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并购专题报告】:药企整合大势所趋,新药淘金品种为重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巧敏 日期:2018-09-06

全球并购浪潮再起,国内研发药企受追捧

    近些年来全球制药企业的并购金额呈上升趋势,并购数量下降,并购均价越来越高。从并购标的类型来看,主要以制药企业为主,占比达47.42%。2018年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消除将释放药企并购需求,2018年并购浪潮再起,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并购频发,2018年有望成为生物药并购大年。

    我国药企并购在2015年并购浪潮后回落,均价逐步提升,新药研发企业受追捧。从并购标的类型来看,并购标的类型主要以制药企业为主,占比达58%。其中新药研发企业被并购金额逐年上升,2017年被并购金额同比上涨29.73%,达到48亿元。随着我国制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并购乃大势所趋。

    探寻国外巨头的并购之路

    并购动因:专利悬崖下的缓兵之计。专利悬崖下,原研药物销售额大幅下降,影响研发药企的营收,企业须获得创新药品种维持其发展。目前获得创新药品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研发、专利引进、并购。在自主研发回报率降低、License-in权益有限的情况下,并购成国际巨头的重要选择。并购模式:强化产品线+跨界并购。1)通过并购强化原有产品线,提高优势领域竞争力。通过并购强化原有产品线,利用协同效应加强其优势领域竞争力,制药巨头诺华和GSK通过收购核心领域业务提高自身竞争力。2)跨界并购,快速进入新赛道。治疗方式的升级带来药物的更新换代,新药逐渐取代传统药物,主赛道从化学药逐步转为生物药,辉瑞和罗氏均是通过并购从化学药巨头迅速转为生物药巨头。

    我国并购策略借鉴:品种为重,关注海外优质并购标的

    并购选择:并购VS专利引进。优质新药研发企业的并购需要充足的资金,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等有资金实力的药企可选择并购壮大自身;其他企业则可选择Licensein的方式收获新品种实现外延式发展。

    并购地点选择:国内研发实力整体较弱,估值高企,可选海外。我国新药研发实力和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估值却持续攀升,明显高于海外,并购价格较高。海外并购是国内药企并购的较好选择。

    并购标的选择:追求协同效应,关注潜力重磅品种。企业并购应实现协同效应,罗氏便通过收购肿瘤相关企业,成为肿瘤行业的霸主,绿叶制药也通过收购阿斯利康抗精神病药物思瑞康打造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地位。重磅新药品种是新药研发企业的核心,新药研发企业并购中,新药品种决定并购的成败。

    重视药企并购后的整合。我国新药研发企业并购尚处起步阶段,并购效果差强人意,对并购后整合的不重视是主要原因。药企应重视并购后整合,根据并购标的选择合适的整合方法。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和政策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

数据推荐

投资评级

更多>>
股票名称最新评级目标价研报

盈利预测

评级选股>>
股票名称11年EPS12年EPS研报
大悦城 0.30 0.27 研报
蓝光发展 0.24 0 研报
荣盛发展 0.75 1.04 研报
绿地控股 0.55 0.30 研报
新城控股 0 0 研报
光大嘉宝 0.60 0 研报
世联行 0.84 0.62 研报
金地集团 0.67 0.71 研报
滨江集团 0.80 0.93 研报
阳光城 0.98 0.90 研报
金科股份 1.15 1.24 研报

股票关注度

更多>>
股票名称关注度平均评级最新评级
海康威视 6 持有 买入
华夏幸福 4 买入 买入
恒逸石化 4 买入 买入
南极电商 4 买入 买入
洽洽食品 4 持有 买入
贵州茅台 3 持有 买入
普洛药业 3 买入 买入
旗滨集团 3 买入 买入
喜临门 3 买入 买入
中南建设 3 买入 买入
比音勒芬 2 买入 持有
吉比特 2 持有 买入
完美世界 2 持有 买入
万科A 2 买入 买入
大悦城 2 买入 买入
美的集团 2 买入 买入
新经典 2 持有 中性

行业关注度

更多>>
行业名称关注度关注股票数买入评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