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天然气供需紧平衡,LNG产业链大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或达2,600-2,7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不到8%,如果到2020年要提高到10%,则意味着届时天然气的消费量达4,000亿立方米,占比若要达到15%,对应的消费量将到7000亿立方米,未来天然气发展空间巨大。
1.2 2020年国内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3600亿立方米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公里,2020年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超过4,000亿立方米/年;地下储气库累计形成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实现2020年国内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3,600亿立方米以上。
1.3 天然气未来将成为中国的主力清洁能源
国际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推动中国LNG消费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公平开放配套政策相继出台:
三桶油公开油气管网设施信息,持续推进混改。
长输管道定价及成本监审办法出台。
LNG采购量大幅提升:
受益于国际天然气价格相对低位和国内天然气强劲需求,2018年1-10月进口天然气增速达约33%,十三五期间预计将保持30%或以上增速。
未来将逐渐具备自主气源筹划条件:
气价结构更为细化和透明,
第三方可自主租赁现有LNG接收站、管网输送天然气
2.1 天然气市场需求强劲,未来将持续稳定增长
2018年1-10月,天然气产量1,29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3%;天然气进口量7,206万吨,增长3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3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预计2018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2,7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
2017 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中,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要求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在 17年 10 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并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实现冬季清洁取暖。在 2017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涉及的“2+26”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都出台了与煤改气相关的政策。
“煤改气”补贴广泛覆盖:2017 年 5 月 16 日,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支持试点城市推进清洁方式取暖替代散煤燃烧取暖,试点示范期为三年,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标准根据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安排10亿元,省会城市每年安排7亿元,地级城市每年安排5亿元。试点工作将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各省市纷纷出台“煤改气”的补贴政策,民用“煤改气”基本覆盖了接驳、设备、用气全过程。其中接驳和设备补贴大多为一次性,覆盖成本的 70%以上,用气补贴大多暂定三年,覆盖成本的 50%以上。
“煤改气”市场空间广阔 :
居民端:一户农村居民年均用气 1300 方-1500 方,若在“十三五”时期内完成 1200 万户的改造和供气,居民用气将增长 156 亿-180 亿立方米。
工业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示,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新增用气 450 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 18.9 万蒸吨。按照平均3000 小时/年的设备利用小时数,完成 18.9 万蒸吨锅炉替换后,天然气用气量增长约为 400 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