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中国)周报:经济经历春节效应,央行变相加息
观点摘要:
中国经济周度运行情况:房产市场总体降温依旧显著。电影消费同比2016年春节周,2017春节周同比跌幅腰斩,这跟整体经济的下滑和居民收入水平未增长有关,季节性的因素并不能看出消费的增长,后期消费数据将承压。由于春节期间国内整体商品市场休市,整体市场的休假,导致运输需求降温,这种降温的持续性需持续观望,但是也目前整体商品库存处于回温状态,后期整体需求的上升幅度还需观察。房地产承压,季节性周期带来的日均耗煤增加告一段落,维持工业依旧未复苏的观点。
通胀:上周果蔬批发价格则总体上保持稳中略升,1月31日周环比最大上涨1.29%,创近2周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猪肉价格上涨2.52%,猪肉价格创5个月以来最高,上周蔬果类以及猪肉的上涨大部分可能还是因为春节期间对食物的大幅需求,总体上,目前价格指数处于高位,上周整体通胀依旧承压。预估1月PPI环比增速仍可能接近1%,同比或接近7%。预期1月总体CPI上升的压力犹存,1月CPI高于2.1%为大概率,预期上浮0.2%,录得2.3%。
流动性: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投放500 亿元,回笼1200 亿元,净回笼700 亿元。上周央行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利率均上调10个基点,分别至2.35%、2.5%和2.65%,为2015年1月逆回购重启以来首次调升。央行还上调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7天和1个月品种均上调10个基点,分别至3.35%和3.7%。此外,周五当日央行连续第五日净回笼。上周票据贴现市场的利率也在传导效应下继续抬升,6个月票据支贴利率突破前期高点,而中西部和环渤海6个月票据支贴利率直接突破4.5%的关口。从本次操作来看,提高各渠道资金成本是央行坚定防风险,去杠杆的体现。节后两周公开市场和MLF到期资金分别达到5350亿元和11500亿元,加上TLF的规模,估计在两万亿元,靠滚动无法覆盖如此巨大的缺口,我们在日报中提出了上调公开市场利率和降准的组合,今日央行首先提高逆回购和SLF利率是先打破市场宽松的预期,随后的降准或水到渠成,和此前我们强调的一样,任何的流动性投放都不是宽松信号,只是维稳,未来的利率中枢上移不可避免,债市熊市在途中,对风险类资产均形成利空,只是释放的过程不像直接提高基准利率那么明显,会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人民币汇率:上周美元相对其它货币汇率继续回调,给人民币短期带来持续的喘息机会。特朗普对于美元不利于美国经济的言论和美联储最新议息会议偏鸽派预期共同对美元指数形成打压,但周五强劲的非农数据意味着美国经济依旧处于扩张状态,且特朗普对于施政的推进速度和力度都快于预期,我们认为美元指数已经调整到位,意味着人民币喘息的机会面临转折点。
央行在春节首个交易日主动再度上调公开市场利率和SLF利率进一步显示了保汇率和去杠杆的决心,一方面维持和美国货币政策的方向同步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强化,一方面又没有提高存贷款利率冲击实体经济,可谓一箭双雕。但债券市场熊市的确认肯定会影响融资(债券、票据融资已经有所反应),上半年再上调的概率低,就意味着国内变相加息的落地等于人民币利好的落地,随着美国经济扩张的确认和特朗普施政的推进,美元指数或回调到位,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将又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