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990 证券简称:盛视科技 公告编号:2024-084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盛视科技 | 股票代码 | 002990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秦操 | 梁芳 | ||
办公地址 | 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彩田路7018号新浩壹都A4201-4206(整层)、43整层、45整层 | 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彩田路7018号新浩壹都A4201-4206(整层)、43整层、45整层 | ||
电话 | 0755-83849249 | 0755-83849249 | ||
电子信箱 | investor@maxvision.com.cn | investor@maxvision.com.cn |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会计政策变更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营业收入(元) | 633,180,579.36 | 804,129,332.29 | 804,129,332.29 | -2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86,899,518.73 | 126,429,177.76 | 126,429,177.76 | -3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72,625,968.62 | 107,567,166.35 | 107,567,166.35 | -32.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151,271,783.72 | -41,951,355.64 | -41,951,355.64 | -260.59%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4 | 0.49 | 0.49 | -30.61%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4 | 0.49 | 0.49 | -30.6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3.73% | 5.84% | 5.84% | -2.11%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
总资产(元) | 3,315,101,066.63 | 3,553,086,140.36 | 3,553,086,140.36 | -6.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 2,291,628,067.10 | 2,298,708,622.03 | 2,298,708,622.03 | -0.31% |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财政部会计司于2024年3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 2024》(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24”),明确了关于保证类质保费用的列报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24 规定,公司计提的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不再计入销售费用。公司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并重述了比较期间财务报表,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第十节、五、43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相关内容。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20,796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瞿磊 | 境内自然人 | 63.34% | 162,200,000 | 121,650,000 | 质押 | 5,690,000 | ||
舟山智能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14% | 10,601,300 | 0 | 不适用 | 0 | ||
舟山云智慧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3.31% | 8,477,500 | 0 | 不适用 | 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0.53% | 1,365,971 | 0 | 不适用 | 0 | ||
卢伟 | 境内自然人 | 0.27% | 688,000 | 0 | 不适用 | 0 | ||
李爱涛 | 境内自然人 | 0.26% | 672,200 | 0 | 不适用 | 0 | ||
张捷 | 境内自然人 | 0.23% | 579,506 | 0 | 不适用 | 0 | ||
申勇 | 境内自然人 | 0.20% | 500,000 | 0 | 不适用 | 0 | ||
王博 | 境内自然人 | 0.20% | 500,000 | 0 | 不适用 | 0 |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15% | 374,500 | 0 | 不适用 | 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述股东中,舟山智能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舟山云智慧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与瞿磊存在一致行动关系;除上述关系外,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股东卢伟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42,500股,通过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645,500股,实际合计持有688,000股。 股东李爱涛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0股,通过国元证券股份有 |
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672,200股,实际合计持有672,200股。股东张捷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498,662股,通过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80,844股,实际合计持有579,506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致力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AI+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和智能产品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坚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综合保税区新型监管模式全国示范项目——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海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交付验收,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市场开拓奠定坚实基础;海外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完成中东区域口岸边境、智慧园区和非洲区域智慧港口等项目的交付,以及中东中亚区域智能交通和非洲区域智慧海关等项目的拓展,并有多个项目在持续跟进中;持续完善产品结构,发布新一代消防机器人,推出清洁场景机器人,丰富机器人产品线;增资苏州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AI算力芯片行业,推动公司外延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18.06万元,同比减少21.2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89.95万元,同比减少31.27 %。对公司本报告期业绩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部分项目验收延后,导致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规模有所下滑;2.受结算周期影响,部分项目回款延后,公司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7,646.90万元;3.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为7,179.4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34%。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进展情况如下:
(一)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夯实行业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抓住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和各地口岸经济发展机遇,紧密跟踪智慧口岸市场需求,凭借深厚的研发创新能力积累、丰富的项目案例经验和品牌优势,公司成功中标金水河口岸扩大开放查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项目、中山湾中新城项目联检大楼智能化项目、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T1航站楼查验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大兴机场公务机楼国际通道建设项目、海口南港“二线口岸”客运查验点物资设备采购项目、拱北口岸旧联检楼边检快捷通道和相关配套设施设备
项目、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智能化设备采购项目、乌力吉口岸周界防护管控设施项目、辽宁丹东公路口岸弱电系统及配套设施信息化建设项目等,进一步夯实了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持续拓展业务领域,在口岸之外场景的AI应用也取得较大突破,中标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海关信息化建设项目、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人脸识别考勤机设备采购项目等,业务结构不断完善。
(二)发挥行业能力领先优势,一国一策,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开拓海外市场作为公司上市后的重要战略布局,公司持续投入并积极探索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营销新模式和路径。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深度调研,持续创新,一国一策。面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洞察市场行情和发展动态,根据当地的政治形势、法律法规和发展阶段,制订与当地相匹配的销售策略。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和经济水平,形成与当地相符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在欧洲、北美地区,公司采取展会和定期拜访的形式推广公司智能终端产品;在非洲、中亚地区,重点推广综合解决方案;在中东、东南亚地区,采取项目拓展和渠道分销相结合的方式。报告期内,公司在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新开辟了多个合作渠道,行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展会拓展至欧美市场,国际市场业务全面推进。在渠道拓展方面,公司于2023年第四季度启动智能产品的渠道分销。报告期内,公司携多款智能终端产品参加了中东(迪拜)国际安防设备与技术展览会(Intersec Middle East)、美国拉斯维加斯西部安防展(ISC West)、墨西哥安防展(EXPO SEGURIDAD)、英国伯明翰国际安全科技展览会(The Security Event 2024)、巴西安防科技展览会(EXPOSEC)和南非安防及消防展览会(Securex South Africa),开启了全球市场分销推广新篇章。通过展会推广,公司产品受到广泛关注,获取了一批有效客户,并持续推进深层次的合作。2024年5月,公司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全球AEO大会,利用AEO大会契机,邀请了尼日利亚、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多个海外客户团到公司总部参观交流,积极探索并把握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新机遇。
在项目拓展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在智慧口岸、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行业能力领先优势,深入了解当地的业务需求和发展现状,创新打造与当地相匹配的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在多个国家持续推动项目落地,完成中东区域口岸边境、智慧园区和非洲区域智慧港口等项目的交付,以及中东中亚区域智能交通和非洲区域智慧海关等项目的拓展,并有多个项目在持续跟进中。
公司将在现有中东、非洲、中亚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欧洲和美洲市场,充分把握行业发展契机,赋能盛视优势技术和行业经验,为当地产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注入创新活力。
(三)AI赋能智慧监管新模式,打造行业标杆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多个创新业务建设及研发项目的成功交付,不断探索并持续深化AI技术在智慧监管领域的全方位应用落地,推动智慧口岸、智能交通、智慧园区等业务场景下监管模式的创新与升级。
公司以AIoT云平台为核心,联动路侧智能传感设备,基于车路云协同技术,实现园区车辆的全域定位、实时定位、轨迹监测及任务指引,将边缘AI感知算法、云边管理能力等全栈式技术成功融入创新监管的业务场景中,引领科技创新型园区监管模式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海关信息化建设项目作为综合保税区推进新型监管模式的全国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保区,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也为公司在全国推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创新业务奠定坚实基础。一系列具有标杆效应的创新项目的推出,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也为后续的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支撑。
(四)赛道拓展再出新成绩,推出清洁场景机器人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不懈地探索与开拓创新,凭借深厚科技底蕴,推出了包括掌静脉识别与虹膜识别在内的多项身份认证创新升级产品,提升了身份验证的便捷程度,增强了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身份验证解决方案,可广泛运用于口岸管理、智慧城市以及安防等多个关键领域。
此外,公司持续深耕智能机器人行业领域,成功推出了多款新一代消防机器人,在特种设备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再度拓宽通用机器人领域赛道,精心打造推出了专用于清洁场景的机器人新产品,在产业园区、商业楼宇、医院、学校等场景均能广泛应用,为用户带来便捷服务与舒适体验。
清洁场景机器人产品的推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机器人产品线,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加智能、高效的清洁解决方案。公司将秉持匠心精神,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应用,以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引领机器人行业迈向新高度,共创美好未来。
(五)科研团队厚积薄发,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创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布局,不仅深耕公司核心业务方向,力求在既定领域内实现创新与突破,更积极探索新领域,确保关键技术能够持续积累与创新,为解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技术的持续积累,公司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上半年公司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8件,授权发明专利技术方向涵盖了红外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证件查验、车辆查验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证书65件。多项创新技术专利的取得不仅巩固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发团队将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攻克技术难关,努力创造更多研究成果,并在应用领域进行落地转化。
(六)人工智能持续加大投入,开展多方向大模型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尤其是在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方向上,深入探索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在智慧口岸、智能交通、智慧系统等多个垂直业务场景下的全面赋能。
公司通过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从系统梳理垂直领域专业知识库,全面提升语料库数据质量等多个不同维度持续迭代升级多模态智慧口岸M2-GPT基座大模型对口岸等业务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公司围绕M2-GPT基座大模型的多模态认知能力,已在前台查验、融合指挥、智慧监管、业务咨询等多个应用场景下积极推动与开展了落地实践方案的研发与集成测试。
随着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及其周边配套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AI将是更进一步成为应用系统的重要基础支撑。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大语言模型,尤其是多模态大模型方向的人才和技术储备,深入研究多模态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OCR字符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基础算法任务上的提升潜力,同时在应用侧的更多业务方向上持续推动大模型技术快速高效赋能行业。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瞿磊
2024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