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多项资金指标重回正轨
多项资金指标重回正轨:上周为新年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周,随着节前抽离流动性的陆续返场,整体市场资金状况开始趋暖,多项资金指标重回正轨,市场交投开始摆脱节日氛围。上周全A周内日均换手率为1.79%,环比上周上升0.73%,节前一周相应值1.33%,目前交投水准已回到2017年初水准;大宗交易成交折价率为4%,而环比同期值为7%,折价率下调3个百分点,协同变化于市场整体表现。个人投资者仓位净减仓814亿元,整体交易结算资金余额环比变动1123亿元,银证转账净变动309亿元,交易筹码朝向机构投资者集聚。沪股通、深股通连续四周净流入,上周沪股通净流入62.09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9.11亿元,净流入规模已约占沪股通的1/2。煤炭、钢铁、建筑、电子4个行业收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建材、交运行业接近于净流入,单周行业表现与资金走向较为一致,周期资源板块与大基建板块受到大资金集中的关注。
短期看多,中期谨慎:短期我们维持看多观点。对于短期行情,无须过多的基本面解释。所谓的“春季躁动”就是个上涨概率问题,过去17年间(2000年-2016年),全A指数仅在01年和16年下跌(这两年二月下跌后,三月均报复性反弹),其他年份均是“红二月”。主要逻辑是流动性的季节性宽松,今年加一个辅助逻辑,16Q4和17Q1的业绩高增长;中期谨慎。主要逻辑是房地产下行所引起的流动性收缩和业绩下行。房地产调整会带来整体流动性的收缩,离开这个大背景谈所谓的泡沫迁移有失偏颇。业绩方面,A股盈利周期和地产周期是绑定的,去年Q4或今年Q1大概率上就是上一轮补库周期的顶点。
配置上看好价值股和白马股:春季躁动后,如果利率不能下行,那么A股估值将面临较大压力。对于择时者而言,逢高减仓不失为谨慎之举。如果不择时,估值下行空间有限的价值股,和业绩能够对冲估值压力的白马股,中期相对收益最为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