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交控科技: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9-28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

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证券”)作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控科技”或“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对交控科技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关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核查情况及核查意见如下:

一、本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1983号)的批准,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交控科技”)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6,592,022股,募集资金总额759,999,988.76元,募集资金净额745,109,332.76元,上述款项已于2021年9月1日全部到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前述事项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1]第ZB11390号《验资报告》。公司上述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管理。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根据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拟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人民币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募集资金金额
1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建设项目58,055.7540,000.00
2轨道交通孪生系统建设项目33,839.4925,000.00
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募集资金金额
3面向客户体验的智能维保生态系统建设项目17,844.1811,000.00
总计109,739.4176,000.00

三、本次结项募投项目募集资金的存储及节余情况

(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序号开户行名称账号初始金额截至2024年8月31日账户余额
1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城支行75070180808857757386,999,988.7629,830,145.60
2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15603866666690250,000,000.0027,374,927.38
3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801010010122822159110,000,000.0053,302,894.90
4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武清支行44131010010052232611,540,238.33
5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102590000010834212,859,760.82
6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和平支行120501617501000006912,619,884.45
总计746,999,988.76127,527,851.48

注:1、账户余额包含收到的银行利息收入。

2、根据公司审议通过的《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8,000.00万元,该资金在公司自有资金账户存储。

(二)募集资金节余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A)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B)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C)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D(A-B+C)募投项目应付未付金额(E)募集资金预计节余金额F(D-E)项目进展情况
1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建设项目38,510.9325,716.011,342.1214,137.041,830.7812,306.26实施完毕并结项
2轨道交通孪生系统建设项目25,000.0014,985.231,008.6911,023.47740.6510,282.82实施完毕并结项
序号项目名称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A)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B)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C)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D(A-B+C)募投项目应付未付金额(E)募集资金预计节余金额F(D-E)项目进展情况
3面向客户体验的智能维保生态系统建设项目11,000.005,919.06511.345,592.28494.015,098.27实施完毕并结项
总计74,510.9346,620.292,862.1530,752.783,065.4427,687.34

注:1、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扣除发行费用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

2、利息收入包括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理财收益和募投账户的存储利息收益;

3、募投项目应付未付金额为尚未支付的项目尾款及质保金等;

4、募集资金预计节余金额不包含尚未收到的银行利息收入,最终转入公司自有资金账户的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专户余额为准;

四、本次结项募投项目募集资金节余的主要原因

本次拟结项的“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孪生系统建设项目”、“面向客户体验的智能维保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均已实施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2024年8月31日,上述三个募投项目合计节余募集资金为人民币27,687.34万元。募集资金节余的主要原因:(1)在募投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合理、谨慎、节约、有效的原则,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强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费用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合理降低项目总支出;(2)公司结合自身技术优势、经验及现有资源,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对项目各环节进行优化,主要包括:一是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及项目实际需要,在不影响项目整体实施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房屋装修费用及弱电安装费用支出,同时通过合理建设规划和商务谈判,减少了房屋建设费用支出;二是在满足项目实施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优化项目相关软硬件配置,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设备和软件资源,适当减少了部分软硬件购置;(3)为提高闲置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按照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在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对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理财收益,同时募集资金存放期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存款利息收入。

五、节余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公司于2023年开始布局低空业务,2024年逐步开始“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建设。为更好地发挥募集资金的效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

率,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同时保障“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的建设进度,公司拟使用部分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8,661.21万元用于公司“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其余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19,026.13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与募投项目应付未付金额3,065.44万元一并转出募集资金专户(最终转出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银行结算金额为准)。

上述三个结项募投项目待募集资金转出后,募集资金专户将不再使用,公司将办理销户手续。专户注销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与保荐机构、开户银行分别签署的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随之终止。“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使用的募集资金人民币8,661.21万元将新开立专户并转入该专户管理,同时,按照《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六、节余资金拟投入新项目情况说明

(一)项目基本情况和投资计划

1、项目名称: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北京市、深圳市、天津市

3、项目实施单位:

(1)实施单位: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智成北街3号院交控大厦1号楼1层101室

(2)实施单位:交控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清水河五路12号峰晟大厦32A

(3)实施单位:交控智飞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天津市宁河区现代产业区海航东路新华产业科技园55号楼224室

4、项目实施内容:项目资金将用于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相关技术研发、

制造与试验所需场地的租赁及装修,购置硬件设备及配套软件产品,扩充研发团队规模,开展场景应用建设,构建低空数字化起降场等基础设施集成、低空行业级无人机(含挂载)及机库研发生产、基于人工智能的低空智能化场景应用,以及低空飞行管理服务、调度指挥及安全保障的低空经济全链条技术能力,并推动相关技术能力应用及产业化。

5、项目建设周期:1.5年

6、项目投资概算:本项目计划投资8,661.21万元,具体明细见下表。

项目投资结构表

序号名称金额(万元)投资比例
1建设投资5,838.4267.41%
1.1工程费用5,560.4064.20%
1.1.1建筑工程费509.205.88%
1.1.2设备购置安装费5,051.2058.32%
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3预备费278.023.21%
2研发投入2,587.5029.87%
3铺底流动资金235.292.72%
4项目总投资8,661.21

(二)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项目必要性分析

(1)项目是助力低空经济良性发展,提升低空飞行安全与效率的需要低空飞行的安全与效率是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低空飞行领域仍存在诸多挑战,如飞行冲突、安全隐患、效率低下等问题。本项目通过构建先进的低空飞行管理服务系统,实现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研发高效的安全保障技术,如基于数据闭环的及时安全管理等,有效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推广无人机自动化值守等创新应用,减轻人工操作负担,提高飞行效率。此类举措将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向更加安全、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为低空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项目是应对低空复杂性挑战,加强低空运行系统韧性的需要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其快速发展对全系统协同运行的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项目通过全面布局低空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安全的低空生态系统。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的研发,将有效提升低空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减少飞行冲突,增强应急响应能力;低空数字化起降场及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则能实现无人机起降场的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提高无人机运行效率;低空人工智能识别算法的研发,将进一步增强低空环境的感知与预测能力,为低空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显著加强基础设施、低空保障、低空运营等全系统的韧性,确保低空经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项目是轨道交通行业核心技术延伸,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中指出:“我国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新能源装备领域积累了技术优势,形成了先进工业基础,为航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将轨道交通积累的核心技术能力延伸到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助力空中交通实现安全化、智能化和智慧化。

同时,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部分省市的轨道交通集团积极探索低空在轨道领域的应用场景,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运营综合巡检、应急管理、载人或载物运输等场景,本项目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行业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优势,深入挖掘”轨道+低空”的应用场景需求,提供精准、高效的”轨道+低空”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助力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4)项目是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拓展第二业务增长曲线的需要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本项目通过集中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力量和研发资源,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这将显著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公司开辟一条全新的业务增长路径,即低空经济领域的业务。这一新业务领域将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点,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通过拓展第二业务增长曲线,公司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2、项目可行性分析

(1)政策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国家政策层面,自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政策文件,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21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性,明确了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此外,2023年6月发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合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法治保障,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3月27日,四部委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并从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高效融合产业生态等五大领域提出了20项具体任务。

在地方政府层面,“低空经济”在24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各省掀起了低空经济规划和建设热潮。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文件。深圳市早在2022年12月就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并在2023年12月发布《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4年以来,北京、广东、安徽、湖南、内蒙、山东、西藏、湖北等省级行政区,合肥、苏州、广州、杭州等市级行政区纷纷出台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或促进措施,投入“真金白银”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诸如上述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发布与推行为本项目的顺利建设及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低空产业链条尚不成熟,市场机遇明显

从低空经济产业链成熟的角度来看,当前制造端的稳步发展为整个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中下游环节,尤其是应用管理、空域管理以及多样化的场景应用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处于摸索与试错阶段。这种现状不仅限制了低空经济的广泛应用与商业价值的充分挖掘,也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健康

发展。本项目通过精准识别并满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实现飞行器与应用场景之间的高效连接与协同,是对低空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深度挖掘与补全,可有效抓住当前市场机遇,满足日益增长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需求,具有明显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3)交控科技技术能力具有较高匹配度

从软硬件系统集成的角度来看,交控科技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设备研制、系统集成及维保维护服务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还依托其自主创新的CBTC技术,成功开发出多项创新升级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同轨道交通类似,低空飞行活动,尤其是城市空中交通同样具有“高安全、有组织”的公共运输系统特征,随着对空间资源利用需求的逐步提升,城市空中交通也将逐步显现“强协同”系统特征,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高度一致,能够与交控科技技术能力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基于交控科技在轨道交通行车控制领域的技术储备,同时飞行器的适航认证体系与轨道交通的安全认证体系的相似性,公司可以快速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尽快实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4)公司在项目建设方面具备充分的基础条件

①研发创新保障

交控科技自成立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已掌握信号系统、安全防护、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具体主要有列车自动追踪技术、进路自动触发技术、SCADE应用技术、2乘2取2技术、3取2技术、维护软件设计、列车区域切换技术等。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091件,含海外专利30件,其中发明专利887件。

②技术储备

交控科技经过了15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如网络化运行智能调度、多运动体协同运行控制、数据共享平台等。这些核心技术能力延伸到多场景、多控制体、高并发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助力空中交通实现安全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具体的关键技术储备包括:

运行计划与动态调度技术:轨道交通的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智能调度系统中

的核心功能与技术,可以移植并转化至低空运行管理与调度指挥领域;

综合决策与应急指挥技术:基于交控科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客运枢纽的前期研究、及时安全管理的探索,形成了轨道交通指挥大脑、综合决策支持平台等成果,相关技术可以进行快速适配;自主运行感知技术:飞行器低空飞行时与包括高压线在内的地面障碍物冲突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对飞行环境的自主感知是低空飞行安全保障亟待解决的难题。交控科技轨道交通自主运行感知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商业应用,其技术复制到低空飞行领域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

天枢大数据平台:低空飞行领域存在大量航空数据,既有分散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无法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与数据资源的闭环使用。交控科技天枢大数据云平台与数据闭环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经验,可以引导低空航空领域实现数据“云-边-端”协同的数据驱动框架,建立数据驱动配套体系,实现数据闭环。

人工智能识别算法:交控科技在轨道交通领域深入探索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列车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与实时故障预警,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识别乘客的异常行为,对线路环境进行精准建模与预测等,相关算法积累可拓展应用到低空领域,赋能公司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低空运行风险评估和动态管控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空场景应用识别算法等。

③人才储备

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人才队伍,囊括了运输调度领域、安全防护领域、自动化领域等多个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公司技术管理高层均有着先进的研发管理理念和丰富的大型研发项目管理经验。未来,公司将继续引进高端技术人员,研发队伍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高素质人才储备。

(三)项目风险提示及应对措施

1、政策性风险

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3月27日,工信部等

四部门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将以应用场景创新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为牵引,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旦国家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将为项目带来政策风险。针对政策风险,公司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信息,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能力,加强对政策的理解和预测,以减少相关政策的变动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政策的有利条件,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2、技术风险

公司已开发出移动体指挥调度相关产品及自主核心技术构架,以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构成了公司后续业务持续拓展的基础。但需求和技术更新换代的不断加速决定了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创新是一个持续、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其间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公司如不能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将导致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决策出现失误,可能导致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优势,使公司面临技术与产品开发的风险。此外,如果出现技术外泄或者核心研究人员外流情况,也将会对公司技术优势产生一定影响。

3、财务风险

本项目实施后,将使公司固定与无形资产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项目运营期内平均每年将新增553.64万元的折旧与摊销费用,较现有折旧与摊销规模有所增长,若募投项目不能如期达产或达产后不能达到预期的盈利水平,则公司将会存在利润下滑的风险。

4、管理风险

项目实施后公司资产规模将增加,业务规模也迅速扩大,这对公司管理层的管理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面临能否建立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高效管理体系和管理团队的风险。公司拥有着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经过多年来快速成长,已经成长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公司,因此,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相对较小。

(四)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经测算,本项目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8.0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11年(含建设期),项目经济效益较好。上述经济效益预测并不代表公司对未来盈利的保证,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占有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七、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及增资的情况说明

(一)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及增资

为保障募投项目顺利实施,公司拟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交控航空及交控智飞实缴注册资本并增资。其中公司向交控航空实缴注册资本3,600万元并增资5,000万元,再由交控航空向交控智飞增资1,000万元以实施“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详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提供增资方被增资方募集资金用于实缴注册资本金额募集资金用于增资金额增资前注册资本增资后注册资本

交控科技

交控科技交控航空3,6005,0005,00010,000

交控航空

交控航空交控智飞01,0005001,500

本次增资完成后,交控航空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变更为10,000万元,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交控智飞的注册资本将由500万元变更为1,500万元,仍为公司全资孙公司。公司将根据项目的建设进度、实际资金使用需求等情况分批次拨付前述出资款项。

本次实缴注册资本仅限用于募投项目的实施,不得用作其他用途。同时,提请授权公司管理层及其授权代表办理相关事项及签署有关文件。

(二)本次实缴注册资本、增资对象基本情况

(1)交控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MAD9HC67XN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清水河五路12号峰晟大厦32A法定代表人:陆启进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成立日期:2024-01-04经营范围:软件开发;航空运营支持服务;航空运输设备销售;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卫星导航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环境应急技术装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雷达、无线电导航设备专业修理;导航终端制造;导航终端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云计算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环境应急技术装备销售;卫星通信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计算机系统服务;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电子产品销售;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技术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测绘服务;通用航空服务;基础电信业务。股东情况:交控科技持有其100%股权最近一年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2024年6月30日/2024年1-6月(未经审计)
总资产626.28
净资产419.54
营业收入-
净利润-280.46

(2)交控智飞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20221MADKEQ5671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天津市宁河区现代产业区海航东路新华产业科技园55号楼224室法定代表人:陆启进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成立日期:2024-05-24经营范围:一般项目:软件开发;航空运营支持服务;航空运输设备销售;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导航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导航终端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云计算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通信设备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环境应急技术装备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电子产品销售;网络设备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技术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通用航空服务;测绘服务。

股东情况:交控航空持有其100%股权最近一年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2024年6月30日/2024年1-6月(未经审计)
总资产199.83
净资产199.78
营业收入-
净利润-0.22

(三)实缴注册资本及增资后募集资金的管理

为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保护公司及投资者权益,公司、交控航空、交控智飞分别开设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及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分别签署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该募集资金专户仅用于“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募集资金存储、管理和使用等,不得用作任何其他用途。公司及交控航空、交控智飞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以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实施监管,并根据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八、本次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本次对“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孪生系统建设项目”、“面向客户体验的智能维保生态系统建设项目”予以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新项目及永久补流是公司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整体经营发展等客观情况审慎做出的合理规划,是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满足公司经营业务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优化资金和资源配置进行的相应布局。同时,新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本次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并增资,是为更好发展和管理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保障募投项目的有效实施和管理,符合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不存在改变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形,不会对募投项目的实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本次将结余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及永久补流,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并增资符合公司实际经营需要,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本次新增募投项目预计效益良好。公司将严格遵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决策,加强募集资金使用的内部和外部监督,确保募集资金使用的合法有效,实现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九、相关审议程序

公司于2024年9月2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

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的议案》《关于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及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及增资的议案》。公司监事会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同意的意见,保荐机构亦对该事项出具了明确同意的核查意见。本次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十、保荐机构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交控科技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并增资相关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股东大会审议,履行了必要的审批程序,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公司本次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并增资符合公司实际经营需要,是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审慎决定,不存在改变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保荐机构对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孙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并增资相关事项无异议。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

陈 强 赵 亮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