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容知日新: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8-28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元证券”、“保荐机构”)作为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知日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持续督导》等相关规定,负责容知日新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2024年半年度(以下简称“本报告期”、“持续督导期”)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保荐机构已与容知日新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容知日新业务情况,对容知日新开展了持续督导工作。
4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2024年上半年度容知日新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5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自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2024年上半年度容知日新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或违背承诺事项。
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6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2024年上半年度,保荐机构督导容知日新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7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保荐机构督促容知日新依照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和规则等。保荐机构对容知日新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容知日新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9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的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保荐机构督促容知日新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保荐机构对容知日新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问题事项。
11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成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2024年上半年度,容知日新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12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4年上半年度,容知日新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13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4年上半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容知日新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形。
14在持续督导期间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督促上市公司作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二)中介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市公司出现《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保荐人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2024年上半年度,容知日新未出现需要作出说明、改正并向交易所报告的情形。
15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保荐机构现场检查前制定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并与公司进行了事前沟通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场检查结束后,保荐机构将检查结果及时通知了公司。

16在持续督导期间出现以下情形的,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应当督促上市公司核实并披露,同时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5日内按规定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涉嫌资金占用;(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五)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六)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2024年上半年度,容知日新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向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技术和产品体系,是国内同行业中率先打通了从底层传感器、智能算法、云诊断服务和设备管理等环节的公司,所处行业技术推动特征明显,技术迭代较快,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若公司未来不能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不能保持技术及产品体系的领先性,或者不能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不能持续创新并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亦或出现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在性能、质量及价格等方面优于公司产品的情况,可能导致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造成较大冲击的风险。

(二)经营风险

1、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2021-2023年,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40.61%、41.02%和39.78%,公司主要客户属于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领域且多为大型企业,通常采取预算管理和产品集中采购制度,一般在上年末编制项目预算,次年上半年完成预算审批,年中或下半年组织采购。受此影响,公司主要客户采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公司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风险。公司收入呈现季节性波动,但员工工资、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各项费用在年度内均衡发生,因此可能会造成公司出现季节性亏损或盈利较低的情形。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对公司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在资金使用和融资安排等方面不能有效应对季节性波动,则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我国工业设备智能运维相关技术不断升级、故障诊断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推进,工业设备智能运维领域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市场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竞争,同时,上下游企业及其他传统运维领域企业亦存在进入智能运维市场参与竞争的可能,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该行业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身产品价格,不排除未来公司产品单价存在继续下降,经营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3、内控管理的风险

公司自上市以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步实施,行业市场快速拓展,人员规模有所扩大。这将对公司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不能持续有效地提升管理能力、优化管理体系,将导致公司管理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8,697.68万元,相较期初增加2,567.51万元,增幅约5.57%。未来,随着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应收账款余额可能会持续增加。公司主要客户属于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领域且多为大型企业,付款周期较长。如果未来客户受到行业市场环境变化或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营情况或财务状况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可能存在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产生坏账的风险,进而对公司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期间费用率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金额为14,082.02万元,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64.03%。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期间费用的投入与效益产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若增加的收入未能抵消增加的期间费用带来的影响,则会对

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公司所处的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行业当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本行业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可能会吸引新竞争者的不断进入,新进入者在初期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促销等竞争手段,短期内对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公司需根据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产品创新与研发实力,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方可在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或正确应对市场竞争状况出现的突然变化,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会面临竞争优势被削弱、市场占有率降低等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向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行业整体波动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公司产品应用于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等下游行业,如果宏观经济波动较大或长期处于低谷,上述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下游行业的波动和低迷会导致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放缓,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2、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在产业政策支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率有了较大的提升。未来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人民币,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4年1-6月2023年1-6月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219,940,546.04206,040,947.526.7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8,011.79-1,184,516.12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4,773.67-7,928,489.14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06,041.92-52,507,601.25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2024年6月末2023年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96,410,696.32801,507,030.30-0.64
总资产1,033,083,025.281,065,238,582.88-3.02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主要财务指标2024年1-6月2023年1-6月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1-0.01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1-0.01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1-0.10不适用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08-0.15增加0.23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05-1.03增加1.08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6.1730.49减少4.32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变动的原因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实现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均同比上升,上述指标变动主要系下游各行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客户需求增加,带动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增长;同时公司推行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改善经营管理,增效降本,盈利能力提升,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有所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比上升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支付上年度奖金及本期费用减少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2024年上半年度未发生不利变化,具体如下:

1、完整的技术链体系优势

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技术和产品体系,是国内同行业为数不多的打通了从底层传感器、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智能算法、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云诊断服务等环节的公司之一。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开发经验,并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真实的行业应用相结合,已完成传感器核心元器件、无线传感器系统、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智能算法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完整技术布局,形成了1+N+X场景化智能运维解决方案、PHMGPT行业大模型等多样化产品体系,在数据采集端、信号监测、智能算法与故障诊断服务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可以为不同行业的用户提供专业的、定制化的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解决方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2、远程诊断服务优势

与一般的监测设备生产和销售企业不同,公司通过大数据平台搭建和专家诊断系统的应用,成立了专业的远程诊断中心,为客户运维决策、备件采购等提供数据支撑,成为集产品、技术支持和云诊断服务为一体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远程诊断中心获得DNV·GL认证,通过与国际知名认证机构Mobius合作,能够提供ISO18436-2国际振动分析师培训和组织考试,该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认可和接受。公司构建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客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助力客户组建自己的专家诊断队伍,增强了与客户之间的黏性。

3、数据积累与AI算法优势

公司深耕行业十余载,是国内较早进入工业设备智能运维领域的公司之一,

为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等行业提供设备智能运维完整解决方案,公司实时接入数据中心远程监测的重要设备超16万台,积累了超2.5万个宝贵的设备故障案例数据和大量由诊断专家常年标记积累而成的诊断标签,构成了公司AI算法开发的坚实基础。依托数据优势,结合公司常年在AI算法上的投入,公司目前已打造出PHMGPT垂直领域大模型V1.0版本。此外,公司的AI算法也体现在新推出的以巡检机器人为核心的场景化智能解决方案中,通过运用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中监测设备关键故障,与公司的传统振温监测的优势相结合形成深厚的技术壁垒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4、人才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目前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和诊断分析团队,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不断完善智能预警和智能诊断算法,为公司业务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共282人,现有获得Mobius认证的国际诊断工程师60名,其中四级认证资质的有6名,三级认证资质的有20名,二级认证资质的有34名。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建设体系和内部培训机制,加强内部培养和梯队建设力度的同时,注重吸收外部先进人才。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5、市场先入优势

由于公司较早进入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和市场开拓,公司在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已经确立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公司积累了大量的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等工业设备运行数据及经过验证的诊断案例库,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丰富的行业经验构成了该领域新进入厂商较难跨越的门槛,同时基于公司容知日新灵芝SuperCare设备智能运维平台的推出,也更加增加了客户的合作黏性。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行业属于知识交叉学科,在技术、人才、行业经验、产品先进性等方面的综合壁垒较高,目前在公司所处细分领域拥有完整技术链产品和技术服务体系的竞争对手较少,公司凭借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已经确立的市场地位,在市场开拓中具备一定的先入优势。

6、组织能力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组织能力打造。组织能力将支撑公司持续取得优秀的业绩表现,并保有持续性成功的竞争优势。第一,持续进行人才升维。公司秉持先进的人才运营理念,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创造机会让优秀人才加速成长,以及规划能力成长路径等措施,构建了高质量、可持续的人才梯队。第二,构建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从工资、奖金、股权等多个方面建设有竞争力的人才激励体系,注重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第三,持续践行价值观。公司引导全体员工持续践行“集体奋斗,全力以赴为客户创造价值,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价值观。公司价值观对外满足客户需求,全力以赴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内“以价值创造者为本”,激励政策向“价值创造者”和优秀人才倾斜,将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的吸引至公司,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单位:元

项目2024年上半年度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57,562,147.6262,822,555.77-8.37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57,562,147.6262,822,555.77-8.37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6.1730.49减少4.32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为了保证公司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技术领先水平,维持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57,562,147.62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26.17%。

(二)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与培养优秀的研发人员,充分利用

内外技术资源,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巩固和保持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如下:

项目本期新增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10814972
实用新型专利216760
外观设计专利0033
软件著作权00123123
其他0041
合计129346259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2102号文同意,本公司于2021年7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372.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18.23元,应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5,011.56万元,根据有关规定扣除发行费用5,379.85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19,631.71万元。该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7月到账。上述资金到账情况业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容诚验字[2021]230Z0164号《验资报告》验证。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了专户存储管理。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含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专户余额为人民币3,868.28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类别金额
A募集资金净额19,631.71
B1截至期初累计发生额项目投入14,360.99
B2利息收入净额815.54
C1本期发生额项目投入2,256.62
C2利息收入净额38.64
D1=B1+C1截至期末累计发生额项目投入16,617.61
D2=B2+C2利息收入净额854.18
E=A-D1+D2截至期末募集资金余额3,868.28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元

银行名称银行账号余额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34010401600010297858,920,271.78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创新大道支行55190664131080829,759,934.86
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6170191000000013582,576.88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高新区支行5519077958103030.00
合计-38,682,783.52

公司于2024年6月24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为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使用以及公司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使用最高额不超过人民币0.4亿元(含本数)的闲置募集资金及最高额不超过3亿元(含本数)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流动性好、安全性高、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收益凭证等)。在上述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使用期限自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公司授权董事长在上述额度内行使投资决策权及签署相关法律文件,具体事项由公司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的余额为3,868.02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元

存放银行类型金额期限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协定存款8,920,271.78活期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创新大道支行通知存款29,759,934.86活期
合计38,680,206.64

公司于2024年7月26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即“设备智能监测系统产业化项目”、“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进行延期,同意将募投项目延期至2025年7月。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序号姓名职务持股数量(股)合计持股比例2024年上半年度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直接持股间接持股合计
1聂卫华董事长15,595,7675,806,47821,402,24526.2199%
2贾维银董事、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7,442,141471,8337,913,9749.6954%
3姚结兵董事、总经理53,268-53,2680.0653%
4黄莉丽董事、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16,850221,999238,8490.2926%
5罗曼曼董事8,000177,605179,0850.2274%
6张璇独立董事----
7王翔独立董事----
8高洪波独立董事----
9贾韵坛监事会主席、职工代表监事----
10刘刚监事-177,604177,6040.2176%
11刘兴瑞监事-148,003148,0030.1813%
12许凌波首席硬件开发专家-296,004296,0040.3626%
13方世康首席软件架构师11,366-11,3660.0139%
14宋海峰首席诊断技术专家-296,004296,0040.3626%
15汪湘湘智能算法部副部长6,749-6,7490.0083%

注:上表间接持股数为所列人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安徽科容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股情况。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权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情形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姚 阳王 奇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