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政策动态点评:脱欧“黑天鹅”来袭,市场剧震
公投前脱欧情绪此起彼伏
从6月8日至6月23日,短短两周脱欧情绪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转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6月8日至6月14日,脱欧情绪开始升温,欧洲股市下跌,英镑随之贬值,资金开始纷纷追逐黄金等避险资产。 第二阶段,从6月15日至6月23日,脱欧情绪开始明显降温,金融市场纷纷发生逆转。
脱欧暴风雨来袭
脱欧公投各选区的结果于6月24日上午7点后陆续发布,随着选区结果的不断公布,显示脱欧的支持率较高,外汇市场、商品市场和亚洲股市发生剧烈下跌。最终,51.7%左右的人支持脱欧而成为获胜方,英国脱欧“黑天鹅”成真。 截止下午13点,英镑兑美元从1.5的年内高点,一度跌至1.32附近,跌幅超过10%,创下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兑美元跌至1.09,跌幅近4%;美元指数则从93附近,一度升至96.7;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超过6%;日经指数开盘后涨1%,之后一度跳水至-8%;香港恒生指数跌逾4%,整个金融市场情绪都将处在极度不稳当中。
各国政府将迅速采取对冲措施
中英之间的贸易额和中国吸收英国的FDI比重都较小,所以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冲击不会太大。英国脱欧真正的冲击可能主要通过金融市场来传导。一方面,全球避险情绪的上升,会使资金追逐避险资产,会造成资金流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另一方面,美元会被动升值,进而增加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各国政府不会坐以待毙,都会试图推出应对的措施来对冲英国脱欧的影响。我们预计,英国和欧洲央行会很快降息,并释放额外的流动性来安抚市场。美联储也会明确的进一步推迟加息,甚至可能配合欧洲和英国央行向全球市场释放流动性。
在短期内金融市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可能会采取一些临时的资本管制措施,或者通过中间价来稳定汇率,不排除短期入市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