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宽财政系列主题之二:水利基建加码,PPP模式助力
报告摘要:
一、水利主题,“宽财政”与“补短板”预期下的新故事
水利建设是我国基建产业链“短板”,我们认为未来投资加码势在必行:从需求面上看,洪涝灾害“大年”进一步拉大社会性需求缺口;从政策面上看,9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补短板”、水利投资、水利PPP的表述具有标志性意义,未来水利投资将持续受益于“宽财政”政策推进。
二、“宽财政”背景下,水利建设产业链受益
伴随水利公共财政支出及准财政手段的加码,推动水利建设投资加速,预计到2020年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而在仅靠政府财政支出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前提下,PPP模式则成为政策推进水利的重要抓手。
从产业链来看,预计水利产业链各环节均将受益于水利基建加码及水利PPP占比提升的趋势,其中上游PCCP管道和中游工程施工企业受益的程度较高。
三、水利基建有望成为“PPP+”新方向
由于水利行业本身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水利PPP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从区域分布看,水利PPP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分布相对应;从项目阶段分布看,识别阶段占据主导;从回报机制分布看,使用者付费项目占比最多。
我们认为,未来PPP模式有望助力水利基建加码。9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水利基建当成下一阶段财政“补短板”突破的重要领域,并要求更多引入PPP模式;从9月14日发改委推介的2.14万亿第三批PPP项目来看,水利行业的PPP项目数及金额占比相对于前两批有了显著提升。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加快水利基建加速推广PPP模式势在必行。
四、水利PPP 模式:BOT 占主导,模式可复制
发改委和财政部前2 批PPP 项目库中,BOT 模式占比分别达到61%与76%,占据主导地位。从模式的推广来看,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水利PPP 案例具有借鉴意义,验证了准公益类水利PPP 较强的可复制性。
五、主题重点推荐关注标的
主题投资层面,重点关注两条主线:1)中游为先,首推水利工程建设环节,重点关注安徽水利、粤水电、中国电建、钱江水利;2)上游次之,PCCP 管道公司持续受益,重点关注国统股份、龙泉股份、韩建河山。
风险提示
水利政策低于预期的风险;第三批示范项目落地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