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进出口双双下滑,衰退性顺差扩大
投资要点:
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688.5亿美元,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亿美元,增长4.7%;进口1571.9亿美元,下降6.7%;贸易顺差544.7亿美元,扩大61.4%。
报告摘要:
11月出口和进口增速均大幅下滑,但出口增速下滑幅度小于进口,造成贸易顺差“衰退性增长”创历史新高。11月份出口增速4.7%,比10月份增速下降6.9个百分点;进口负增长6.7%,比10月份增速下降11.3个百分点。11月份贸易顺差544.7亿元,同比扩大61.4%,创历史新高。
受到高基数和外需略有放缓的影响,出口增速有较大回落,但仍保持了同比增长。分地区出口增速基本反映出对日本、加拿大的出口有所恢复,对美国和巴西的出口大幅下滑,对部分欧盟二线国家和俄罗斯的增速小幅下滑;对东盟的出口增速是近几个月出口的亮点,虽有小幅回落,但基本仍维持高速增长。11月对美国出口增速仅3.1%,相对10月出现大幅下滑;对欧盟出口增速3.6%,出现小幅下降;对日本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负增长但降幅开始收窄;对东盟出口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在10%以上的快速增长水平,但增幅开始放缓;对加拿大和新西兰的出口增速有所扩大。11月份一般贸易出口增速7.8%,连续4个月下降且开始加速;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速2%,回落7.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速3.8%,加快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2.1%,回落12.1个百分点。
近年来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下滑和增速低迷反映了低附加值制造业的衰落,机电产品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品“走出去”的代表,出口升级意味着机电产品对低端附加值产品的替代。
进口增速在9月份明显恢复之后连续两个月下滑,且下滑速度逐月加快,11月重回负增长区间。一般贸易进口增速连续5个月负增长,11月份负增长的幅度扩大;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增速大幅下滑。加工贸易进口增长回落,会对未来的加工贸易出口相应地形成压力。从累计数据看,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进口均价普遍下跌。前11个月进口铁矿砂增加13.4%,进口均价下跌17.9%;原油增加9%,进口均价下跌10.8%;未锻轧铜及铜材增加7.3%,进口均价下跌8.7%;都反映出量增价减。
贸易顺差持续高企,持汇意愿仍较强,新增外汇占款低迷。从近期PMI新出口订单和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的走势看,出口增长势头仍有减缓压力,12月出口增长还将面临高基数压力,要实现全年外贸进出口7.5%的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