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跟踪周报2015年第三十期
投资要点:
总体观点:经济“内忧外患”,关注改革转型及成长性机会
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财政政策有望加码。7月全国工业增速同比回落至6.0%,低于市场预期的6.6%,创三个月新低。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至10.3%,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全面下滑。同时发电量、PMI、PPI同比、制造业固投等主要工业经济观测指标也呈恶化趋势,过剩的产能和高企的融资成本仍将制约制造业投资的扩张,前期稳增长的政策效果并未显现。海通宏观认为,投资的全面下滑表明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货币政策暂收锋芒的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年中乏力,政策效果并未完全显现,下半年需要加码。
汇率惊魂,我们不谈阴谋谈数据。从8月10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跳水”,现价从8月10日的6.2097上升到8月13日的6.3990,增幅达305bp,其中8月11日和8月12日的增幅分别达到183bp和103bp。我们用量化的手段计算了贬值对外向型企业的业绩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收入端出口结汇时的汇兑损:假设外向型企业的出口结汇按12个月平均月结,贬值当月及之前按未贬值时的汇率结算,由于汇率贬值国内企业成本下降,海外客户可能要求企业降价,因此假设15年剩下的月份外向型企业让渡30%的汇兑收益;2)财务费用端外币借款的汇兑影响:假设把所有外币借款按未贬值时的汇率换成美元,再通过汇率的变化计算损益的变化。经测算,若以8月10日为基准,人民币贬值对中捷资源最有利,对振华重工最不利,具体见表3。
大型央企集团停牌,国企改革步伐加速。8月7日,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宣布成立改革领导小组,两大集团下属五家上市公司同时停牌,市场预期继“中国神车”后可能诞生“中国神船”。8月11日,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公告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短短几天之内,三家大型央企集团的停牌举动再次打开了市场对国企改革的想象空间。我们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且有稳定增长的中集集团:1)中期业绩有确定性增长;2)为打造国际海工金融总部基地。
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中集集团与招商局集团整合海工产业资源,建设前海海工金融产业单元和全球研发中心;3)前海土地增值安全边际高。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和自贸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前海土地“工转商”有望尽快落实。
短期注重财政政策带动的主题机会,长期切莫忽视成长。我们认为市场短期震荡,应该关注财政政策带动的主题机会,主题机会关注天业通联:直接受益地下管廊建设,盾构机业务弹性大。盾构机14年收入3.55亿元,占总收入的56.23%,其他产品收入和毛利均不及盾构机的1/4。地下管廊若仅10试点城市开展3年内需要64台,而几年前我国盾构机需求仅为每年80-100台,增加需求可达20%以上。转型升级建议关注天桥起重:公司提供有色金属冶炼专用和通用起重机及相关设备,且通过并购预计带动15年净利润达6500万元,16年达1.2-1.3亿元。
15年1-6月有色金属冶炼用电量5.2%YoY,少见的出现反向趋势,利好公司业务。同时从长期看,我们也提示关注机械行业内和“工业4.0”关系密切的成长型标的,建议关注黄河旋风:公司收购名匠智能,通过名匠智能的板卡将原设备的闭口协议转换成通用协议低成本连通公司的MES和ERP系统,成为国内少数具备打通数据、设备、生产、管理等智能制造关键环节的稀缺标的。
风险提示:汇率大幅波动引起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地下管廊进程缓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