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A股策略行业比较:淡化宏观、重视中观
申万宏源策略行业比较框架主要关注景气、估值、微观结构、催化剂和市场交易特征五个维度,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围绕这几个维度展开探讨2018年的行业配置。
基本面:2018年上市公司ROE维持高位,但基数效应将致上市公司利润增速放缓,2018年1季度重点关注CPI。
盈利能力方面,从收入法GDP的角度,企业盈余占GDP的比例有望继续提升有助于A股ROE中枢维持高位;从杜邦分析的角度,总资产周转率继续改善将是ROE维持高位的主要支撑因素。尽管如此,低基数效应消失还是引发盈利增速的明显放缓,我们预计非金融石油石化利润增速将从2017Q3的37.7%放缓至2018年的15.1%。
CPI将是2018年市场预期差最大的宏观变量,重视通胀受益行业:申万宏观预计2018年CPI高点为2月的2.8%,但如果届时超过3%的话,将是预期差最大的一个要素 !2018Q1重点关注受益CPI上行的石化、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零售等板块。
估值:A股2018年迎来MSCI800亿增量资金,国际化进程中低估值修复依然是主线。
目前A股整体估值低于20倍,回落至历史40%分位,其中沪深300估值已修复至历史60%分位,成长板块中的创业板绝对估值还在35%附近,创业板100指数相对沪深300PE下降至历史10%以下,但是相对PB还在40%分位。
从细分行业看,估值处在历史较低位置的板块主要是金融地产、石化、航运、燃气、水务、农林牧渔、商贸等板块;另外,新兴成长中的传媒PE下降至历史20%附近,钢铁PB回至历史80%附近。
从龙头股估值国际对标看,纺织服装、水泥、金融地产里面的龙头公司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微观结构:主板仍低配、创业板配置系数回落至2013Q1水平,房地产、石油化工和计算机板块基金配置系数在历史低位,配置系数在历史高位: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