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尤夫股份: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尤夫股份2023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5-29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关于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

关于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

深圳证券交易所: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本所或我们)作为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尤夫股份或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机构,于2024年5月14日收到公司转来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公司部年报问询函〔2024〕第134号)(以下简称“问询函”)。我们对照问询函的相关要求,对其中需要年审会计师说明或发表意见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核查,现回复如下:

(本回复统计数据中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系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一、问题1

1.年报显示,你公司(1)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5.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8%。

(2)本报告期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去年同期为5.17亿元。(3)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88亿元。(4)2018年至2023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4亿元、-4.36亿元、-6.35亿元、-13.18亿元、-8.74亿元、-1.05亿元,连续多年为负。请你公司:

(1)结合行业周期、同行业经营情况、销售价格、原料价格、毛利率变化、利润金额结构等,补充说明营收增长、利润为负的原因。

(2)结合营运资金、最低现金保有量、长短期借款与有息负债结构等,分析偿债能力及流动性风险,说明现金流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3)说明你公司连续亏损的原因,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核查你公司是否触及《股票上市规则》应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1)结合行业周期、同行业经营情况、销售价格、原料价格、毛利率变化、利润金额结构等,补充说明营收增长、利润为负的原因。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涤纶工业丝、特种纺织品、线绳产品,其中涤纶工业丝的产能最大,占公司总产能的89.03%。涤纶工业丝主要原料PTA、乙二醇均为石油产品,价格受石油波动传导影响,而产品的价格受自身生产环节供需关系影响而波动。从2023年的整个行业经营情况来看,工业丝的整体行业产能依然在提升,而下游市场供需结构分化,部分低端工业丝品类的市场供大于求,部分高端品类的供需结构、利润情况较好;受全球经济疲软及国内外贸易战影响,低端工业丝的价格在2023年下半年逐步下行,外贸销量逐步收缩,也是整体2023年度的利润仍然为负的主要原因,具体的经营情况如下:

1)公司近两年的营业数据:

单位:万元

年度 项目2023年度2022年度同比变动
生产数量(吨)272,871.40226,311.3421%
销售数量(吨)266,832.88229,900.9516%
营业收入258,116.30244,710.105%
营业成本246,402.59248,002.27-1%
三项期间费用10,153.0764,989.34-84%
非经常性损益1,169.57139,155.51-99%
归母净利润-9,321.6351,728.16-118%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491.20-87,427.35-88%
毛利率4.54%-1.35%6%
费用率3.93%26.56%-23%
净利率-3.61%21.14%-25%

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5.81亿元,较2022年增加1.34亿元,主要是由于2023年公司产能利用率提高,开工负荷上调,各产品的产销量同比上升,相较于2022年度,开工负荷的提高,使得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各产品的毛利上升。

从经营数据可以看出,虽然2023年度的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度的盈利51,728.16万元下降至亏损9,321.63万元,同比下降了61,049.79万元,但是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从亏损87,427.35万元大幅度减亏至亏损10,491.20万元,减亏金额为76,936.15万元。因此在生产经营状况上,本年的经营状况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的好转。

公司主要产品分别为涤纶工业丝、特种纺织品、线绳产品, 2023 年涤纶工业丝、特种

纺织品、线绳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0.24%、12.87%、3.75%。就销售价格而言,受行业周期影响,除特种纺织品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22上升1.47%以外,其他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涤纶工业丝2023年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22年下降4.01%,线绳产品平均销售单价较2022年下降1.51%。涤纶工业丝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MEG)和切片,2023年和2022年的平均采购价格如下:

单位:元/吨

年度 项目2023年度2022年度变动率
PTA5,207.325,267.13-1.14%
乙二醇3,701.954,014.82-7.79%
切片6,296.766,663.87-5.51%

从采购价格看,主要原料的采购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受公司产量增加,单位生产成本下降的影响,公司涤纶工业丝毛利率同比上升

5.90%;受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对于车用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的影响,特种纺织品和线绳产品毛利同比上升3.20%和15.70%。但同时受到整体行业的周期性影响,以及下游市场也伴随经济周期尚未恢复,目前国内工业丝行业竞争激烈,对下游销售的议价能力不强,整体国内销售价格走低;国外市场受到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关税税率大幅增加,导致外贸销量下降,因此整体的毛利水平并不高。综上所述,2023年受到整体开工负荷上升的影响,产销量同比增加,销售收入随之增加。伴随产量增加的同时,单位成本下降,产品的毛利随之上涨,因此从经营层面来看,本期的经营情况较去年同期转好,这点可以在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数据体现。但是受行业周期影响,整体销售毛利不高,销售实现的毛利尚无法全部覆盖公司的费用支出,造成了2023年的利润仍然为负的状况。

(2)结合营运资金、最低现金保有量、长短期借款与有息负债结构等,分析偿债能力及流动性风险,说明现金流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1)营运资金情况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2023年2022年
流动资产141,159.58126,637.20
流动负债91,667.3672,162.94
营运资金③=①-②49,492.2254,474.26
资产负债率61.84%57.70%
流动比率1.541.75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2023年2022年
现金比率0.690.66

2)最低现金保有量最低现金保有量系公司为维持日常运营所需要的最少货币资金规模。公司最低现金保有量测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金额
最低现金保有量(万元)①=②÷③34,600.21
2023年度付现成本总额(万元)②=④+⑤-⑥250,505.49
2023年度营业成本(万元)246,402.59
2023年度期间费用(万元)20,403.97
2023年度非付现成本总额(万元)16,301.07
货币资金周转次数(现金周转率)③=360÷⑦7.24
现金周转期(天)⑦=⑧+⑨-⑩49.70
存货周转期(天)36.98
应收款项周转期(天)31.20
应付款项周转期(天)18.48

注:1、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财务费用;

2、非付现成本总额包括当期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3)有息负债结构列示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度有息负债占比2022年度有息负债占比
短期借款28,787.7413,487.84
除重分类票据外短期借款12,924.2519.68%5,958.209.43%
长期借款37,659.3257.34%44,618.7170.61%
长期应付款12,516.8819.06%12,516.8819.81%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561.043.90%100.000.16%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14.670.02%
有息负债总额65.676.1663,193.79

从营运资金来看,公司的营运资金基本稳定,保证了公司的正常的运营,2023年流动比率为1.54,现金比率为0.69,公司资产变现能力较强,短期偿债能力基本稳定。基于公司2023 年度数据,公司在当前运营规模下日常经营需要保有的最低货币资金量为34,600.21万元,2023年12月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为24,075.85万元,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10,50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不包含已背书或已贴现不符合终止

确认的商业汇票)余额为9,361.58万元,合计43,937.43万元,可以满足公司的日常经营所需最低资金持有量。

截至 2023 年 12 月末,公司有息负债6.56亿元(包括除重分类票据外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 ,较上同期增加2,482.37万元,主要系湖州银行新增贷款的影响。目前,公司已获得多家银行授信资源,总体规模稳定。为保障到期债务衔接有序,确保公司平稳运营及满足新项目获取的资金需求,公司将大力开拓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减缓短期偿债压力。综上所述,公司目前偿债能力较强,流动性风险较低,现金流可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3)说明你公司连续亏损的原因,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核查你公司是否触及《股票上市规则》应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1)公司连续亏损的原因

单位:万元

主要科目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营业收入386,046.08308,404.48244,641.17289,696.25244,710.10258,116.30
营业成本302,915.92259,282.16211,154.52269,185.13248,002.27246,402.59
毛利率21.53%15.93%13.69%7.08%-1.35%4.54%
信用减值损失1,629.79-5,191.07-24,498.79-2,070.47-543.42
资产减值损失-112,627.51-6,208.19-1,184.05-31,158.24-7,741.47-552.21
财务费用33,918.3333,282.6356,359.5550,397.4445,448.242,106.95
净利润-104,414.246,193.87-75,094.26-141,106.9551,819.31-9,340.06
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107,398.44-43,615.07-63,532.93-131,828.95-87,427.35-10,491.20
资产总额634,915.89590,974.57540,241.98442,175.33248,044.19250,430.11
负债总额560,135.69510,266.22534,645.44577,647.17143,145.13154,871.12
股东权益合计74,780.2080,708.355,596.54-135,471.83104,899.0595,558.99
资产负债率88.22%86.34%98.96%130.64%57.71%61.84%

连续六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公司主业涤纶化纤受同行业产能扩张过快,而下游企业受经济形势的影响需求下降,导致行业内竞争激烈,同时公司的原材料主要为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受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及海运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涤纶工业丝业务板块毛利;2)2018年至2022年,受锂电池板块的整体行业及产业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动力电池行业整体业绩低迷,企业对2016年收购的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航”)商誉及长账龄应收款项计提了大额减值损失;3)2022年以前受公司较高的债务规模及资产负债率,每年产生了大额的利息、罚息、违约金,

对利润影响较大。

2023年,通过2022年的企业破产重整,巨额债务问题得以化解,2023年公司的资产结构发生变化,财务费用大幅减少。同时公司的生产开工率有所提升,通过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降本增效,技术革新,供应链考核等一系列措施,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下降,但是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竞争激烈、欧盟反倾销等影响,造成了整体毛利偏低,利润仍然为负的情况,但是相较以前年度,亏损额度逐步收窄。2)公司将致力于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产能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国,涤纶工业的下游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用场景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公司将继续坚持主业,主打高性能差别化涤纶工业丝及浸胶骨架材料的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生产企业,同时通过新建项目,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完成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调整公司的整体产品结构,提高高毛利产品的产销占比,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目前公司资产质量稳健优良、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重整后有关资产和业务均正常经营,稳定发展,公司总体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逐渐改善。

3)公司不存在触及《股票上市规则》应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年审会计师对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公司不存在《股票上市规则》9.8.1第(七)项规定的情形,因此公司不会触及《股票上市规则》应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年审会计师回复】

(1)核查程序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必要的审计及核查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公司业务经营环境,与公司管理层就目前的经营情况进行充分沟通,分析其合理性;

2)结合公司本期的经营及财务数据,对主要财务指标比例及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经营状况和变动的合理性;

3)我们执行以下审计程序,审查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收入确认与成本结转:①评价和测试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复核相关会计政策是否正确且一贯地运用;对ERP系统进行了解和跟踪,通过控制测试,了解内部控制是

否值得信赖;②选取样本检查销售合同、发运单、验收证明等支持性文件,识别与商品控制权转移相关的合同条款与条件,评价收入确认时点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③结合产品类型对收入以及毛利情况执行分析,判断本期收入金额是否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④选取样本执行函证程序,并就未回函的客户,通过检查销售合同、销售订单、出库单、报关单(外贸业务)、客户确认信息、销售发票及期后回款凭证等执行替代测试,检查已确认收入的真实性;⑤对本年记录的收入交易选取样本,核对发票、销售合同、 出库单、报关单、客户确认信息等,评价相关收入是否已按照收入确认政策确认;⑥就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记录的收入交易,选取样本,核对出库单、发运单、报关单、客户确认信息及其他支持性文件,以评价收入是否被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⑦对存货发出进行计价测试,检查成本结转是否准确;

⑧成本倒轧测试,检查成本结转是否完整;⑨对期末存货履行监盘程序。

费用记录:①评价与期间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并得到执行;②本期的期间费用与上一年度进行比较,判断变动的合理性;③分析期间费用金额大幅增加与减少是否合理,并且询问管理层;④对大额期间费用项目进行重点核查,比如合同、发票、付款单等;⑤进行截止性测试,评价销售费用是否计入了恰当的期间。4)评价管理层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与公司管理层讨论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理由并评价其合理性;5)获取并复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一年的现金及盈利预测,关注预测过程、假设的适当性;

6)查阅《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9.8.1相关内容,核查公司是否存在触及规则中应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2)核查意见

基于所执行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证据,我们认为:

1)公司上述回复事项与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在所有重大方面一致;

2)受行业竞争、原料价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本期经营利润为负,但公司目前资产质量稳健优良、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对公司生产经营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自2024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4)公司不存在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9.8.1中“(七)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应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二、问题4

4.报告期末,公司应收票据余额3.98亿元,未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2.97亿元。应收账款账面净值2.11亿元,坏账准备0.3亿元,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尚未到期的应收款项融资2.56亿元。请你公司:

(1)补充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预期信用损失的具体计算过程。

(2)结合期后回款、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值准备计提综合计提比例等,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合理充分。

(3)补充主要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基本信息、减值测试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出票方、承兑方、前手资信状况等,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4)结合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但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履约能力、到期日、是否附带追索权等,说明终止确认的依据是否充分。

请年审会计师说明主要审计程序执行情况(如函证),对上述事项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1)补充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预期信用损失的具体计算过程。

1)公司对于应收票据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基于应收票据的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组合: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根据应收票据历史信用损失情况,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情况,应收票据从未实际发生信用损失。再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公司管理层认为,应收票据不存在重大的信用风险,不会因票据承兑方违约而产生重大损失。对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

2)公司对于应收账款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款项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二个组合:账龄组合和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组合。对于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该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 0%。对于账龄组合,公司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根据准则要求采用简化方法计量预计信用损失,按照账龄迁徙率模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率,再与原账龄计提比例综合比较下,谨慎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①确定应收账款组合及账龄。组合分为账龄组合和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组合,账龄划分三年;

②按照账龄组合应收账款账龄分布情况,计算各年度未收回而迁徙至下一个年度的应收账款的比例,即迁徙率,采用近四年的平均迁徙率;

③按照三年账龄分布使用平均迁徙率计算账龄组合应收账款的历史损失率;

④考虑前瞻性因素对历史损失率做出调整,得到预期信用损失率;

⑤账龄迁徙率模型所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原账龄计提比例比较,确定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比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第一步:统计近五年应收账款账龄情况

单位:元

账龄截至2023年12月31日原值截至2022年12月31日原值截至2021年12月31日原值截至2020年12月31日原值截至2019年12月31日原值
1年以内214,787,924.96243,796,943.04287,980,613.48221,203,462.35199,651,838.48
1-2年5,720,860.594,945,011.562,927,027.362,591,830.6281,532,015.23
2-3年2,784,705.111,676,231.431,062,077.005,240,157.571,484,250.24
3年以上8,374,437.346,766,122.886,563,163.596,944,089.918,698,186.73

注:因2022年度,公司原控股子公司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做股权处置。上述2019-2021年度的账龄金额已剔除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账面原值。

第二步:计算近四年的平均迁徙率

账龄2022年账龄在2023年迁徙率2021年账龄在2022年迁徙率2020年账龄在2021年迁徙率2019年账龄在2020年迁徙率平均迁徙率
1年以内2.30%1.70%1.30%1.30%1.65%
1-2年56.30%57.30%41.00%6.40%40.25%
2-3年99.20%88.70%53.90%68.20%77.50%
3年以上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第三步:计算历史损失率

账龄平均迁徙率注1历史损失率注2计算说明
1年以内1.65%A0.51%EE=A*F
1-2年40.25%B31.19%FF=B*G
2-3年77.50%C77.50%GG=C*H
3年以上100.00%D100.0%HH=D

第四步:考虑前瞻性因素对历史损失率做出调整,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率

账龄历史损失率前瞻性调整损失率预期信用损失率
1年以内0.51%5.00%0.54%
1-2年31.19%5.00%32.75%
2-3年77.50%5.00%81.38%
3年以上100.0%5.00%100.00%

注:公司在确定前瞻性因素时主要考虑了目前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在历史损失经验基础上反映该因素的影响,经分析评估,确定前瞻性调整损失率为5%。

第五步:账龄迁徙率模型所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原账龄计提比例比较,确定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比例

单位:元

分类项目2023年12月31日
按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率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余额231,667,928.00
账龄组合坏账准备13,674,066.99
综合计提比例5.90%
按原账龄计提比例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余额231,667,928.00
账龄组合坏账准备21,085,844.72
综合计提比例9.10%

从实际计算结果来看,按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率所计算的坏账准备较按原账龄计提比例计算的坏账准备低。

(2)结合期后回款、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值准备计提综合计提比例等,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合理充分。

1)期后回款统计

单位:元

项目账面余额期后回款金额 (截至2024年4月30日)比例剔除单项计提的期后回款比例
1年以内214,820,357.42195,715,730.4091.11%91.12%
1-2年7,396,867.661,936,946.0226.19%33.86%
2-3年2,784,705.110.000.00%0.00%
3年以上15,597,245.0347,281.260.30%0.56%
合计240,599,175.22197,699,957.6882.17%85.34%

公司截止到2024年4月30日,累计回款19,770万元,占2023年年底应收账款的

82.17%,其中1年以内回款19,571.57万元,占2023年年底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91.11%。1-2年回款193.69万元,占2023年年底1-2年的应收账款26.19%,整体期后回款情况良好。

2)应收账款周转率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11.54%,公司业务模式采用的是预收和赊销相结合的模式,赊销的信用账期正常在3-6个月,主要产品增值税率为13%,结算方式有电汇、承兑汇票及信用证等。目前的上市企业中,三维股份(证券代码:603033))与海利得(证券代码:002206)与公司存在同类型产品,根据披露的年报数据计算出三维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72%,海利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7.35%。2023年相比较而言,我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较好,我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目前本公司与上述企业主营产品存在差异,不具有重大参考价值。3)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及合理性对于应收款项,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公司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款项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账龄组合和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组合。账龄组合按照上表所确定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不计提坏账准备。公司选择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上市企业海利得(证券代码:002206)对外披露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情况进行分析: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占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对应期末应收款项

项目尤夫股份 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比例(%)海利得 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比例(%)
1年以内5.005.00
1-2年15.0015.00
2-3年40.0030.00
3年以上100.00100.00

在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下,对应收账款减值如何计提并未给出统一的方法,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应收账款的性质和信用风险特征,设计合适的模型来计量预期信用损失。2019年,公司通过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经与原账龄计提比例比较,考虑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账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出于谨慎性考虑,且保持坏账准备计提的一惯性和持续性,认为原账龄计提比例更为合理,坏账计算更加谨慎充分。从而2019年及后续年度仍然按照原账龄计提比例执行,并于每年末采取账龄迁徙率模型进行测算,将测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与按照原账龄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进行对比,如发现存在减值增加,则考虑调整预期信用损失率及坏账准备,如预期信用损失率整体计算坏账准备的结果低于原账龄计提比例计算的坏账准备,则可沿用原账龄计提比例。

公司每年末根据应收账款账龄计提坏账准备,同时通过对比重新测算的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与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对比发现两者差异较小且对当年利

润总额影响较小,故为保持会计政策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未进行调整。公司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具有合理性,相关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与可比上市公司比较具有谨慎性和合理性,此外,公司从应收款项信用政策的制定、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选择以及应收账款催收管理措施,公司充分考虑了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遵照谨慎性原则,选取了较高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充分的。

(3)补充主要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基本信息、减值测试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出票方、承兑方、前手资信状况等,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商业承兑汇票清单:

单位:元

出票人名称2023年12月31日 票面金额到期日是否有追索权
出票人1200,000.002024-1-20
出票人2225,397.002024-1-26
出票人3185,287.002024-2-21
出票人4620,229.272024-2-27
出票人574,603.002024-1-26
出票人62,730.002024-3-7
出票人7100,000.002024-1-9
出票人8657,117.602024-2-22
出票人9729,600.002024-1-17
出票人103,744.502024-4-23
出票人1137,730.702024-4-16
出票人1250,000.002024-3-28
出票人1367,545.002024-4-22
出票人1480,000.002024-4-20
出票人1594,999.102024-4-30
出票人16494,151.242024-4-26
出票人17550,000.002024-3-27
出票人181,020,465.132024-5-7
合计5,193,599.54

从实际结果来看, 2023年12月末公司应收商业承兑汇票余额共计519.36万元,全部款项已于2024年5月20日前全部到期托收到账,从前期合作来看,以上商业承兑汇票前手均为公司合作5年及以上大客户,具有较高的信用、未出现违约情况,信用风险极低,故未计提坏账准备。

公司银行承兑汇票情况:

单位:万元

承兑人2023年12月31日 票面金额其中:2024年3月末到期金额其中:2024年6月末到期金额截止2024年4月是否有到期未兑付是否追索权
广发银行2,69.0077.00192.00
城市商业银行24,399.6914,575.629,824.07
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10,926.256,895.804,030.45
其他银行1,543.80804.71739.09
合计37,138.7422,353.1314,785.61

注:其他银行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外资控股银行、民营控股银行等。

2023年12月31日,尤夫公司持有银行承兑汇票37,138.74万元,其中22,353.13万元已于2024年3月末到期,未出现到期未兑付情况;票据前手多为合作年限5年及以上客户,资信状况良好,在前期合作中未出现违约情况;截止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前,票据结算过程中也未出现承兑人到期未兑付及下手追索公司的情况,信用风险极低,故未计提坏账准备。且在实务中,行业中部分其他公司(如:海利得)应收票据也未计提坏账准备。

综上,公司认为对应收票据余额不计提坏账准备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结合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但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履约能力、到期日、是否附带追索权等,说明终止确认的依据是否充分。

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尚未到期的应收款项融资清单:

单位:万元

承兑人2023年12月末票面余额其中:2024年3月末到期金额其中:2024年6月末到期金额截止2024年4月末是否有到期未兑付已贴现或已背书是否追索权
中国银行913.30549.61363.69已背书
712.81362.00350.81已贴现
中国农业银行1,805.011,419.24385.77已背书
3,374.182,046.181,328.00已贴现
中国建设银行349.84330.1819.66已背书
266.30210.4755.83已贴现
中国工商银行1,273.61514.05759.56已背书
1,216.00405.00811.00已贴现
中国邮储银行142.59100.0042.59已背书
承兑人2023年12月末票面余额其中:2024年3月末到期金额其中:2024年6月末到期金额截止2024年4月末是否有到期未兑付已贴现或已背书是否追索权
交通银行741.56710.5031.06已背书
837.11637.11200.00已贴现
招商银行1,032.74829.17203.57已背书
167.37142.3725.00已贴现
浦发银行359.64300.7758.87已背书
366.27209.49156.78已贴现
中信银行1,518.081,061.31456.77已背书
2,252.951,689.73563.22已贴现
光大银行264.80131.80133.00已背书
154.5254.52100.00已贴现
华夏银行523.0070.00453.00已背书
1,047.14597.14450.00已贴现
民生银行160.6250.00110.62已背书
722.88205.00517.88已贴现
平安银行421.84319.84102.00已背书
325.00165.00160.00已贴现
兴业银行2,159.261,310.55848.71已背书
1,547.23636.91910.32已贴现
浙商银行600.51506.2194.30已背书
326.00326.000.00已贴现
渤海银行8.288.280.00已背书
合计25,590.4415,898.439,692.01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年修订)第五条规定:“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一)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二)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本准则关于终止确认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年修订)第七条规定:“企业在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应当评估其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一)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二)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三)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即除本条(一)、(二)之外的其他情形】,应当根据其是否保留了对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1.企业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

资产或负债。2.企业保留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继续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相关负债。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企业承担的被转移金融资产价值变动风险或报酬的程度。”《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2018年修订)指出:“关于这里所指的‘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企业应当根据金融资产的具体特征作出判断。需要考虑的风险类型通常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外汇风险、逾期未付风险、提前偿付风险(或报酬)、权益价格风险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十七条规定:“企业保留了被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而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继续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参考《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的相关解析,在判断承兑汇票背书或贴现是否将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需要注意承兑汇票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延期支付风险、外汇风险等。我国票据法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因此,无论是银行承兑汇票或是商业承兑汇票,票据贴现或背书后,其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并没有转移给银行或被背书人。根据信用风险及延期付款风险的大小,可将应收票据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的汇票,其信用风险和延期付款风险很小,相关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另一类是由信用等级不高的银行承兑的汇票或由企业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此类票据的主要风险为信用风险和延期付款风险。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并参考相关解析,票据背书或贴现应根据票据承兑方(出票人)的情况进行判断。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的汇票可以认为相关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应当终止确认应收票据;信用等级较低的银行承兑的汇票或由企业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应当继续确认应收票据。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背书及已贴现未到期票据均为符合终止确认的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无商业承兑汇票,此类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且公司未曾出现过银行承兑汇票因银行无法承兑而向公司追索的情况,所以在票据背书或贴现时,可以认为该部分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符合会计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

【年审会计师回复】

(1)核查程序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必要的审计及核查程序,主要包括:

1)对公司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日常管理及减值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测试;2)与管理层就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可收回性的估计进行沟通,并与历史回款转销记录进行比较;

3)分析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预期信用损失估计方法的合理性,按照公司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分析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预期信用损失计提的充分性;

4)对于单项计提的应收账款,结合已经识别出的债务人的特征,和债务人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对管理层预期信用损失的预计进行分析、复核,以确认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方法的合理性和计提结果的充分性;

5)对于按照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检查公司往来款项账龄情况,分析账龄划分是否准确,获取公司坏账准备计提表,检查计提方法是否按照坏账政策执行,重新计算坏账计提金额是否准确;

6)分析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账龄和客户信誉情况,对部分客户的企业状况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外部第三方企业信息查询网站进行查询了解,并检查期后回款情况,评价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7)根据客户结构及分层选样方法,对应收账款执行函证程序:

①确定发函样本。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2,349,953,926.25元,其中合并范围内应收账款2,109,354,751.03元,剔除后余额240,599,175.22元作为发函总体,该余额所涉及客户264户。根据期末余额大小作出区间分层,各分层再结合期末余额及本期销售发生额均属于重要客户来确定发函样本,保证发函比例大于70%。发函金额最终确定为186,948,055.44元,发函户数为66户,发函率为78%。

②回函情况及执行其他程序情况。截至审计报告报出日,应收账款合计回函金额123,821,974.63元,回函率为66%。回函中,对于回函不符的函件,我们认真核查,并与函证客户联系核对差异,均执行回函不符调节程序,调节后,回函结果可以取信。对于未回函的函件,我们了解未回函原因,并执行了补充替代程序及期后回款检查程序,均取得相关证据。

8)获取公司编制的应收票据台账,了解出票方、承兑方、前手等信息,对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但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审核确定其是否满足终止确认,并检查与该相关的信息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2)核查意见

基于所执行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证据,我们认为:

1)公司上述回复事项与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在所有重大方面一致;2)公司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的制定过程和确定结果具有合理性,且在实务中,行业中部分其他公司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也采用固定的计提比例计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本期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减值计提情况如公司回复所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预期信用损失的计算确定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3)公司对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作出充分合理计提,相关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4)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但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公司已准确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本页以下无正文)

(此页无正文。为《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盖章页。)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