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与其全面降准,不如废除房产限购
工业增速与一季度持平。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略低于3月份的8.8%和市场预期的8.9%,不过与第一季度增速持平。我们估算的4月份工业产出缺口指标继续下行,并且已经低于2012年和2013年经济低迷时的水平。
工业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房地产行业景气的下降拖累了对工业品的需求。
制造业投资有保持平稳增长的合理性。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7.3%,低于3月份的17.6%和市场预期的17.7%。4月份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均与3月份持平,而房地产投资则继续放缓并拉低了整体投资增速。在经济增长低迷、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却能够保持平稳,这无法用周期性因素解释,但不能因此断定这会加剧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实际上产能偏高的行业投资增速是比较低的,比如4月份黑色金属冶炼投资累计同比下降6.7%。保持稳定的制造业投资有其合理性,这是制造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未来投资增速有望趋稳。稳增长关键是稳投资。制造业有动机保证一定投资强度以应对用工成本上升的冲击。此外,政府已经多次上调今年的铁路投资规模,而4月份中央投资和铁路投资增速却双双放缓,这可能表明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力度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同时也意味着随着未来政策的逐步落实,基建投资有可能加速。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房地产投资,对此我们的基准假设是政府不会容忍房地产出现明显调整,而会通过若干政策保持房地产投资的基本稳定。
物价涨幅回落使零售增长放缓。4月份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1.9%,虽然名义增速比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考虑到4月份消费品通胀指标CPI涨幅环比回落了0.6个百分点,零售实际增速其实有小幅反弹。
全面降准不如废除房产限购。如何稳定房地产投资?一方面是为政府着力推进的棚户区改造融资,这可能要求金融系统的信用投放由表外更多转向表内,从而为国开债等的发行保驾护航。4月份债券发行和常规贷款等表内项目增长平稳,而信托等表外项目继续被压缩,符合上述逻辑;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与其全面降准放水救市,不如放开房产行政性限购。房产限购作为简单粗暴的行政措施,与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完全相悖,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废除限购政策是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水到渠成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