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点评:18年GDP定为6.5%左右,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类别:宏观经济 机构: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段福林 日期:2018-03-06

事件: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1、2018年GDP目标定为6.5%左右,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5%左右。

    而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相比较而言,今年的目标与去年基本一致,并且对2017年后面一句话的表述做了删除。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我国GDP增速达到了6.9%,确实超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目标。而今年未对目标作出进一步说明,意味着实际增速可能更接近目标。

    此外,要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在6.3%以上。而管理层将目标定为6.5%左右,也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因此,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很有可能会较2017年增速有小幅下滑。但我们无需过分担忧,一方面经济增长在经历了长期持续增长之后,在目前的体量下增长适度放缓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增长目标适度放缓之后,也更有利于改革的推进,通过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可以说,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才可能是经济后续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将是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2、物价及宏观杠杆率方面:CPI涨幅3%左右;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CPI的目标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相一致,继续保持在3%左右。考虑目前国内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在2%以下,2018年物价总体水平可能仍相对可控。

    最大的变化在于后面对于供给侧改革以及宏观杠杆率的提法,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在2017年取得较大的进展,而在2018年供给侧改革的态势仍将延续,成果也将继续扩大。报告提到我国2018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另外,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从去年开始,管理层对宏观杠杆率的关注度也在逐步增加,从控制风险的角度,2018年将保持宏 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意味着不会有过多的加杠杆动作,一方面,在负债端会更加严格控制新增规模,对各领域的杠杆率水平也会保持谨慎,另一方面在信贷方面可能不会过于宽松。

    3、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可以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稳健中性,提法上也更加灵活,“要松紧适度”。另外在M2以及信贷增速方面,仅提出保持合理增长,而并没有像2017年政府报告中直接给出了12%的目标,因此后续操作上可能会更加灵活。此外,要求引导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加的务实和有效。

    我们认为,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可能相对中性,不要期望过高。但市场流动性和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还是有望保持,特别是资金向实体经济的流入可能更加精准。

    4、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债券、期货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要标本兼治,有效消除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可以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不少提法。首先,资本市场的改革依然是重点工作。IPO等直接融资规模仍有待提高,注册制可能依然是未来方向。其次,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将继续推进。再次,债转股试点、兼并重组举措有可能在2018年进一步加快。再次,管理层对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特别是向互联网金融、金控集团等等,将全面纳入监管体系。最后,地方债依然是政府重点注意的,未来可能会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依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将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而有所深化。不过在改革的同时,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也将同步,加强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的大方向将在2018年得到延续。

    5、房地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

    整体来看,在房地产政策方面,在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的同时,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可能是未来方向。而在房产税方面,目前仍将积极研究,推出还需时日。我们认为,房地产将可能逐步步入稳步发展阶段,两会报告再次强调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预计租售同权相关细分行业将可能受到政策支持。

    6、国企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赋予更多自主权。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瘦身健体,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整体来看,在国企改革方面,与2017年基本相一致,仍将继续推进。但在细节上将更加的深入,对重组的优化以及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更加注重。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则是稳妥推进。我们认为,国企改革依然是2018年改革的一大重点,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是重要方向,预计在政策面仍会给予积极支持。

    7、财政政策:赤字率2.6%。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3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

    相比于2017年3%的赤字率目标,2018年赤字率有所下降,而财政赤字规模则与2017年相同。

    从这些数据来看,财政政策虽然总体仍可能保持积极,但从边际角度来看,相对略偏谨慎。这可能是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考虑,不希望由于财政的大规模投放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大幅上升,从而增加宏观杠杆率水平。这也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力度相比于2017年可能保持平稳,不会进一步加码。

    8、其他: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

    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等等。

    9、小结:总体符合预期,期待经济平稳增长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

    整体来看,GDP增速目标总体符合预期,也符合十九大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而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将保持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其中财政赤字率有所下调,反映出管理层在财政投放上略有谨慎;而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中性,但会保持一定的灵活度。此外,在资本市场方面,改革的深化是重要方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等仍将持续,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同时对于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金融风险的防范也在不断加强,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总体来看,我们预计今年我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将值得期待。

数据推荐

投资评级

更多>>
股票名称最新评级目标价研报

盈利预测

评级选股>>
股票名称11年EPS12年EPS研报
荣盛发展 0.75 1.04 研报
绿地控股 0.55 0.30 研报
新城控股 0 0 研报
光大嘉宝 0.60 0 研报
世联行 0.84 0.62 研报
大悦城 0.30 0.27 研报
蓝光发展 0.24 0 研报
阳光城 0.98 0.90 研报
金科股份 1.15 1.24 研报
中南建设 0.80 0.99 研报
金融街 0.64 0.72 研报

股票关注度

更多>>
股票名称关注度平均评级最新评级
海康威视 6 持有 买入
华夏幸福 4 买入 买入
恒逸石化 4 买入 买入
南极电商 4 买入 买入
洽洽食品 4 持有 买入
贵州茅台 3 持有 买入
普洛药业 3 买入 买入
旗滨集团 3 买入 买入
喜临门 3 买入 买入
中南建设 3 买入 买入
比音勒芬 2 买入 持有
吉比特 2 持有 买入
完美世界 2 持有 买入
万科A 2 买入 买入
大悦城 2 买入 买入
美的集团 2 买入 买入
新经典 2 持有 中性

行业关注度

更多>>
行业名称关注度关注股票数买入评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