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周报:中美协议说明各自的经济压力开始加大
1)中美协议,说明两国对内的经济增长关注程度开始增强
上半年贸易战摩擦升级原因在于中美对内压力没有那么大。中国经济同步数据指标实际上还可以。而美国今年经济是全球最好的。
但近期,以及展望明年,国内经济问题在于经历了信用收缩,经济压力比较大(汽车销售负增长、7月份以来地产销量压力加大,远期还有地产开工往下掉的风险)。
对于政府来讲,对冲国内经济诉求相对于上半年是明显增加的。明年美国经济也没有那么好,一方面在于减税效应减弱,另一方面在于利率不断上抬,对于早周期部门形成压力。因此,双方的外部协议诉求,实际上是超过上半年的。
2)明年经济和政策的组合,恰好是今年的反向
今年经济刚开始有压力,政策反应不显著,政策还偏紧,负面的政策反应在股票市场。而商品滞后于股票市场。明年经济同步指标会有一个更明确下行的过程,商品会受到更强的拖累(主要来自于地产开工投资)。明年反倒越来越多的友好政策会被倒逼出来。
3)协议将商品市场的潜在“V型”,打成一个“W型”
协议达成,有利于市场上修一下预期,即有了协议,经济还是有压力,但悲观预期的角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商品市场:整体经济增速的预期往下看,但实际上商品市场从10月开始不断下跌。主要是黑色和化工下跌显著。黑色是螺纹供给的问题,化工是油价成本坍塌问题。在G20之前,我们内部讨论认为商品市场在明年的三四月份走出V型:10、11月比较差,但是到明年3、4月份不管宏观增速有多差,需求的环比增加总是会有的,特别是中游贸易商和下游使用者,在冬季不断主动压低库存,不愿意买还超卖的情况下,需求的季节性改善,会放大价格的上涨。
现在协议把市场变得复杂。周末商品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刚刚提到协议不改变经济下行方向,但在短期影响上体现在持仓、交易拥挤度上。如果没有协议,预期3、4月份走V型,现在可能会走一个W型。10、11月是W的左侧,右侧偏上来是因为现在有了协议,挤压了一下拥挤头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