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的说明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投入下列项目:
单位:万元序号 项目内容 项目总投资金额 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1 智慧农业平台升级建设项目 13,297.9013,297.902 智慧农业智能设备制造基地项目 8,645.468,645.463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6,646.426,646.42
合计28,589.7728,589.77
一、智慧农业平台升级建设项目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投资额为13,297.90万元,建设期为3.5年。智慧农业平台升级包括农业物联网平台、信息化软件平台两大核心模块。本项目拟通过建设与装修办公场所、购置软硬件设备、招聘开发及实施人员等,对公司现有两大模块平台的底层架构和技术体系进行升级,进一步提高智慧农业平台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公司项目实施和交付能力,增加公司对农业信息化项目的承接与服务能力,推动公司农业大数据的产业化应用,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客户需求,以及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对高效管理的需要,构建互联协同的“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不断渗透,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已成为新型农业、农村建设下的重要工程和不可逆转的趋势。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将物联网建设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工程。2018年以后,国家对于传统农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智慧农业相关的政策出台频率大幅加快,自2019年至今,中央已连发
数个文件扶持智慧农业建设,其中包括2020年1月由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网信办发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7月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以及2021年1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上述文件均强调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因此,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农村建设下的重要工程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2、项目建设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客户未来需求的切实需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覆盖面广度大、涉及的单元分散,需要信息的连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基础建设逐渐发达,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数据通讯网络,信息基础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基础。我国传统农业对信息化需求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必然要求。农业信息化需求的日益提升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驱使智慧农业平台也处于不断的升级迭代中。因此,公司亟需通过本项目建设,对现有应用平台进行升级与完善,增强公司应用软件平台的功能迭代和服务能力,以满足农业领域客户对应用平台智能化、精准化、立体化、场景化、移动化、可视化等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更为先进、高效、稳定、易用的行业应用产品。
3、行业信息技术日益成熟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技术研发、项目实施、行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在软件方面,各种类型的企业信息应用软件技术日益成熟,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模块。同时,一批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在不同区域、不同专业领域涌现出来,形成深入、专业、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行业信息技术与服务的逐渐成熟,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4、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平台建设和实施经验
公司在数字农业领域深耕十余年间,较早地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政体系数字化转型与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专利185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361项,并先后建设了“浙江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浙江省数字植保平台”、“兰溪产业大脑大数据平台”、“衢江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丽水市智慧农业云平台(应急)软件项目”等多个典型案例。公司丰富的智慧农业项目平台开发和建设经验,将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项目具体情况
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13,297.9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2,850.00万元、设备购置费2,297.27万元、软件购置费705.26万元、开发费用3,533.50万元、实施费用1,591.2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320.62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序号 项目 项目资金 占比
工程费用5,852.5344.01%
1.1 建筑工程 2,850.0021.43%
1.2 设备购置费 2,297.2717.28%
1.3 软件购置费 705.265.30%
开发费用3,533.5026.57%
实施费用1,591.2411.97%
铺底流动资金2,320.6217.45%/项目总投资13,297.90100.00%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的建设周期是3.5年,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项目
T+1-T+2T+3 T+41-12 2 4 6 8 1012 2 4 61 建筑工程△
序号 项目
T+1-T+2T+3 T+4
1-12 2 4 6 8 1012 2 4 62 软硬件设备购置△△
3 研发人员招聘、培训△△△
4 产品升级开发△△△△△△ △ △ △5 实施人员招聘培训
△△△
6 新产品市场化△△△ △ △ △
注:T为募集资金到达年,T+1为建设期第一年,以此类推,下同。
3、项目选址及用地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政工出[2018]13号地块,公司已取得不动产权证号为“浙(2020)杭州市不动产权第0007582号”的土地所有权,拟在该宗土地建设房产用于该项目实施。
4、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范畴,装修期间的主要污染物为装修产生的废水、粉尘以及施工设备作业产生的噪声。装修期间将综合采取喷水除尘、保持通风、低噪声施工等措施,以减少污染。项目运营期间主要污染物为办公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和要求。根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拱墅分局出具的《关于明确托普云农募投项目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申请报告的回函》,本项目未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无需环评审批。
二、智慧农业智能设备制造基地项目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投资额为8,645.46万元,建设期为1.5年,实施主体为云曦科技。本项目通过扩建生产车间、更新及引进全新先进的生产设备,响应政府对农业各领域智能硬件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的号召,以达到提升生产线智能化水平、提升产品自动化生产能力、丰富产品多领域应用结构等目的,从而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公司相应产品的供应及时性。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农业智能硬件设备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产品质量得到有效
保障,产品结构更加多元化,将为公司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
加快智慧农业智能硬件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是顺应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战略选择,对于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推进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多项产业政策和规划,鼓励和支持先进农业智能硬件设备产业的发展,加快高端农业设备的生产研发和推广应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公司拥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资源优势
公司及创始团队在智慧农业领域深耕十余年,业务自智能硬件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逐渐发展至能够为客户提供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跟踪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及行业资源。一方面,公司与各地政府职能单位、企事业单位、农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公司先后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在政策解读、行业分析、战略制订,以及农业物联网、信息化软件平台和智能硬件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实施、成果推广、数据分析挖掘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为本项目进一步拓展农业智能硬件设备业务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公司组建了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
公司一贯重视人才团队建设,在多年专业化经营过程中,通过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管理和激励机制,培养了一支专业领域涵盖种子检验、土壤检测、考种测产、植保、农业小气候环境、农业物联网等多个学科领域,拥有长期丰富研发与设计经验的优秀复合性人才队伍,形成了从技术到设计、生产、装配、测试、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管理体系。本项目建设后,生产线各环节
相关人员可在新设备投入后快速进入生产状态,充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尽快达到预期效益。
(三)项目具体情况
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8,645.4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5,200.00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2,447.81万元、软件购置费343.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54.6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序号 项目 项目资金 占比
建设投资7,990.8192.43%
1.1 建筑工程费 5,200.0060.15%
1.2 设备购置安装费 2,447.8128.31%
1.3 软件购置费 343.003.97%
铺底流动资金
654.657.57%
/项目总投资8,645.46100.00%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的建设周期是1.5年,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项目
T+1 T+22 4 6 8 10 12 2 4 61 前期工作△
2 建筑工程△ △ △ △ △
3 设备购置安装△ △
4 人员招聘培训△ △5 试运行,竣工验收△
3、项目涉及新取得土地或房产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陶朱街道官庄路17号,公司已取得不动产权证号为“浙(2020)诸暨市不动产权第0040964号(后变更为“浙(2023)诸暨市不动产权第0050756号”)”的土地所有权,拟在该宗土地建设房产用于该项目实施。
4、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不属于重污染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粉尘、污水、装修垃圾等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项目建设投产后主要会产生噪声、废水及固废等。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简单处理后排入当地污水管网。预计项目投产后不会对大气及地表水生态环境产生大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等法规要求,此建设项目中仅有分割、焊接、组装的工艺流程,无需履行提交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环评登记表的环评备案程序。根据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诸暨分局出具的《情况说明》,本项目无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三、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6,646.42万元,建设期为2.5年。本项目系对现有研发中心进行升级,实施主体为托普云农。在国家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下,公司必须紧跟行业技术应用趋势,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引进更加先进的研发设备和软件工具,并配备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农业智能硬件设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增强前沿技术的应用深度;同时,通过进一步强化软件平台开发能力,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实现农业大数据的深入应用,为公司未来业务的深度拓展和价值延伸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进入“十三五”以来,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化农业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多项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及相关技术。近年来,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相关的多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
和遥感技术应用、数字农业智能管理技术、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及模式、智慧设施农业技术、智能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农业应对灾害气候的综合技术等。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基础研究以及前沿与交叉融合技术,先后布局一批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培育 1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建设 200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集成试验示范 50项重大技术,推广 300项主推技术。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本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技术创新是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基石,为产品端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公司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推动农业信息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助力农业现代化加速转型。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度聚焦农业领域核心产业版图,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深化面向农业全产业链布局的信息化服务战略格局,积极培育新生态,全力开发新产品,系统拓展新服务。技术创新是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基石,为产品端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本项目系对公司现有产品技术的优化升级、为公司产品及为未来发展战略的底层架构、技术体系等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人才和关键技术储备,为公司未来战略规划中实现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业务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公司已形成较为完整、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明确以高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为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产品逐级组合的策略,深化开发农业各领域的应用功能,将研发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品竞争优势。在自主创新方面上,公司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架构,自身科研开发和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国际ISO9001、ISO20000、ISO27001等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还建立了一系列研发相关内控制度,包括项目开发流程规范及成果管理,具体包括《新产品(项目)开发管理办法》《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等研发内控管理制度。
4、公司组建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
公司一贯重视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在多年专业化经营过程中,通过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管理和激励机制,培养了一支拥有长期丰富研发与设计经验的优秀技术队伍。公司不断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方式,建设一支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将其打造成企业的中坚力量,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公司已制定与本项目建设进度配套的人员招聘及培训计划,并将随着项目开工建设分阶段逐步实施,能充分满足项目人才需求。
(三)项目具体情况
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6,646.4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565.00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1,168.84万元、软件购置费913.90万元、人才引进费1,998.68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序号 项目 项目资金 占比
工程费用4,647.7469.93%
1.1 建筑工程费 2,565.0038.59%
1.2 设备购置安装费 1,168.8417.59%
1.3 软件购置费 913.9013.75%
工程其他费用1,998.6830.07%
2.1 人才引进费 1,998.6830.07%
/项目总投资6,646.42100.00%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的建设周期是2.5年,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项目
T+1 T+2 T+31-12 1-12 1-2 3-4 5-61 建筑工程△ △
2 设备购置安装△ △
3 人员招聘培训△ △ △4 试运行,竣工验收△
3、项目涉及新取得土地或房产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政工出[2018]13号地块,公司已取得不动产权证号为“浙(2020)杭州市不动产权第0007582号”的土地所有权,拟在该宗土地建设房产用于该项目实施。
4、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范畴,装修期间的主要污染物为装修产生的废水、粉尘以及施工设备作业产生的噪声。装修期间将综合采取喷水除尘、保持通风、低噪声施工等措施,以减少污染。项目运营期间主要污染物为办公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和要求。根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拱墅分局出具的《关于明确托普云农募投项目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申请报告的回函》,本项目未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无需环评审批。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的说明》之盖章页)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