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饰行业周专题:服饰制造公司4月营收公布 趋势整体平稳
【本周专题】服饰制造公司4 月营收公布,趋势整体平稳近期部分服饰制造公司公布2025 年4 月营收表现。2025 年4 月丰泰企业/裕元集团(制造业务)/儒鸿收入同比分别+2.7%/+10.5%/+18.2%(2025 年1~4 月累计同比分别+1.1%/+7.1%/+21.6%),据近期短期数据来看,我们判断儒鸿及华利集团保持快速增长/裕元集团同比基本健康增长/丰泰企业短期波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政策变化或对行业带来影响,我们提醒后续持续关注服饰制造商订单趋势。
行业层面:越南服饰出口2025Q1 健康增长、4 月提速,中国相关产品出口表现则相对较弱。1)越南:2025 年4 月纺织品和服装/制鞋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0%/27%(其中出口向美国部分分别同比增长23%/22%),环比有所提速。2)中国: 2025 年4 月服装及衣着附件/ 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同比分别-1.2%/+3.2%,环比则有降速,我们判断目前伴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环比缓和、后续有望改善。
【本周观点】
服装家纺:优先关注基本面稳健、质地优秀的品牌公司,期待2025 年业绩修复、估值提升。品牌服饰重点公司2024 年合计收入同比+4.4%/归母净利润同比-0.6%,其中运动公司业绩仍在稳健成长,2024 年运动鞋服板块重点公司合计收入同比+8.7%/归母净利润同比+12.4%(安踏体育数据为剔除一次性利得后),展望2025 年运动鞋服板块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居民运动参与度提升,相关品牌公司增长韧性强。
运动鞋服板块重点推荐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龙头公司【安踏体育】,2025Q1 安踏/Fila 品牌终端流水均增长高单位数, 其他品牌Q1 流水同比增长65%~70%,整体表现超预期,当前股价对应公司2025 年PE 为18 倍;同时推荐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滔搏】,对应FY2025PE 为14 倍。
品牌服饰推荐新业务拓展顺利的【海澜之家】,对应2025 年PE 为15 倍;推荐医用耗材+消费品两大业务协同发展的【稳健医疗】,对应2025 年PE 为28 倍;推荐估值具备吸引力的【波司登】,FY2025 良好业绩有望落地,公司坚持迭代羽绒新品、丰富户外及防晒品类、打造功能性服饰综合品牌,中长期业绩有望持续高质量增长,对应FY2025PE 为14 倍;关注比音勒芬、森马服饰。
家纺板块推荐业绩优异的【罗莱生活】,公司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26.31%至1.13 亿元,表现优异,当前公司库存质量健康,2025 年预计业绩增长20%至5.2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年PE 为15 倍,同时公司重视分红回馈股东,2024 年分红率115.48%。
服饰制造:关税事件影响行业短期股价表现,我们建议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及落地情况。长期来看具备一体化和国际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或享受份额提升。
中长期我们推荐关注估值性价比较高的【申洲国际】,对应2025 年PE 为12倍;关注新客户合作推进顺利、产能加速国际化布局的【华利集团】,对应2025 年PE 为15 倍;关注收入增长稳健、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伟星股份】,对应2025 年PE 为18 倍;推荐新品类2025 年预计快速放量的【浙江自然】,对应2025 年PE 为17 倍。
黄金珠宝:中长期来看标的公司向内寻求产品与渠道力提升,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 年1~3 月金银珠宝累零售额同比增长6.9%,受益于消费环境和婚庆需求改善,我们预计居民珠宝消费需求有望在2024 年的基础上触底反弹。同时随着购买成本的上升我们判断消费者或加强对于产品设计以及品牌力的关注,具有明确产品差异性以及强品牌力的公司有望在2025 年跑赢行业。
关注产品力以及渠道效率不断提升的标的公司【周大福、潮宏基】,当前股价对应2025 年(或FY2025)PE 为17/18 倍。
【近期报告】
行业总结:2024 年纺织制造修复,2025 年关注优质品牌。1)服饰品牌:品牌服饰(仅A 股)重点公司2024 年收入同比-2.2%/归母净利润同比-24.1%,2025Q1收入同比-2.6%/归母净利润同比-9.7%。板块公司2025 年以来积极进行费用管控,全年业绩有望在低基数上实现修复,其中Q2~Q4 估计表现相对明显。2)服饰制造:过去收入平稳增长、业绩表现卓越,重点公司2024 年收入同比+6.4%/归母净利润增长26.9%,2025 年以来降速。当下关税冲击或加速格局优化,我们跟踪目前核心公司出货基本正常,中长期具备一体化、国际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持续受益。3)黄金珠宝:板块公司业绩分化,2024 年板块重点公司收入同比-1.7%/归母净利润同比+3.6%,存在拓店逻辑或产品差异化较强的品牌公司业绩表现优于行业。
风险提示:消费力疲软及消费环境波动风险,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电商业务建设不及预期,管理层团队优化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