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行业:政策落地进行时,促进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
刺激消费纲领性文件出台
2018年1月29日,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补足城镇消费供给短板,更好满足城镇化和老龄化需求。
家电关键词:绿色、智能、以旧换新、超高清视频、质量认证
本次政策与家电相关的条目共有4条,涉及核心内容包括:(1)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消费者补贴;(2)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以旧换新进行补贴,产品涉及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抽油烟机、热水器、灶具、计算机。对比以往政策的补贴品类,抽油烟机、热水器、灶具是首次进入政策补贴范围。(3)推广超高清电视,有条件的地方可补贴超高清电视、机顶盒的推广;(4)加强质量认证,包括500升以上大冰箱在内的3类产品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我们认为政策将有力引导并促进家电市场整体消费升级。此外,在家电线上销售占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引导电商进乡镇,着力挖掘农村网购潜力这一举措也将加速农村家电普及率的提升。
家电消费刺激的意义:消费基数大、节能协同效应显著
结合1月29日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答记者问内容,我们认为政策刺激家电消费的意义主要有以下2点:(1)家电消费需求旺盛,拉动消费效应显著。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四大品类2017年销售量约2.3亿台,销售额近8000亿元。发改委测算在给予四大品类适当补贴的情况下,2019-2021年预计将增加1.5亿台高效节能家电,拉动消费约7000亿元。历史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推广政策)三大政策分别支出约931亿元、300亿元、122亿元,各自拉动消费约7166亿元、3420亿元、2500亿元。(2)节能协同效应显著,政策推广后节能家电全生命周期合计将节电800亿千瓦时。
政策执行具体措施方向:地方借鉴历史经验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
十部委印发出台方案仅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具体的执行措施还需等后续细则出台。结合文件中“有条件的地方”这一提法及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答记者问情况,我们认为最终政策将由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并借鉴以往“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类似政策制定出台实施细则,各地的执行或存在差异。最终的补贴手段、持续时间、以及中央地方出资比例等目前仍有待最终执行细则出台。
投资建议
自1月8日发改委副主任表示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措施到目前文件真正发布仅21天,政策落地速度小幅超市场预期。回顾历史经验,刺激政策对家电板块形成利好,基于家电行业良好的竞争格局,建议关注三大白电龙头:美的集团、青岛海尔、格力电器,冰箱占比高且业绩弹性大的海信家电。
风险提示
政策实际执行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汇率大幅波动;行业需求趋弱;市场竞争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