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盘增发并购专题:一带一路战略引导海外并购走上快车道
近年来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海外并购进入活跃期。据普华永道发布的信息,2014 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72 宗,同比增长了36%。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到569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10%,为历史第二高。并购案例中,私募股权基金及财务投资者参与的交易金额和数量均明显上升。
从政策角度看,2010 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纷纷出台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及境外投资。政策涉及鼓励行业、专业服务、风险控制、监管体系、融资渠道、外汇管理、审批程序等方面。
海外并购流程逐步简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开拓新的市场。
海外并购展现新特点。(1)主导:国企到民企。并购交易投资主体仍然呈现民营企业交易数量占比较大,国有企业交易金额占比较大的特点。但民营企业并购金额总量与国有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2)行业:资源到技术。近期,更多有影响力的收购案例发生在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等领域,我们认为,这体现了国内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品牌、管理等资源的趋势。(3)区域:南半球到北半球。与海外并购行业分布相一致的是国内企业海外收购标的地域分布也从油气、矿产资源丰富的南美洲、大洋洲逐步转向了具有技术、品牌优势的欧洲、北美等地。
三条投资主线挖掘海外并购主题投资机会。(1)并购主体角度。一些公司已经发生多起海外并购,表现出其存在一定的偏好或者需求,通过海外并购实现业务扩张。未来可以关注这些公司是否会进行进一步的并购交易。此外,建议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母公司/实际控制人已经或考虑与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共同设立基金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有海外并购成功案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2)所处行业角度。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等领域逐步成为海外并购较为活跃的行业。
尤其是在产业链有关键环节被境外企业控制的情况下,境内企业将会有充足的动力采取入股、合营、乃至收购的方式直接获取竞争优势。(3)标的区域角度。欧债危机下,欧洲一部分具有技术、品牌、管理优势的企业遇到不同程度的经营困境,而欧洲,尤其是德国(工业4.0 提出者),具有工业传统优势。在此背景下,买卖双方可能同时产生交易愿望,促使并购的发生。受益股票组合:均胜电子、蓝色光标、紫金矿业、迪安诊断、恒泰艾普、益民集团。
风险提示:公司整合、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