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锡市展望:2019年供应干扰率上行,需求有望持稳
12月缅甸进口锡矿环比上行,同比下降,符合预期。根据2月海关数据,12月中国自缅甸进口的锡矿实物量1.76万吨,环比上升1.6%,同比下降61.0%; 12月缅甸进口锡矿金属量约4800吨,环比上升20%,同比下降58%。考虑到12月为佤邦旱季,锡矿生产及运输条件明显改善,缅甸锡矿环比上行符合预期。
2018年缅甸进口锡矿同比下降。2018年缅甸进口实物量22.05万吨,同比下降25.4%,为近4年最低(缅甸锡矿99%以上供应给中国);金属总量估计为5.46万吨,与去年同期估计的6.79万吨相比(2017年平均品位按23%折算),下降约19%,2018年或是缅甸锡金属量出货量的下行拐点之年。
2018年中国精锡出口量接近去年出口量3倍。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精锡出口为6,078吨,几乎是2017年2,175吨的三倍,主要系印尼私人冶炼厂出口被管制,造成LME 库存持续下滑,伦锡价格走强,国外相对国内价格溢价所致。
缅甸锡矿产量系统性下行叠加印尼及中国供应扰动,2019年锡供应或将继续收紧。一是缅甸锡矿产量系统性下行且2-3月为出矿淡季。缅甸储采比仅有2年,高强度的供应难以持续;2-3月缅甸矿进入停产期,供应边际抽紧,我们的测算表明,2019-2020年佤邦锡矿出口量预计为4.6万吨、4.2万吨,同比降幅分别为16%、9%。二是印尼私营冶炼厂锡锭出口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截至2月22日,LME 库存年初相比下降33.8%。另外,据彭博报道,LME 取消了印尼私企MSP 锡注册品牌,MSP 的年冶炼产能约为6,700吨。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印尼供应的担忧。三是中国内蒙古地区银漫矿山出现事故,短期国内锡供给受到冲击。2月23日,银漫矿出现事故,或面临一定时间的停产整顿。银漫矿锡产量约600吨/月,约占中国月均锡锭产量5%。如果此次整顿期为3-6月,预计影响锡供给1800-3600吨左右,占2017年中国锡锭产量1-2%,占2017年全球锡锭产量0.5-1%,短期内或刺激锡价上行。
2018年锡需求相对放缓,考虑到后续稳增长等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逐步发力,2019年锡需求有望保持平稳。2018年锡消费在锡焊料、锡化工、镀锡板、电池、玻璃、铜合金、其他领域的需求占比分别为47%、18%、14%、8%、5%、5%、3%。焊料领域,2018年家电及电子产业增速下行,锡焊料消费放缓。随着汽车电子、5G 通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锡焊料在电子领域有望增长。镀锡板领域,2018年重点企业镀锡板累计产量128.62万吨,同比下降1.8%,压制镀锡用量。目前镀锡板行业供给端面临产能过剩,需求端面临其他材料替代的困境,2019年镀锡板耗锡量或继续下滑。环保领域,2018年国内环保监管趋严,锡化工领域的生产出现分化。2019年,环保监察常态化情况下,硫醇甲基锡及化学农药用锡量或与2018年持平,而PVC 用锡量有望保持增长。铅酸电池领域,2018年1-11月铅酸电池累计同比5.83%,保持增长趋势。未来铅酸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基站通讯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受到锂电池挑战,预计2019年铅酸电池产量增速将放缓。玻璃领域用锡量占总量3%左右,其边际影响相对较小。
短期看,银漫矿业停产或打破国内锡矿供需平衡,刺激锡价走高;中长期看,缅甸锡矿产量系统性下行,印尼、中国锡供应干扰率上行,再结合当前全球央行竞相宽松渐成趋势,锡价中枢有望抬升。我们的测算表明,2018-2020年全球精锡供需平衡为-0.02、-1.27、-1.58万吨,分别占当年全球精锡总需求的 0.05%、3.40%、4.13%,供需缺口将呈现扩大态势,“锡牛”行情有望逐步到来。
风险提示:1)缅甸、中国、印尼供给收缩弱于预期;2)下游需求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