本应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可在初始计量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 该项指定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2) 根据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金融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进行管理和业绩评价,并在企业内部以此为基础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3) 该金融负债包含需单独分拆的嵌入衍生工具。
2.金融工具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以及本公司决定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以合同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收回或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该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除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和汇兑损益之外,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该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取得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
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终止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6)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终止确认时,将支付的对价与该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和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1)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金融资产已转移,且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
(3)金融资产已转移,虽然本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是未保留对金融资产的控制。
本公司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者重新议定合同而且构成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修改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如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则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公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 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2) 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 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2) 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
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
融负债。
4、金融负债终止确认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公司若与债权人签定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对现存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同时将修改条款后的金融负债确认为一项新金融负债。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若回购部分金融负债的,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与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将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在估值时,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6、金融工具减值的测试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和财务担保合同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
本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无论是否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对于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范的交易形成的租赁应收款,本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对于其他金融工具,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动情况。
本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
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以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通常逾期超过30日,本公司即认为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如果金融工具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较低,本公司即认为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十)应收票据
本公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所规定的、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包括根据该准则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融资成分的情况)的应收款项,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的简化模型,即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本公司选择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的的一般模型,详见“附注三(九)金融工具”进行处理。
(十一)应收账款
本公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所规定的、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包括根据该准则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融资成分的情况)的应收款项,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的简化模型,即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本公司选择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的简化模型,即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本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本公司对于信用风险显著不同、具备以下特征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单项评价信用风险。如:未续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等。
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款项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和计提方法如下:
项目
项目 | 确定组合的依据 |
应收款项融资组合1 | 银行承兑汇票 |
应收款项融资组合2 | 商业承兑汇票 |
应收账款组合 | 应收账款 |
其他应收款组合1 | 往来款及其他 |
其他应收款组合2 | 备用金 |
其他应收款组合3 | 押金和保证金 |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和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逾期天数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除此以外的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和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本公司将计提或转回的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本公司在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的同时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十二)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商品和在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在正常生产能力下按系统的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4.存货的盘存制度
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1)低值易耗品
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
(2)包装物
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
(十三)合同资产
1.合同资产的确认方法及标准
本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之间的关系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本公司已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列示为合同资产。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本公司拥有的、无条件(仅取决于时间流逝)向客户收取对价的权利作为应收款项单独列示。
2.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合同资产,本公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的简化模型,即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合同资产,本公司选择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模型详见附注三(九)金融工具进行处理。
(十四)长期股权投资
1.投资成本的确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在购买日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3)除企业合并形成以外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按照合同约定,与被投资单位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的,认定为共同控制;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的,认定为重大影响。
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1)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但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形
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但不丧失控制权时,应当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2)部分处置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子公司控制权的情形
部分处置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子公司控制权的,对于处置的股权,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损失);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它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5、减值测试方式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十五)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计价和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并从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项目 | 折旧年限(年) | 预计净残值率(%) | 年折旧率(%) |
房屋及建筑物 | 10-50 | 5.00 | 1.90-9.50 |
机器设备 | 3-30 | 3.00 | 3.23-32.33 |
项目
项目 | 折旧年限(年) | 预计净残值率(%) | 年折旧率(%) |
运输工具 | 3-15 | 5.00 | 6.33-31.67 |
办公及电子设备 | 3-20 | 3.00 | 4.85-32.33 |
3.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十六)在建工程
1.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但不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
2.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十七)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1)当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3)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3.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包括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十八)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等,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按照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系统合理地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复核,如发生改变,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则估计其使用寿命并在预计使用寿命内摊销。
3.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4.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本公司划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具体标准:
研究阶段:是指公司为掌握或运用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具有探索性的有独创性调查活动,是为项目进入开发阶段而进行的前期准备活动,对于将来项目能否进入开发阶段、开发后能否资本化具有不确定性。
开发阶段:在进行商业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测试等,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的阶段,具有针对性和形成结果的可能性较大等特点。
(十九)长期资产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油气资产等长期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本公司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然后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如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减值损失金额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二十)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二十四)合同负债
本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之间的关系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本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列示为合同负债。
(二十五)职工薪酬
1.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本公司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
本公司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其中,非货币性福利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方法
(1)设定提存计划
本公司按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按以当地规定的缴纳基数和比例计算应缴纳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此外,本公司还参与了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企业年金计划/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本公司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年金计划/当地社会保险机构缴费,相应支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设定受益计划
本公司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的公式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本公司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
所有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包括预期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的十二个月内支付的义务,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予以折现。
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转回至损益,在原设定受益计划终止时在权益范围内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全部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按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和结算价格两者的差额,确认结算利得或损失。
3.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公司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二十六)预计负债
1.因对外提供担保、诉讼事项、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等或有事项形成的义务成为本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本公司,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时,本公司将该项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2.本公司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对预计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二十七)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 按照业务类型披露收入确认和计量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的,本公司在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本公司按照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
交易价格是指本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不包括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本公司根据合同条款,结合其以往的习惯做法确定交易价格,并在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可变对价、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的影响。本公司以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确定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的,本公司按照假定客户在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即以现金支付的应付金额确定交易价格,并在合同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该交易价格与合同对价之间的差额。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否则,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
1)客户在本公司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本公司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2)客户能够控制本公司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3)本公司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本公司在整个合同期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但是,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本公司考虑商品或服务的性质,采用产出法或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当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本公司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本公司考虑下列迹象:
1)本公司就该商品或服务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或服务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2)本公司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3)本公司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
4)本公司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5)客户已接受该商品或服务等。
(二十八)合同成本
合同成本分为合同履约成本与合同取得成本。本公司企业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2.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3.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本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但是,该资产摊销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或服务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其账面价值高于下列两项的差额的,本公司将对于超出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1.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或服务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
2.为转让该相关商品或服务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上述资产减值准备后续发生转回的,转回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资产在转回日的账面价值。
(二十九)政府补助
1.类型
政府补助,是本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2.确认时点
政府补助在本公司能够满足其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时,予以确认。
3.会计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当期损益(与本公司日常活动相关的,计入其他收益;与本公司日常活动无关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本公司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与本公司日常活动相关的,
计入其他收益;与本公司日常活动无关的,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用于补偿本公司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本公司日常活动相关的,计入其他收益;与本公司日常活动无关的,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
本公司取得的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1)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本公司提供贷款的,本公司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 相关借款费用。
(2)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本公司的,本公司将对应的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三十)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除因企业合并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包括其他综合收益)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外,本公司将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计入当期损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暂时性差异)计算确认。
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除特殊情况外,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包括:
(1)商誉的初始确认;
(2)既不是企业合并、发生时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的交易或事项。
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本公司能够控制该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相关资产或清偿相关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
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予以转回。当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且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时,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 纳税主体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2) 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是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负债.
(三十一)租赁
租赁,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对价的合同。在合同开始日,本公司评估合同是否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如果合同中一方让渡了在一定期间内控制一项或多项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以换取对价,则该合同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合同中同时包含多项单独租赁的,本公司将合同予以分拆,并分别各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合同中同时包含租赁和非租赁部分的,承租人和出租人将租赁和非租赁部分进行分拆。
1.承租人
本公司为承租人时,在租赁期开始日,除选择采用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对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在租赁期开始日后,本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使用权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折旧规定,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确定使用权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对已识别的减值损失进行会计处理。
本公司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等其他准则规定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从其规定。
本公司对于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选择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2.出租人
(1)融资租赁
本公司作为出租人的,在租赁期开始日,对融资租赁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并终止确认融资租赁资产,并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并确认租赁期内各个期间的利息收入。
(2)经营租赁
本公司作为出租人的,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直线法的方法,将经营租赁的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将发生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进行资本化,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分摊,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本公司应当采用类似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对于其他经营租赁资产,应当根据该资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确定经营租赁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一)会计政策变更情况
1.根据财政部规定,本公司自2021年1月1日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一租赁》(财会〔2018〕35号)相关规定,根据首次执行本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首次执行本准则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不调整可比期间信息。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表不产生影响。
2.根据财政部规定,本公司自2021年1月1日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财会〔2021〕1号)相关规定,根据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表不产生影响。
3.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其中“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的相关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解释发布前企业的财务报表未按照上述规定列报的,应当按照本解释对可比期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相应调整。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表不产生影响。
4.根据财政部规定,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中关于“一、关于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对于在首次施行本解释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至本解释施行日之间发生的试生产销售,公司根据本解释的规定进行追溯调整。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表不产生影响。
5.根据财政部规定,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中关于“三、关于亏损合同的判断”的规定,对在首次施行本解释时尚未履行完所有义务的合同执行本解释,累积影响数应当调整首次执行本解释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调整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
表不产生影响。
6.根据财政部规定,公司自2022年12月13日起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中关于“二、关于发行方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相关股利的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三、关于企业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的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表不产生影响。
7.根据财政部规定,本公司自2023年1月1日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中关于“一、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的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表不产生影响。
8.财政部于2023年10月2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财会〔2023〕21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7号”)。
关于售后回租的会计处理
售后租回交易中的资产转让属于销售的,在租赁期开始日后,承租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二十条的规定对售后租回所形成的使用权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售后租回所形成的租赁负债进行后续计量。承租人在对售后租回所形成的租赁负债进行后续计量时,确定租赁付款额或变更后租赁付款额的方式不得导致其确认与租回所获得的使用权有关的利得或损失。租赁变更导致租赁范围缩小或租赁期缩短的,承租人仍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将部分终止或完全终止租赁的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本解释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解释内容允许企业自发布年度提前执行,若提前执行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情况。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模拟财务报表不产生影响。
(二)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本公司本报告期无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三)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本公司本报告期无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五、税项
(一)主要税种及税率
税 种 | 计 税 依 据 | 税 率 |
增值税 | 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 6.00%、13.00%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应缴流转税税额 | 7.00% |
教育费附加 | 应缴流转税税额 | 3.00% |
地方教育费附加 | 应缴流转税税额 | 2.00% |
税 种
税 种 | 计 税 依 据 | 税 率 |
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25.00%、15.00%、10.00% |
(二)税收优惠情况
1. 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9日经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批准,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编号为GR202151000512,证书有效期限三年,期间按照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 成都凯赛尔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29日经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批准,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编号为GR202251006799,证书有效期限三年,期间按照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中规定: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下同),并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20至2021年度成都凯赛尔科技有限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因此,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根据《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税 (2021) 12号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9) 13号第二条规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6.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 财税 (2012) 15号,购置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抵减增值税。
六、模拟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以下注释项目除特别注明之外,“期末”指2023年12月31日。
(一)货币资金
项目 | 期末余额 |
库存现金 | 2,148.06 |
银行存款 | 1,269,344.52 |
其他货币资金 | - |
合计 | 1,271,492.58 |
1.本公司本期无受限制的货币资金。
(二)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分类
种类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账面价值 | |
银行承兑汇票 | 18,183,988.14 | 18,183,988.14 | |
商业承兑汇票 | 15,805,473.74 | 15,805,473.74 | |
合计 | 33,989,461.88 | 33,989,461.88 |
2.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种类 | 期末终止确认金额 | 期末未终止确认金额 |
银行承兑汇票 | 10,304,278.58 | 18,183,988.14 |
商业承兑汇票 | 15,805,473.74 | |
合计 | 10,304,278.58 | 33,989,461.88 |
(三)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应收账款
账龄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含1年) | 51,746,662.38 | 2,049,877.51 |
1-2年(含2年) | 2,262,190.85 | 180,975.27 |
2-3年(含3年) | 167,500.00 | 33,500.00 |
3-4年(含4年) | 30,100.00 | 12,040.00 |
4-5年(含5年) | ||
5年以上 | ||
合计 | 54,206,453.23 | 2,276,392.78 |
2.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分类披露应收账款
类别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账面价值 |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计提比例(%) |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类别
类别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账面价值 |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计提比例(%) | ||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54,206,453.23 | 100.00 | 2,276,392.78 | 4.20 | 51,930,060.45 |
组合1:账龄组合 | 53,706,728.68 | 99.08 | 2,276,392.78 | 4.24 | 51,430,335.90 |
组合2:关联方组合 | 499,724.55 | 0.92 | 499,724.55 | ||
合计 | 54,206,453.23 | 100.00 | 2,276,392.78 | - | 51,930,060.45 |
3.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1)账龄组合
账龄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
金额 | 比例(%) | ||
1年以内(含1年) | 51,246,937.83 | 95.42 | 2,049,877.51 |
1-2年(含2年) | 2,262,190.85 | 4.21 | 180,975.27 |
2-3年(含3年) | 167,500.00 | 0.31 | 33,500.00 |
3-4年(含4年) | 30,100.00 | 0.06 | 12,040.00 |
4-5年(含5年) | |||
5年以上 | |||
合计 | 53,706,728.68 | 100.00 | 2,276,392.78 |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情况
债务人名称 | 账面余额 | 占应收账款合计的比例(%) | 坏账准备 |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4,652,423.60 | 8.58 | 186,096.94 |
天铂高压开关(常州)有限公司 | 2,591,955.00 | 4.78 | 103,678.20 |
广东必达电器有限公司 | 2,582,080.00 | 4.76 | 103,283.20 |
广州泰达创盈电气有限公司 | 3,055,777.00 | 5.64 | 122,231.08 |
川开电气有限公司 | 2,483,818.00 | 4.58 | 99,352.72 |
合计 | 15,366,053.60 | 28.34 | 614,642.14 |
(四)应收款项融资
种类 | 期末余额 |
应收票据 | 4,536,009.56 |
种类
种类 | 期末余额 |
应收账款 | |
合计 | 4,536,009.56 |
(五)预付款项
1.预付款项按账龄列示
账龄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
金额 | 比例(%) | ||
1年以内(含1年) | 807,429.28 | 100.00 | |
合计 | 807,429.28 | 100.00 |
2.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预付款项情况
债务人名称 | 账面余额 | 占预付款项合计的比例(%) |
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 | 769,410.42 | 95.29 |
待摊费用 | 33,018.86 | 4.09 |
成都市金牛区鑫众纸品包装厂 | 5,000.00 | 0.62 |
合计 | 807,429.28 | 100.00 |
(六)其他应收款
项目 | 期末余额 |
应收利息 | |
应收股利 | |
其他应收款项 | 23,855,747.96 |
合计 | 23,855,747.96 |
1.应收利息
无。
2.应收股利
无。
3.其他应收款项
(1)按账龄披露其他应收款项
账龄
账龄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含1年) | 23,439,238.65 | 75,409.55 |
1-2年(含2年) | 494,264.54 | 2,345.68 |
2-3年(含3年) | ||
3-4年(含4年) | ||
4-5年(含5年) | ||
5年以上 | ||
合计 | 23,933,503.19 | 77,755.23 |
(2)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分类披露其他应收款项
类别 | 期末余额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账面价值 |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比例(%) |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项 | |||||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项 | 23,933,503.19 | 100.00 | 77,755.23 | 0.32 | 23,855,747.96 |
组合1:账龄组合 | 1,914,559.65 | 8.00 | 77,755.23 | 4.06 | 1,836,804.42 |
组合2:关联方组合 | 3,518,943.54 | 14.70 | 3,518,943.54 | ||
组合3:模拟出资款 | 18,500,000.00 | 77.30 | 18,500,000.00 | ||
合计 | 23,933,503.19 | 100.00 | 77,755.23 | - | 23,855,747.96 |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项
①账龄组合
账龄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
金额 | 比例(%) | ||
1年以内(含1年) | 1,885,238.65 | 98.47 | 75,409.55 |
1-2年(含2年) | 29,321.00 | 1.53 | 2,345.68 |
合计 | 1,914,559.65 | 100.00 | 77,755.23 |
(3)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合计 |
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 |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未发生信用减值) |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已发生信用减值) | ||
期初余额 | 6,999.28 | 6,999.28 | ||
期初余额在本期 | ||||
--转入第二阶段 | ||||
--转入第三阶段 | ||||
--转回第二阶段 | ||||
--转回第一阶段 | ||||
本期计提 | 70,755.95 | 70,755.95 | ||
本期转回 | ||||
本期转销 | ||||
本期核销 | ||||
其他变动 | ||||
期末余额 | 77,755.23 | 77,755.23 |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项情况
债务人名称 | 款项性质 | 账面余额 | 账龄 | 占其他应收款余额的比例(%) | 坏账准备 |
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 | 往来款 | 3,054,000.00 | 1年以内(含1年) | 12.76 | |
464,943.54 | 1-2年(含2年) | 1.94 | |||
成都高脉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 往来款 | 51,140.60 | 1年以内(含1年) | 0.21 | 2,045.62 |
9,321.00 | 1-2年(含2年) | 0.04 | 745.68 | ||
佟金魁 | 员工借款 | 50,000.00 | 1年以内(含1年) | 0.21 | 2,000.00 |
成都凯攀科技有限公司 | 往来款 | 1,501,000.00 | 1年以内(含1年) | 6.27 | 60,040.00 |
夏锦 | 员工借款 | 91,296.31 | 1年以内(含1年) | 0.38 | 3,651.85 |
合计 | -- | 5,221,701.45 | -- | 21.81 | 68,483.15 |
(七)存货
1.存货分类
项目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 减值准备 | 账面价值 | |
原材料 | 4,789,461.38 | 276,558.65 | 4,512,902.73 |
项目
项目 | 期末数 | ||
账面余额 | 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 减值准备 | 账面价值 | |
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 | 5,000,550.31 | 5,000,550.31 | |
库存商品(产成品) | 3,562,400.01 | 83,428.97 | 3,478,971.04 |
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 5,390.26 | 5,390.26 | |
发出商品 | 1,511,708.76 | 1,511,708.76 | |
合计 | 14,869,510.72 | 359,987.62 | 14,509,523.10 |
(八)其他流动资产
项目 | 期末余额 |
待抵扣/未认证的进项税 | 4,524,591.36 |
待处理财产损益 | 228,252.26 |
预缴其他税费 | 156,692.59 |
合计 | 4,909,536.21 |
(九)投资性房地产
1.以成本计量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一、账面原值合计 | 13,125,312.24 | 13,125,312.24 | ||
其中:1.房屋、建筑物 | 13,125,312.24 | 13,125,312.24 | ||
2.土地使用权 | ||||
二、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合计 | 623,714.88 | 623,714.88 | ||
其中:1.房屋、建筑物 | 623,714.88 | 623,714.88 | ||
2.土地使用权 | ||||
三、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净值合计 | 13,125,312.24 | 12,501,597.36 | ||
其中:1.房屋、建筑物 | 13,125,312.24 | 12,501,597.36 | ||
2.土地使用权 | ||||
四、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合计 | ||||
其中:1.房屋、建筑物 | ||||
2.土地使用权 | ||||
五、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合计 | 13,125,312.24 | 12,501,597.36 | ||
其中:1.房屋、建筑物 | 13,125,312.24 | 12,501,597.36 | ||
2.土地使用权 |
(十)固定资产
项目 | 期末账面价值 |
固定资产 | 18,136,765.55 |
合计 | 18,136,765.55 |
1.固定资产情况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一、账面原值合计 | 44,982,518.69 | 44,982,518.69 | ||
其中:土地资产 | ||||
房屋及建筑物 | 17,866,591.71 | 17,866,591.71 | ||
机器设备 | 25,259,957.14 | 25,259,957.14 | ||
电子设备 | 1,855,969.84 | 1,855,969.84 | ||
二、累计折旧合计 | 26,845,753.14 | 26,845,753.14 | ||
其中:土地资产 | ||||
房屋及建筑物 | 6,005,991.71 | 6,005,991.71 | ||
机器设备 | 19,215,636.20 | 19,215,636.20 | ||
电子设备 | 1,624,125.23 | 1,624,125.23 | ||
三、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合计 | 18,136,765.55 | |||
其中:土地资产 | ||||
房屋及建筑物 | 11,860,600.00 | |||
机器设备 | 6,044,320.94 | |||
电子设备 | 231,844.61 | |||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 ||||
其中:土地资产 | ||||
房屋及建筑物 | ||||
机器设备 | ||||
电子设备 | ||||
五、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合计 | 18,136,765.55 | |||
其中:土地资产 | ||||
房屋及建筑物 | 11,860,600.00 | |||
机器设备 | 6,044,320.94 | |||
电子设备 | 231,844.61 |
(十一)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分类
(十二)短期借款
项目 | 期末余额 |
信用借款 | 3,000,000.00 |
抵押借款 | 6,600,000.00 |
合计 | 9,600,000.00 |
(十三)应付账款
账龄 | 期末余额 | 比例(%) |
1年以内(含1年) | 88,932,223.07 | 92.83 |
1-2年(含2年) | 6,872,373.40 | 7.17 |
2-3年(含3年) | ||
3年以上 | ||
合计 | 95,804,596.47 | 100.00 |
(十四)合同负债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减少额 | 期末余额 |
一、原价合计 | 20,806,062.83 | 20,806,062.83 | ||
其中:软件 | 1,906,813.12 | 1,906,813.12 | ||
土地使用权 | 12,663,600.00 | 12,663,600.00 | ||
专利权及商标 | 6,235,649.71 | 6,235,649.71 | ||
二、累计摊销额合计 | 2,375,813.12 | 2,375,813.12 | ||
其中:软件 | 1,143,313.12 | 1,143,313.12 | ||
土地使用权 | 1,232,500.00 | 1,232,500.00 | ||
专利权及商标 | ||||
三、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 | ||||
-其中:软件 | ||||
土地使用权 | ||||
专利权及商标 | ||||
四、账面价值合计 | 18,430,249.71 | 18,430,249.71 | ||
其中:软件 | 763,500.00 | 763,500.00 | ||
土地使用权 | 11,431,100.00 | 11,431,100.00 | ||
专利及商标权 | 6,235,649.71 | 6,235,649.71 |
项 目
项 目 | 期末余额 |
1年以内(含1年) | 149,106.19 |
合计 | 149,106.19 |
(十五)应付职工薪酬
1.应付职工薪酬列示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一、短期薪酬 | 981,186.57 | 4,519,330.64 | 4,330,319.29 | 1,170,197.92 |
二、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 | 233,081.08 | 233,081.08 | ||
三、辞退福利 | ||||
四、一年内到期的其他福利 | ||||
五、其他 | ||||
合计 | 981,186.57 | 4,752,411.72 | 4,563,400.37 | 1,170,197.92 |
2.短期薪酬列示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减少额 | 期末余额 |
一、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981,186.57 | 3,819,633.15 | 3,630,621.80 | 1,170,197.92 |
二、职工福利费 | 481,779.29 | 481,779.29 | ||
三、社会保险费 | 120,472.03 | 120,472.03 | ||
其中:1.医疗保险费及生育保险费 | 116,540.54 | 116,540.54 | ||
2.工伤保险费 | 3,931.49 | 3,931.49 | ||
四、住房公积金 | ||||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 84,246.17 | 84,246.17 | ||
六、短期带薪缺勤 | 13,200.00 | 13,200.00 | ||
七、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 ||||
八、其他短期薪酬 | ||||
合计 | 981,186.57 | 4,519,330.64 | 4,330,319.29 | 1,170,197.92 |
3.设定提存计划列示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一、基本养老保险 | 224,656.46 | 224,656.46 | ||
二、失业保险费 | 8,424.62 | 8,424.62 | ||
三、企业年金缴费 | ||||
合计 | 233,081.08 | 233,081.08 |
(十六)应交税费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应交 | 本期已交 | 期末余额 |
增值税 | 41,505.07 | 2,718,063.47 | 2,759,568.54 |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8,282.22 | 2,281.57 | 10,112.53 | 451.26 |
个人所得税 | 17,619.16 | 53,798.70 | 69,995.87 | 1,421.99 |
教育费附加 | 3,802.23 | 977.81 | 4,586.64 | 193.40 |
地方教育费附加 | 2,534.81 | 651.86 | 3,057.74 | 128.93 |
合计 | 73,743.49 | 2,819,695.37 | 2,891,243.28 | 2,195.58 |
(十七)其他应付款
项 目 | 期末余额 |
应付利息 | 10,416.67 |
应付股利 | |
其他应付款项 | 2,022,661.76 |
合计 | 2,033,078.43 |
1.应付利息情况
项目 | 期末余额 |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利息 | 10,416.67 |
合计 | 10,416.67 |
2.应付股利情况
无。
3.其他应付款项
(1)按款项性质列示其他应付款项
项目 | 期末余额 |
往来款 | 1,771,735.94 |
社会保险费 | |
其他 | 14,205.00 |
风险金 | 230,933.82 |
押金及保证金 | 5,787.00 |
备用金 | |
合计 | 2,022,661.76 |
(十八)其他流动负债
项目 | 期末余额 |
待转销项税 | 19,383.81 |
已背书未到期的票据 | 33,375,261.84 |
合计 | 33,394,645.65 |
(十九)长期借款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末利率区间(%) |
保证借款 | 10,000,000.00 | 3.75 |
合计 | 10,000,000.00 | - |
(二十)递延收益
项目/类别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政府补助 | 840,000.00 | 631,746.62 | 475,054.03 | 996,692.59 |
合计 | 840,000.00 | 631,746.62 | 475,054.03 | 996,692.59 |
政府补助明细如下:
项目/类别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大功率端窗型X射线管工艺设计及制造 | 840,000.00 | - | - | 840,000.00 |
增值税加计抵减 | - | 631,746.62 | 475,054.03 | 156,692.59 |
合计 | 840,000.00 | 631,746.62 | 475,054.03 | 996,692.59 |
(二十一)实收资本
投资者名称 | 期初余额 | 本期 增加 | 本期 减少 | 期末余额 | ||
投资金额 | 所占比例(%) | 投资金额 | 所占比例(%) | |||
合计 | 25,000,000.00 | 100.00 | 25,000,000.00 | 100.00 | ||
成都凯赛尔贸易有限公司 | 25,000,000.00 | 100.00 | 25,000,000.00 | 100.00 |
(二十二)专项储备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安全生产费 | 1,118,706.86 | 82,492.43 | 1,036,214.43 | |
合计 | 1,118,706.86 | 82,492.43 | 1,036,214.43 |
(二十三)盈余公积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法定盈余公积金 | 32,980.72 | 533,972.35 | 566,953.07 | |
合计 | 32,980.72 | 533,972.35 | 566,953.07 |
(二十四)未分配利润
项目 | 本期金额 |
上年年末余额 | 296,826.46 |
期初调整金额 | 21,615.65 |
本期期初余额 | 318,442.11 |
本期增加额 | 5,339,723.55 |
其中:本期净利润转入 | 5,339,723.55 |
其他调整因素 | |
本期减少额 | 533,972.35 |
其中:本期提取盈余公积数 | 533,972.35 |
本期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 |
本期分配现金股利数 | |
转增资本 | |
-其他减少 | |
本期期末余额 | 5,124,193.31 |
七、模拟利润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一)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项目 | 2023年度 | |
收入 | 成本 | |
主营业务 | 100,347,072.89 | 85,077,815.05 |
其他业务 | 1,303,763.72 | 623,714.88 |
合计 | 101,650,836.61 | 85,701,529.93 |
续表:
项目 | 2022年度 | |
收入 | 成本 | |
主营业务 | 88,236,296.16 | 77,964,906.64 |
项目
项目 | 2022年度 | |
收入 | 成本 | |
其他业务 | ||
合计 | 88,236,296.16 | 77,964,906.64 |
续表:
项目 | 2021年度 | |
收入 | 成本 | |
主营业务 | 75,017,793.62 | 68,219,838.68 |
其他业务 | ||
合计 | 75,017,793.62 | 68,219,838.68 |
(二)税金及附加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162,538.91 | 106,104.48 | 100,624.18 |
教育费附加(含地方教育费附加) | 116,469.04 | 75,788.86 | 71,874.41 |
房产税 | 161,401.30 | 105,096.64 | 117,063.88 |
印花税 | 22,933.21 | 48,534.26 | 37,758.10 |
土地使用税 | 33,949.82 | 67,228.80 | 67,228.80 |
其他 | 3,520.88 | 517.80 | 3,011.50 |
土地增值税 | 34,003.88 | ||
合计 | 534,817.04 | 403,270.84 | 397,560.87 |
(三)销售费用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职工薪酬 | 1,668,630.36 | 1,710,892.85 | 1,484,136.99 |
差旅费 | 710,770.06 | 538,170.79 | 577,941.81 |
业务招待费 | 236,914.04 | 225,760.90 | 257,147.29 |
广告宣传费 | 153,513.18 | 145,354.71 | 62,886.80 |
通讯费 | 38,579.94 | 42,703.89 | 39,575.30 |
售后及质保费 | 23,809.73 | 109,980.49 | 20,000.00 |
办公费 | 6,300.00 | 2,400.00 | |
快递费 | 59,292.32 | 45,642.02 | 37,400.85 |
其他 | 38,802.47 | 24,402.80 | 37,586.54 |
项目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合计 | 2,930,312.10 | 2,849,208.45 | 2,519,075.58 |
(四)管理费用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职工薪酬 | 3,342,080.41 | 3,715,898.04 | 2,749,710.23 |
折旧费 | 442,530.83 | 458,868.90 | 463,956.85 |
无形资产摊销 | 88,779.05 | 84,999.96 | 103,895.41 |
服务费 | 243,340.28 | 116,919.81 | 286,205.43 |
物业管理及绿化费 | 128,070.66 | 174,869.28 | 174,874.37 |
通讯费 | 48,349.73 | 46,915.43 | 47,966.58 |
办公费 | 50,036.99 | 21,288.99 | 26,530.61 |
差旅费 | 117,589.87 | 64,537.91 | 67,670.92 |
业务招待费 | 152,272.31 | 77,749.32 | 41,537.60 |
低值易耗品 | 51,024.04 | 76,410.69 | 86,994.08 |
维修修理费 | 49,492.09 | 107,881.38 | 35,817.35 |
环保检验检测费 | 1,555.61 | 77,160.83 | 22,208.68 |
存货报废 | 97,274.91 | 9,921.55 | |
广告宣传费 | 2,473.27 | 2,000.00 | 7,389.60 |
会务展览费 | 9,100.00 | 14,468.37 | 39,679.74 |
其他 | 73,523.56 | ||
合计 | 4,726,695.14 | 5,137,243.82 | 4,237,882.56 |
(五)研发费用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直接材料 | 694,637.63 | 200,123.12 | 362,184.42 |
直接人工 | 731,375.71 | 777,626.09 | 755,868.52 |
无形资产摊销 | 41,569.99 | 45,349.08 | 26,453.63 |
实验检测及服务费 | 8,730.10 | 56,630.64 | 157,236.14 |
其他 | 1,991.15 | ||
合计 | 1,476,313.43 | 1,079,728.93 | 1,303,733.86 |
(六)财务费用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利息支出 | 457,521.32 | 18,217.09 | 4,197.95 |
项目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减:利息收入 | 873.48 | 694.93 | |
手续费 | 5,971.52 | 2,649.29 | 2,214.23 |
现金折扣 | 16,473.00 | -82,394.49 | |
合计 | 479,092.36 | -62,223.04 | 6,412.18 |
(七)其他收益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政府补助 | 770,216.04 | 181,567.86 | 988,190.32 |
增值税加计抵减 | 594,063.90 | ||
合计 | 1,364,279.94 | 181,567.86 | 988,190.32 |
其中,政府补助明细如下所示: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社保补贴 | - | - | 988,190.32 |
高新技术企业补贴 | 150,000.00 | 50,000.00 | - |
稳岗补贴 | - | 20,030.29 | - |
商务局补贴 | - | 107,200.00 | - |
招用重点人群就业补贴 | 360,100.00 | - | - |
税收返还 | 250,931.07 | - | - |
其他 | 9,184.97 | 4,337.57 | - |
合计 | 770,216.04 | 181,567.86 | 988,190.32 |
(八)投资收益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处置应收款项融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 12,785.84 | ||
合计 | 12,785.84 |
(九)信用减值损失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应收票据坏账损失 |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 -461,239.99 | -726,071.93 | -1,136,143.52 |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 -1,028,324.51 | 928.34 | 160,842.60 |
合计 | -1,489,564.50 | -725,143.59 | -975,300.92 |
(十)营业外收入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 3,200.00 | 42,558.91 | |
其他 | 60,332.91 | 8,854.20 | 21,000.89 |
合计 | 60,332.91 | 12,054.20 | 63,559.80 |
(十一)营业外支出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对外捐赠支出 | 13,440.00 | ||
其他 | 6,582.23 | 5,400.00 | - |
合计 | 6,582.23 | 5,400.00 | 13,440.00 |
(十二)所得税费用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当期所得税费用 | 174,897.12 | ||
递延所得税费用 | |||
合计 | 174,897.12 |
八、或有事项
截至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无需要披露的或有事项。
九、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截至本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本公司无需要披露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十、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应披露的其他内容
本公司本期无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应披露的其他内容。
十一、财务报表的批准
本期财务报表经公司执行董事批准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