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的说明
一、募集资金运用基本情况
(一)募集资金运用概况
经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港迪技术)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投入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投资金额 | 募集资金投入额 | 实施主体 |
1 | 港迪技术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 19,287.81 | 19,287.81 | 港迪技术 |
2 | 港迪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15,540.79 | 15,540.79 | 港迪技术 |
3 | 港迪智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10,638.76 | 10,638.76 | 港迪智能 |
1,485.83 | 1,485.83 | 港迪技术 | ||
4 | 全国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 | 8,650.68 | 8,650.68 | 港迪技术 |
5 | 补充流动资金 | 10,000.00 | 10,000.00 | 港迪技术 |
合计 | 65,603.87 | 65,603.87 |
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上述项目的实际进度,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置换。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计划利用募集资金额,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通过自筹方式解决。若本次募集资金净额超过计划利用募集资金额,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超募资金。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不会新增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对公司独立性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公司已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并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制度明确了
募集资金使用的分级审批权限、决策程序、风险控制措施及信息披露程序,对募集资金存储、使用、变更、管理与监督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公司将严格遵守前述制度,将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集中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便于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监管和使用,保证募集资金合法、合理的使用。
(三)募集资金对发行人主营业务发展的贡献、对发行人未来经营战略的影响,对发行人业务创新、创造、创意性的支持作用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及综合实力,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增强公司技术驱动属性,助力公司产品链与客户群横向延伸。港迪技术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将大幅提升公司高性能变频器与行业专机的制造能力与制造效率,支撑未来业绩释放。港迪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在巩固公司现有变频器技术研发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高性能伺服产品、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变频器等新产品品类的研发及技术储备,提升公司变频器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及产品线的丰富度。港迪智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以智能感知设备、融合感知技术、算法及自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能操控系统相关的前瞻产品与技术研发为目标,为公司智能操控系统业务的拓展提供支撑,提升公司智能操控系统技术储备及产品竞争力。全国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将扩大公司营销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以及公司整体运营信息化水平,支撑公司市场开拓需求,提升公司产品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通过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可以满足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增长相应带来的经营性资金需求,增强公司财务抗风险能力。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展和延伸现有业务,巩固并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将对发行人业务创新、创造、创意性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确定依据和必要性
公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主营业务情况、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现状、核心技术储备、生产管理能力及发展目标等情况综合确定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1、保障产能供给,优化生产研发环境
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设备自动化驱动产品与智能操控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产品升级迭代及品类拓展的开发力度,使公司产品应用于更多行业的机械设备。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经营场地均为租赁取得,虽然公司已与出租方签署了期限较长的租赁合同,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形出租方提前终止合同,或未来出租方计划处置相关场地,公司生产经营可能会收到一定影响,因此取得长期稳定的生产经营与研发场所将更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建自有生产经营与研发基地,有序实现产能转移,并新购置一批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的生产设备,对产能进行有效补充,以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增长对生产场所的需求。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公司将购置一批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加工设备,并同步引入生产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公司产品制造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公司产品及服务的综合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规模持续增长,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办公场所容量已显不足。此外,公司主要产品通常应用于较为大型的设备,而公司目前的实验及测试场地的面积较小,部分研发项目需在客户场地开展试验检测活动,试验检测能力受到一定制约。办公、实验及测试场所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对生产与研发人员需求将持续增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建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并完善配套设施,有利于为公司研发团队提供专业稳定的研发环境,提升研发工作效率,并为未来业务发展和员工规模扩大做好准备,增强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2、增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公司技术链与产品链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直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立足之本,而研发人员规模与团队建设是技术研发软实力的核心。公司目前已建立与当前业务规模相匹配的较为完善的创新研发管理体系,并维持稳定的高素质研发团队。但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进步,公司现有研发团队规模已经逐渐难以满足未来行业技术水平发展的需求。
因此,公司需增加对高水平、高素质研发人员的持续培养与引进,持续推动研发团队建设,保持并提升公司研发实力,满足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
公司自动化驱动产品目前均为变频器类产品,由于伺服系统在应用功能、技术路径方面与变频器具备一定相似性,亦同属于自动化核心驱动部件之一,因此以汇川技术、正弦电气、伟创电气为代表的同行业公司基本均已实现伺服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基于这一行业发展现状,公司有必要尽快完善技术与产品布局,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更加全面的产品体系,更好的服务客户、增强客户粘性。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公司稳定现有研发团队,进一步保持并巩固公司现有高端变频器类产品的迭代升级速度与技术研发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将通过引入新的技术人才,增购研发设备,开展伺服、高速变频器等新的产品系列研发工作,与现有自动化驱动产品系列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服务能力。
公司智能操控系统目前主要致力于实现各类中大型起重、输送设备生产作业过程的自动化,从而改善人工作业环境,提升作业效率与质量。大型起重设备因其作业工况、应用场景以及客户所在行业对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不同,对智能操控系统的功能模块及智能化水平要求各有差异。公司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目前产品主要实现了在港口、水泥等行业部分生产作业设备的作业自动化应用。而改善恶劣工况下的人工作业环境、提高设备作业自动化水平在较多行业均有着确切的市场需求和空间,公司业务持续发展需要保持产品的现有行业优势,并不断拓展新的行业客户,这就要求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不断提升现有智能操控系统的作业效率,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况的设备持续开发出针对性强、创新性好、场景融入度高的智能操控系统产品。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增强公司智能操控系统版块的研发实力,助力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产品链,为智能操控系统的行业客户拓展奠定基础。
通过实施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公司得以丰富技术储备、优化产品功能并有效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一批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的开发,促进研究项目有序落地,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3、提升营销服务能力,完善运营体系
营销服务能力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先进的技术研发水平和优秀的营销服务能力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两者有效结合,更能促进公司产品的销售,从而促进企业的经营业绩增长,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最终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公司成立伊始即将“品质与服务”作为公司的核心文化,始终将高效的营销服务,作为与持续的研发创新、过硬的产品质量相并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公司需持续完善营销服务网络,加大公司营销力度,为公司未来产能消化、业务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在武汉建立总部销服运营中心以优化运营现状,提高公司整体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同时将在重点城市建设销服网点,提高本地化服务能力;并将扩充技术服务人员,深度挖掘与响应客户需求。通过不断完善营销服务网络,扩大营销网络覆盖区域,提升公司专业服务能力,助力公司实现未来发展战略。
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能够为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提供支持,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信息量不断增长,公司现有信息系统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及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通过搭建应用系统、业务系统、自有云平台和智能化工厂等模块,整合公司各业务环节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实时共享,加强公司从采购、研发、生产到成品入库全过程的管控,提高公司现代化精益管控能力,最终实现企业信息数据价值的有效转化,为公司管理者决策、战略方向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相关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强调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
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计划研发的方向均属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方向,良好的政策背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稳定的支持。
2、广阔的行业市场前景为项目实施提供市场保障
工业自动化产品是现代化工厂实现规模、高效、精准、智能、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应用十分广泛,发展前景良好。中国工控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2,611亿元,同比增长3.2%。伴随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22亿元。
公司业务所在的设备自动化领域属于工业自动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自动化驱动产品主要用于实现设备的单机自动化,致力于实现各类中大型设备驱动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智能操控系统是在设备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设备生产作业的自动化,致力于改善人员工作环境,提升设备作业效率与作业质量。
公司业务从港口起重机的变频器及智能操控系统起步,坚持走差异化、高端化、“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发展路线,经过多年的细分市场深耕,目前已在港口、盾构、水泥、建机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及口碑,报告期内收入规模实现较快速上涨。随着我国设备自动化核心驱动部件国产化替代趋势的发展以及各行业对工作环境改善与工作效率提升的诉求,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项目实施后,公司将结合行业客户诉求,不断拓展产品链,同时加大行业客户开拓力度,逐步降低业务对个别行业的依赖度,重点开拓铁路、冶金、船舶、风机水泵、石油化工、物流等行业客户,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3、公司拥有良好的市场与研发基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与技术沉淀,已在多个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品牌优势,并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必要的市场及技术储备。
在市场方面,港口领域,公司产品在全国多个主要沿海及内河港口中实现应用;在盾构领域,2021年及2022年全国产量排名前三的盾构机厂商均为公司客户,公司盾构机变频器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占比第一;建筑机械领域,2021年《中国机械工程》杂志发布的中国塔式起重机制造商10强中,公司产品已在6家企业实现应用;公司智能操控系统产品累计协助港口、水泥等行业中各类中大型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超过500台/套,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与市场影响力。技术研发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创新研发管理体系,维持稳定的高素质研发团队,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并完成多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是围绕公司当前主营业务展开,公司良好的市场与研发基础能够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基础与保障。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
(一)港迪技术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19,287.81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9,287.81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 投资项目 | 投资金额 | 占比 |
1 | 建设投资 | 15,297.16 | 79.31% |
1.1 | 工程费用 | 14,137.01 | 73.30% |
1.1.1 | 建筑工程费 | 8,034.25 | 41.65% |
1.1.2 | 设备购置费 | 6,102.76 | 31.64% |
1.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431.71 | 2.24% |
1.3 | 基本预备费 | 728.44 | 3.78% |
2 | 铺底流动资金 | 3,990.65 | 20.69% |
合计 | 19,287.81 | 100.00% |
2、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港迪技术,建设期拟定为3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项
目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人员招聘与培训及试生产运行等。具体进度如下表所示:
项目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
场地建设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员工招聘与培训 | √ | √ | √ | √ | ||||||||
试生产运行 | √ | √ | √ | √ |
3、项目用地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产业园红旗村,公司已取得武汉市江夏区产权证号为鄂(2022)武汉市江夏不动产权第0033151号的土地使用权。
4、项目备案与环评
发行人已就港迪技术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向武汉市江夏区发展和改革局办理备案,并取得《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为2301-420115-04-01-356600。
本项目建成运营后产生的各种污染因素经过治理后可达到相关环境标准和环保法规的要求,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拟选址所在区域的环境造成重大不利的影响。本项目已获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夏区分局的关于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环评批复(武环江夏审[2023]16号)。
5、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所得税后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25%,所得税后全部投资静态回收期为7.13年(含建设期3年)。本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序号 | 评价指标 | 所得税前 | 所得税后 |
1 | 累计财务净现值(NPV,万元) | 9,335.78 | 7,097.87 |
2 | 内部收益率(IRR) | 24.01% | 21.25% |
序号 | 评价指标 | 所得税前 | 所得税后 |
3 | 静态投资回收期(年) | 6.84 | 7.13 |
(二)港迪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15,540.79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5,540.79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 投资项目 | 投资金额 | 占比 |
1 | 建设投资 | 7,053.61 | 45.39% |
1.1 | 工程费用 | 6,682.80 | 43.00% |
1.1.1 | 建筑工程费 | 1,416.60 | 9.12% |
1.1.2 | 设备购置费 | 5,266.20 | 33.89% |
1.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99.14 | 0.64% |
1.3 | 基本预备费 | 271.67 | 1.75% |
2 | 研发费用 | 8,487.18 | 54.61% |
2.1 | 研发人员工资 | 6,327.18 | 40.71% |
2.2 | 其他研发费用 | 2,160.00 | 13.90% |
合计 | 15,540.79 | 100.00% |
2、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港迪技术,建设期拟定为3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研发场地建设装修、设备购置、人员招募与培训及项目研发等,具体进度如下表所示:
项目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
研发场地建设装修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购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员招募与培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研发 | √ | √ | √ | √ | √ | √ | √ | √ |
3、项目选址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产业园红旗村,公司已取得武汉市江夏区产权证号为鄂(2022)武汉市江夏不动产权第0033151号的土地使用权。
4、项目备案与环评
发行人已就港迪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向武汉市江夏区发展和改革局办理备案,并取得《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为2301-420115-04-01-792290。本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阶段,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小。本项目已获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夏区分局的环评批复(武环江夏审[2023]20号)。
(三)港迪智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12,124.59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2,124.59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 投资项目 | 投资金额 | 占比 |
1 | 建设投资 | 5,998.19 | 49.47% |
1.1 | 工程费用 | 5,660.95 | 46.69% |
1.1.1 | 建筑工程费 | 1,329.80 | 10.97% |
1.1.2 | 设备购置费 | 4,331.15 | 35.72% |
1.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96.36 | 0.79% |
1.3 | 基本预备费 | 240.88 | 1.99% |
2 | 研发费用 | 6,126.40 | 50.53% |
2.1 | 研发人员工资 | 5,792.40 | 47.77% |
2.2 | 其他研发费用 | 334.00 | 2.75% |
合计 | 12,124.59 | 100.00% |
2、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港迪技术、港迪智能,建设期拟定为3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研发场地建设装修、设备购置、人员招募与培训及项目研发等。具体进度如下表所示:
项目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
研发场地建设装修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购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员招募与培训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研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3、项目选址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产业园红旗村,公司已取得武汉市江夏区产权证号为鄂(2022)武汉市江夏不动产权第0033151号的土地使用权。
4、项目备案与环评
发行人已就港迪智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向武汉市江夏区发展和改革局办理备案,并取得《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为2211-420115-04-01-179221和2301-420115-04-01-935832。
本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阶段,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小。本项目已获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夏区分局环评批复(武环江夏审[2023]19号)。
(四)全国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
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8,650.6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650.68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 投资项目 | 投资金额 | 占比 |
1 | 场地费用 | 3,720.08 | 43.00% |
1.1 | 场地建设费用 | 1,804.13 | 20.86% |
1.2 | 场地租赁费用 | 163.80 | 1.89% |
1.3 | 场地装修费用 | 1,752.15 | 20.25% |
2 | 设备购置费 | 1,543.60 | 17.84% |
3 | 项目实施费用 | 3,009.15 | 34.79% |
3.1 | 市场推广费用 | 220.00 | 2.54% |
3.2 | 人员费用 | 2,789.15 | 32.24% |
4 | 基本预备费 | 377.84 | 4.37% |
合计 | 8,650.68 | 100.00% |
2、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港迪技术,建设期拟定为3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场
地建设与装修、设备购置、市场推广及人员招聘与培训等。具体进度如下表所示:
项目 | 建设期第1年 | 建设期第2年 | 建设期第3年 |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Q1 | Q2 | Q3 | Q4 | |
场地建设 | √ | √ | √ | √ | √ | √ | √ | |||||
场地装修 | √ | √ | √ | √ | ||||||||
设备购置 | √ | √ | √ | √ | √ | √ | √ | |||||
市场推广 | √ | √ | √ | √ | √ | √ | ||||||
人员招聘与培训 | √ | √ | √ | √ | √ | √ |
3、项目选址情况
本项目建设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等地的销服运营网点,其中在武汉市江夏区大桥产业园红旗村新建园区内建设总部销服运营中心。
4、项目备案与环评
发行人已就全国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向武汉市江夏区发展和改革局办理备案,并取得《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为2301-420115-04-01-209234。全国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建设不涉及环境影响评价。
(五)补充流动资金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866.33万元、50,718.69万元、54,690.16万元和21,398.72万元,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公司在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随之增加,现有资金已无法满足公司未来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拟使用10,000.00万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以满足公司业务增长所带来的流动资金需求。
三、未来发展规划
(一)发展规划与目标
公司坚持“品质与服务”的企业文化,秉承“成就客户,造福员工,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未来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继续围绕工业自动化领域,坚持走高端化、差异化、“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发展路线,重点聚焦于“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大”或“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领域,努力实现“以振兴民族工业
为己任,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愿景。
业务板块方面:在自动化驱动产品实现设备单机自动化、智能操控系统实现设备作业流程自动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管理系统软件板块,致力于实现码头及其他行业客户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产品延伸方面:坚持技术创新,加快现有产品体系的升级迭代,提高产品用料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可靠性与高效性;完善产品链,研发伺服、高速变频器等自动化驱动产品,开发各行业大型设备的智能操控系统,以及设备作业与客户生产管理调度系统协同性更强、自动化程度更高、运行效率更好的智能操控系统或管理系统软件。
市场拓展方面:进一步巩固现有港口、盾构、水泥等细分领域市场优势的基础上,以公司的产品研发为保障,重点拓展铁路、冶金、船舶、风机水泵、石油化工、煤炭矿山、物流、新能源等高端传动领域或新兴领域的客户群体。
(二)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
1、夯实主营业务,开拓业务布局
公司在自动化驱动产品上布局较早,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夯实主营业务,在现有产品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开拓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势头良好,自动化驱动产品、智能操控系统两大主营业务板块收入规模明显增长。其中,智能操控系统业务收入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2年已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2、坚持自主研发,加大人才储备力度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高度重视技术方面的投入,伴随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体水平明显上升。公司通过持续自主研发为企业发展不断输入源动力,形成深厚的技术和研发实力,确立了一定的技术研发优势,目前已掌握和储备多项核心技术。
公司建立了公正、公平、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在报告期内重点提升了人力资源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加大对行业内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及储备。
3、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运作,积极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于报告期内完成了股份公司设立,建立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了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能力。
(三)未来规划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1、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将平台技术研发和应用技术开发有机结合。公司深挖现有产品大功率重载性能,在该类产品上努力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在中小功率变频器产品上进一步降低成本、缩小体积、提升性能。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拓展驱动类伺服产品、高速变频器、光伏逆变电源类产品等新产品。
2、完善市场开拓体系和布局
公司将推进“3+1”模式市场销售队伍建设,即行业销售、产品销售、区域销售三支队伍的打造和渠道销售队伍的建设。对于新开发的产品,第一阶段以技术销售为主,具备一定业绩积累后转向后续第二阶段的市场销售。
公司已明确港口、建机、盾构、冶金、水泥、铁路、煤矿机械、石油化工、物料输送、纺织机械、桥机、风机水泵、造船海工、新能源等多个细分领域市场划分,集中资源推进上述领域的市场拓展。
3、加强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在后续发展中将持续优化员工结构,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与公司战略发展定位及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及薪酬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营造能发挥出人才主观能动性的机制和环境,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保障。
4、扎实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
公司将通过本次上市募集资金继续投资于主营业务,助力现有业务的扩展和延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变频器与行业专机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高性能伺服产品、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变频器、全国产化变频器等产品研发以及港口专用智能感知设备、智能化起重设备的复杂场景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等技术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进一步完善公司营销运营体系、扩大营销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公司将扎实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产品生产能力、创新研发能力、销售覆盖能力将显著提升,为公司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5、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企业发展
公司将以本次发行上市为契机,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产业和资本的结合,以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助力公司业务的发展。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或进行融资,公司将有效提升自身的行业和公众影响力,进一步优化自身的财务状况、人力条件和技术水平,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公司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运作和筹资规划,促进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以下无正文)
(此页无正文,为《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的说明》之盖章页)
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