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点评:PMI显示贸易战阴云已现,对冲政策下短期震荡为主
国内上证综指一度跌破2800,而创业板指逆势大涨。上周(6.25 -6.29),国内A继续回落调整,上证综指继续跌破2800,但创业板指逆势上涨;海外主要权益市场整体波动加大,黄金、美元维持震荡。其中上证综指跌1.47%,中小板指跌0.33%,创业板指涨3.68%。其他市场主要指数中,香港恒生指数跌1.31%,美国股市道指跌1.26%,纳斯达克指数跌2.37%,同时现货黄金跌1.37%,美元指数跌0.03%。
6月国内PMI显示贸易战阴霾已现,供需均回落背景下警惕其冲击。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5%,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反映需求的PMI新订单、新出口和进口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0.6、1.4和0.9个百分点至53.2%、49.8%和50.0%,国内外需求全线回落且新出口订单指数已降至荣枯线下方,贸易战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同时6月PMI生产指数亦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53.6%。我们认为中美贸易冲突是2018年国内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而当前其正沿着相对不太好的方向演化,且目前我们可选择的应对路径并不清晰;另外其对正处转型升级的中国冲击除了基本面外还有国内制度独立性、连续性等多方面,在清晰的应对策略显现之前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压制将是持续难消的。7月6日起美国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大概率实行,后续160亿美元仍处于公众征求意见中,未来贸易战影响陆续将在实体经济数据中得到体现,警惕其对市场带来的冲击。
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货币政策灵活性加大,但全面宽松仍言之过早。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日前召开,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风险频发的背景下,央行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将管住货币闸门目标改为管好货币闸门,整体释放中性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信号。叠加前期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扩充MLF抵押担保品等一系列措施的发布,大家对于流动性的悲观预期获得明显的修复。我们认为系列对冲货币政策的密集发布反映出当前国内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是维持经济平稳增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灵活性随之加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选择重走放水老路来刺激经济,宽货币并不等于宽信用,整体严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亦是最重要的攻坚战之一,货币政策转向的判断仍言之过早。
短期投资者情绪小幅改善,但市场缺乏清晰中期上涨逻辑。上周A股大幅震荡,沪指一度跌破2800点,但相比之下创业板逆势上涨,表现喜人。展望后市,二季度货币政策会议释放整体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信号,进一步改善投资对流动性担忧预期,叠加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相对底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但中美贸易战、人民币贬值等风险因素仍在释放途中,紧货币环境下市场实际融资成本高企,且涨势喜人的创业板仍存在商誉减值压力缺乏清晰的中长期上涨逻辑。因此,我们建议边走边看,不去猜测底部,对市场保持敬畏。
风险提示:流动性风险,经济大幅回落风险,贸易战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