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定价:如何定量描述市场对信用债的风险偏好?
债券托管数据、信用债成交时的价格偏离与评级分布,可以用于观察投资者对债券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动情况,但均难以做到客观全面。考虑到度量风险偏好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我们尝试自行构建指标。对于信用债,我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券收益率的变动能反映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于是我们用(隐含评级-债项评级)的变化表征风险偏好的变:当(隐含评级-债项评级)变大时,说明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反之亦然。我们对产能过剩行业、山东区域、城投企业、民营企业的风险偏好指标进行分析,并与历史事件、政策作比较,发现指标整体与市场直观印象一致。此外我们还发现:(1)风险偏好易降难升(2)政策作用对象究竟是造成风险的问题本身还是投资者,或许决定了风险偏好恢复速度与恢复程度(3)指标主动变化比被动变化更具表征性,与事件政策契合度更高。展望未来,接下来市场对城投债的风险偏好,可能会出现一个方向上的拐点;当然这一趋势的前提是没有新增的政策或事件。对于民企债,市场对这CRMW的认识已从单纯的担保条款工具,演化到民企资质判断的依据之一。因而我们认为,市场对民企的风险偏好将逐步趋于稳,预计3-4个月之后,对民企的风险偏好会见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